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异能,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返火红年代_分节阅读_第129节
小说作者:一斤五百克   小说类别:都市异能   内容大小:2.86 MB   上传时间:2025-05-12 22:38:31
  一亩地挖完之后,专家们脸上表情轻松,因为土豆不少。
  “领导,一共是2358斤。”这边试验田的负责人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本来以为今年土豆不行,没想到还可以的。
  “去村子里面看看。”试验田还有不少,但是没必要了,选的这块地不好不坏,看土豆苗就知道了。
  村子里面,乡长,村长都等着了,大家脸上都有些发愁,今年黄土高原收成惨淡,除非一些河谷地带什么的。
  村子里面种植的不多,分三个地方,河谷地带,山腰,山顶。
  来到山顶,土豆苗就巴掌大小的,看着就好像是荒地一样,开挖。
  “报告领导,一共941斤。”出乎预料的是,别看土豆苗不大,但是一颗下面最低两颗土豆。
  土豆种是整个土豆切成几块,一个两个芽眼一块,然后裹上草木灰种植。
  西北这边亩产量本来就低,大部分地方亩产就二百斤,除非一些有水源的地方,试验的地方是会宁,这里可以说是条件最艰苦的地方。
  然后又挖了山腰上一亩地,一千二百多斤。
  河谷地带居然有两千三百多斤,与试验田里面中等土地产量差不多。
  又回头去试验田那边分别选最好的,最坏的测了一下。
  当然不止这一个地方,有好几个试点区域。
  最终汇总到了农业部这边,农业部今年都没啥好消息,这个时候水利设施薄弱,提灌站什么的不要想太多,很多的水库都还没建设,也就是因为这一次之后,全国大范围修水库,基本都是一代人用肩膀挑出来的。
  这算是一个比较好的消息了,农业部就准备在南边大规模种植春土豆,等到明年春季收获了,送到西北当种子,不管上缴任务不任务,自己要先吃饱,另外其他各地的数据也都相继汇总,土豆在北方的产量可以,某些雨水好的区域,产量可以达到三千斤。
  情况就汇报给了上级领导,毕竟这种大计划,需要开会讨论。
  “哟,这个刘海小同志怎么又出现了?”上级领导先看汇报的数据,各个地方的数据,最后看到土豆发现过程,又看到刘海的名字。
  秘书当然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就低声解释了一番,是刘海同志利用厂里面闲置土地种植的,发现一部分长的格外好,就找人看了一下什么什么的。
  “小同志骨子里面还是一个农民啊,换了其他人根本就不会想到空地种植农作物。”上级领导听完之后,开口这样说道。
  “是这个道理。”秘书点点头,工厂工人谁会没事在厂子里面开荒种植农作物,种出来算谁的?
  刘海用了20多天的时间,弄了一个打井的设备,就钻头麻烦一些,其余的全部是现成的零部件,底盘采用的是四不像的,不过是一个平板,打井设备是液压马达,就是挖掘机上的那种的,打井的时候树立起来,不打的时候放下在车平板上,打井的钻杆是轧钢厂造的,六米长一根,另外还有就是井管。
  不过就京都这周围,刘海估计大不了多深就有水了,山区另说。
  钻头两种,一种打石头的,一种是那种旋挖机一样的。
  中原基本上20米就可以了,这个时候地下水还没超采,应该要不了那么多,还可以采用水泥管做井壁。
  孙爱国最近没来看刘海,一个是因为忙,另外一个也知道刘海没那么快出成绩。
  “这是?”看着眼前的设备,孙爱国觉得自己见识少了。
  “这是打井设备,上次回村子里面,发现今年粮食不行,雨水不够,这个我准备回村里面试验一下。”刘海开口说道。
  “打井设备?”孙爱国有些迷茫,自己厂子还能生产这个?
  “正好我们厂子要打井,试试看?”孙爱国问道。
  “可以。”刘海点点头,至于厂子自己打井干什么,刘海没问。
  刘海开着打井的车,来到了打井的地方,这边正在修建厂房,不少工人看着这个奇怪的东西。
  刘海让人先用竹子编织一个笼子,在笼子外面蒙上一层油纸,这个是打井打好了,把笼子放下去,笼子与井壁之间灌注混凝土,这是简易的方法。
  刘海把车停下,然后在轮胎下放了石头,防止车滑动。
  让工人去准备其他的东西,自己就开始把机器竖立起来,然后选择旋挖机钻头。
  柴油机轰鸣,刘海操作着液压控制设备,旋挖机飞快的下降,旁边几个工人清理,旋挖这个要把泥土抖落出来,刘海直接操作液压设备抖落在旁边让工人清理。
  “有水了。”十分钟,当旋挖机再提起来就可以看到有泥浆了。
  刘海看了一下,这才不到十米?
  继续挖,最后18米实在是没办法了,因为旋挖机上来都没泥土了,下面水太多了。
  工人编织竹笼还没好呢。
  孙爱国看了看时间,很是惊讶,要知道挖一口井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没想到不到半个小时就好了。
  “好东西啊。”
  “这个还可以给楼房下地基。”刘海顺嘴提了一句。
  工人把笼子编织好了,外面蒙上油布,笼子放下去之后,就先抽水。
  不是抽干,而是把泥浆抽出来,不然混凝土不好,抽干井壁说不定就垮了,这也是一个技术活。
  水清了之后,就把干拌的混凝土灌下去一些,然后差不多了,才是拌好的。
  等到混凝土与地面平行就可以了,甚至可以高点。
  “就是注意不要有人掉下去了。”
  “还可以先做好尺寸的混凝土管子。”刘海等的无聊,打井半小时,等浇灌水泥都是一个小时。
  “啧啧,这个好,这个好。”孙爱国听刘海这么一说,觉得半个小时就打一口井。
  孙爱国又问道:“那个是什么?”
