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野王啊桓野王,这就不好了嘛,我心里怎么想,你哪里能先一步说出来?
“既是如此,我们就有把握了。”王谧看着南阳郡的简要地图,攥紧了拳头。
他虽然嘴上这样说,心里还是没有底。
关键是,相比襄阳,他对南阳郡的构造还是知之甚少,布局战略上难免有考虑不周到的地方。
“野王,南阳郡的城防如何?”
“我们若是到了南阳城外,最好从哪里开始进攻?”这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桓伊盯着那南阳郡的简易地图,十分为难。
“要说最大的困难就在于,这条白水。”桓伊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忧心忡忡的说道。
从地理位置来看,南阳郡位于白水上游,与新野城正可谓是由一条河连接的两个城池。
而到了南阳这里,根据地图反应的情况,白水在城池的边缘可谓是拐了一个弯。
“这样看来,南阳郡是三面环水了!”王谧沉吟道。
这件事可确实不好办。
根据地图上反应,南阳郡现在城外的地理环境是如何的呢?
一条蜿蜒的河水从南阳郡的前方缓缓流过,除了南城门以外,其他几个方向几乎全都被白水包围。
古代城池,尤其是像南阳郡这样的重镇,城外往往要开凿护城河来防卫。
这里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再等着王谧。
好消息便是,南阳郡城外竟然是没有护城河的!
坏消息便是,没有开凿人工护城河的原因就是因为一条白水将南阳城环绕,有了这条天然的大河,哪里还需要那些临时开凿的护城河?
“南阳郡的情况确实很复杂,要想夺下来,必须要有船。”
“我敢断定,只要杨定脑子没出问题,得知杨壁落败的消息,他肯定会派出小船,日夜在白水上巡逻,我们想要靠近南阳郡的城楼,困难很大。”
船,对于荆州兵来说,当然不是困难,他们的长处就在于水战,而且,在骑兵奔袭之后,桓冲也积极组织新野城的水军沿着白水向上游出击了。
只是,相比较而言,在天气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当然还是骑兵跑得快,船行较慢了。
更不要说,从新野到南阳,乃是顺流而上,船走的就更慢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大约是晋军善于水战,能力要远超秦军了。
“我们现在的劣势,当然是船只还没有到位,如果真的在水上打起来,自然是不用怕的,我们的水军作战能力要远远强过秦军。”
“现在我有两个方案,一个就是我们的骑兵再走慢一些,这样等到水军和我们汇合,再一同攻取南阳。”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利用手枪队的突击效应,打南阳守军一个措手不及。”
“待到氐秦守军元气大伤,这个时候,我们的水军也可以到了,两边汇合,南阳城便可以轻易攻取。”
“这第二个方案,虽然冒险,但是却可以保证减少两军相持的时间,稚远,你看呢?”
桓伊这个小子,真是越发的诡计多端了。
你话都说到这个地步,那不就是暗示第二种好吗?
“当然是我们先去痛痛快快的打他一场,我们手里已经有五千精兵了,足够与南阳秦军相持,待到水军赶来,我们就一举攻城,拿下南阳!”
“寄奴,我们要做好准备,攻取南阳郡,就靠我们这五千人了!”王谧的语气,听起来半是感慨,半是激动的样子,刘裕哈哈大笑,朗声道:“稚远,你就放心吧!”
“我从来也没指望着新野城能分兵出来帮忙,别说是有这五千襄阳守军,就是只有手枪队,我也敢跟着你闯南阳!”
“寄奴!”
“野王!”
“有你们两个,南阳郡必能攻取!”
关键时刻,还是要有大局观的,就比如,在王谧的心里,当然还是刘裕的地位更重些,关系更铁。
但是,桓伊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作为荆州系将领,虽然一直以来,桓伊对自己谯郡桓氏的出身都是持回避的态度。
但毋庸置疑的是,指挥荆州兵,他还是要比王谧好使。
更何况,刘裕终究还是不会受制于王谧的,而桓伊却是一个可以倚仗的忠臣。
且不能与桓伊断了联系。
“兄弟齐心!”
“其利断金!”
王谧伸出了手掌,其他二人自然而然的都把手握到了一起,王谧带头,把这冠冕堂皇的口号喊得震天响。
虽非亲兄弟,胜似亲兄弟。
现在的三人,便是这样的关系,桓伊风雅,刘裕赤诚,他们的眼神,却是同样的生机勃勃。
在氐秦、鲜卑几个强族的威胁之下,晋军的几位年轻将领,紧密的团结到了一起。
莫问前程,只看现在。
南阳城近在眼前,拿下它,就是他们最现实的目标!
