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明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冬三十娘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7:06
第34章 敲打张太后
  朱厚熜摇着头:“不止如此。登基诏书中明列81条新政,大量裁撤约束内臣计18条,11条是专门裁撤皇兄任用的一些职官,另外还有4条则是针对因皇兄而起的武官任用,4条明确说的正德朝弊政。第一条大赦后,第二、三条就是为过去十六年曾受打压的官员平反……”
  他简略介绍了一下才说道:“这大位是皇兄传给朕的,朕君临天下,登基诏书就先说皇兄一朝如此多弊政,鄙薄皇兄?”
  张太后听他说完,又气又委屈。
  就算儿子之前是胡闹了一些,但登基诏书这种近乎新君对前任盖棺定论的东西,杨廷和他们真是一点情面都不给儿子留。
  这样的臣子,也好意思说自己是忠臣?
  但这个皇帝,又说什么大位是皇兄传给他的。
  是照儿吗?明明是本宫选的你!
  “皇帝……后来命他们改了?”张太后先问道。
  朱厚熜叹了口气:“自然要改。皇兄于朕有恩,朕不能不顾皇兄的身后名。”
  张太后知道他这也是暗示自己,他有恩报恩。但是后面如果有不愉快,他是敢不断摁着朝臣脖子让他们听话的,何况后宫里?
  宫中本来就极少有纯粹的“家宴”,朱厚熜这番作秀,也带着自己的目的。
  如果不知道邵太妃移居的猫腻,朱厚熜本来只会跑步时顺带过来看望问候一下而已。
  但现在,他必须提醒一下张太后了。
  他既然已经登基,张太后低调一点才是福气,这不是她秉承遗谕参与大事的阶段了。如今皇宫之中,只能有一个人的声音。
  先表了表顾全他儿子身后名的“恩”,朱厚熜这才说道:“太后,侄儿还有一事要跟太后打个商量。”
  “……什么事,皇帝请讲。”张太后隐约有预感。
  朱厚熜笑着说道:“祖母年龄大了,住在未央宫似乎不合适。一则祖母双目已盲,多年来积病在身,这需要时常动动身子骨,所以便得院落开阔一些。二来待我母亲她们抵京,到了宫中也需安排住处。三来未央宫毕竟是后宫居所,侄儿明年大概要选秀大婚吧?祖母年高,到时也不能搬来搬去。”
  张太后听他直截了当地提起这个问题,缓缓放下了筷子。
  邵太妃表现得有点害怕,但朱厚熜捏了捏她的手,她也就紧紧抿住了嘴。
  “皇帝准备什么时候接兴献王妃进京?”张太后看向了他,“听说今日在行殿中,皇帝还说了要追尊兴献王,为王妃加封太后?”
  宴无好宴,这一点张太后现在感受到了。
  但朱厚熜却丝毫没觉得这样太迫切了一般,坦荡地笑着说:“自然要尽快接母后过来。伯母,都是一家人,宫里更热闹一点不好吗?”
  张太后想起了鹤龄说皇帝总冷落他的事,皮笑肉不笑地反问:“一家人?”
  “自然是一家人。”朱厚熜不是小年轻,抬手给她夹了夹菜,“伯母,朕知道,如果朕过继成了您的儿子,您觉得有礼法约束更加放心一点。但只要伯母相信侄儿,朕说了要代皇兄尽孝,就绝无虚言。只是伯母若要朕不认亲生父母,那就是为难朕了。若是因此坏了一家人的情分,那更是不值得,您说对吧?”
  “那皇帝想跟我商量的事,想如何安排?”
  未央宫一事,他这么干脆又这么着急地今天就来摊牌了,张太后干脆带着些闷气问出口。
  他准备怎么安排,就是以后怎么对待这个伯母和他的亲生母亲。
  “今日前去清宁宫谒见皇嫂,见那里久未修缮,颇为阴冷,皇嫂久居恐怕对身体也不好。依侄儿想法,不如让皇嫂搬来仁寿宫,太后与皇嫂都住在这里,也有个家人陪伴,您说是不是?”
