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异能,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医者仁心,我,全球大外科第一人_分节阅读_第1410节
小说作者:君子兰3月   小说类别:都市异能   内容大小:2.6 MB   上传时间:2025-05-12 22:39:51
  就像是现在这样,要不是陆副院长提起,这样的患者,麻醉科压根不会接手。
  开玩笑,都没用自主呼吸了,这还怎么麻醉?
  对于一般的患者来说,所谓的术中呼吸是指患者自主呼吸,也就是说日常状态下的情况。
  而眼前的病例,完全就是被动的辅助呼吸,通过机械通气。
  目前来看,完全是依靠呼吸机辅助。
  “用麻醉机连接管道控制呼吸倒也不是不行,不过,术中存在的变数太多,陆副院长,会很麻烦。”
  “所以,我才希望能够拿出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案出来。”
  “这。。。”
  “陆副院长,就算这个方案可行,我们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商量一下。”
  “患者的情况必须马上接受手术。”
  “嘶。。。”
  得,这种情况下,陆晨根本就不是商量,而是下了死命令。
  几位麻醉科的专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除了苦笑,还能怎么样?
  “就怕麻醉的时候,患者出现肌肉痉挛,那就麻烦了。”
  “肌肉松弛剂可不可以解决?”
  “可以是可是,不过,这个量的话,需要把控,陆副院长,病历我们也看了,这不是一台小手术,耗时可能超过10个小时,如果全程都使用肌肉松弛剂的话,可能会对患者后期造成影响。”
  当然,这个前提是手术可以顺利完成,患者要坚持的住,要不然,一切都是白说。
  可就算是患者撑得住,对于麻醉师来说,也是非常麻烦的事情。
  十个小时连续使用肌肉松弛剂来保证气管插管下的全身麻醉,还真没有几家医院敢于尝试这样的手术。
  患者手术过程中,需要通过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
  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也就是说患者的呼吸潮气量和呼吸频率,还有吸呼比,都是由麻醉医生来控制的。
  一旦其中任何一环出现了问题。
  就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这担子有多重?
  麻醉师自然清楚。
  要精确地控制患者每次吸入的气体的量,吸气时间和呼气时间之间的比例。
  而且需要保持10个小时以上。
  想到这些,就算是上中心的麻醉专家,都不由苦笑出声。
  “如果我抓紧一些的话,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当然,这话也就陆晨有这个自信说出口。
  就病历上的情况来说,这台手术可以说是相当的复杂,尤其是已经把脑干部分挤压到了现在的地步。
  别说一般的医生了,放眼国内的神外专家,谁也不敢夸下这样的海口。
  就算是说了,估计都没有人相信。
  可这话从陆副院长的嘴里说出来,可信度完全就不一样了。
  “这。。。如果能够控制手术时间,当然是最好的。”
  “是啊,时间越短,对于患者的呼吸创伤越小,如果将来患者可以恢复自主呼吸的话,也能快速脱离呼吸机。”
  这一切,都要以手术的实际为准。
  “那就拿出一个方案出来,手术定在明天,患者因为无法移动,所以,手术定在南雅。”
  “行,我们麻醉商量一下,再和南雅这边对接。”
  反正南雅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全力配合上中心。
  再说,前段时间上中心人手不足的时候,南雅是最积极帮忙的。
  自己科室的专家,抽调了一半来支援上中心,这个情,说什么都是要还的。
  会诊结束之后,陆晨看看时间,也不打算回家了,办公室凑合一夜,而且,陆晨还需要分析大量的资料,包括再一次研究患者的检查报告。
  争取最佳的手术计划。
  刚回到办公室的陆晨,就闻到了烧烤的香味。
  果不其然,程潇潇也没有离开,而是对着陆晨举了举手上的外卖。
  “吃饱了干活?”
  不得不承认,程潇潇的预判,是越来越准了。


第1491章 立体定向系统
  第二天一早,南雅相关科室,与手术室都已经严阵以待。
  而上中心的麻醉团队,在经过一晚上的紧急磋商之后,也定下了术中麻醉与术中监护的计划,并且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准备了两套紧急情况下的方案。
  不得不说,上中心的麻醉科,已经具备了目前全世界一流的水准。
  在国内,哪家医院能拥有这样高超的麻醉科,都是外科的福气。
  相关人员抵达南雅之后,就开始了分工行动。
  而患者也已经被送到了手术室。
  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又失去了自主呼吸,说实话,从这台手术的成功几率来看,其实并不理想。
  这台手术包括了颅内血肿清除术、脑室外引流术。
  虽然说对于目前国内的颅内血肿清除术、脑室外引流术等相关手术已经非常的成熟。
  可像患者目前的情况,是绝无仅有的。
  关键问题还是在脑干方面。
  前期的支持性治疗,使得患者出现了第二次出血的情况。
  并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脑干部分。
  从mRI的影像上来看,出血面积不仅大,更是压缩了几乎一半的面积。
  血肿面积大,清除很难处理。
  一般医生下不了手。
  专家见了也头疼。
  也就是陆晨,敢于做这台手术。
  手术的目标也很明确。
  清除患者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部循环。
  而从脑部造影来看,患者颅内伤伤口面积不小。
  在手术的过程中,有再出血的可能。
  所以,对主刀的技术要求非常苛刻。
  而这段时间,南雅重症科室,一直给予患者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部循环等措施的药物治疗。
  这对于手术来说,其实并不是非常有利。
  这么多药物的使用,没有控制住患者的病情。
  能够撑到现在,已经算是一个不小的奇迹了。
  如果再来一次大出血,十有八九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
  当然,对于南雅来说,手术就算成功,后期的神经康复治疗也是一个难题。
  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这不是随便说说的。
  想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几乎不太可能。
  幸好,家属的要求,只不过是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命。
  说实话,程潇潇在刚听到患者要求的时候,那是一脸的不爽。
  明摆着就是要“啃老”。
  患者都已经这样了,还不准备放过?
  真的要是没有生活质量了,老人这样活着,难道不痛苦吗?
  摊在床上的“赚钱工具”?
  做家属的,于心何忍?
  当然,这些话,程潇潇最终还是忍住了。
  就像是陆晨所说的,每一个家庭,或多或少,都存在某些问题。
  这不是医生该关心的,当下的责任,是如何做好手术。
  “患者情况?”
  “血压偏低,氧饱和度正常,心跳略快,综合评估刚刚及格,陆副院长,手术如果能够控制在6小时以内,对后续治疗最佳。”
  这是麻醉科给出的最终结果。
  “知道了,我尽量。”
  陆晨点了点头,对于陆晨来说,患者目前的情况,自己必须要加快速度。
  这一点,陆晨和程潇潇心知肚明。
  “准备手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77页  当前第14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10/15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医者仁心,我,全球大外科第一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