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只有我没飞升吗?_分节阅读_第251节
小说作者:国王陛下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59 MB   上传时间:2025-03-05 22:28:39
  因为纵使是拥有如此多的优势条件,明州的凡间文明依然发展不过仙盟——别说和仙盟竞争,它们甚至没法独立地长期稳定存在。最初的三百多年里,天庭苦心经营的文明倒了一个又一个。王朝更替之频繁之儿戏,简直像是太虚绘卷里的过境蝗虫。无论仙官们如何努力地从凡间文明中挑选能人贤士,对他们谆谆教诲,甚至偶尔还会用些惑心乱神类的仙法……却总是不能稳定国祚。
  要么是党争内乱,要么民间造反,再要么是暴君烂政导致整体崩盘……总之每隔一段时间,必有一场祸及全境的恶战,而每次恶战,都会让明州好不容易恢复的些许元气沦丧殆尽。早年间,天庭对仙凡沟通的约束不严的时候,甚至还有仙官亲自下场为某一方站台,最终险些导致仙战爆发的恶劣先例。
  后来又过了百多年,天庭的上品金仙们痛定思痛,决定不再信任凡人,而是动用前所未有的群仙之力去加强基层治理,他们动员了大批的下品仙官下沉基层,入驻凡间朝廷,如寻常官吏一般微操朝政。这些仙官或许在私下里各有计较,彼此也矛盾重重。但受仙律约束,至少在天庭大计的问题上,谁也不敢轻易造次,因私废公。如此一来,当能拨乱反正,令明州的凡间文明快速回归正轨……
  然而这一百年,堪称明州最暗无天日的百年。诚然有仙官压阵王朝内绝不存在内乱的可能,甚至在仙人们的揠苗助长之下,国内的能人义士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国家很快就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景象,过去数百年内乱造成的伤痛,也很快就痊愈如初……照此势头发展下去,与仙盟抗衡似乎也不再是妄想。
  但结果,就在第一个百年大计开始结算的时候,一个令所有人都为之惊愕、乃至绝望的结果呈现出来。被仙人强行扶持起来的文明,强归强矣,却已失去了“凡间”的属性,完全勾不起仙盟大律法的兴趣。仙人们忙碌百年,对大律法的影响反而还不如明州战火纷飞,内乱不休的那些年!
  于是,仙人们就不得不面对一个艰难的抉择:之后,要怎么办?
  一种方案,就是继续按照既有路线推进发展下去,不管它代表凡间还是天庭,总之国力强盛总不会是坏事。若真能建立起一个比仙盟更强的文明,又何乐不为呢?
  但这个方案的问题在于:如果只是追求力量上压倒仙盟,那么天庭根本也没必要扶持凡间文明……将大批宝贵的仙官丢入凡间蹉跎岁月,何尝不是一种代价高昂的奢侈行为?那些仙官虽然品阶不高,但若能耐住性子苦修数百年,实力必能大为精进,提升幅度将远远高于凡间文明的进步幅度。但是,正因为天庭无法凭借蛮力战胜对手,才有了后面的麻烦事,所以一个单纯力量强大的国家,对天庭根本毫无价值。
  更何况,也没人能肯定,这种由群仙亲自下场微操的模式,在之后的百年,数百年间,依然能维持高效。事实上当第一个百年的结算期到来后,面对那堪称讽刺的结果,很多仙官是颇感松了口气,甚至暗生快意的——堂堂天庭仙人,却要为凡人打工,凭什么?
  纵使被仙律约束,无从反抗,但有心做事和无心应付,效率之差距也是一目了然的。
  第二个方案,就简答粗暴得多:鉴于旧有方案已无从为继,那就干脆删了重来。
  是的,想要拨乱反正,重新建立一个“凡间”文明,天庭必须舍弃这百年耕耘出的化荒王朝,将一切都推倒重来。
  最终,第二个方案得到了天庭之主的首肯。
  于是,明州大地上,一场史无前例的天劫爆发了。天劫之后,明州生灵涂炭,十室九空,幸存的人们繁衍生息了几代人,都迟迟未能褪去对天庭的畏惧。而天庭的千年大计,更是在一时间跌入谷底。
  新恒朝,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被天庭群仙们小心翼翼扶持起来的。这一次仙人们认真迭代了打法,选择了最为简单有效的山寨法:简单来说就是,不再妄图另起炉灶,打造比仙盟更优越的凡间文明了。而是处处向仙盟看齐。仙盟做什么,新恒朝就学着做什么,哪怕有些东西限于各方面条件无法全盘参考,那么能多参考一分,就多参考一分,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胡乱原创……同时,仙人们被牢牢约束,严格保持着和凡间文明的距离,只通过国师来完成基本的沟通和指导。并在必要时提供些微助力。
