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明_分节阅读_第421节
小说作者:冬三十娘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7:06
  到时候糊弄一下,还刚好成为将来海贸行与阮淦交易的货物之一。
  万一找到的东西其实无用……大明干这件事又不是为了赚阮淦的钱。
  他们在往哀牢的方向移动,虽未深入,却也在展开着计划。
  而阿瓦城里,现在的气氛颇为紧张。
  高尚贤不得不强硬一点了,对着脸色有点白的莽卜信及皱着眉头的思伦、罕烈、思真等人冷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思伦看着被那曲指挥的麾下押过来的三人,眼神没往他旁边两个负伤的明军老兵身上看。
  心里只是在破口大骂。
  明人只派了十人去莽瑞体那边传令,自己安排了足足五十人,还是偷袭,居然没有拿下他们。
  片刻之后,他就恍然大骂:“高大人,您不是问前年劫掠驿站的流贼吗?我等追索了这么久,如今终于抓到了!仔细看了看,和当时见到他们的人所说的一样!”
  高尚贤看着他不说话。
  思伦看向罕烈和思真:“你们也过来看看,是不是?”
  “……不错,正是此人!”罕烈过来看了看,虽然心里恨得牙痒痒,却也只能这么说。
  思真的反应同样如此。
  曲志南眼神冰寒,走到那三个俘虏面前开口问道:“前年,是你们焚毁驿站,杀死了曹千户?”
  面对曲志南,那三人中的一个看了一圈思伦三人,随后咬牙说道:“不错!正是我们兄弟!”
  “既是凶手,本指挥要带回去明正典刑,告慰亡灵。”
  曲志南转身看向了思伦等人。
  思伦目光凌厉地看着三个俘虏,随后说道:“理应如此。这些流贼如此大胆,只怕还有同伙、家人。钦使放心,我们必定追查下去,彻底剿灭这伙胆大妄为的流贼。”
  高尚贤听在耳中,哪里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说是要彻底剿灭,其实不过是以他们的家人为威胁,让这三人不敢吐露实情罢了。
  他开口说道:“缅甸这场变故,本官也大致知道来龙去脉了。既然他们不辱使命,也即将本官的意思传到了那莽瑞体手上,带回了消息,那本官这就启程返回昆明复命。袭封之事,就等你们各家都遣人到了昆明,再由督台辨明实情,奏请皇帝陛下决断吧。”
  见他急着要回去,思伦心头虽然犹豫了片刻,但最终还是仍旧让莽卜信率领着他们数人,先送了明人北去。
  等到那一队身影远去了,罕烈这才眼神森寒地说道:“思伦,你在我们两邦,收买了不少人啊!”
  思真同样面沉如水。
  “我倒想问问你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思伦并不退让地说道,“就算明人要去联络莽瑞体,你们急什么?竟遣人去劫杀。既然要做,又做不干净!不仅让人把消息传到了莽瑞体那里,知道了不是莽瑞体的人,还带回了消息!五十人劫杀十人,只杀了两人伤了四人,还被俘虏三人,真是废物!”
  “你!”罕烈气不打一处来。
  “莫非是看到洪发做了阿瓦王,你们以为明人就算发现了,也只会先对付我们孟养?别忘了,是我们三家一同出的兵攻下了阿瓦城,孟密离明人是最近的,最不好守的!”
  思伦这番话让罕烈和思真脸色更难看了。
  “莽瑞体怎么说的,还不知道。”思伦缓和了一下语气,“前年那土司千户都宰了,如今又出了这事,我们三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不论如何,莽瑞体想遣人去昆明,都要经过我们的地盘。这一次,万不能让他的人到了昆明!”
  “那三个废物要是受不住,怎么办?”
  对于被思伦收买了的部下,现在罕烈和思真也没什么好话了,反而开口问出担心的问题。
  思伦倒是有些枭雄模样:“明人如果真要大动干戈,以前杀了那曹义就可以作为理由。他们受不住,那也只是胡乱污蔑罢了。他们的家人还在,为了他们的孩子,他们知道该怎么做的。不管如何,莽瑞体是必须要剿灭的,明人可能出兵,也是要防备的。这些,我们不是早就商量好了吗?”
