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明_分节阅读_第540节
小说作者:冬三十娘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7:06
  皇帝和文武、大明和诸藩,有了一套只需要换人就能避免许多最坏结果的方案,那么大明天子、诸藩国主、文武群臣都有了更多选择。
  以前只是在大明内部换,换的余地没那么大。
  以后,为什么不能是在宗藩之间换?
  细思下去,只要制度相同、才能考选的标准一样,先只是武将四处流官任职,等到基础打好了,如何不能让文武群臣都流官任职?
  等到最后真具备了全部成为实土的基础,或者说朱厚熜的某个后代有个完全大一统的志气,也未尝不能给他留下一试的基础。
  步步为营,试出了朱厚熜觉得兄弟阋于墙只怕是免不了的事这种态度。
  而若是他的后代没有那样的志气和才干,只要能够不折腾、维护好这一套体系,那么有军方的鼎力拥戴,又何愁皇位不保?
  如果连安排军方将领的空间更大了还玩不转,让文武当真一心架空皇帝了,那也就是他的后代太昏庸。那种情况下,就算只是虚君,也未尝不是一种福分。
  可即便是那种状态,君臣文武体系如此庞大,权力分割不仅局限于大明内部,泾渭分明的文臣武将之中,又有哪个别姓能取代朱家而服众呢?
  说是宗国府,只怕是更高级别的“朝争舞台”。
  何况从严嵩离开时的表情来判断……夏言和唐顺之是把严嵩哄来的。
  那就是告诉朱厚熜:我们不会在某些底线事情上与国务殿站在一起,您放心。今儿晚上,我们先得罪严嵩给您看看。
  朱厚熜摇着头站了起来:“严嵩啊严嵩……”
  这算不算夏言报另一个故事里的背刺之仇?
  再次回到文素云宫里,老七朱载堰还在等着朱厚熜陪他玩玩答应他的六博。
  这六博是一种起源及早的桌面游戏,所谓博弈博弈,博大约指的就是六博,弈则是围棋。
  六博的玩法,是要通过掷点来决定后面走多少步的。这小游戏大约在隋唐后就逐渐失传了,如今是朱厚熜又借鉴了一些飞行棋、大富翁等等玩法搞出来的新东西。
  在他属于孩子们的不多的时间里,这种小桌游无疑是个很好的媒介。
  父子俩分坐两侧,文素云本就是性情活泼跳脱的,开始在朱载堰旁边时不时出言指点,乐在其中。
  朱厚熜看着儿子兴奋的表情,心里却也不禁琢磨起来。
  将来如果把他分封到哪处藩国,等他年长,会不会也担忧他的哥哥朱载墌会想要让他的侄子们接替他的位置呢?
  对朱厚熜自己来说,是可以一封了事,人人都有安排。
  但就像朱元璋这么做了,后来还是有了朱棣靖难旧事。人性这东西,难以预测。
  等朱载墌将来继位了,年纪也大了,儿子也多了。妃嫔、儿子们也吵着要安排,朱载墌会怎么做?
  大明周边的藩国,难道不断分割下去?
  如果做得更绝一点,暗中搞出什么藩国绝嗣的事,只怕也不能说绝无可能。
  朱厚熜心不在焉地陪朱载堰下了两盘六博,这天夜里就睡在文素云这里。
  可他很晚很晚才入睡,一直思索着利弊。
  理智告诉他,如果像唐顺之和夏言建议的那样,将来纵然有什么乱子,也只会发生在藩国,发生在他的子孙之间。
  但情感上,朱厚熜纵然知道兄弟阋墙难免,也终究难以坦然面对那种可能。
  该怎么能他的儿子们、孙子们都有一个可被约束住、又有出路和活力的法子呢?
  最初的设想,是用朱家宗室代替诸藩国已有的国主,成为拥有完整王权、兵权、财权的实君,只以文化和经济的纽带形成一种这个时代的“邦联”。
  可是夏言和唐顺之提醒了朱厚熜:也许这一轮横扫,如今的将卒会有一轮很大的机遇。但这一轮横扫后,军队中将卒的期待不会停止,大明内外却大概真能安定下来,至少两三代人。
  到那个时候,最可能不稳的,反而会是军队。
  朱厚熜承认他们的考虑极有道理,就算是朱厚熜本人也不想看到大明会出现“承平日久、武备松弛”的局面。
  谁能保证大明会一直像这二十年来一样快速发展下去,持续保持领先?
  既要让军队持续存在保持越来越强的战力,又要约束住军队不暴走,不是容易事。
  第二天一早,他又叫来了陆炳。
  “你去五府传旨,让他们准备一下,武举殿试以前,六月里中将以上军衔的入京,在武英殿开军务会议。”朱厚熜平静地说道,“明年开始有许多事要做。”
  “是。”
  如果到了和平时代,也不能只用利益来收买。
  军队只用利益去喂,那就会喂出怪物。
  现在距离大明周边新秩序完全形成还有很多年的功夫,朱厚熜觉得夏言和唐顺之先提前把问题摆出来是对的。
  在大明已经被自己推到了这里之后,朱厚熜接下来的每个决定可能都导向完全不同的未来。
  他只能竭尽全力,接近最优解。
  在大明长远的将来如何保证稳定先进繁荣这个问题面前,怎么让藩国都改天换地反而只是件简单的事情。
  大明将卒都饥渴难耐了。
  ……
  朱厚熜只是未雨绸缪,但此刻的朝鲜国主李怿已经要直面最激烈的王储之争。
  两年前,他提出内禅,“命下之后,群情纷扰,都下惶悚,莫不涕泣”。
  他的王世子也“痛情哭泣,至于不食”。
  那次是李怿试探、看看矛盾激化之后会怎么样。
  但现在,李怿是真的已经有了这个心思。
  已经五十四的他身体越来越差,而大小尹之争也越来越剧烈。
  软坐在王座上,文定王后满脸悲愤地坐在一旁,怀中抱着她虚岁八岁的亲生儿子李峘。
  而二十七岁的王世子李峼跪在李怿正前方,满脸惶恐不安。
  再后面,王世子的亲舅舅尹任则愤怒不已地看着文定王后的兄长尹元衡:“今东宫火灾,非偶然之变!王上震惊,在朝臣民,莫不惶骇。失火缘由,虽不知何从,然灾不虚生,必有所召!”