  张太后不置可否,朱厚熜继续笑道:“至于清宁宫,侄儿命人重新整修一番,正赶得上我母后她们回头进去住。当然了,若是伯母觉得整修后的清宁宫更好,换过去住也一样。总而言之,两宫各居一位太后,侄儿也是准备过几日就让外臣们也一同议一议,给伯母加上尊号的。”
  “给本宫加上尊号?”
  朱厚熜点着头:“理所应当。伯母,侄儿既然做了皇帝,母后若还只是王妃未免不像话。不过,伯母劳苦功高,皇伯本也是我父亲兄长,侄儿又岂会不敬伯母呢?”
  他再次叹了一口气:“侄儿今日提议一家人吃个家宴,就是想把这个话题先说清楚,免得日后嫌隙越来越多。伯母,如今侄儿已经登基了,您往将来看,难道不希望一家人和和睦睦?不希望侄儿早日生出皇子来,您有个孙子抱?”
  “不是说直接去就藩吗?”张太后微微嗤笑。
  “那也不能在襁褓中就送去啊。”朱厚熜仍旧真诚地说道,“这事是能议出个章程的,照朕的意思,朕并不怕将来会有大位之争。只要教育得法,旁边无人撺掇没那念想,又如何能起得了异心?真有异心的话,那就是谋逆了。”
  张太后看向了他诚挚的脸,挑不出刺来。
  孙子……这也是张太后一直以来的遗憾。想着今天他特地没请夏皇后来,也不知是避险还是故意让自己好单独做决断。
  现在这话又是威胁,这个“孙子”倒越来越烫手了。
  鬼知道哪天就会被安一个怀有异心、撺掇孩子将来夺位的谋逆之罪?
  “……皇帝的口才与性情,本宫也领教了。”张太后忽然萧索地长长叹了一口气,“让太妃先暂居未央宫,实在是暂时没有地方好安顿,那里又是太妃旧居。”
  她决口不提自己那媳妇、如今只是皇嫂身份的夏皇后其实没资格独居清宁宫的事。
  朱厚熜听他松了口,笑容满面地说道:“侄儿明白伯母为难之处。既然如此,侄儿也免了要跟外臣说,让祖母暂时迁居西苑永寿宫的麻烦。要是外臣误以为侄儿要跟皇兄一般长居西苑,那可就热闹了。”
  张太后呆呆地看着他:“迁居……永寿宫?”
  “祖母居于未央宫总是不合规制嘛。”朱厚熜笑了笑,“若是一直住在未央宫,传到外臣耳中只怕还议论太后刻意给朕上眼药。”
  张太后终于听明白了。
  她今天要是不答应这件事,这位好侄儿只怕会主动跟外臣提起这件事。
  回头借那些外臣的奏章和嘴巴,自己里外都不是人,还会给这位好侄儿不肯继嗣提供一个好理由!
  到了这时,此后家宴就已经彻底食之无味了。
  但看着一直若无其事的皇帝,他竟还笑得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
  张太后心里发寒……以后,就要一直跟这样一位好侄儿一起在皇宫里呆着吗?
  她开始害怕了,心里也恨极了出未央宫这个主意的袁金生。
  服侍太妃进膳的丹儿心里也越来越打鼓,不敢再多拿眼神偷瞧天子。
  这样聪明的天子,对太后身边的人只怕是一百个提防了!
  没想到天子刚进宫,对太后就是这种虽然敬重但敢于敲打提醒的姿态。
  也不奇怪……他毕竟是天子!
  皇宫之中若有天子在位,太后算什么?
  何况还不是亲的。
  哪怕是亲的,正德皇帝也曾不顾母亲的意见下令查处两个舅舅,甚至因此差点废了当时听太后话在他耳旁吹枕头风的夏皇后。


第35章 宫中安全
  “皇帝,怎么不说话?”出了仁寿宫,邵太妃坐在暖轿中有些担心,伸手探过来。
  朱厚熜在她的轿子旁边走边伸出手握过去,笑着说道:“没来过这里,正好奇到处看呢。”
  “乌漆嘛黑的,看得到什么?今日让祖母跟你一起到太后那里,祖母担心了好久。就是想到我孙儿已经是皇帝了,才放心许多……但今日莽撞了!”
