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明_分节阅读_第477节
小说作者:冬三十娘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7:06
  “镇安伯他们下来了吗?”
  “都是好手,应该……下来了吧……”
  在北面,喜好鹰马的李山希看得出名堂。
  是山上旗帜重新被升起之后,骑兵才开始凿穿的。
  骑兵凿穿之后,先是两轮小炮轰山下。
  有时间离开,但这时间……也不算长。
  山包虽然不大,但先那么快地奔上去,做完了一些事又要在那么短的时间离开,他们的本领、大明巨炮的准度、彼此之间的配合,都是必须的。
  他不禁看了看那边镇定的大明天子。
  那种兵种不同的战阵,如何搭配的,不怕这些藩国学了去吗?
  军器之利、战法之新,是觉得藩国学了也没事、学了也无用吗?
  回答他心中疑问的,是炮兵营宣泄一般的炮火。
  在不绝于耳的轰鸣声中,衮必里克深深地低下了头。
  鸣金收兵后,烟尘渐散,那个小山包上面几乎少了两三丈,山石、土壤散溅四方。
  而重新回来列队的特战营,仍旧是那么多人,神情仍旧轻松。
  郭勋和李全礼心里直呼侥幸,还好这一次用的所有铳炮都事先好好的检查、保养过了,没有在当场出现什么炸膛的丑事。
  鸟铳营还好,炮兵营打的强度可不低。这大概说明,兵仗局对如今这一批炮的射速、炮管承受强度的试验数据是靠谱的。
  陛下阅兵,不容有失啊!
  朱厚熜满意地点了点头:“移驾大赛场,北征将士,分列受阅,叙功封赏!”
  场外是战力,场内是军容。
  炮声停歇之后,更多随郭勋、李全礼回到京城的京营及边军精兵开始出现于南方。
  外国使臣们在从大赛场南面的门进去之前回望了一下,只见旌旗飘扬,一望无际人数过万的军队呼喊着临近。
  离得如此之近,北征大军今天要迎来对他们的犒赏政策宣读之日,呐喊声直传到北京城内的东南角。
  而他们喊着的“大明万胜”,经由京城百姓同样与有荣焉的附和,继续传往西,往北。
  “大明万胜!”
  “大明万胜!”
  “陛下圣明!”
  大赛场内,是大明君臣、将士曾经见过的分列检阅,但外国使臣不曾见过。
  “将士们辛苦了!”
  “为大明而战!”
  一面面将旗带着身后的兵卒,踏着尽量整齐的步伐经过大明天子的面前,而大明那个身穿战甲的天子则都会大声犒问一句。
  这一切只为传达一点:这是大明天子忠诚而勇猛的军队,他鸣镝所至,这些军队便能冲锋向前。
  今日只为宣威。
  这威,要让藩国知道该恭谨,也要让那些乡贤富商清楚:大明这十年期的国债,可以买。不管是安稳的内部,还是即将通过边市和市舶司体系建立的藩国外部,都能保证大明创出一个再载史册的盛世。
  在分列检阅之后,便是对复套及收复宣宁、驱逐汗庭大功诏告天下的制文。
  第一件事便是衮必里克再表臣服,获封安乐公,赐居北京十王府中改出的外藩王公府。
  看到昔日汗庭右翼的领主匍匐于大明天子面前谢恩,外国使臣心里怎么想,那是他们的事。
  对功臣的封赏,才更令他们心悸。
  “镇安伯屡立奇功,封兴国公,加太子太保……”
  “抚宁侯勇战当先,封保国公,加太子少保……”
  “瀚海伯陷阵复地,练兵有方,封瀚海侯……”
  “武定侯忠勇用命,远逐汗庭,封翼国公,加太子少傅……”
  “襄城侯督练京营,渴功勇战,封襄国公,加太子少傅……”
  “靖边伯运筹帷幄,谋复河套,封靖边侯,领兵部尚书衔,加太子少师,总督河套边区……”
  一道道封赏旨意被念出,一个个人领旨谢恩。
  不知情的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一战之后,大明新封四大国公,两个侯爵,还有其他伯爵、县爵、乡爵……
  这也是宣威:大明内外若还有人胆敢有什么心思,知道军功多么让人红眼吗?
  郭勋、朱麒、李全礼无不热泪盈眶。
  唐顺之是文官,而俞大猷和他都还很年轻,只有同样年轻的严春生这一次实在太过于耀眼。
  他们知道自己到头了,但也足够了。
  对皇帝的忠,一次次重新提起勇气到达真正的战场,豁出性命之后终于也换回了这些。
  哪怕他们的功劳其实不太配,但旧勋臣里,他们和之前的顾仕隆一样就是旗帜,而掉了脑袋的张伟等人则是反例。
  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这就是明君啊!