  “这个是打石头的钻头。”刘海看到孙爱国指着钢管问道,于是回答道。
  “你这个也要汇报啊,这对于农业贡献很大啊。”
  “那好吧,厂长您现在看见了?”
  “……”
  孙爱国屁颠屁颠的去汇报了,京都一机部领导接到汇报,就一起出来看看,这一次来到了亮马河东边,随便找了一个当地的村子。
  当然摩托车厂自带了水泥河沙石头,还有几个工人。
  先等工人编制竹笼,然后30分钟打井结束,用的还是旋挖机,水井深度20米,先把浑水抽了,当然如果是成品混凝土管道,这就没多大问题。
  “厉害啊,啧啧,小刘。”京都一机部领导看着这个打井的设备,这才多大一会儿,就打了20米深。
  这个时候地下水还没有超采,打井比较容易的,当然人工挖二十米就很难了。
  “嗯嗯。”
  “这个应该让农业局的人来看看吧?”
  “还要配备水泵吧?”
  “最好是小刘说的混凝土管道,这样方便快捷。”
  “打好井最好弄个小房子,这还有些危险。”
  于是刘海在领导们七嘴八舌的建议下,等了一个星期才有机会回村打井,而且不是自己一辆车,农业部,一机部,平昌区,都有人。
  四不像都有八辆,都拉的是混凝土管道,现在有混凝土管道,规格不一样,刘海这个是五十厘米直径的,先做的。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到了乡里,侯乡长等人又一起,然后到村里。
  这次试验先试验平原地方,然后还要试验山区有石头的地方。
  队长听说要打井,高兴的不得了,看着设备,这人,肯定是免费的。
  现在已经收了粮食了,刘海这个打井的设备直接来到地头,开始打井,周围看热闹的人山人海的,村民们也好奇。
  二十分钟就见水了,又挖了十分钟,然后把机器移走,开始下水泥管,一截一截的水泥管沉下去,一米的水泥管沉了二十一根,二十二根留下一截。
  然后抽水机上来,这些都不需要刘海,刘海就在一边看。
  抽水机抽了半个小时,水量还是很大,领导们很满意,让乡里面把这地方看好了,别人畜掉下去。
  然后开始第二口,第三口,都十分顺利。
  最后来到了靠近莽山的地方,这里也是拖拉机最后能爬上来的地方,好在以前山里面砍树什么的板车可以来。
  选了一块石头的地方,直接开干就是了。
  这个声音就刺耳了,液压马达带动着钻头,打的白色的石粉飞扬。
  领导们在一边看着,打到五十米的时候有泥浆了,又打了十几米,水自己都喷出来了,这就是打到了地下水层。
  “哎呦。”村子里面的人看着自己喷出来的水,也是惊呼不已,这可是半山坡上。
  领导们当然知道地下水的结构,都不意外,意外的是这个设备可以打到接近七十米的深度,这就不一般了。
  队长一双眼睛看着,琢磨着该怎么把这水利用好,周围这一大片旱地搞成水浇地,再下面挖个大水塘,周围弄成水稻田。
  刘海的工作还没结束,就在周围村子里面,两天时间,打了三十几口水井,基本都是旋挖机那种的。
  领导们要看的是效率,也就是一天可以打多少井,后续好做安排。
  趁着冬季正好打井,为明年春耕做准备,刘海这个一体化设计,领导就分开,平原地方就用旋挖机。
  当然后续暂时就没刘海什么事情了,上级要统计一下需要打多少井,要多少设备,然后估算一下每一口井的成本,看上电机还是柴油机水泵等等的。
  计划经济时代,就需要上级统筹,这次事情又被上级领导知道了,前些日子还在说刘海是一个农民,这下更是坐实了。
  其他研究人员怎么没有去研究打井设备?
  “这个小刘同志,我听说他们厂子准备造小汽车,没想到造出了打井设备,这个好啊,这个比小汽车好,一台设备一天可以打十几口井,这到了天旱,是能救命的哦。”上级领导知道摩托车厂准备造小汽车,没想到扭头造出一个打井设备。
  秘书在一边点点头,的确是这样,这种一体化的打井设备,只要前期工作做的好,打井速度是很快的,而且人手充足的话,可以人歇机器不歇,有时候农作物就差那么几天,把几天挺过去就好了。
  “这次得好好表扬一下。”上级领导开口说道。
  “领导,要不等摩托车厂卡车量产的时候一起?”秘书开口说道,主要是上级领导出行,要提前规划。
  “也行。”上级领导点点头。
  全国一盘棋,资源开始朝打井设备倾斜,摩托车厂这边优先制造打井设备,另外有能力生产的厂子也开始生产,务必要在明年春耕之前,拿出多少打井设备出来。
  刘海在老家山坡上打的自流井,吸引了很多人来看,队长就安排人赶紧挖水渠等等的。
  “唉!”
  “唉!”孙爱国在刘海面前,唉声叹气。
  刘海也是无能为力,厂子没有足够的人手,主要是是厂子扩张太快了,两年半的时间,厂子从一个几百人的厂子,到现在一万三千多人,就这还不够,要是车间安排满了,起码两万人。
  就现在全国也没几个一万多人的厂子吧。
  “其他地方没人了吗?”刘海开口问道。
  “到处缺人,四不像与挖掘机进入矿山企业,上游生产效率增加,冶金企业就要增加车间,人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46页  当前第1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9/94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返火红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