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如此神秘?好,朕就给文圣这个机会。不过,朕的胃口可不小。到时候如果文圣的礼物不称心,朕可能会责罚的。”
虽然嘴上说着责罚,却像是熟人之间的插科打诨,语气轻松无比。
文通天笑着一揖:
“如果寿礼不合圣上心意,任凭责罚。”
“好。那朕就随你去一趟。诸位宾客,不知可否随行?”
众人齐声应答:
“臣愿随陛下前往。”
“小人愿随陛下前往。”
“在下愿随谪仙国国主前往。”
“好,既然各路宾客都给朕这个面子,那就一起去,看看文圣到底准备了什么贺礼!”
“是。”
在场的所有宾客,都按照次序乘上了神威军驾驶的灵车,赶往一个未知的地方。
朱萧索看着程前鹏,心头又是黯然。
自始至终,从御宴开始到结束,程前鹏都没有提过“八珍仙罗贝”的事情。
或许,文通天私下已经和程前鹏说过了。
或许,文通天买通了布菜的官员,把这件事隐去了。
又或许,程前鹏根本不在意这点小事。
总之,陈朴南丢掉性命的事情,在这次寿宴上,没有掀起任何波澜。
就像一粒沙子扔进了沙漠里,再也寻找不到。
以势杀人,真他妈的屡试不爽。
朱萧索心中翻江倒海。
有朝一日我得势,定要反攻倒算!!
他抚平了内心的波澜,走上了灵车。
因为文通天需要带路,所以和国主同一灵车,和朱萧索同乘灵车的只有一些文家子弟,其中还包括程清秋未来的夫,害死陈朴南的文易克。
你恨我夺了文家在文经方面的名声,我恨你害了我身边的故友。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朱教授,没想到,你我这么快又见面了。”
朱萧索懒得与文易克这种衣冠楚楚的人客套,只是瞥了一眼,就又看向窗外的景色。
“朱教授,我对你以礼相待,你为何如此无礼?”
文易和对于朱萧索的视而不见,很是愤怒。
朱萧索笑了笑:
“我一向只和人讲礼数。”
文易克身旁的一个文家人立刻出头道:
“你说什么?!你这个无知小儿,居然如此折辱克兄!不要以为你在礼仙州那蛮荒之地做了一首酸词,就能瞧不上文家了!你和文家的差距,犹如萤火之比皓月!”
“你这满嘴的废话,也是跟文通天学的?”
“朱萧索,你如此目中无人,难道不怕……”
“怕什么?怕死?我说怕,你们文家就会放过我么?文易克,我的朋友怎么死的,你总该记得。”
“他是犯下了欺君之罪!”
“哦?欺君之罪,为何刚刚国主并未追究?没必要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了。就算我朱萧索要当狗,也得看收益。给你文家当狗,应该没什么前途。”
文易克轻摇纸扇,吹了吹心头的怒火:
“朱教授牙尖嘴利,在下自愧不如。希望在之后的文会上,面对老祖的天工之作,也能有如此风采!”
朱萧索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又是文会?
“好,我正好也想见识下,文通天的才能,到底几何。”
又过了一个多时辰,终于到了地方。
虽然只飞了一个多时辰,但神威军的灵车是御用,规格非同一般,又是用奢侈的灵晶驱动。在五名卑今境神威军军士全力驾驶之下,居然比谪七涛的战车还要快上几倍。
这一个时辰的路程,朱萧索怀疑已经到了别的州的地界上。
朱萧索走下灵车,发现灵车停在了一座高阁之前。
他抬头一看,望见了高阁上的牌匾。
滕王阁。
朱萧索轻笑:文通天还真是狗改不了吃屎。
接着,他听到了周围其他的讨论。
“文圣的这次寿宴礼物,可真是大手笔啊。听说为了筹建这‘滕王阁’,他准备了两三百年!”
“也怪不得。国主继任之前,封号就是‘滕王’。文圣的这座楼阁,建得可谓是有心了。”
朱萧索眉头一皱,感觉事情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为了拍马屁,准备两三百年,过分了些。
“是啊,这滕王阁选址十分考究,在三江交汇、五湖连带的尚风尚水之地。”
“不仅如此,听说这里一年之中气候宜人,只有春秋,没有炎夏和寒冬。别的地方现在都是三九天,这里却像是九月的三秋天一般。”
“而且,文圣为了建这个滕王阁,遍寻天下著名工匠。最终工部的梁鸿因为误了工时,还被文圣上书弹劾,贬到海曲去了。”
“什么?梁鸿不是文圣提拔的人么?他居然大义灭亲?当真是铮铮铁骨。”
“谁说不是呢。海曲那个地方也是两百多年前文圣命名的,听说那里山高水险,连大海涌入那里都得被地势割得九曲回肠,因此命名海曲。把梁鸿贬到海曲还是文圣提议的,文圣可真狠啊。”
朱萧索在一旁听得都傻了。
他上前冲着讨论的几名高官行了一礼:
“几位,请问,可知道一个叫贾谊的人?”
