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平方米的巨大空间被摆设成为六十年前的冰原,坦克、军卡,战地医院,来不及挪走的重型装备,帐篷里依稀可见的电台,有人拿着火焰喷射枪往山脚隐蔽处无差别扫射,司登冲锋枪、M1式加兰德步枪、M1柯尔特甚至是日本99式轻机枪、凝固汽油弹在人群中炸开、标识弹烟雾弥漫天空……不同的声音混在一起,最终凝结成两抹黑影的相撞。
方沂也在黑影之中,而且他先前端枪冲锋时,被装死的群众演员绊到,差点跌了一跤。
“咔!”
他出来看监视器,郭凡早就把位置让开,等方沂走到时,先前拍摄的画面开始播放。
郭凡也全神贯注的盯着屏幕:
并没有那么多光效,以上震撼场面都是这个副导演在脑海里yy产生的,实际上拍摄时打着很强烈且非常均匀的灯光,他们是在光照十分充足的情况下,拍一场夜戏。
今天的影视工业,已经能很成熟的做夜戏了,假的有时比真的好。
反倒是实拍,比如之前动用“浴霸”出场的那一段,几乎把剧组折磨的欲生欲死。
那还只是伍千里一个人的戏份,现在这么多人,这么多特效场面,想精益求精是不可能的:群众演员几乎每次重演,都有一些看得见的差别。
这是个多机位的片段,固然要展现战争的残酷,伍千里在冲锋过程中,不断有战友倒下,好像是一个纯粹的随机性事件,死亡正无差别的点名任何人;
也要展现电影的艺术性,伍千里愣是穿透了火力网,毫发无伤。
不不,他差点被绊倒嘛。
但是,我看伍千里同志绊得好,绊得妙!
郭凡在方沂发话之前不敢出声,静静等着方沂给结论。尽管如此,他心里觉得要是他掌舵,这段能过。
因为这差点跌的一跤,反而把真实性给出来了。
大学生体测的时候,很多平时不锻炼的学生,一旦全力跑会无法控制的往前栽倒,因为超过了他的爆发力;打仗也一样,为了冲过火线,人的上肢动作会比下肢快得多。
方沂又看了一遍,很快得出同样的结论,“这段可以过。”
“过!过!”
郭凡兴奋的用喇叭喊了两声。全剧组都高兴了一阵,终于脱离了苦海。
方沂之前动用“浴霸”的时候,整个剧组至少还有摸鱼的时间,现在全都在忙,找不出空当。
“暂时休息十五分钟。”
方沂下了指示,众人怕破坏布景,基本上都选择原地休息。
距离方沂和刘天仙的告别已经过去一周有余,方沂回自己宅子就三次。剧组拍戏的确辛苦,尤其是这种又演戏又导戏的,晚上还要不停和团队沟通调整的,不是给方沂开挂,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发生。
自导自演的往往是小成本剧情向作品,大制作电影极耗心力,有时导演就算已经签了商业约,为了活命,也可能放弃片酬,祈求制片方另请高明。
郭凡见方沂心情不错,起了个话题:
“《十二生肖》破十七亿了。现在讨论海外上映的事情,虽然国内单市场破二十亿不太可能,但是加上韩日东南亚,大陆应该会诞生第一部破20亿的电影了!国产片啊,这可是。”
方沂懒洋洋躺着椅子上,整个人缩进毛毯,“破二十亿也和我没关系,我反正不可能去海外宣传的,去年我开会开吐了,宣传也宣传吐了……”
“今年一开年,又是各种推不掉的会,我是个导演,再不济是商人,为什么老是要参加莫名其妙的座谈会,到底还要分享多少次创作思路,展望几次文化输出?”
郭凡眼巴巴可羡慕着呢,叹道:“方导你是标志性的人物了,那二十亿和十亿,虽然也就翻了一倍,意义却是不一样的——一个是窝里横第一,一个是拿回了我大好江山,痛击《阿凡达》美帝之流,那能一样吗?”
