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不能让刘牢之抢到先机!”
“一旦让他知道不只是陛下薨逝,就连谢将军也无法掌控北府,我们的麻烦可就大了!”
要是北府里只有刘牢之一个人,说不定,事情还有的缓,可惜,孙恩就在他的身边。
有这个阴谋作祟的人天天在刘牢之的身边撺掇,牢之是不反也得反!
“穆之有个主意,但是我觉得太危险,成功的可能也不大,所以一直不敢说。”刘裕犹豫了一刻,最后还是开了口。
要不是谢玄也出了问题,他是说什么也不会动这个心思的,但是,现在局势摆在了这里,十万火急,他也是没有办法了!
王谧抬起眼皮等待着他的答案,刘裕定了定心神,便道:“先行发难,杀了刘牢之!”
“太好了!”
“没想到,刘穆之居然和我想到一起去了!”
“事不宜迟,我们快些出发!”
什么就想到一起去了?
还什么都没有准备呢,这就要出发了?
刘裕拉住王谧,忧心忡忡道:“虽然这是迫不得已的办法,但是,稚远,我们还需从长计议!”
“刘牢之在北府势力广布,颇有威望,我们根本就无从下手。”
从刘裕的角度来考虑,他不怕顶上杀害一军主将的骂名,他实在是害怕干不成。
要是不能把刘牢之一举干掉,让他有个喘息的机会的话,到时候,死的就是他们了!
“寄奴,不必担心这些事。”
“待会我们回到北府,你联系穆之,先去把各营大军控制住,我相信,既然主意是穆之给你出的,他肯定早就已经想好了应对的办法。”
“杀刘牢之的事情,就交给我!”王谧斩钉截铁的说道,要是他还是历史上那个文弱书生的话,他肯定说不出这样的话。
第一时间想到的,必定是让刘裕冲在前面,保护他这个尊贵的世家子弟。
但是,现在的王谧早就已经经过了战火的洗礼,成为了一个全新的人,杀人,对于他来说,早就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当然了,即便是天生的战士,当他走下战场,再去拿起屠刀,心中的想法总还是有那么一点不同的。
就好像,李世民纵横天下的时候,砍砍杀杀绝对不眨眼睛,可是,当他将屠刀挥向自己的亲兄弟的时候,他还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负罪感。
可见,脱离了战场的情境,人的想法是会变的。
王谧也不能免俗。
第713章 刘裕的野心
听此一言,刘裕当下就摇摇头:“让你去手刃刘牢之,这怎么能成?”
“刘牢之武功高强,身边又有很多贴身侍卫,都是他的心腹,以你的实力,实在是难以对他下手。”
这不是轻视,是实事求是。
王谧这样聪明的人,又怎会不知道论武艺,自己根本就不是刘牢之的对手。
可是,相比控制北府的局势,到底还是这件事容易一点。
他现在在北府,并不具备合理性,看到他王稚远,人人都会明白,他就是来夺权的。
原本并不倾向于刘牢之的士兵,说不定也会瞬间倒戈。
而刘裕就不用说了,说到底,他还是北府的将军,与士兵们的地位是一样的,由他来暂时代替刘牢之掌控北府兵,大家都会服气。
“寄奴,你不必担心,我有办法对付刘牢之。”
王谧信誓旦旦的样子,让刘裕也将心中的忧虑暂时压了下去,而王谧,他的信心自然不是来自他本人。
武艺这种东西,需要的是日积月累的训练,绝对不是吹一吹牛皮就能突飞猛进的。
指望着他徒手把刘牢之解决了,基本上和做梦没区别。
但是,他虽然个人武艺不行,可是,他有先进的兵器啊!
想到那些手枪和热乎乎的火炮,王谧就觉得腰杆挺得特别直!
更加有利的还在于,京口北府这边,不论是手枪还是火炮,全都还没有装备。
真的闹起内讧来,王谧相信,只凭真刀真枪的干,他们也不是一点胜算也没有。
……
“将军!”
“大事不好,王稚远回来了!”
刘牢之正在闭目养神,猛然间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都傻了。
跟着从座位上弹起来,惊道:“这怎么可能?”
“这个时候,他回来做什么?”
