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经过了最大的努力组织抢救。
不过失败了就是失败了。
一旦失败,患者百分百就会死亡。
这是无法改变的。
要知道,上一次治疗的时候,可是在梅奥医疗国际,那是全世界医疗领域的圣殿。
可就算是在梅奥医疗国际。
如此专业,最前沿医疗科技汇聚的地方。
患者依旧死亡,所有的手段都用上了,依旧是束手无策的结果。
只能眼睁睁看着患者。。。
“失败了?”
“是,不过,我也告知过你们,患者多坚持了1个月的时间,这是希望。”
陆晨点了点头,而对于陆晨来说,目前唯一的“好消息”。
就是患者并不是被咬伤的。
只能说,患者的伤口可能是沾到了带有狂犬病毒的“宿主”口水。
或许,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或者是致命性要稍稍降低一些。
如果是这样的话,或许还有一搏的机会。
“针对于人工昏迷的话,你们可以放心,人工昏迷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我们有绝对的把握,可以保证人工昏迷期间,不会出现问题。”
人工昏迷其实就是麻醉师通过对药物剂量的控制,对患者进行深度麻醉。
让患者一直处于“昏迷”的状态。
这种情况下,患者自身能更好地保护受伤的大脑。
而如今来说,“人工昏迷”已成为一项成熟的脑外科技术而被广泛应用。
尤其是在上中心。
上中心的麻醉科,原本就是走在全世界的最前沿。
这种情况下,陆晨才敢做出这样的决定来。
而对于患者和医院来说。
昏迷是一个相对精确的医学概念,一般的情况下,是特指持续6小时以上的无意识状态。
而在人工昏迷的状态下,患者不会对外界的声、光、痛刺激产生反应,也不能被唤醒,更不能做出自主运动。
对于目前的医学科技来说,这种定义下的昏迷是不能伪装的。
也是目前医疗科技对患者最高,最有效的保护性支持。
“这其实就是保证患者除呼吸等基本生命体征之外全部的意识反应,给大脑足够的时间平缓地修复创伤。”
“能够坚持多久?”
“2—5周时间是没有问题的,我已经咨询了我们的麻醉师,他们有把握能够做到。”
“这。。。”
好吧,对于患者的父母来说,现在也已经没有任何的办法。
死马当活马医。
这的确已经只有最后一条路了。
“情况就是这样,不过,你们放心,我们上中心会尽全力来挽救患者的生命。”
这是陆晨能够给出的保证。
“陆副院长,孩子就交给你了,也请医院放心,不管最终的结果怎么样,我们都能够接受,绝对不会找医院的麻烦。”
患者的父母对视了一眼。
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只不过,陆晨所不知道的是,自己此时的决定,已经在医疗体系的圈子里流传了开来。
而得到这个消息的医护人员,第一时间的想法,就是不可能。
要知道,这可是鼎鼎大名的“狂犬病”。
人类从来没有战胜过的病毒。
第1242章 嗜酸性包涵体
陆院士要挑战“狂犬病毒”的消息,就如同旋风一样,在国内的医疗系统里流传了起来。
这。。。
无数的专家,尤其是病毒学的专家教授,全都被这个消息给吸引住了。
“张教授,上中心他们。。。”
“我知道了。”
原本张教授的学生还想把这个“爆炸性”的消息告诉张教授来着,结果,后者一脸淡定。
看来已经提前得到了消息。
只不过,作为国内病毒流行病领域的学科领头人,张教授对于“狂犬病毒”方面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十多年。
说实话,张教授做梦都想要攻克狂犬病毒。
只不过,人类对于病毒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级的了解阶段。
虽然有极少一部分的病毒,已经被人类攻克。
可是在如今的环境中,被攻克的病毒,只是已知病毒种极少的一部分而已。
目前人类对于狂犬病毒已知的情况并不算全面。
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已知狂犬病病毒为弹状病毒,其头部为半球形,末端常为平端,形态呈典型的子弹状,长约130-240nm,直径65~80nm。
病毒内部为螺旋形的核衣壳,核衣壳由单股RNA及蛋白质组成。
狂犬病病毒基因组由或个核苷酸组成的单股负链不分节段的RnA,基因组从3′端至5′端的排列依次为N、p、m、G和L基因。
至于为什么战胜不了病毒,说实话,不止是人类的医疗科技在进步。
病毒自身也在不断进行着变异。
对于“病毒”来说,自身也需要不断的进化,才能保证自己不被淘汰。
而狂犬病毒又是特殊的一种,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病毒具有神经毒性,并使体内产生中和抗体及血凝抑制抗体。
其特点是毒力强,但经多次通过兔脑后成为固定毒,毒力降低,可以制做疫苗。
这也是狂犬病疫苗的由来。
只不过,做到这一步,已经是目前病毒学的极限了。
通过无数次的试验,如今的病毒学专家可以得出。
狂犬病毒不耐热,在56c时15~30分钟或100c时2分钟即可灭活。
只不过,这一点,对于人体并没有任何的作用。
人体极限体温也就是43度,对于病毒来说,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可以说,这一层的自我保护,是完全没有效果的。
当然,狂犬病毒对酸、碱、新洁尔灭、福尔马林等消毒药物敏感。
本身暴露在空气中的话,日光、紫外线、超声波、70%酒精、0.01%碘液和1%-2%的肥皂水等亦能使病毒灭活。
只不过,这些对于已经发生在进展期的狂犬病来说。
都没有任何的价值。
狂犬病毒进入人体,沿周围传入神经而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头、颈部、上肢等处咬伤和创口面积大而深者发病机会多。
根据韩教授的研究,病毒在人体会进行超量的繁殖。
只不过,这种繁殖,只是针对于病毒的数量。
与病毒的质量无关。
也就是说,已经人体的病毒,致病性是已经确定下来的。
不会因为自身的繁殖,而导致致病力的增加。
这一点,或许是人类目前对于狂犬病毒最大的发现。
当然,就算是如此,在研究狂犬病毒的过程中,依旧无法有太大的突破。
“韩教授,上中心这么做,是不是疯了啊。”
韩教授的学生无法理解。
上中心为什么要挑战这种不可能。
就因为自己是专业人士,所以,韩教授的学生更能理解狂犬病毒的特性。
越是了解,越是知道病毒的可怕。
狂犬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的延脑、大脑皮层、小脑和脊髓中。
已知所有的治疗方式中,无法针对患者的小脑进行有效的治疗。
任何的治疗手段,都无法直达脑部。
这或许也是狂犬病毒,一直无法战胜的原因所在。
可是现在,上中心竟然要进行尝试性的临床治疗。
这个消息一出,所受到的关注度,可想而知。
“现在治疗的结果还没有出来,谁也不知道最终的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