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异能,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投资时代_分节阅读_第243节
小说作者:依稀初见   小说类别:都市异能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5-05-12 22:49:14
  “所以……不能小瞧啊!”
  “这位执掌‘禹航1号’基金的苏总,这位‘财富路’的幕后操盘手,虽然年轻,但绝对是未来国内金融界的闪耀新星和中坚力量。”
  周国华顿了顿,微笑地道:“有机会……咱们也认识认识这人。”
  “下周,国庆节的时候……”谢晚婷想了想,说道,“在咱们燕京,不是有一场比较重要的国内基金业行业投资峰会吗?您说……这位苏禹先生,会来吗?”
  “应该会吧!”周国华应道,“基金业协会组织的行业投资峰会,以‘禹航1号’产品当前已经名列国内私募基金产品业绩排行第一的影响力,作为这支基金的主理基金经历,他怎么都会收到邀请的。”
  “嗯!”谢晚婷轻轻点了点头,“真是好奇这人到底是怎么完成这样的业绩,以及是依照着什么逻辑判断,一次又一次地压中市场的行情主线。”
  俩人讨论间……
  同样的,此时此刻的禹杭,精达投资内部。
  顾池江在‘禹航1号’基金净值刷新后,直接惊得一屁股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内心极度震撼,又无比担心。
  禹杭,明辉资本内部。
  总经理许仲继瞪着‘禹航1号’基金的那根净值曲线,内心的震撼,也是久久不能平息,急拍大腿:“这小子……真是牛炸了,早知道,上次就该合作得更深一些,哪怕操作互通,返利给他也成啊!”
  深市,牛散葛红斌的私人别墅内。
  葛红斌仔细观察着‘禹航1号’基金披露出来的持仓数据和调仓历史,内心震动之余,也是不住惊叹:“牛啊,真特么的牛……基本上没有一笔调仓,是踏在错误的情绪节奏上的,这家伙……真就是天才。”
  魔都,广大证券自营投资策略部。
  新上任的总经理看了一眼‘禹航1号’的基金净值表现,想起自己部门的几支主力基金业绩表现,那是连连叹气,不住摇头,感叹道:“娘的,厉害的人物都在私募机构中,要是能挖来这么一个人,何至于连基础的业绩任务都完不成啊?”
  燕京,华信证券自营投资策略部。
  总负责人屠远华在看见‘禹航1号’基金那吓人的业绩表现后,也是满心感慨:“哎……错失如此人才啊,真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燕京,华商证券自营投资策略部。
  总经理廖光华在办公室里,也是心焦的走来走去,嘟哝道:“各支基金的主理人都说今年的行情不好做,特么的……这叫不好做?三个月,10倍业绩啊,这些家伙拿着上百万的年薪,一个个地……业绩全亏损,真是……”
  “哎,脸啊,脸都丢尽了!”
  “一支挂靠在营业部下的私募基金,就能取得如此成绩,年末的集团内部会议上,我哪有人去做报告啊!”
  “简直了,简直了……”
  “这些家伙,号称浸淫市场十几年,宏观经济、微观经济、行业分析,说得头头是道,结果呢……业绩真是一塌糊涂。”
  除了这些以外。
  燕京、魔都、深市、禹杭……
  同样的地方,不同的机构内部,无数基金经理,从业人员,此刻面对着横空出世的‘禹航1号’基金产品,以及那震撼整个行业的‘三个月成立时间,10.02倍净值表现’的数据,都是三观尽碎,无比炸裂的心态。
  而同样的,‘禹航1号’基金的投资群内。
  那些有幸在三个月前,将资金投给苏禹的老板们,此刻更是激动得心潮澎湃,兴奋得手舞足蹈。
  特别是在距离禹杭千里之外的钛原。
  作为煤二代,已经被父母强行催回来的林耀祖,本来正享受着来自母亲的一片唠叨和父亲的训斥。
  突然间,看见投资群内发的消息。
  整个人腾地从家里别墅沙发上站了起来,仿佛一个傻子一样,嘿嘿大笑。
  “耀祖,妈不过是说了你两句,让你赶紧找个正经姑娘,给咱们家生个孙子,你这是咋了?”林母吓了一跳,“你可别吓我,你不满意妈给你介绍的那姑娘,大不了……咱们再看就是了。”
  “不是,妈,爸……”
  林耀祖整张脸,因为激动,涨得通红:“我投资赚钱了,赚了……很多钱,杨昊真的没骗我,他介绍我认识的那个朋友,真是厉害!”
