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复苏时便是在五行齐聚的水下洞府中,得了重新开始的契机,没想到回到了洞虚后,又来到了一个五行齐备的水下洞府,还得了能令七转玄身更进一步的契机!这或许便是冥冥之中运数使然……不对,若论命数、气运,我在合道之劫后丧气失格,在这洞虚该是毫无气运底蕴了,所以今日之事,该只是巧合。”
他可还记得,此番归来的本意是弄清楚合道之劫背后是否另有变故,从而真正度过劫难,只不过在那墨守界中,又隐隐察觉自家弟子似有变故,这才多了个探查宗门的想法。
心里念头变化着,前方的景象忽然豁然开朗,映入眼帘的竟是一处庭院!
有山有水,有林有湖。
那湖水中央,还有一座小筑。
这庭院建在山腹溶洞之中,却显得宽敞无比,将那溶洞里的山石依行就势,勾勒出连绵假山与水流,那洞顶上更悬着几颗拳头大的明珠,凑在一起,形成阵势,发光发热,照映洞中,便让此处草木茂盛,与灵脉相合,比之外界亦不逞多让。
不过,真正引起陈渊注意的,还是那广阔的洞中湖。
湖底透着微光,仿佛有许泛光的匹练在水中游动。
那奇异的平静之念,正是从这湖中散发出来的。
他深吸一口气,入口清香,皆是上佳的浓郁灵气。
“此处洞府本就得天独厚,得三脉而汇聚,又被阵法勾勒,化作后天的修士福地,更妙的是,该是有不少人曾在此参悟玄妙,晋升境界,因此心念与灵气相合,法透五行,彼此成就,乃为人和之景。”
“这位道友好眼力啊!”
一声称赞从湖中小屋传出,紧接着就有三人从中走出,踏虚而来。
两男一女。为首的是个身着儒服的老叟,留着山羊胡,一脸皱纹,笑眯眯的;
跟着的是个穿着棕黄色僧袍的和尚,肥头大耳,但双眼凹陷,整个人显得十分阴沉;
第三个却是个女子,一身短打,爽爽利利,白白净净,她有着一条直垂腰际的马尾辫,身子一动,辫子随风摆动。
这三人到了陈渊跟前,便拱手为礼。
那女子打量着陈渊,眼中闪过异色,道:“道友神华内敛,神意若虚,一看就是道行高深,不知如何称呼?”
那和尚则道:“陆老儿,你不是说,有灵气异样,触动了你这护府之阵出去探查么?可有结果?怎的与这位道友归来了?是否应介绍一系?”
那老儒见了陈渊,则是掐指一算,嘴里念念有词,随即眼神一变,看着陈渊的表情就有几分惊疑不定了,不过他旋即隐去种种异样,反而对陆秉礼道:“陆兄,你看我说什么来着?我这次来,刚见你的面,就见你印堂红润、天庭有光,分明是要遇见贵人之相!如今看来,这位道友,便该是你的贵人!”
贵人?
陆秉礼闻言一怔,旋即心中苦笑,暗道,你是不知道这位的嘴是有多能得罪人,更不知他与那位红灯老祖还有旧怨!
贵人?一个不好,便要成灾星了!
但这些个心生,他都藏在肚子里,迎着三人便只是道:“诸位,这位是三年子道友,他闭关多年,此次出关,也算是机缘巧合,于……”
他还在说着,便在这时,一个声音从洞府之外传来,打断了他的话——
“敢问陆翁可在府上?”
陆秉礼脸色骤然一变,带有几分惊意:“什么人?到了我家洞府的门口,我才发现!”
但紧接着,他就听得那洞府之外的人自报家门——
“在下虹光谷弟子,潘敏忽!”
陆秉礼脸色就是一变。
虹光谷?
红灯老祖!
“这么快就来了?”
陆秉礼想着,下意识的看了陈渊一眼。
来得正好,省得我去寻了。
陈渊想着,嘴上笑道:“道友不用感到难办,这事我来处置,若事后有人问起今日之事,你只管照实说便是。”
陆秉礼一听,稍微松了一口气,想着陈渊既与那红灯有怨,也已知道对方的厉害,该是有什么应对之法。
不过,他并没有立刻让人进来,而是先将今日之事告知了三位道中有人,又给陈渊引荐了三人。
那老儒名为皓首经士,以玄儒入道;
那和尚号为杵袋和尚,修得是佛家金身;
女子名叫庄丝露,竟是个以武入道之人,而且……
“道友是自真武界跨界而来?”
