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安道:
“这般实力相近的战争,是死伤最惨重的,人族与百族自上古就是这般,要么东风压倒西风,要么西风压倒东风,只是现如今人族占据更大的优势。
“从逻辑上来说,战争就是矛盾的终极倒向。
“要终结战争,只有两种方式。
“要么是双方消耗到耗不起,再打下去是同归于尽,然后残存的双方停下战争,为下次战争做准备。
“要么是一方彻底压倒另一方,比如人族彻底覆灭当前的百族,再定下万灵修行化形为精灵,天地间归于平静,人族止戈息武,准备人打人。”
女娲轻笑了声:“人打人……你的见解倒是不错的,能与天道共鸣,确实是有点过人之处。”
“娘娘,”李平安顺势问,“人族让您失望了吗?”
“嗯。”
女娲低头雕刻着手中的青石,微微叹了口气:
“看你谈吐不凡,应是知道南洲之事了。”
李平安心底暗道一句果然。
他拱手道:“娘娘您有所不知,我之所以与天道共鸣,就是在处理西洲东南人牲之事时,与天道有所共鸣。”
“是吗?”
女娲表情肉眼可见地多了几分苦闷。
“我似是创造了一批怪物。”
她轻声呢喃着,刻刀也变得颇为缓慢。
“我的孩子们是一群怪物。”
“我用大阵将他们保护起来,是因为我觉得,只要我继续去参悟、去感悟,成为最接近大道圣人的高手,我就能庇护他们,不用打打杀杀,也不用遭受上古时那种几乎灭绝的灾难。”
“可他们却在互相征伐。”
“绝天大阵内,他们没了来自百族的威胁,本该平和的生活……开始时也确实是这般,他们在大地上奔跑者、嬉戏着,在努力的繁衍,在努力克服洪水与山崩。”
“可渐渐的啊,我只是睡了个觉的功夫,一切又变了。
“笑容慢慢从他们脸上消失,他们用来狩猎的武器刺入了其他人的胸口。
“这样的事不断发生,越来越多,有些人开始站在其他人头顶,有些人开始将其他人当做牲畜一样圈养,有些人自称是天选之人,对其他人发号施令。
“直到有一天,他们把同族称作了人牲,挂在了烧红的铜柱上,残忍地杀死,他们把活人埋到了死人的身边,说是在殉葬,他们将人挂起来,像是宰杀牲畜那般切砍。
“是的,这只是一部分人。
“但当他们杀了一个婴儿,将婴儿放到我的神像前,还匍匐着让我为他们赐福时……我有几次想覆灭南洲一切生灵。”
李平安道心一震。
他恍惚间仿佛看到竹屋后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身影,人面蛇身、手持长剑,又被一束束七彩霞光束缚。
女娲抬头看向李平安,目中有少许泪光闪烁:
“我的孩子们是一群怪物。
“我不敢再停留在那,我怕自己会忍不住让南洲被洪水吞噬。
“现在,你还想请我回去吗?”
第197章 亲手开启的大劫之路!
李平安常听圣母造人、女娲补天的典故;
今日却见圣母杀意,亲自感受到了那股悲切与无奈,却让李平安有些……不知该如何评说。
人族需要教主级高手做靠山,这是现在必须解决的问题。
但他又该如何开口,劝这位圣母娘娘不去看人世间的丑陋。
女娲圣母的道心,明显已被南洲人祭人殉之事破掉了。
“娘娘……”
李平安沉声道:“人族需要您的庇护。”
女娲并不言语,只是低头刻着手中的青石,轻轻叹息后,恢复了此前的平静。
竹楼后的女娲虚影消失不见。
李平安看了眼清素,一些话到了嘴边,却不知该如何言说。
他本想说,大部分人还是善良的。
但这种话仔细推敲,又是无法成立的。
如今的人族已出现了权力阶层,权利阶层的腐化、堕落比比皆是,而大部分人只有较少的资源,善良只是个体在集体中生存时被旁人称颂的美德罢了。
真正让女娲无法理解的,就是部分人族的扭曲。
人祭、人殉。
这个时候,最好是去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对圣母娘娘讲什么大道理。
咋解决?