  “……那个姓曲的和他带来的人,不像好对付的。”
  “这里毕竟是缅甸!”思伦厉色道,“我们已经商量好了称臣纳贡,看在金银的份上,难道他们不会更加担心莽瑞体那小子?年纪轻轻就懂得这样收买人心,他才是更可怕的人,不能让他继续成长下去!借我们的力量将他剿灭,让各族之间的仇恨更深,明人只会乐于见到依旧四分五裂的缅甸!”
  思伦的判断如此,归途中的曲志南折磨了一遍那三个俘虏之后,来到了高尚贤身边。
  “没有开口。”
  “那是理所当然。”高尚贤说道,“不过,前年严知府也在,是不是他们,认一认就是了。”
  “认出不是又如何?”曲志南恨恨地说道,“我折了两个弟兄!没死在湖广,没死在宣府,不明不白地死在了这里!”
  “放心,曲兄既然调任腾冲,为他们复仇那不是迟早的事吗?”
  来外滇走了一趟,知道了最新的消息,看出了那思伦和莽瑞体同样的雄心勃勃,高尚贤也有一些变化。
  他静静地说道:“岳公公去了转运行,要出兵总要先做些准备。秋粮征收、转运,到入冬时,这里的雨季也就过去了。曲兄麾下的土司将官和兵卒,不是也还没认全吗?总要先做些准备。”
  曲志南回头看了看这片土地,目光深沉。
  “那便等我再回来!”
  正如高尚贤所判断的一样,如今云南、四川、贵州都在做着准备。
  沐绍勋凭借他在平定寻甸、武定两府叛乱时在新一代土司青壮中建立的威望,开始动员内滇土司的力量。
  一些像曲志南一样的新生代将领,在夏言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之下与纪维民同期一起转任云南,各自带着数十到一两百不等的护卫亲兵。
  而在成都,停灵数月后,杨廷和才最终下葬。
  此时,已经是十月末。
  当此之时,新的旨意已经传到了成都。
  京城里,议立太子的前期流程已经走完。同期决定的,自然还有对朱载垺的王位册封。
  “越王殿下有皇命在身,臣回京后,等候越王还朝再行册封大典。”
  年幼的朱载垺一丝不苟地行礼:“大司徒节哀顺便,小王这些时日受益良多,只憾不能常常请教。”
  杨慎看着他,谦称不敢后又看向了杨博。
  “惟约回了昆明,转告伍督台,四川这边不会误了他和黔国公的大计。”
  “下官一定把话带到。”
  杨博也看着杨慎:他是靖宁伯,是左春坊大学士。如今已经确定了立储之事,杨慎已经是明牌的太子属臣——尽管等太子长成后,杨慎也差不多到了致仕的时候。
  但是他杨博,却被皇帝命令一路陪伴着新册封的越王。
  这个封号,有些特别。苏松、浙江之地,是越。岭南,是百越。那交趾缅甸,也可称越。
  如此说来,自己的将来,只怕不是在所出生的西北,而是在这大明的西南了。
  在成都的这些时日,朝廷密令果然如伍文定所料一样到了这里。
  平湖伯纪维民早已在挑选精锐,准备和灵璧伯一同出发,护送越王殿下南下云南。
  而四川今年的粮赋,已经确定不用起运送京。
  四川曾有蜀王,如今蜀王名下的田土尽归粮储号。今年的产出,还有通过四川布政使司采买的粮食,将通过转运行、通驿局尽快转运至云南。
  其他军械,四川、湖广、贵州都还算安稳,也会先行转运一些过去。
  他们正好换新——听说兵仗局和军器监又定型了新一批的火铳、火炮,而刀枪盾等,宝金局在重工园的厂又改进了一下铁与钢的品质。
  总之,在入冬以前,通过那些企业,大明正就近将粮草军资以更加隐秘、更加高效的形式转运至云南。
  为了即将会展开的一场行动,云南多了一个成国侯坐镇,现在更会多一个越王在那里看着,多一个平湖伯、灵璧伯呆在那。
  送了越王重新启程去云南,杨慎也要再向他已经故去的父亲辞行。
  杨廷和的坟茔前,杨慎长跪在那:“孩儿不孝,虽是父亲大人遗命,终究不曾守孝。”
  杨廷中在一旁,低声说道:“用修,你已经离京数月。现在启程入京吧,这些时日信件雪片一般来,想必户部有许多事需要处置。过完年,太子册立大典,你是太子师,不能不在。”
  “叔父放心,侄儿知道。”
  杨慎庄重地行完大礼,随后才站了起来:“四川这边,侄儿还要再安排一下。侄儿刚离了京,陛下竟又要在南面用兵。连年用兵,何以富国?不止如此,封皇长子为越王,隐以其督励云南大军,更是有以其为新开疆土之主之意!既立太子,复设有兵有土之藩王,侄儿不能不管!不用叔父说,侄儿也会尽速入京劝谏之!”