听得了那女子的来历后,陈渊不免惊奇,因为对方竟是个异界来客!
而且真武界正是旗山宗的万界黑渊中,还留存着的他界通道之一!
“算不得跨界,在真武界中,我这个叫做破碎虚空。”庄丝露轻笑着说着,丝毫也不因自己出身异样,“真武界的顶尖修士,如今只有金丹修为,想要再往上突破,那是千难万难,又受着寿元将尽、体魄衰退的威胁,只有打破界膜,横跨星海,抵达他界寻找更进一步的法子。”
陈渊不由道:“佩服,佩服,巾帼不让须眉。”
这话说着简单,但陈渊曾以魂魄横渡,自是知道星空何等凶险,一个不好便要陨落,用九死一生都不足以形容!
眼下,这庄丝露三人皆是化神巅峰的修为,连同那陆秉礼在内,都是卡在瓶颈上,所以才会不惜与那魔头对上,也要一探洞府。
“散修确实不容易啊。”
在陈渊的感慨中,陆秉礼总算是将洞府禁制打开,让洞外的潘敏忽进来。
来者一共三人,为首的正是潘敏忽,看着年岁不大,身材修长。
入了洞中后,便眉头紧锁,见着陆秉礼等人后,先是行礼,随即就道:“不知几位前辈先前在洞中做着何事?怎的要等这么久?”
“小辈,说话注意点。”杵袋和尚闻言,闷声说着,“吾等要做何事,无需你来置喙。”
儒家老叟也道:“怎么?还觉得自己被怠慢了不成?”
潘敏忽被化神斥责,却是不慌不忙,神色如常的道:“诸位误会了,晚辈怎敢这般想?只是此次过来,是奉家师之命,过来问询。我师父那脾气,诸位都是知道的,是个急性子,更喜欢迁怒旁人,让他老人家等得久了,总是不好。”
面对几个化神巅峰的道君,他还敢这般说话,自然不是不要命了,而是身有依仗,同时也是欲得先慑,才能问得真言。
这一番手法,他过去仗着师父威名,不知施展过多少,办成了许多事,深得红灯真人欢欣。
“狐假虎威罢了,”庄丝露眯起眼睛,嘴角勾起一抹弧度,“不用拿你师父来压吾等,想着先震慑一番,才好让我等知无不言,你只管问,说与不说,却在吾等!”
“诸位,是晚辈冒犯了,但这次我师父特地交代,一定要问个清楚,如若不然,他事后定会追究……”潘敏忽说着说着,目光落到了陈渊身上,不由一愣,竟觉得有几分眼熟,随即问道:“这位看着眼生,不知如何称呼?”
“你来问我?”
陈渊见他问起,忽然咧嘴一笑:“你不就是来寻我的?”
“我来寻你?我是奉命来问询那大阵被破之事……不好!”
潘敏忽说着说着,突然回过神来,眼神一凝,意识到了凶险,跟着便探手入怀,要捏碎得自红灯的挪移符,但随即心头一震,感觉整个人落入了一片星空,竟连念头都无从传出,彻底失去了对自身的掌控!
这下,他终于慌了:“你真敢对我出手?我师父镇压东南,纵横无敌,若是被他知道,定会怒而惩戒,让你形神俱灭!”
挥手打碎了另外两人体内的精元真气,陈渊提着那潘敏忽,笑道:“化气圆满的修为,刚才面对几位化神巅峰的呵斥尚且面不改色,还以为真有胆魄,原来是有着退路,才敢嘴硬。你说你师父镇压东南,正好,说说他身在何处?我去寻得,看看他要如何惩戒我。”
第295章 好家伙,你们也会这一套了?
“红灯的人,来的比预料中要快,而且几个修为不高的弟子,到人家化神道君的府上耀武扬威。不过,他的弟子来到此处,不惜施展小聪明的手段,也想询问清楚,之前肯定也去其他地方问询了。看着模样,还如此着紧,莫非那一处鬼影之阵或许比我预料中,影响还要大上几分?”