那几名高官见询问的是朱萧索,立刻笑脸相迎。国主可是在宴席上说了,朱萧索是太子继任后要重用的人,和他交好不会有错。
“你说文圣的那个知名弟子?不是在之前因为一些事情惹怒了文圣,圣上得知后,将其流放到长沙去了。”
“长沙?”
“哦,原来是一片荒漠,因为漠原无边无际,故而文圣起名叫‘长沙’。”
第81章 滕王阁文会
“多谢。再请问下,诸位可知冯唐李广的下落?”
“当然知晓。看来朱教授久居北地,对我们谪仙国其他各处的人了解不多。冯唐是扬武军的一名出圣境将军,曾经在与尚玄国的军事冲突中立下汗马功劳。但后来尚玄国的国主和我们国主签订了和平灵契。作为条件,尚玄国要求冯唐将军要被雪藏,否则影响两国的情谊。之后冯唐将军再无建树。估计现在冯唐将军,已经快要寿终正寝了吧。”
另一名官员见同僚与朱萧索聊得火热,也赶忙插上几句,想要在朱萧索面前混个脸熟:
“李广也是个在谪仙国叫得出名号的人物。他一直被视作青年一代的军事天才。在和昊元国的战争中,多次担任先锋。但不知怎地,他率领的部队,总是与昊元国的主力错开,没有正面对上过,导致他军功寥寥,直至终老也没有足够的军功,让国主封他做四征四镇将军。时人都为之叹惋。”
“对,这冯唐和李广,也都是几百年前国主发掘出来的将才。可惜了,都没有取得与他们实力匹配的战绩。”
这几句的闲聊,让朱萧索意识到,文通天准备滕王阁的时间,远不止两三百年,而是在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了。
文通天的目的,绝不会是为了给国主献上寿礼,更不可能是单纯地想青史留名。
他还有更大的计划。
朱萧索又接着问了许多。
此地是洪仙城,豫章县。本来是野城孤县,城名和县名都是大约七八百年前文通天命名的。
到了夜晚,这里的上空有四颗星辰格外耀眼,分别是翼星、轸星、牛星河斗星。这两颗星辰,也是文通天七八百年前命名的。
除此之外,文通天还做了许多工作。
在滕王阁的旁边有两座山,分别是衡山和庐山。南部有两个原始落后的部落,名字叫瓯越和蛮荆。依然都是他起得名字。
文通天的师父陈蕃,在这里为一名叫徐孺子的散修设下了卧房,后来徐孺子感念陈蕃的真诚,展现出还源境的实力,将陈蕃点化。文通天的一身文采,也都是师父陈蕃教授的。不过,文通天的师父陈蕃,只有文通天自己见过。这些话也都是文通天自己说的。
此地镇守的都督姓阎,此州的州令,姓宇文。
陪同程前鹏来这里的神威军将军,姓王。他有两把灵剑,被文通天命名为紫电和青霜。在朱萧索之前,除了文通天外,谪仙国最出名的词人姓孟,此人一直唯文通天马首是瞻。
等等等等。
凡如此者,以数十记。
一桩桩,一件件,全都能严丝合缝地与《滕王阁序》中提及的典故对应。
从开头第一句,到最后一句,文通天都在近千年的岁月中,铺设了符合此世的故事。
“多谢诸位的解答,叨扰了。还未请教两位姓名?”
“哈哈,朱教授客套了。在下彭泽,平时没有别的喜好,就是喜欢喝酒,也是文圣邀请来这里,参加国主寿宴的。”
“在下临川,和文圣一样,也是文经流派的修士,依靠文圣的荫庇,在文界也有几分薄名。”
朱萧索和文家不和,已经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
这两人受到文通天的恩惠,却来讨好朱萧索,首鼠两端,着实让人不喜。
但想到文通天的为人,朱萧索只能说,这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啊。
朱萧索哈哈一笑:
“两位的解答,令朱萧索醍醐灌顶,再次拜谢。以后有机会,一定再与两位相叙。”
“好,我们在阁中相见!”
“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