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异能,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这个影帝只想考证_分节阅读_第1040节
小说作者:江公子阿宝   小说类别:都市异能   内容大小:2.7 MB   上传时间:2025-05-12 22:40:55
  当年,张益谋执导,姜闻出演的电影《红高粱》,就是改编自莫言的两部中篇小说《红高粱》和《高粱酒》,莫言被请到片场坐镇,也算是电影的编剧之一。
  拍电影的时候,姜闻发现自己怼不过张益谋,一气喝了一大碗高粱烧。
  接下来就发生了戏剧的一幕,他趁着酒劲非要拉着莫言把衣服脱了,莫言就被迫为了艺术献身,也就留下了莫言、姜闻、张益谋脱掉上衣的照片。
  其实边上入镜的还有巩皇,但是她不愿意和大家一样脱衣服。
  一点也不合群。
  后来姜闻一脚把莫言家的热水瓶踹爆了,那可是在80年代,是莫言家最值钱的东西,一家人都心疼的不行,也难怪到现在莫言提起此事还耿耿于怀,还要姜闻还给他家的暖水瓶。
  两人关系还不错。
  这次姜闻带着郝运拜访莫言,是约好了一起探望史铁生。
  郝运挺喜欢史铁生的,在姜闻面前提了一嘴,然后就有了这次行程。
  史铁生说,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他评价姜闻的《太阳照常升起》的时候,说姜闻是以梦想或向往为比照,看穿了无聊与无奈,并且拿《太阳》和歌德的《浮士德》做比较。
  听说史铁生病得已经很厉害了,姜闻也有意去看看。
  然后他又约了余华。
  余华有部著名的小说名为《许三观卖血记》,曾经希望姜闻能够拍成电影,姜闻搞完了剧本,但是送审的时候,却因为剧本太“现实”,所以被打回了。
  再加上当年姜闻因为《鬼子来了》被禁止做导演五年,所以这事也就黄了。
  “哎哟,今天这可是豪车啊。”
  余华和郝运想象的不太一样,这样一个写出《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的人,他居然走风趣幽默的人设。
  “不止有豪车,还有游艇!”
  莫言和郝运聊了一路,觉得郝运还挺对脾气的,其实他不知道郝运已经把他的属性薅了个遍,任谁都会觉得郝运对脾气。
  “哎呀,原来是郝运先生。”余华很惊喜的样子。
  “不敢不敢,叫我小薅就行。”郝运汗颜,这些文人可不好应付。
  过来,让我薅一把。
  “要是早点认识你就好了,就可以吃你的酒席。”余华很遗憾的样子。
  “您信不信我厨艺很好,今天去史老师家里,我亲自下厨做菜。”
  郝运薅了属性,然后拍在身上之后,就不担心应付不了余华了。
  “哎呀,早说的话,我昨天晚上就不吃饭了。”
  “东西给我,放后备厢吧。”郝运接过来,对于这种老顽童式的人物,他也没啥好拘束的。
  余华拎着不少东西,甚至有两条活鱼,都被郝运接过来放到了迈巴赫的后备箱里,一点也不介意弄脏了他价值千万的豪车。
  余华上了车就大赞豪车果然舒服。
  一行四人坐得满满当当,车子里欢声笑语,一点也不像是去探望重病的老朋友。
  不愧是能安排史铁生去当守门员的人。


第994章 大家都是精神分裂
  余华确实是一个妙人。
  他比莫言有趣多了,是一个天生的段子手。
  郝运对莫言客客气气,但是既没有多喜欢莫言的文字,也没有多喜欢莫言这个人。
  莫言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可以提供属性的“容器”。
  和余华聊天,却能够让人耳目一新。
  他说年轻时候的梦想就是找一份永远不被闹钟吵醒的工作,后来发现作家这个工作就是这样。
  “话说你的职业也挺自由的,自己还当了老板,你每天早上几点起来?”余华好奇地问郝运。
  “一般情况下是六点,如果睡不着就四五点……”没等余华问他,郝运就接着说道:“大概十二点睡觉,不过最近老婆怀孕,要陪着她睡,可能会睡得早一些。”
  “你起那么早做什么?太卷了吧,你简直就是个卷王啊。”余华惊叹不已。
  也难怪郝运能有今天的成就。
  其实,他们这些所谓的名作家,在郝运面前都有些拿不出手。
  这不是赛道的问题。
  郝运早就已经切入了他们的赛道。
  如果郝运不是明星,就凭他写的那些小说,此刻也早就已经各种荣耀加身。
  现在那些所谓的文化人,除了带点鄙夷地吐槽一句“明星作家”,其实大部分人的内心对郝运都是羡慕嫉妒恨。
  作家富豪榜第一人啊。
  上亿的版税收入,这是整个行业都不敢想的事情。
  “为了买游艇娶媳妇,不得努力工作吗?”郝运也风趣幽默了一把。