还没有搞清楚原因,刘牢之就升起了一股厌恶之感,不管怎么样,这个人这个时候返回京口,都不会让他高兴。
甚至会引起他的警惕。
作为刘牢之的最强狗腿,袁飞自然要在这件事上添油加醋。
“属下也只是探听到了消息,他们一行人好像才刚刚进城就不知所踪,原本属下以为,他们会第一时间就返回军营,于是率人赶回来,却没成想,他们根本就没回来!”
“也就是说,进城之后,这些人就不知所踪了!”
“将军,王稚远此人一向是诡计多端,属下刚才看过了,刘裕也不在帐内,他们是不是联手去做密谋了!”
“很有可能。”刘牢之沉声道,这个时候他也无暇再休息,精力瞬间就集中了起来。
原本他还对王谧的来意有点吃不准,但是听说刘裕也不在帐内,心里立刻就有了七八成的把握。
这两个坏蛋,一直都在打北府的主意,想当初,有谢玄在军中压着他们,他们才一时无法动手。
而现在,谢玄不在,他们一定是想借着这个空虚,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谢将军回来了没有?”
说来说去,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浮现了,王谧都回来了,谢玄这个岳父怎么还没回来?
新郎官都丢下娇妻返回了京口,岳丈大人又有什么理由留在建康?
“没有。”袁飞摇摇头:“我们的探子看到的,也只是王谧他们在城外的身影,队伍之中并没有发现谢将军。”
“或许,王谧是来给谢将军打前站的?”
会吗?
在北府,在京口,谢玄可谓是熟门熟路,多少将士都翘首以盼他赶紧回来主持大局呢!
他为什么要拖延?
“将军,王稚远他们一定是阴谋作祟,我们要不要早做准备?”袁飞搓搓手,恨不得现在就抄起长刀,把王谧给解决了。
至于他的头号敌人,刘裕,不好意思,他自己还真的不敢杀,也杀不了。
还是先把王谧除掉,再以百挡一,杀了刘裕才是正途。
“你说,王谧他们只有十几个人?”
虽然刘牢之已经做好了起事的准备,但是,他也还是在等待,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
他只是不愿意把北府交给其他人,但是对于这支队伍,他还是很有感情的。
如果能以护卫司马道子的名义起兵,这对于北府的将士来说,也将是更为有利的。
至少,他们就是义军,兴正义之师,根基才能稳固。
可是,如果为了争夺北府的掌控权,在朝廷还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刘牢之匆忙起兵,不论他怎样解释,也必定会被朝廷认为是在反叛。
他又是这样一个地位,寒门将领,与那些手握大权,准备在地方割据的世家权臣不同。
他们那些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通瞎搞也无所谓,那是因为整个朝廷都是他们几个家族说了算,不只是朝廷会对他们网开一面,身为皇族的司马家也同样惹不起他们。
从王敦再到桓温,这些人对于大晋来讲,端的可以说是过大于功,但是,他们的结局都是自我消亡。
朝廷并没有把他们怎么样,甚至于,当他们起兵反叛之后,他们在地方上的势力竟然更加巩固了。
朝廷根本就不敢招惹他们,这都是因为他们在朝中实力强劲,在地方上,很多庄园田地也都是他们的。
而依附于这些田地的百姓,也基本上属于他们的私产,朝廷既然没有能力将这些百姓都重新编册入籍,那就只能对这些世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至少,有他们在地方上管理,大晋还可以维持表面上的安稳,税收也不用愁。
可是,一切换到他刘牢之的身上,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不必真的大动干戈,刘牢之也能预见到,如果他这样做了,结局必定是被几大世家联手绞杀。
胜算不大。
因为,即便是在北府内部,直接听命于他的部队也只占一半左右,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号召,他是很难调动整个北府兵的!
所以,虽然袁飞催促的很急,刘牢之还是没有立刻动手,他就是担心出现这种情况。
不要大事还没有干成,就先起了内讧,那样的话,可就得不偿失了。
“确实人数不多,这一点哨兵能够肯定,不过,他们进城之后的行踪,就没有把握了。”
“属下想来,他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纠集起太多的人马,现在正是动手的好时机!”
将军为什么还不下定决心?
王谧他们势单力薄,趁着他们还没有准备好,先下手才是最好的选择。
袁飞急不可待,他实在是无法理解刘牢之此刻的举动,难道,将军就不着急吗?
刘裕都已经去和王谧汇合了!
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不妥。”
“至少,我们应该见他一面,再行定夺。”
“他们毕竟是朝廷派来的人,在建康城也是绝对的世家大族,如果我们贸然行事,不能一击即中,恐生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