听闻那南阳郡的守将杨定,很是有些头脑,看起来不好对付,飞驰之中,王谧不停的想着杨定可能采取的策略。
比照襄阳城,南阳城的城内肯定也是瓮城、挡墙必备,还有各种便于防守的兵站、岗哨。
城中士兵大约在三万左右,兵器精良,士兵们作战经验丰富,更重要的是,南阳郡的城池前方就有一条宽宽的白水阻挡,欲攻其城,必先渡河。
可是这条河,却当真不容易渡过,用桓伊的话来说,新野城外的白水部分,已经是白水的下游了。
在新野城外,白水水势渐缓,水量也不足,普通一个成年人都可以轻而易举的涉水过河。
更不要说骑着高头大马的骑兵了,轻轻松松就可以踏着水花,到达新野城下。
可是,在南阳,情况却完全不同。
想要攻打这座城池,每一支军队都顾虑颇多。
第一个顾虑,当然就是这一条平阔,深邃的白水了,有这一条河在,基本上南阳郡城池的三面就已经有保障了,易守难攻。
再者,作为北方重要的粮食产地,南阳郡外良田千顷,到处都是军队亟需的口粮。
正所谓投鼠忌器,攻打南阳的军队,往往都会被这些广布的良田所牵制,不敢轻易踩踏,就怕毁了好不容易长成的稻麦。
哪一支军队几乎都不能例外。
现在正是七月半,正是水稻可以收割的时候,看到一望无际的田野,到处都是低垂的稻麦,谁还能下得去手?
第648章 引水设埋伏
如何在不破坏即将收获的粮食的前提下,攻取南阳郡,才是这一战的重中之重。
“野王,依你之见,杨定会命令秦军坚壁清野吗?”
王谧小心脏惴惴,就怕杨定一时冲动会坏了大事。
那可都是唾手可得的粮食,最亲爱的大宝贝,只要南阳城换一个主人,这些稻麦就可以变成晋军的军粮了!
就是这么简单!
马蹄不停,为了尽快赶到南阳城外,他们行军的速度并不慢,即便如此,桓伊的脑子也没有停止思考。
“我想,杨定应该不会这样做。”
“他舍不得,再者说,时间也不够。”
是啊!
时间!
时间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从昨天杨壁落败,再到今天王谧他们星夜兼程赶往南阳挑战,留给杨定的时间,满打满算不过一天而已。
甚至还不够一天!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杨定以及南阳郡里的氐秦守军长出翅膀,他们也绝对不可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就把珍贵的稻麦苗苗全都清理干净。
“快!”
“我们一定要快!”
兵家大计,唯快不破!
长途奔袭的王谧是这样想的,坚守南阳郡的氐秦上大将军杨定,亦然。
但是,他所做的准备,却并不是桓伊他们曾经设想的那一类。
虽说要防守,但是,杨定进取的性格也不允许他一再的龟缩。把防守转变为进攻,就是他的策略。
他是怎么做的?
当然是加强南阳郡的防御设施,目的就是杀伤更多的晋军!
谁说固定的设施只能用来防守?
杨大将军告诉你,只要措施得当,防御措施也一样可以给敌军造成致命的伤害。
在王谧他们还没有赶到南阳城外的这个宝贵的时间段,数百名氐秦士兵,打开了城门,散到了城外。
这些士兵,人数众多,规模庞大,他们不只是从一扇门里冲出来,他们是从四面八方几个方向同时冲出了南阳郡!
那动静大的,把城里的百姓都惊到了!
这……
这怎么回事?
难道,要打仗了?
还是有抢粮的?
与其他城池里的百姓不同,南阳郡的百姓一旦嗅到战争的气息便立刻把自家的米缸、面袋子都藏到地窖里,能藏就藏,能藏多少,就藏多少。
南阳郡没有别的优势,就是粮食多,城里城外到处都是大平原,不只是囤聚在这里的士兵们军粮多,就连生活在这里的普通农户,家家也是不缺粮的。
凡是来到南阳郡的军队,不管他们是正经的攻城,还是只打算劫掠,都是绕不开要搞些粮食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