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帮我们争取到这些,我们就能让你死个痛快!”
这……这是什么套路?
“难道在晋朝,打了胜仗的大将军班师回朝,还不一定有封赏吗?”
“竟然还有这样的事!”
杨定的灵魂拷问,让在场的大晋将领个个都脸红脖子粗的,他说的没错,要是不积极运作,这份封赏还真的不一定能到手。
这种事情,杨定虽然觉得莫名其妙,但是他没有不接受的道理,他被带走后,雾水满脑的刘裕就凑上来了。
“我们的功劳都是明摆着的,你为什么还要让杨定帮我们说话?”
寄奴啊寄奴,他还是太单纯。
“你忘了琅琊王的态度了?”
“有他在,这份封赏我们就绝对讨不到!”
“寄奴,桓老将军,我们几个回到建康一定要勠力同心,彻底说服陛下,否则,打了打胜仗的我们,说不定还要被降罪呢!”
“竟还有这样的事?”
“怎么可能!”
刘裕一副震惊脸,说什么也不肯相信。
桓老爷子倒是一副了然的样子。
“稚远说得对,只要有老夫在,让朝廷给封赏就难于登天!”
“多做准备没错!”
别人没有这个经验体会纯属正常,朝廷对荆州兵的态度一向是赏罚绝对不分明。
胜了不一定赏,败了也不一定会被罚,而南阳的大胜又基本上都是荆州兵主导的。
为了给荆州兵讨一个公道,杨定这个证人绝对是必不可少的。
众人考虑的周详,可是,事情的发展真的能按照他们预想的来吗?
哒哒哒……
哒哒哒……
“稚远,我还是很不放心。琅琊王如此针对我们,此去建康,恐怕是凶多吉少啊!”
不知为何,一向勇猛的刘裕却如此忧心忡忡,这实在是不符合他的人设。
“你说,陛下会不会是想除掉我们?”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算上这一次,他们这些京口一同起家的兄弟,也算是打了好几场大胜仗了。
大晋朝廷一向是派系斗争激烈,而他们京口帮的人,到目前为止,还并没有靠上任何一棵大树,对于他们来讲,身边最粗的一根大腿,不过是王稚远而已。
朝廷怎会允许他们这样一支队伍做大做强?
想到司马道子诘责的书信,刘裕就禁不住一阵又一阵的心惊掠过。
第684章 上大将军杨定是也!
“寄奴,这一点倒是不必过分担忧,我们需要考虑的,反倒是能不能顺利见到陛下。”
桓老爷子亦紧张起来,纵马上前:“你的意思是,我们很有可能还见不到陛下?”
“这怎么可能!”
“这样一支大军凯旋而归,陛下怎么可能不亲自来迎接,听一下前线的战况?”
只能说,刘裕还是把老司马家的皇帝想的太好了些。
“了解是当然想了解的,但是你们想想看,要是陛下还好端端的,琅琊王又为何会代替他来明发诏书?”
咚的一声,桓冲立刻意识到,大事不妙。
“你是说,陛下很有可能出了大事?”
“大病不起?”
这样的话,王谧憋了一路都不敢跟他们明说,就是怕闹的人心惶惶,就拿桓老爷子来说吧,他本来就是荆州的大统领。
如果他知道朝廷要处置他,他才不会上赶着跑到建康来,早就拍拍屁股回襄阳了。
正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桓老爷子这一次若是在襄阳站住脚跟,再想把他骗到朝廷上来,可就是门都没有了!
而现在桓冲的脸上就浮现出了犹豫的神色。
“桓老将军,就算是陛下真的出了什么事,我们也不能半途而废啊!”
“浴血奋战,攻城掠地的是我们,日夜兼程的也是我们,将军身为荆州主将,不能不为手下士兵多考虑,朝廷该给的封赏一个铜板都不能少,甚至,还要比以往更多!”
“朝廷上的人本就不会考虑荆州兵的利益,如果,朝廷真的出现大变故,桓将军不在,谁来替荆州兄弟讨还公道?”
“多年以来,桓老将军维系荆州兵,已经所费弥多,难不成,将军还想继续破费?”
一句话,就把桓冲点醒了。
是啊!
我荆州兵岂能吃亏!
分猪肉还得有我一份呢!
“对,你说的太对了!”
“寄奴,你也不必再担心了,有老夫在这里顶着,只要我好,你就一定好!”
桓冲所言,完全是从事实出发,要说这朝堂上但凡有一个倒霉蛋,就一定是他桓老爷子。
如果有两个,那就一定还要加上王稚远,总而言之,点豆花也轮不到他刘裕。
“稚远,你快看!”
“城门外的那是谁?”
别看桓老爷子岁数大,可人家的眼神那不是一般的好使,别人都还没有反应过来,桓老爷子便已经有了新发现。
众人骑着马,快步向建康城门靠近。
在桓冲的提示下,王谧亦发现,城门外的浮桥上,竟然站着一队人马。
远远看上去,至少也有三五十人!
难道,司马曜真的要抓他们?
侍卫都准备好了?
马蹄哒哒,一刻不停,随着距离城门越来越近,那些模糊的身影也渐渐清晰起来。
“那不是……”
“那不是无忌吗?”
是的!
王谧看的一点没错,不论何时何地都喜欢穿一身白衣的人,绝对就是我们的无忌兄了!
“没错!”
“真的是无忌!”
“寄奴,这一回你可以放心了!既然无忌能出城迎接我们,那就说明,我们一点事都没有。”
“就尽管往前冲吧!”
王谧一语点醒梦中人,何无忌是谁?
不还是他们京口帮的同僚吗?
他都可以出城迎接,那就说明司马曜并没有打算把他们京口帮的人如何如何。
否则,连何无忌也一样要受牵连。
两边人马汇合,都是激动不已,尤其是何无忌,自从上次襄阳一别,他已经许久没有见到桓冲了。
现在桓老爷子就在他的面前,身子骨硬朗的很,这让他深感欣慰。
冲过了外一重的大司马门,他们终于来到了建康内宫的白门前。
几个人约略止步,都把目光聚焦到了何无忌的身上,这位白衣郎君顿时感到压力很大。
“无忌,陛下为何不亲自颁下旨意?”现在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那是因为战报送到的那几天,陛下正在闭关避祸,没办法处理朝政。司马道子才抓到机会,下了这么一道狗屁不通的旨意。”
“什么?”
“闭关?”
“避祸?”
“这又是在搞什么?”王谧忽然紧张起来,一股不祥的预感从他的心中升腾而起。
“是孙泰让陛下这样做的,他说陛下这几天的面相很不好,恐怕有血光之灾,必须要想一个办法驱邪避祟。”
“所以呢,陛下就听从孙泰的建议,躲在宫里不出门,也不见人,对吗?”
何无忌眼前一亮,感叹道:“稚远,不愧是你!”
“你也没有看到当时的情况,怎么就能够说的这样准确?”
“孙泰就是这样做的,而且,他还要求陛下一定要坚持十天才能出宫,这十天内,只能呆在显阳殿正殿,哪里都不能去。”
“既然陛下要保持清净,不能见人,那就只能把朝政托付给琅琊王了,不过你们可以放心,现在陛下已经可以出宫了,正在显阳殿上等着你们呢!”
闭关,朝政交到司马曜手中,再加上那个人妻裴氏,这一桩桩,一件件发生在司马曜身边的怪事,全都与孙泰有脱不开的关系。
这说明了什么?
这只能说明,一切都是孙泰的阴谋!
这个世道,是变得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