第410章 收礼收到手抽筋
  封赏确定,功臣们才有新的身份和冠服在万寿圣节时向皇帝道贺。
  收复失地给大明带来的好处还没全面体现,但论功行赏的范围可不仅仅是武将。
  像张孚敬、夏言、杨慎他们,虽不加官进爵,但都有恩衔、财物的赏赐。
  将士的犒赏银子要从国库出,这一批爵衔、恩衔、功衔将来的额外俸银也是国库出,但此刻对有名有姓文臣武将的实物赏赐则是朱厚熜自己这边拿出来的。
  当天拿出去很多,到了第二天,则是收礼时刻了。
  是皇帝的生辰,这贺礼自然都是给皇帝的,进内承运库不过分吧?
  天刚亮,朱厚熜仍是从坤宁宫睡醒的。
  回京时孙交已经薨逝归葬,孙茗悲伤了许久。
  做皇后已经多年的她虽绝不会因此误了其他事,但朱厚熜也知道,随着皇子们渐渐长大,只怕她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不论出于关心她的心情,还是出于后宫稳定,与后宫妃嫔们久别近一年的朱厚熜回到紫禁城后与孙茗呆一起的时间最多。
  等到洗漱完毕,先是阖宫妃嫔、皇子皇女们到了这边向他道贺。
  大一点的孩子,自己准备了礼物。
  小不点们,则自然是他们的母亲帮忙准备。
  朱厚熜一眼看去,心中感慨。
  也许得益于他在后宫倡导多年的“健体术”,还有他对于幼儿抚养更不一样的要求,又或者是后宫里暂时稳定的秩序,他的孩子们夭折的极少。
  如今,也只是出过当时的安嫔难产,而其他皇子皇女之中,也只是有一子两女相对体弱一些。
  现如今,朱厚熜已经有六个皇子。
  其中,正宫诞下两子。嫡长子朱载墌已被册封为太子,嫡次子嘉靖八年出生,现在才四岁,取名朱载墀。
  其余四个皇子,则分别是贤妃所生的皇长子越王朱载垺,静嫔张晴荷嘉靖九年所生的老五朱载墫。老三朱载垠已经七岁,他母亲却是卡萝丽娜,而最小的老六朱载垣则是出身朵颜的塔娜在嘉靖九年底生下的。因为出身,他们俩的母亲目前都只是昭仪。
  除了儿子之外,女儿则有九个。
  说来也巧,当时安嫔之事后,朱厚熜其实“雨露均沾”了一段,但是嘉靖八年集中出生的五个孩子里,却仍是只有孙茗一人生下皇子。
  而这两年,因为御驾北征,宫里自是再无喜讯,只有文素云现在肚子又大了,不知道她这第三个孩子会是男是女。
  眼下十五个孩子一齐跪在地上贺“寿”,朱厚熜不禁在心里自己吐槽了一句:这要是一点都不节制,恐怕规模还要大上两三倍。
  身体好、女人又多的问题就在于确实会很能生。
  而朱厚熜看了看一旁鄂尔多斯部刚选入宫、今天要册封为婕妤的阿嘎如,心里嘀咕着有些新人也好。
  说来真是奇怪,原先那些都呆在宫里之后,月事都离得越来越近了。
  朱厚熜以前并不曾“钻研”过这些,哪知道会这样?如果一直保持这个速度,等到自己五六十岁了,岂非孩子几十上百个?
  胡思乱想当中,随后便美滋滋地赏赐了孩子们一些小物件,又问了问各宫用度,这才起身先去向蒋太后问个安。
  蒋太后已经五十七了,老态渐显。
  如今虽是太后之尊,但并不意味着她一定会很长寿。
  朱厚熜所记得的,她好像走在张太后前面。
  张太后如今仍被幽居于仁寿宫。当年被撵去西苑“静养”,待后来那边彻底划为皇明大学院,就接回了她旧居的仁寿宫。虽然仍旧是慈寿太后之尊,但如今的仁寿宫才是宫里彻彻底底的“禁忌之地”。
  今日宫里喜气洋洋,皇帝万寿圣节,仁寿宫倒也得了一些赐下来的美食。
  金祺惦记着的那个出身朝鲜的老太监李珍,现在就是仁寿宫的掌事太监。
  他虽然可以递出一些信件出去,但那也是要经过司礼监审查的,哪里敢多嘴?
  现在张太后仍只在佛堂前枯坐着,李珍问了她几遍没得到回音,也就懒得再多嘴。
  院里的草都深了,可他们这些太监宫女也懒得细细打理,个个都只在那懒洋洋地晒太阳、闲聊。
  外面的喧闹与他们无关。
  前朝那边,奉天殿虽改名叫了国议殿,但奉天门仍叫奉天门。
  此刻奉天门内外,也都在做着准备。
  昨日是阅兵,今天则是贺寿了。
  仪仗和乐班都不缺,此刻文武群臣、外国使节们,则都在午门外等候着。
  昨天新受封的国公们自是耀眼至极,郭勋、李全礼、朱麒都笑得合不拢嘴,严春生则谦虚谨慎一些。
  那些老勋臣能肆意一些,但他这个年轻的新国公则不敢不小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7页  当前第47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7/6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