方沂对这种吹捧已经麻了,连搭眼皮的功夫都懒得给。
郭凡又道:“韩总说等会儿要过来视察,还要带几个领导来……我前几天已经通知剧组,把卫生做的很好,人一个个的也教过话,还就近招了些形象好的在校生,让他们到时候出来代表我们群众……如果他们真的被采访到的话。”
“但是方导,到底是谁要来?”
方沂摇头,“我也不知道。”
第559章 视察(一)】
韩三坪这人喜欢视察。
说实在的,做领导就没有不喜欢视察的。
一则是作为御下的手段,有位榜样说过,“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所以韩三坪对方沂经常展现他春天般温暖的一面,看起来像个十足的弥勒佛,脾气好的不得了。
但是在某年金鸡奖上,韩三坪坐在第一排,当时几乎所有获奖的影人经过他那,不感谢天感谢地,而是先大声喊“感谢三爷!”,你就知道他肯定有冷酷无情的一面,而且肯定对那些没天分没背景还闹腾的影人重拳出击过。
二则是韩三坪以前做过导演,因此落到电影圈出的新鲜玩意儿时,他确实乐意了解一番。
韩导也有浪漫情怀。
韩三坪作为国产电影新世纪前十年真正的皇帝,传言因收钱不干事,好莱坞状纸告到了WTO,他引咎辞职。现在要退了,他也并没有搞巡回演出刷四万分,而是不怎么走动了,相当低调,等着平安着陆。
这次偏偏大张旗鼓来方沂这录影棚,还做了提前通知,属实诡异。
如果是他作陪,那不知道得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叫他作陪。
方沂没有再想下去,在考察团来之前还拍了一段戏,内容梗概是志愿军击溃了美、韩军,于营房里找到了所谓的(韩)白虎团军旗,随后不久,就在这个营房外,升起了自己的红旗。
为什么是红旗,而不是国旗?
因为卡了个bug,志愿军是自己要支援朝鲜人民的正当事业的,是个人行为。所以当时旗子还没有统一使用五星红旗,决定都统一使用红色旗子,代表志愿军的热血沸腾的气势。
画面里,一盏没有星星、边缘略带污渍的红旗升起,冰原上的寒风使得它颤巍巍抖动,直到完全到杆头停止不动。
所有人一时间都盯着这面旗。
这反映就很自然,不管是戏里戏外的人,都情不自禁的看过去了。
方大导把这段来回看了几遍,选了个悬空的视角,好像已牺牲的人魂魄也在这周围,静静看着胜利旗帜——如果真有魂魄这回事的话。
郭凡搓了搓发红的眼睛:“这一太煽情了,在我的想象中,恐怕只有电影最后伍千里回到今天,运送骸骨的那一幕才能更比得上。”
方沂没搭话,略沉重的哼了声。
郭凡又道:“我最近上网,发现外媒在炒作你是什么什么情绪的代表人物,说咱的电影带有政治上的宣传……我觉得冤枉啊,但是现在一想,好像又是这么一回事。”
他说:“毕竟你拍电影,你老实讲话,不唱反调,他们就不爱听了,觉得你媚俗。”
方沂习以为常:“张一谋拍《一个都不能少》,结尾那一幕你记不记得?”
“我当然记得。”
方沂一提,郭凡就知道他要表达什么。
《一个都不能少》结尾是一个升旗仪式,乡村的孩子们迈着有些刻板但庄重的步伐走来,整整齐齐地站在简陋的旗杆下,注视着那面鲜艳的旗在阳光下升起,用稚嫩的声音大声唱着国歌。
这电影在戛纳参展时,主席雅各布觉得是“替政府宣传”,“有美化中国嫌疑”,建议张一谋把这电影换成另一部《我的父亲母亲》。
老张在导演中脾气算不错的,但这次反应极其激烈,直接宣布两部片子全退出戛纳,不仅如此,他还写了一封信指责雅各布:
“不列入‘反政府’一类,就列入‘替政府宣传’一类。”
“以这种简单的概念去判断一部电影,其幼稚和片面显而易见。”
“对于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导演的作品您是否也持这种观点?”