  “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你比铁生的时间还多。”余华一点也不介意拿他的朋友调侃。
  莫言在边上咳嗽,可惜一点也不管用。
  “这么想的话,倒也说得通。”
  史铁生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活动范围大幅度减少,确实相当于多了很多时间。
  “你有没有兴趣拍我的《许三观》?”余华突然问。
  “那个可不好过审,姜蜀黍都做不到的事情,我又凭什么做得到呢?”郝运无奈。
  他看过余华的作品,知道这些作品的分量。
  《活着》堪称一部伟大的电影,《许三观》拍好的话也不见得差。
  “可以考虑去棒棒,或者暹罗去拍,湾湾其实也可以。”余华不是无的放矢,他很认真地考虑过这个问题,去国外拍片对郝运来说一点也不难。
  “我考虑一下,不是对作品不感兴趣,而是不确定我能不能驾驭得来这个题材。”
  郝运如果真的想拍,那肯定是要对标《活着》。
  张益谋有很多电影,如果从郝运的角度去给张益谋电影进行一个排名打分,那《活着》肯定排在第一位。
  “行行,有人拍就好。”余华很开心。
  开心得像个一百多斤的傻子。
  “余华老师,嗯,为什么……”郝运想了想问道:“为什么你的文字那么痛苦,而你现实中却如此的快(逗)乐(比)呢,你不觉得很割裂吗,就像你写作的时候和生活的时候,完全是两个人一样。”
  如同精神分裂,而且还是彻底完成分裂的那种。
  “呃……”余华呆滞了片刻,大概在自我怀疑,不过很快又完成了自我攻略,反问道:“你能写出《人在囧途》这样的剧本,也能写出《hello!树先生》这样的剧本,还有《你的名字》风格更加遥远,你还说你不是神经病?”
  “原来余华老师是我的影迷啊。”郝运转移话题。
  “我其实也喜欢演戏,小的时候,我特别喜欢装病,装得还挺像,我爸是个医生,他都没发现我是装的。”余华来了兴致。
  “然后呢?”郝运好奇。
  这种事他也干过,奈何郝妈是个聪明人,三下五除二就发现了郝运的把戏,然后免不了一顿“毒打”。
  “他是医生,所以就不能装发烧,一下子就被发现了,所以我装肚子疼,不管他按我肚子什么地方,我都说疼。”余华很得意地说道。
  “这么算的话,那您比我聪明。”郝运一边开车一边说道。
  “然后……”余华慢慢悠悠地说道:“我就被绑上手术台,再怎么说自己不疼了,没事了也没用了。”
  “……”车里的人都沉默了。
  然后又聊在太平间睡觉,余华表示非常凉爽,就像海涅的诗说的那样,死亡是凉爽的黑夜。
  郝运就表示,他家农村的,附近没有太平间。
  一副颇为遗憾的样子。
  其实,海涅的《还乡曲》原本的译文是“死亡是严寒的黑夜”,一个“凉爽”一个“严寒”,措辞的微妙温差里面,透露出截然相反的生死观。
  余华该悲伤的时候悲伤,该乐呵的时候乐呵,这种干湿分离的心理素质实在叫人艳羡。
  就连郝运都做不到他这么切换自如。
  莫言有些不是滋味,他先认识的郝运,本来已经觉得相谈甚欢了,没想到郝运和余华还能聊得更欢。
  难道是因为自己的脑电波跟不上趟。有感觉被孤立……
  车子终于到了地方,一行人下了车,余华拎着两条鱼去拍门。
  “铁生,这是我给你钓的鱼!”
  “怎么还钓一般大小的,你早上去菜市场刚买的吧。”史铁生语调里带着些许的调侃,让郝运不由得想到了史小强。
  又是一个姓史的,他大概天生与姓史的有缘。
  “这怎么能是买的呢,你问问它自己……”余华差点把鱼怼到史铁生脸上。
  “这位是?”史铁生不想看余华,歪着头看到了莫言,又看到了姜闻,还有拎着一堆东西的郝运。
  “老莫啊,姜闻啊,你认识的,这是大群,也是郝运,非典型精神分裂患者。”余华给介绍了一下,介绍郝运的时候还开了个玩笑。
  在朋友面前能够这样介绍,足见他确实和郝运相谈甚欢。
  这个词在郝运身边已经快被用烂了。
  反正谁都能和他聊得很愉快。
  郝运和史铁生握了一下手,不出意外的从对方身上薅到了一份不小的属性。
  而作为回报,郝运拍了一份体力属性过去。
  史铁生在23岁那年双腿彻底瘫痪,又在37岁的时候因长年身体弯曲,无法直立,患上尿毒症。
  从那时开始,做透析成了他的“常规”。
  就在接待朋友们的前一天,他才去遭受针刺的痛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0页  当前第10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40/116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这个影帝只想考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