  “很多钱?”林母有些懵,“一千万、两千万?”
  她是知道儿子去了禹杭一趟,跟着朋友瞎投资这件事的,儿子回来的时候,她也责备过,但好在家里的生意,经过她和丈夫的努力,已经筹措资金,补上了资金链上的风险,所以也就没有要求儿子强行退出投资的基金份额。
  “不是……”林耀祖双眼放光,激动的神色依然难以抑制,“可能,可能赚了有4、5个亿吧!”
  “多少?”这个时候,林父也腾地站了起来,瞪圆了眼睛。
  “应该……应该赚了4、5个亿。”林耀祖仔细算了算,重复了一句。
  “我的天,4、5个亿?”林母感觉三观受到了无数冲击,“咱们家的生意,今年亏损恐怕都得好几个亿,耀祖……你这是一口气,直接将咱们家的企业,哦,不……是帮咱们整个家族集团扭亏为盈了啊!”
  她真没想到,最终在关键时刻,救赎家里企业的,居然会是自己的傻儿子。
  “我也没想到!”
  林耀祖嘿嘿笑了笑,看着父母震惊的目光,以及他们眼里流露出的,对于自己的那种从未见过的自豪、骄傲,令他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同时也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杨昊和苏禹,涌起了无数感激。
  而也在同时……
  飓风一样的信息发酵里。
  整个市场中,无数的高净值投资群体,即满足私募投资基金条件的人群,开始疯狂地致电‘禹杭投资’公司的基金市场业务部,询问下支基金什么时候开售?询问能否预约基金份额,并先行预缴款。
  于是,一时之间,包括苏禹办公室电话在内的一切公司公开电话。
  全部被外部想要投资的投资群体打爆。


第237章 第二支基金规则制定!
  然后,第二天,在禹航投资公司基金市场业务部,遵照苏禹的指令,释放出将在国庆节前,开售第二支基金的消息后……
  浙州、深市、魔都、燕京……全国各地关注‘财富路’,关注‘禹航1号’基金产品的无数大户投资者,开始疯狂筹措资金,并连夜订票赶往禹杭,聚集在禹航投资公司附近,等待着基金开售的那日。
  且许多有身份,有地位的当地、乃至周边省份的大集团老板。
  以及资产雄厚、人脉宽阔的各行业人士。
  也开始纷纷通过之前投资‘禹航1号’基金的投资者群体,以朋友介绍的身份,抢先接触苏禹,以及‘禹航投资’内部的其他核心人物,想要在新基金开售那日,拿到更多的基金投资份额。
  而这个时候……
  苏禹在放出消息后,正紧锣密鼓地同公司基金业务部门的主管们,讨论着新基金,即‘禹航2号’基金的相关设立事宜。
  比如说拟募集资金额度,大概为多少;一个投资者最大限度能申购多少份额;基金管理费和盈利分成如何计算等等一系列问题。
  “我觉得……”
  黎梦在内部会议中,想了想,说道:“‘禹航2号’基金的总体募资规模,还是不宜过大,30亿到50亿的额度为宜,因为当前市场的流动性毕竟有限,体量太大,净值增长困难,我们在当前流动性下的进出,也成问题。”
  “30亿到50亿的这个额度,可以覆盖很多投资者群体。”
  “同时,这个体量的资金,在当前市场流动性下的进出,也大致能够快速完成。”
  “体量太小,覆盖的投资者群体有限,就算我们能做出很高的业绩表现,那么其利益团体的扩张效应也不大,对我们公司在人脉积累,共同利益网络建设上,没有多大的效果,如此……倒还不如不开新的基金。”
  “体量太大,覆盖的投资者群体虽然广了,但我们操作起来,难度却会更高。”
  “关键是净值提升不易,市场流动性也不充足。”
  “如果我们第二支基金的净值表现,沦为平庸,那对我们基金后续的发展,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我们也会因此失去投资者的信任。”
  “所以,我认为……”
  “对比当前的市场1000亿流动性,30亿到50亿的募资额度,是最合适的。”
  苏禹听见黎梦的意见,微微颔首,然后转向基金市场业务部的于晓兵,问道:“于经理,你认为呢?”