  朱厚熜心想也是,自己这个未经宫闱朝堂政治熏陶的人都能想到些主意,邵太妃能从成化朝一直活到今天,岂能不懂?
  “也不算莽撞。有些事,本就早点说清楚更好。孙儿如今是天子,宫中大珰们还要仰仗孙儿留个晚年,孙儿当然是有把握了才这么做。就是劳累了祖母一趟,过几日把便殿那边收拾出来了又要搬过去。”
  “祖母又看不见,哪里都一样。”邵太妃对孙儿的体贴心喜不已,“虽然祖母瞧不见,但摸索着知道皇帝长得体格强壮。既然今天说了选秀大婚的事,就让这后宫里尽快热闹起来吧。这样啊,你夜里也不用东张西望什么都看不到。”
  朱厚熜有点囧:“孙儿还没满十五呢!”
  “知道知道,明年嘛。你皇兄丧仪未毕,这事自然不会立刻开始,我估摸着至少要等到年底甚至明年初。这选秀一事啊,祖宗家法从民间选来,一共八关才算完。等到五千人里选出的三人送到你面前让你选一个立为皇后,那时你虚岁都十六七了,可以成家!”
  朱厚熜倒并不抗拒,现在也不像刚来时那样了,实岁十四了的身躯已经会有血气涌动之时。
  对朱厚熜来说,破处早关系并不大,只要有自制力不沉湎就行了。
  现在权力斗争这么紧张,他觉得自己也没多少精力沉湎。
  成年人还是懂得看长远的,若是少年不知精贵……
  想到这里,回想起之前在张太后那边那个伺候邵太妃进膳的宫女流转的眼波,朱厚熜又失笑着摇头。
  张太后这人啊……那到底是想让他快点生个儿子出来过继过去,还是动什么别的心思呢?
  我朱厚熜犯得着逮着个宫女就陷进去了?
  说实话他有点想不通,何必要这样试探?
  难道十五岁的年龄这么有迷惑性?还是已经展示过的一切被人误解为全是幕僚之功、进了宫之后就会原形毕露?
  进了未央宫坐着,邵太妃才小声叮嘱道:“不可轻忽大意!这宫里的阴招实在防不胜防,你衣食住行都要当心!”
  朱厚熜点了点头:“孙儿知道的,现在身边都是安陆带来的人。”
  刚刚登基的天子就有被谋害的可能吗?
  朱厚熜也不敢说完全没有,但他知道自己表现得越精明,就算谁有异心也得更加忌惮一点。
  张太后既然用未央宫的事试探到头上了,朱厚熜怎么能先忍着?
  虽然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但他毕竟有不小的把握魏彬他们得靠自己保着小命。
  要不然,难道在这种情况下去跟藩王、杨廷和他们联络来场宫变?
  朱厚熜已经想好了怎么敲打又拉拢这些宫里剩下的正德朝大太监。
  说了一会话之后离开未央宫,朱厚熜慢慢往乾清宫踱步。
  麦福跟在身后,就听朱厚熜说道:“朕会着陆松调任锦衣卫校尉五所之一,任正千户。具体调到哪个所,一会从张永从朕那回去之后让他拿主意。”
  “臣遵旨。”麦福心头一凛。
  “会着你在御马监先做个典簿。”
  “臣一定尽心竭力把差事办好!”
  麦福狂喜,这是把他的道路已经规划好了?
  麦福不像张佐和黄锦读书多,司礼监是很难进了。但如果能做御马监掌印,那可是意味着将来会成为一支禁军——勇士营的提督。
  早年只是“羽林三千户所”的这支军队,历经土木堡之变后的京师保卫战立下大功,发展至今总人数已有四万余人!
  朱厚熜安排好了这件事,继续思考着安全方面的问题。
  宫中安全一是衣食住行,二就是护卫宫禁及京师军权了。
  他回到乾清宫之后就对黄锦说道:“把魏彬、谷大用、张永他们喊来。”
  ……
  京城白天里的热闹仍未完全消散,今天大驾卤簿出城迎驾、随后举行的登基大典都昭示着大明已经进入全新的时期。
  陆松这个王府仪卫司典仗目前还没有升任新官,但在礼部这边临时给他安排的住所里,陆松已经送了一批又一批客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7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6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