鬼影之阵内的玄机,已然被他参悟得差不多了,不可能还存有什么惊天隐秘,但那大阵乃是神通衍生,加上后期运作而成,此阵确立本身,或许牵扯着某些势力之间的妥协和默契。
“我也没必要想那么多,等见着红灯,一问便知。”
陈渊在这谋划着,但陆秉礼等人却被惊得不轻,以至于好半天都没说出话来。
等过了好一会,陆秉礼整理了思路,定住了心神,才小心翼翼的低声问道:“三年子道友,你……你说的处置之法,就是这么处置的?”他指着潘敏忽等人,满脸的难以置信。
“不然呢?”陈渊自然知道这老儿在惊讶什么,“道友,今日之事你本就是恰逢其会,更何况还有望海宫的弟子为证,你与我萍水相逢,真要是有什么意外,你便说自己是被我胁迫,不就行了?”
“恰逢其会?荒唐!你等皆是帮凶!家师……”潘敏忽身子虽然软了,但嘴依旧很硬。
陈渊冷冷的看了他一眼,道:“你可知道,想要让一个人保守秘密,最稳妥的法子是什么?”
潘敏忽打了个寒颤,登时生出无边恐惧之念!
他是真的怕了此人,不说其手法如何诡异,能让自己的诸多底牌都发挥不出来,就说敢在东大洲的海边,对自己这个红灯弟子毫无顾忌的出手,简直丧心病狂!天知道,他还能做出什么更丧狂的事来?
想到这,他终于不敢多言了。
陈渊收回目光,对惴惴不安的陆秉礼道:“此人先前面对诸君,还振振有词,有恃无恐,那是欺诸君以方,但遇到了我这个恶人,动辄打杀,便老实了,所以有些事,还是得复杂问题简单化。”
“红灯老祖可是返虚祖师!”陆秉礼也像是下了决心,对陈渊道:“道友,你闭关多年,不明白红灯老祖的大势,但事已至此,覆水难收,你速速离去吧,莫要在这里逗留了,否则悔之晚矣。”
“哦?”陈渊眯起眼睛,脑海中又蹦出了在鹿首山的一幕,遂问:“我走了,诸位又要如何自处?”
陆秉礼就道:“在下自问还有些人脉,不至于被吓破了胆,更不想屈从其念,否则陷入瓶颈之时,又道心蒙尘,怕是终生无望炼神了!”说着说着,他话锋一转,“不过,虹光谷的人如果来问,我等也会如实相告,到时能否脱逃,便看道友自己了。”
陈渊笑道:“如此,也好。”
陆秉礼还待再说,却被庄丝露打断。
“三年子道友行事干脆利索,是个好汉!而且不像是没有章法、随心所欲的架势。”这女子捋了捋长发,笑着道:“陆君,吾等怕事,是因着修为手段比不得红灯,但焉知三年子道友比不得红灯?”
儒服老叟也道:“不错,莫要忘了老夫给你算的那一卦,今日临贵!”说着,他也冲陈渊拱手道:“这位道友,你与红灯老祖之间的事,吾等掺和不了,不过若是你最后能笑到最后,我便厚颜相邀,还望你那时能伸出援手,助吾等探幽寻法!我等自有厚报。”
陈渊看了一眼平静湖面,感受着其中散发出的情绪念头,点头道:“好!便先这么定下吧,你们手上也有我所需之物。”
无论是涉及到七转玄身的情绪念头,还是那探幽寻法牵扯的八臂神魔,都意味着陈渊与这件事脱不了干系,自然不会拒绝做个顺水人情。
只是当下他的当务之急,还是……
“闲话不说了,你叫潘敏忽,带路吧?”
望海城。
望海宫的三大道市之一。
因依着定缘山而建,而那望海宫的山门就在此山最高峰上,因此得名。所以,这座城池也是三个道市中最为繁华的一座。
城池之内处处屋舍,鳞次鳞次栉比,而且划分坊市,八条大道纵横南北东西,处处铺青石砖,地下还有流水甬道。
城中更是住着三十万户。
这个数字对于凡俗王朝而言,已是天文数字,盖因以凡人的运力、手段,这么多人聚在一城,每日吃穿用度、污流车马,环节处处,根本就顾不过来。就是强行迁徙人口,几个月下来那也是饿死的饿死,该乱的到处皆乱!
但有了修真宗门的阵法、法器,连同术法加持,这三十万户便可安居乐业,更远非此城之上限!
陈渊走在道市的盘龙大道上,远远看去,处处皆是人流,摩肩接踵,比之他前世在地球上所见的,居然也差不了多少了。
“若论道市之繁华,洞玄宗的那座确实不如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