  于晓兵轻咳了一声,说道:“如果按照我以前工作的单位,以及绝大多数的私募机构开设基金的理念来说的话,那肯定募集的资金是越多越好,毕竟净值是个不确定的事情,但基础管理费,却是确定的。”
  “募集资金越多,能收到的基础管理费就会越多。”
  “而基础管理费越多,那就越能摊薄公司的运营成本,提升公司的实际盈利。”
  “但这是针对普通私募机构而言……”
  “苏总的投资能力,是我平生所仅见,如果我们公司能保持相对良好的净值增长,那么基础管理费,对我们来说,就不是特别重要了,如此……也就用不着一心追求规模的增长,适当降低规模,保持投资者心中相当强的预期。”
  “这更有利于我们公司的未来发展,也更有利于我们建立利益网络。”
  “所以,你是同意黎经理的意见,是吗?”苏禹询问道。
  “是的!”于晓兵点了点头,“我始终认为,公募基金才追求规模效应,私募基金始终是要以业绩为准绳,才能走得更远的。”
  “行吧!”苏禹说道,“既然意见统一,那募资规模,就确定在50亿吧!”
  “接下来……”
  苏禹顿了顿,又道:“谈一谈利润分成的标准、基金管理费和投资者申购份额的限制标准,以及锁定期限之类的吧!”
  “利润分成标准、基金管理费之类的,按照上支基金的标准执行吧!”黎梦说道,“至于投资者申购份额限制,除了最低100万起申购的标准是死的外,上限划定在最多只能申购1000万份额,我觉得较为合理。”
  “按照50亿的募资额度计算……”
  “就算每个投资者都顶格申购,也能覆盖500位投资者,不少了。”
  “如果按照最低申购额度计算,则足以覆盖5000位投资者,这利益网络铺设……就相当宽泛了。”
  “至于说锁定期限之类的……”
  “我觉得还是一年最为合适,其它时间,除非基金净值下折到被迫清盘,或者说我们主动进行净值结算,主动清盘的情况,均不可赎回。”
  苏禹沉思片刻,没说话,再度向于晓兵询问道:“于经理,你觉得呢?”
  于晓兵看了黎梦一眼,想了想,还是直言道:“苏总,咱们公司成立之时,设立的第一支基金,初始额度,只有4个亿,那种情况下,盈利分成,设定在净值大于1.5之后,是e合适的。”
  “但现在……”
  “我们第二支基金如果募资额度在50亿的话,盈利分成依旧设定在净值大于1.5之后,对于我们公司的实际利益来说,就不划算了。”
  “毕竟,我们公司现在名气已经打出去了。”
  “我们跟投资者的关系,是我们居于主动位置,如此……也就用不着再继续让利。”
  “且当前市场上,其它私募机构,普遍是在年度净值超过1.2,或者超过1.3之后,就开始实施盈利分成了。”
  “我觉得我们在第二支基金上,可以效仿一下行业的普遍规则。”
  “那就是在年度净值超过1.3之后,即年度盈利超过30%,即参与后续盈利分成。”
  “当然,在具体的盈利分成上,也可以设置阶梯。”
  “比如年度盈利超过30%,而小于50%,则超过30%的盈利部分,公司抽取三成;当基金年度盈利超过50%,那超过50%以上的盈利,公司抽取五成。”
  “至于基础管理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62页  当前第2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3/8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投资时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