  “内外都传遍了,说什么将有易树元子之变!可七年多以来,大君已经遇刺几回?大君寝不敢定阁殿,惊惶罔措,几至丧心,那又是何人在背后指使?”尹元衡针锋相对。
  文定王后适时掉了一滴眼泪,把儿子抱得更紧了一些。
  此刻在李怿面前的,都是朝鲜最重要的几个人,因此说话极其赤裸。
  两年前“内禅”风波之后,嫡次子李峘被封了庆原大君,这导致两方的矛盾更加激烈。
  这场王储之争,其实从七年前文定王后诞下亲子就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那个时候,金安老还在。而当时,尹元衡的哥哥尹元老跑到尹任面前说:“现在士林派都怀疑我们两兄弟,无非因为世子无嗣,而王上又有嫡子。古有宋仁宗废后之事,他们士林派就怀疑我们兄弟俩以王室至亲,必定很快就有图谋。”
  说这种话,本来是卖惨,想让本就忌惮金安老权倾朝野的李怿看到世子派和士林派要在这件事上一致先把小尹兄弟搞定,摆出弱者局面,让李怿打压世子派。
  配套的做法,还有让文定王后找李怿哭诉,说金老板打算废黜她,让世子的地位更加稳固。
  宋仁宗废后是什么典故?因为当时的郭皇后是宋仁宗的母亲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就选立的,郭皇后本人也十分骄纵,宋仁宗一直不喜欢她。
  但宋仁宗废后的重点是其后朝臣的舆情汹汹,尤其是宰相和台谏官员在随后的争端。
  对应到朝鲜这边来,金安老是必定会支持废后的“宰相”权臣,但当时反对废后的台谏官员、朝鲜的士林派,这次却不会帮文定王后。如此一来,岂非金安老更加权倾朝野?
  金安老一向以“保护东宫”为说辞,他想一了百了免除后患的心思人尽皆知。
  那件事,小尹兄弟最终操作成功,一举让李怿除掉了金安老。
  而这之后,矛盾反而是更加明显了。
  先是嫡次子李峘从小根本不敢在固定地方睡觉,现在又有了东宫蹊跷失火。
  李怿的头更加疼起来。
  他这个王世子三岁能解书义,五岁时当着他的面能流畅朗读经典,当年就被立为王世子。跟着李怿在经筵上,经常对答如流,深受士林派期待,还被吹捧为“少年尧舜之君”。
  可李峼偏偏已经二十七了还没有儿子。
  李怿知道其中隐情不少,毕竟宫里宫外的太监宫女,二十多年来都已经是文定王后的人。从小就在文定王后名下抚养长大的李峼为什么没有儿子,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前年用内禅试了试,李峼压根不敢接,就连尹任也劝阻。不废掉文定王后,不把小尹兄弟解决,失去了金安老这个臂助的尹任是无法支撑住的。
  只能靠李怿来下决心。
  可李怿知道,自己不可能废掉文定王后。那个时候,他还想多活几年。现在,他也这么想。
  封了次子为大君,看来他们还是觉得不够,现在东宫有了离奇大火。
  李怿看了看李峼,又看了看文定王后怀中的李峘。
  势如水火,想必将来,他们两人必定只有一个能留下来了。
  “……失火之由,先查一查吧。世子受惊,先留下来吧,孤宽慰一二。”
  李怿开了口,尹任眼中难掩失望。
  事情都到这个地步了,王上还是无法下定决心。小尹兄弟已经肆无忌惮到了这种地步,但火烧东宫,又能查得出什么?
  看李怿仅仅说什么“宽慰一二”,尹任知道大概是不了了之了。
  在李怿如今常呆的这昌德宫环庆殿,其他人都退开了去。
  “你们都退开些,让孤父子俩说说话。”
  服侍李怿的太监宫女虽然走开了,但并没有走远。
  李怿心知肚明,嘴上说着些安慰的话,手却蘸着一旁茶盏中的茶水,在纸上写着字。
  他只写了四个字,李峼饱读诗书,自然认了出来。
  愕然看着父亲,只见李怿眼中意味深长甚至有些迫切。
  那四个字是:士林,大明。
  “你仁孝之名,远近皆知,自有神佛护佑,不必惊惧。”
  纸上的水迹正在渐渐干,李峼眼中流下泪水。
  都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吗?
  确实,自从金安老被扳倒之后,和大明的边贸已经基本上被掌握在小尹兄弟手里。
  用那么庞大的利益,虽然不能直接收买那些将卒,但至少可以让他们更看好在宫里屹立不倒的文定王后,还有小尹兄弟。
  至于受士林派拥戴的王世子?士林派一向就是最恨他们那些勋旧的。
  看着李怿眼中都流露出的请求表情,李峼点了点头,哽咽地说道:“儿臣知道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7页  当前第5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0/6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