废掉人祭不就好了?
可事情真如此简单吗?
李平安对着女娲手中的石刻微微出神,不断思索着这般问题。
他脑子里有华夏神话,也有华夏历史,因为上辈子还算敏而好学,九年义务教育没有漏网,他现在还真得了不少启发。
如果站在南洲人族的角度上来看,他们现在所知的历史是什么?
上古人族诞生、人族第一次繁盛、人族遭灭绝之灾、侥幸残存火种继续繁衍、人族第二次繁盛、燧人氏率十万魔兵逆击上古天庭、初代人族九成九战死换来天庭被灭、百族盛世人皇为天下共主,伏羲时代、神农时代人族获得极大发展,轩辕人皇战蚩尤,人族击退百族与上古天庭残存势力的集合体,人族成为了天地主角。
这是东洲人族和南洲人族共有的历史。
但随后,南洲与东洲走向了不同的发展路线。
李平安在东盟中看了些许典籍,对南洲早有大概的了解。
对于南洲而言:
轩辕黄帝乘龙携美离去,后宫三千成为帝王佳话,而后传位于颛顼,随后进入了五帝禅让的时代。
女娲布下绝天大阵,南洲有了颛顼绝天地通的传闻,南洲被封闭。
南洲被封闭后,修行之事渐渐废除,不过五帝应该是保存了修行之法,寿元还算较长,南洲各地兴起了诸多古国,仙术消失、农耕兴盛,又有圣母宫在旁护持,自是不缺开化点悟。
终于,禅让制被打破,大夏仙朝统一了南洲核心区域、半数以上的人口,有了中之上国与四野蛮夷的说法。
大夏仙朝开辟的过程中,免不了不断征伐、四处征战,产生了大量的俘虏,由此诞生了大批奴隶,想要维持奴隶的人口又需耗费口粮。
人牲之事,由此而来。
李平安试图站在人皇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很快就找到了解决之法。
很简单,只要撤掉绝天大阵,让东洲之仙进入南洲,将南洲改造成几百个类似东洲的仙朝,那人牲问题就可轻松化解。
但这般又会出现更多问题。
南洲现在虽有人牲之事,但‘历史的车轮’已向前发展。
人族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总归会有凡人中的圣贤站出来,革新吏治、完善制度、定下礼教之事。
凡事都要一个过程罢了。
‘用这个去劝说圣母?’
李平安刚要开口,心底又划过了少许疑虑。
他突然想到了道仙劫。
不知何时降临的道仙劫,各方势力都有所图谋的人族天庭,被封闭的南洲,已出现的南洲仙朝大商……
封神大劫!?
女娲突然道:“你怎了?”
“没什么,没什么,我在思考如何帮您解决难题。”
李平安喉结上下颤动了下,低头看着自己的掌心。
他刚才突然想到。
自己如果成功劝回了圣母,圣母回归天地,他又给人族立下了一功,那轩辕黄帝此前所展望的人族天庭,很可能就会被持续推动下去;
南洲很有可能会成为道仙劫的舞台;
他很大概率会被卷入人族天庭的漩涡中;
人族天庭顺利建立后,天道就有了新的抓手,封神大劫不就顺势启动,为新的天庭填补各路高手……
若真如此;
封神大劫是他一手推动的?
又或者,是天道在冥冥中影响?那位远古时就撂挑子的鸿钧道人在暗中算计?
父亲的大气运,难道就对应在了这上面?
李平安念头变得十分纷乱,干脆闭目打坐,额头渐渐沁出了少许冷汗。
女娲停下雕刻,好奇地打量着李平安的状态。
一旁清素轻哼了声,慢慢睁开眼,瞧到了前方的美丽女人,想到了东洲随处可见的圣母神像,立刻要起身行礼。
但清素发现,她像是被控在了一个透明薄膜中,此刻只能听、看,不可动弹,也难以出声。
清素看向一旁的徒弟,有点懵懵然。
徒弟这是,在做什么?
过了不知多久,李平安睁眼看向女娲娘娘,起身做了个道揖,定声道:
“娘娘,请恕我失礼冒犯!我想……找您商量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