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_分节阅读_第42节
小说作者:洗澡的兔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1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6:20
  却都故意忽略同一件事的反面。
  战场上,可是要死人的!
  此去襄阳,他们将要面对的,是大晋立足江左之后,最危险的敌人—氐秦。
  兄弟们能够在获胜的同时,还逃开他们的钢刀、箭簇吗?
  众位即将踏上战场的勇士,淡淡的哀伤,渐渐在心底泛起。他们绝非贪生怕死之辈,但谁人想到死,都不能坦然面对。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何迈敲着膝盖,极有节奏的吟诵着古老的歌谣。
  何无忌当场绝倒,这位兄弟,还真是有眼力。
  知道什么时候该唱什么歌!
  “你闭嘴吧!”
  “都跑调了!”
  何迈愤愤然:那是我跑调吗?
  那明明是你没有鉴赏力!
  总而言之,面对即将出征的战士,唱这种期期艾艾的歌,绝对是不合时宜的。
  幸好何无忌及时开口,这才免去了让军心更加涣散。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古老的社树下,好兄弟们开怀畅饮,在淡淡的忧伤之中,畅想着未来。


第55章 皇帝的命
  送走了兄弟们,刘裕站在门前望了会月亮,直到一抹乌云将圆月遮蔽,这才黯然回到了屋里。
  这个原本最让他眷恋的家,如今却是他最不愿意面对的。
  他无法面对母亲担忧的目光。
  他无法面对弟弟们期待的眼神。
  他更无法面对心中翻涌的离别愁绪。
  “寄奴,过来,跟娘说说话。”见刘裕进门,萧文寿慌忙起身,昏暗的烛光下,刘裕看到她轻轻的抹掉了眼角的泪痕。
  想到刚才何迈那荒腔走板的歌声,刘裕便心中有数了。
  旋即,他咧开大嘴,展现了一个自信的笑容。
  走到母亲身边:“娘,我那兄弟何迈,一向行事荒唐,他不过是随便唱唱,娘可千万不要往心里去。”
  萧文寿来到床边,将连夜赶制好的几件衣衫打好包袱,一时无言,她背对着刘裕,好长时间才开口。
  “寄奴,娘以前就知道,你是个有心路的孩子,只要你拿定主意的事情,便一定会做好。”
  “这些年也有不少人都劝你去投军,可你都没有去,娘也没有干涉,只因为娘知道,你不是不想去参军,你是还没有下定决心。”
  “现在,你终于愿意去军中效力了,有些事情,娘也一定要告诉你。”
  刘裕吃惊的看着母亲,只见萧文寿帮他收拾好了行李,便来到桌案前,端正坐好。
  她坚定的目光提醒着刘裕,母亲要叮嘱的,绝对不只是在战场上注意安全之类的话。
  “母亲请说,孩儿听着了。”
  两个小弟站在房间门口,看到大哥和母亲的表情如此怪异,气氛如此凝重,亦好奇的探着头偷听,被萧文寿发现,几个眼神就把他们轰了回去。
  显然,这也是不能让孩子们听到的事情。
  萧文寿深深的叹了口气,凝视着刘裕:“寄奴,你可知道,我不是你的亲娘。”
  说出这句话,几乎是用尽了她全身的力气,这是她隐藏了十几年的秘密,多年以来,她一直把这件事藏在心底,沉甸甸的。
  幸而,寄奴这孩子极为孝顺,这也让萧文寿渐渐放下了这件事,如果不是他很快就要离家远走,也许,她一辈子也不会说出来。
  出乎萧文寿的意料,刘裕的表情,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可谓是波澜不惊。
  “阿娘,我早就知道了!”
  “不过,我就认娘一个。”
  萧文寿大惑不解,早就准备好的各种复杂的情绪,忽然都变得没有了用武之地。
  “你怎么知道的?”
  “是不是村里的人嚼舌根?”
  刘裕见她表情如此紧张,不禁笑道:“阿娘别担心,根本就没有人议论这件事,我是自己看出来的。我和弟弟们长得不一样啊,年纪也比他们大许多。”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孩儿命苦,从小就无父无母,只有阿娘一人躬自纺织,辛苦的抚养我们兄弟几个,阿娘放心,等儿日后发达了,一定让娘和弟弟们过上好日子!”
  “你居然早就知道!”
  “为娘……为娘真是……”萧文寿一激动,眼泪就止不住的往下掉,刘裕一慌,连忙劝道:“阿娘别急,孩儿从来都把娘当成是亲娘,阿娘是儿唯一的长辈了,阿娘一定要好好的!”