  虽然木已成舟的事情,他会用心做,不拖后腿,但不代表他没意见。
  杨廷中早已听说过杨慎屡屡与皇帝抬杠的事,此时不由得忧愁地看了看兄长的坟茔。
  这种话,你说给你这个没多大出息的叔叔听干什么?
  兄长已经不在了啊,自己这侄子真不会有朝一日触怒陛下吗?


第369章 穷兵黩武?
  朱厚熜并不知道杨慎正准备带着新的意见回京,他正看着朱载垺从云南呈回来的谢表。
  每隔半月,这儿子是会写信送回来的。
  现在,他那小脑袋瓜也不知道明不明白什么。
  他明不明白,朱厚熜不确定,但杨博不傻,呈奏来说不会有误越王殿下学业,已延请一位河南嘉靖七年乡试礼经魁首在他公务繁忙时教越王殿下明礼。
  所以很意外,他发现了高拱的踪迹。
  其父高尚贤,现任云南布政使司右参政。
  杨博这是说,既让越王殿下明礼,也积极为他筹备将来辅佐教化西南之人——要不然,何须用一个还没中进士的人来教什么礼经?治礼经的人难道少了?
  只不过,杨博恐怕也小看了高拱……
  看完了朱载垺的谢表和杨博的密奏,朱厚熜这才仔细看着伍文定、沐绍勋、朱凤等人呈上来的东西。
  不得不说,有了他们这大半年在云南投入了更多注意力到外滇,朱厚熜对那边的情形也了解得更具体了。
  以前出于种种考虑,他们不曾上奏的内容也呈了上来,包括前年驿站被焚、土官千户曹义被害一事,包括这一次高尚贤去堪明情况知道的最新消息,还有传令兵卒被劫杀、死了两人的事。
  此刻,云南那边,那孟养、木邦、孟密三司和莽卜信、莽瑞体两方大概正遣使到昆明。
  他们的视角里,大明是要彰显一下上国威严、调停此事的。
  但云南那边着急等着朱厚熜和军务会议对此事做出战术上的决断:什么时候出兵?打谁?
  打是肯定要打一顿的。不打,靠嘴彰显威严?
  何况朝廷对西南有更长远的方略。
  但怎么打?
  正统年间,兵部尚书王骥总督军务,三征麓川。第一次,号称十五万大军。第二次,也有五万。第三次,又是十五万。前后八年,这才拆解了麓川王朝,打得孟养一部被勒令从此不得越过金沙江。
  此时此刻,大明自然不是要再来这么一次“灭国之战”。
  “传旨武英殿,明日军务会议商议如何平外滇三宣六尉之争。”
  朱厚熜和前后两任军务会议总参谋对于西南已经有大体的战略,但现在战术上的决断要因具体情况而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7页  当前第4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1/6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