雅各布怎么回应的,我们不知道,但张一谋个人确实错失了很大的荣誉。
这届戛纳最终大奖颁给比利时电影《美丽罗塞塔》,电影故事内核和《一个都不能少》相似,都是女孩的挣扎和成长,而且未必比得过后者。
某种程度上,在一些电影人眼中,戛纳大奖是比奥斯卡那个大奖更重要的。
方沂提老张的意思是,西方这套双标不是一两年了,张一谋十年前吃过的亏,方沂今天也一样要吃,而且未来要出头的国产影人一样会继续吃下去。
郭凡于是无奈道:“碰到这种事情,不知道是好是坏,在这里拍个电影,自己人要管你,老外居然也想管你?!还能好好过吗?”
方沂道:“我脱不了这身皮,做不了香蕉人,他们爱怎么说怎么说吧。”
郭凡又说:“不过反过来看,也得到了更多国内的支持……《爱有来生》、《情书》那会儿,海外票房几乎超过大陆,《重返十七岁》时就比不过了,《十二生肖》还没在海外上映,但我觉得大概率比不过。”
他吞了把口水,“因为这个片大陆票房已经十七亿多,如果海外还能有个十七亿二十亿,那就太扯了,那些地方加起来也没多少看华语电影的人。”
“所以扎根本土可能是个大趋势……那什么国际章、发哥之类的,今天不都回来了吗?好莱坞能让现在的中国人当一线男星?简直是异想天开!我们阴差阳错,反而走了条对的路。”
“bbc不是毁我们,是帮我们。”
郭凡说到这,忽然想到,“你说有没有这种可能,现在有些公众人物,他不是心里真的想回来,他只是出于利益,根本是口不对心。”
方沂一句话终结论题:“论迹不论心。”
——————
韩三坪作陪的考察团在傍晚来临,人并不多,但都有来头:这一批人主要由科教文组成,目的是对国产最先进的电影工业进行评定,出个方针方案,好配合明年的文化产业尤其是电影业的扶持。
之前已经去过一轮base特效基地,除了京城外,一些魔都、杭城新办的影视新贵也得到了考察。其中甚至有做动漫、做游戏的。
说到这,方沂就忍不住看向怀柔影视基地去年年末刚挂上的横幅:“宣扬文化自信,弘扬时代精神。”
也是红色渲染的横幅,也是一场战争。
显然,上峰对文化事业相当上心。
第560章 视察(二)】
方沂和科教文的人都接触过,《重返十七岁》那电影为了拍摄水下镜头,和国内深潜科研团队合作了一把,登上了蛟龙号,开创文化界和科技界结合宣传的先河,由于电影票房极佳,卖到了海外,这事成为韩三坪得意政绩之一。
很多观众都记得那一幕,他们打开电视,以为是平常的一档科普节目,直到电视机里跳出方沂的脸:
“观众朋友们,我们正在三千米以下的一处海沟中,我所乘坐的载具叫蛟龙号,目前它的具体位置在……”
方沂出潜艇后,用摄影机给自己照相,直播台主持人敬一旦愣神了两三秒,而场外上千万观众当时却没发觉,因为他们的反应一模一样,呆了。
配合宣传的王研究员,不久后得到高升,很难说是不是和这件事情有关。
——现在来的这一批人就很客气,好奇宝宝一样,东问西问,并不怎么摆领导的派头。
“我们是来解决你困难的,不是来增加你们困难的。搞特效大片,在座这么多人,有哪个比得上你们团队呢,方导演。”
“你们真正培养了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制作团队,而且是受到海外认可的团队。”
其中有个明显官位最大的,这样对方沂说道。“你们有什么困难?我们如实向上反应。”
方沂老实说:“我们现在没什么需要解决的困难,需要解决的困难都已经解决了。”
考察团觉得有故事可听:“能再讲讲吗?”
方沂聊了“浴霸”的事儿,以及电影拍摄中的其他试错。
二十分钟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