  萧文寿拉着刘裕的手,眼泪止住了,却又笑了。
  “阿娘没着急,阿娘是高兴的,寄奴果然是顶天立地的汉子,这些年,阿娘一直没告诉你这件事,也是把你当成了亲生的。”
  “寄奴,你放心,这次你上战场,一定能建立功勋,阿娘告诉你一个秘密。”
  刘裕面色一凛,还有秘密?
  我们老刘家一穷二白的,怎么忽然间冒出这么多秘密,难道房前屋后有隐藏的金银财宝?
  “阿娘告诉你。”萧文寿凑到刘裕耳边,忽然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的样子,实在和她平时的画风不符合。
  “你出生的时候,有紫光照室,很强的亮光在屋里闪了很久才消失的!”
  “这件事我虽然未曾得见,但是你阿爹还活着的时候,是他亲口告诉我的,他说了,这是吉兆,不能随便说出去。”
  “寄奴,你的好日子还在后头,位极人臣都不止,说不定有做皇帝的命呢!”
  皇帝的命?
  怪力乱神!
  刘裕对这一套虽然一个字都不信,但这句话还是深深的扎进了他心里……
  忽然之间,萧文寿看着儿子的表情,居然跃跃欲试,充满了笑意,再也找不到一丝离愁别绪。
  “去吧,寄奴!”
  “成就一番大业!”
  远在客栈的王谧,轻柔的美梦里,忽然打了个喷嚏:皇帝的命?
  不,你没有,那都是幻觉!
  襄阳卷


第56章 襄阳是我们的!
  晋人有襄阳矣,乃谓汉水之险,不及大江,甚且轻戍江北,重戍江南,何其无志于中原也!幸而是时北人无能用襄阳者也。彼襄阳者,进之可以图西北,退之尤可以保东南者也。有襄阳而不守,敌人逾险而南,汉江上下,罅隙至多,出没纵横,无后顾之患也!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以史为鉴,顾祖禹的一番话,讲的是酣畅淋漓,直指历史上东晋朝廷之虚伪懦弱。
  尤其到了太元年间,晋朝偏安一隅已经超过了五十年,许多当年的南渡衣冠早就已经习惯了江南恬静舒缓的生活。
  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聚敛钱财,各大家族也早就划分好了各自的势力范围。
  中原地区现在已经被氐秦一统,朝臣们心里都有一笔账,氐秦兵强马壮,绝对不是好惹的。
  长江沿岸防线蜿蜒曲折,能把各个军事要塞都防守严密,就已经相当的困难了。
  进取中原?
  别逗了!
  根本就没有那份余力。
  从东晋对待军事重镇襄阳的态度上,顾祖禹敏锐的指出,东晋根本就没有决心和意志来恢复中原故土。
  要不然,为何拥有如此重要的城池,还不能以此为据点,步步为营,夺取江北的地域?
  襄阳是整个长江中游最为重要的军事重镇,这里在古代一直是属于荆州的势力范围。
  于是,执掌荆州的桓冲也一直将襄阳的得失看成是自己的分内之事。
  襄阳,在地理位置上介于秦岭和江汉平原之间,它的上游大部分都是山地,下游则湖泊连绵,地势低洼。
  这里历来被称为南船北马的交换之地。往来于中原和两湖之间的人,南下的要由此上船,北上的要由此上马。
  可见,襄阳的重要性之巨!
  然而,到了太元八年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襄阳已经脱离晋朝掌握,足有三年了!
  恬不知耻的大晋朝廷,不知道是为了给自己洗脑,还是为了对大晋境内的百姓有个交代,仍旧宣称强兵重镇的襄阳,仍然控制在荆州部队的手中。
  这句话,执掌荆州部队的大将军桓冲都不相信,可为了自己的面子,他还是一遍又一遍的高喊着口号。
  襄阳是我们的!
  是我们的!
  经过了十天的急行军,由冠军将军谢玄亲自带领的北府兵,终于到达了距离襄阳最近的城池,竟陵。
  自从丢失了襄阳,荆州统帅桓冲便将治所迁到了上明(都在今天的湖北境内),还美其名曰便于防守,以逸待劳。
  襄阳一丢,以至于晋朝江北的所有军事堡垒全都摇摇欲坠,有朝不保夕之感。
  竟陵(今日的湖北省天门市)紧紧托在襄阳的后部,成为了拱卫江北的又一条防线。
  北府兵提前到达竟陵,对于荆州兵来说,也是个意外。按照之前的约定,此番大战,江左将由守转攻,先行向占据襄阳、涪城、武当等重要军事重镇的秦军发起猛攻。
  当荆州部队成功夺下襄阳之时,北府兵刚巧赶到,与桓冲汇合,共同向江北进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