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王谧拉着刘牢之,终于把他安抚住了。
“刘将军,我这都是为了你着想啊!”
“你要了解我的一片苦心。”
笑话!
“王秘书只不过是怕我把那些京口人打败,他们就没办法到北府从军了。”
王谧大呼老刘你太会了!
天底下居然还有此等厚颜无耻之人!
这个紫脸蛋的大汉,他还真是小瞧他了,关键时刻,他还挺会给自己找回面子的。
“将军说的没错。”
“其实,稚远也是爱才心切,不想让这些壮士失去大展拳脚的机会。”
“这些人的武功,虽然比不上将军,但在北府军里做个队主,还是绰绰有余的。”
“大战在即,他们几个在战场上一定能大杀四方。”
“王秘书说得对,刚才是老夫太冲动了。”刘牢之轻轻颔首,王谧小小的吹捧,让他很是受用。
“刘裕!”
人想通了,心情也好了。
刘牢之转向众人,大喝一声,刘裕带着凭之等人上前,听候处置。
“几位好汉武艺精湛,完全符合我北府兵要求,若是几位方便,三日后就来报道,即刻升任队主。”
比赛可以半途而废,说出去的承诺却不能不兑现。
刘牢之虽然小心眼,但这点肚量还是有的。
刘裕等人谢过之后,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北府的大门终于正式向他们敞开了。
几人走后,王谧也道了告辞,刘牢之也没有多做挽留,便放他离开。
本来,此人今天跑来北府就是不请自来,现在说走就走,也无所谓。
“段先,你说刘裕能看出我的苦心吗?”
王谧是个穿越的,对这个时代人的心理并不是很了解,还需要多多揣摩。
但段先不同,他虽然是鲜卑人,却还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真实的人,显然他的回答更有参考性。
“郎君不必担心,别人不敢说,那刘裕看起来便是个足智多谋之人,只要冷静下来,肯定能想明白。”
“郎君今日保全了他们几个,今后想要拉拢刘裕,便更容易了。”
王谧面色一凛:“谁说我要拉拢他?”
段先一脸理所当然:“这不是很明显吗?”
“都在郎君的脸上写着呢!”
“郎君若是不想拉拢此人,为我所用,又为何要几次三番的与他搭话?关注他?”
“郎君堂堂甲等豪门子弟,原本与刘裕此等草莽之人是毫无关联,都是因为郎君想要结识此人,你们才总有机会相见。”
“你这个鲜卑壮士,还真是越来越会洞察人心了!”
被段先看穿心事,王谧一点也不生气。
作为自己的贴身护卫,当下最信任的人,段先确实不能呆头呆脑的。
“你觉得,此人日后能成大器吗?”
“当然!”
“此人绝非池中物,待他进入军营,刘牢之就有的受了!”
王谧没想到,在这个问题上,段先的态度比他还要坚决。看来,刘牢之对待刘裕时候的那种别别扭扭的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谁愿意招纳这样一个目测能力在自己之上,很有可能踩在自己头上的人。
两人步出军帐,日头已经歪斜了,没想到,几人在北府军帐里,居然呆了这么长时间。
“哎!”
“该找个地方吃饭了!”王谧仰天长叹,段先也看看天,小郎的愿望还真是朴素的很。
“王秘书若是想吃饭,可否赏兄弟们一个面子?”
怎么回事?
哪里来的声音?
他低下头,四处寻找,竟发现刘裕几人正向自己款款走来。
“你们怎么没走?”
感觉像是一直在等他,好啊,来吧!
他也正想多找机会和他们套交情呢!
“刚才多谢王秘书出手相助,我们几个才能平安脱身,若是王秘书不嫌弃,我们想请王秘书吃顿饭,聊表谢意。”
钱是刘裕出,话自然要刘裕来说。
严格说来,其实几人之中,最会讲话的,还是魏咏之。
“你们请我?”
“那怎么好意思,应该是我来请你们才对!”
“好!”
“那就宝丰楼吧!”
刘裕一再坚持,要由他来出钱,王谧笑呵呵的,也不说答应,也不说不答应。
这些京口汉子,目前经济条件都不太好,他琅琊王氏这样的阔财主,居然还要麻烦他们请客,说出去还怎么混。
几人正要离开,魏咏之却突然停住了脚步。
“寄奴,你有没有觉得有点奇怪?”
“奇怪?什么奇怪?”
魏咏之左看右看,冥思苦想。
须臾,他一敲手掌:“对了!”
“何迈呢?”
“我们是一起来的,他不过是考一个主簿,不会比我们还慢吧!”
何迈?
这又是什么人?
王谧忽然生出一种又要捡到宝的感觉……
第41章 平平无奇记录小天才
“没想到,你小子记性这么好,反应如此之快!”
“你怎么也不提前跟我说一声!”
“害我出丑!”
“若是提前告诉你,不就没有今天的惊喜了吗!”
何家兄弟的声音隐约透着一股喜气,隔着老远都可以听出来。
“你们为何这么晚?”
何家兄弟这边还在拉扯,看到刘裕他们,便兴冲冲的迎上来。
何无忌上来就发难:“还不都是因为他!”
何迈委屈极了:“这怎么能赖我,谁让你总想给我难堪。”
“你呀,这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刘裕几人一头雾水,何无忌气够了,这才把他们在军帐中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
先说到,刘裕三人去应征队主,何迈则在何无忌的带领下,去大帐中应征主簿。
主簿是文官,但军营里的主簿和平常朝廷上的主簿要求还有些不同。
兵贵神速,行军打仗从来都不是一件可以慢悠悠的事情。军帐不固定,随时都有可能跟着战事的变化转移。
军中主簿要随军记录战事的发展,后勤装备补给的增添变化,最需要具备的两个能力便是清楚、迅速。
也就是说,一位称职的军中主簿,一定要能够记得准确,记得快速。
说到底,这也是刘牢之的锅。
他是个粗人,没什么文化,也懒得再去寻更有文化的人。
干脆就让他认为的,军营里最有文化的他的好外甥来担当此大任,考核主簿。
他若是觉得可以的,那就可以。
京口重镇,有点墨水的文化人还是有几个的,与何迈同场考试的一共有五人。
其实,何无忌听说何迈也要来应选主簿,心里早就定下了他。
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更何况何迈的墨水还不错呢。
不过,看到何迈那副吊儿郎当的模样,他也想给他出个难题,顺便探一探他的真正实力。
他随手拿起一册北府兵统计辎重的账本。
开口便念,一般来说,主簿要做的工作,就是将各方面的数据汇总到一起,毫无错漏的记录下来。
但是何无忌是个懒人,他也不想去找那些凌乱的记录,麻烦的很。干脆就用已经汇总好的记录逐个念给他们听。
若是他们能记录的没有错漏,基本上,在战场上也不会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