  至于这一套打法的效果实际如何,暂时不得而知——那些投降归顺的天庭仙官们,已经忘记了最近一次回归天庭的考核结果。事实上,他们对前朝的认知,也多半是来自新恒朝的历史记载——但无论如何,在新恒以前,明州大地上并不存在一个延续数百年之久,依然稳定的政权。而天庭每隔数十年,也都会派出新的仙官到新恒朝轮值,于暗中默默耕耘。
  这样稳定延续了数百年的格局,自然造就了天庭,以及和天庭相关的人和事,在新恒朝有着崇高的地位。
  国师张进澄虽然不揽任何日常庶务,却有权对任何国事指手画脚——如果他一意孤行,甚至可以行废立之事。而直属于国师的天下道种们,也同样在新恒朝有着极高的特权。他们虽然不能和仙官直接沟通,却能和国师直接沟通,而国师对仙抚使们又往往极度信任。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仙抚使在国内的权威都近乎绝对。
  事实上,这也是历任国师刻意造成的局面。
  因为一人集权的权力是极其有限的。国师这个位置,很多时候都如同空中楼阁,表面看他的权力几乎凌驾皇帝,但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权力都只具备威慑力——一旦滥用权力导致朝政崩乱,仙官的惩处几乎转瞬既至!而只有威慑力的权力,最多得到人们的敬畏,却难以得到人们的认同。所以从很早的时候,新恒的国师就在有意分权……培养仙抚使,然后将他们广泛分散到新恒境内各地,将自身那威力无穷,却只局限于小小朝廷的影响力,迅速传播到全境,而后再从全境逆向传导回朝廷。
  由此,一个真正稳固的权力结构也就应运而生了。
  而此时,王洛扮演的,便是这样一条为国师巩固权力的走狗。
  而这条走狗分润到的权力之大,也很快得到了印证。
  ——
  越过疯湖西南岸的连绵山脉,有一个坐落于山脚的小城。
  城中人口不过数千,日常远离尘嚣,仿佛世外桃源。就连城主都毫无官僚的架子,整日在市井间和贩夫走卒嬉笑怒骂……然而如今,这位随性的城主,却全副盛装,战战兢兢地跪在王洛面前,背后冷汗如雨。
  “见,见过仙抚使大人,下官,下官夏侯鹰,愿听大人差遣!”


第481章 老狗
  看着在自家厅堂里跪得宛如老仆的城主夏侯鹰,王洛颇为满意地暗中点了头。
  选择这座边陲小城作为踏入新恒的第一站,自然是有理由的。
  依照仙官们的资料,新恒朝即便到了今天,依然不算是一个足够繁华发达的国家。这种欠发达主要体现在国家的两极分化,位于腹心平原的首都繁城,拥有不亚于仙盟的瑰丽盛景,城中有高悬天空的亭台楼宇,更有成千上万名可以御气飞行的修行人。在城中上空一张半透明的无形琉璃网,更是赋予了此地宛如天道庇佑的无尽繁华之力。
  任何人只要能跻身首都圈内,就能享受到琉璃网的赐福,无论是日常吐纳修行,还是单纯的生意经营,总能较之别处更加顺利些许。
  但是另一方面,新恒六百年国祚,也只能将繁华凝聚于一地。离开首都,文明的景象就迅速衰落,而到了边陲之地,除了那几个镇守边境数百年的世家,尚能维持自家主城的繁华外,其余的乡野区域,几乎和数百年前毫无分别。
  而毫无分别,就意味着闭塞。
  虽然具体细节,仙官们也知之不详,但王洛却愿意赌一把,赌这个仿佛还停留在数百年前的小城,并没有能和外界频繁沟通交流的渠道。
  所以,他们恐怕还不知道如今朝中已发生政变,更不知道整个新恒朝,都将在太后和大将军的一意孤行下,向着死地全速飞驰。
  所以,仙抚使这個冒名顶替的身份,在边境之地还是好用的。
  王洛甚至没有展示任何身份凭证,他只在夏侯鹰面前释放出了一丝仙荒混杂的真元,并自称仙抚使,就将对方镇得满地乱爬。
  对于流岩城这样一个早已被人们遗忘的小城市来说,仙抚使这三个字实在过于沉重了,从今天上溯到城市建立之日的三百年前,这里从未迎来过仙抚使一级的大人物。何况即便不考虑仙抚使的身份,单单是王洛那双元婴近化神的修为,在此地也可谓独树一帜了。
  城主夏侯鹰作为城中修为最高之人,也不过是半步元婴而已。而他府上的核心护卫,更不过是十来个杂毛金丹。
  对于一座数千人口的小城来说,这样的配置已经足够豪华,事实上这些金丹中有一多半都是为了能跟着夏侯鹰蹭些修行心得,单靠城主府能开出的微薄薪水,是养不起他们的。
  在新恒朝,凡人踏上仙途的概率远低于仙盟,靠近首都圈的情况要好些,但是到了边陲之地,情况几乎还不如天劫前的旧仙历时代。所以,即便是王洛这一身不上不下的修为,在流岩城也已称得上是独步一方。夏侯鹰根本也没有胆量和他翻脸。
  这种情况,就最好不过。
  王洛笑了笑,御气将跪拜在地上的夏侯鹰抬了起来,然后自行坐上了厅堂的主座,并向客座摆了摆手:“夏侯城主,坐。”
  夏侯鹰战战兢兢地落座后,方才问道:“不知仙抚使大人大驾光临,所为何事?”
  王洛不答反问道:“夏侯城主,可知道近期繁城那件大事?”
  夏侯鹰愣了一下,老实道:“在下不知,流岩城并未接通“风闻仙路”,而上次郡守府发来的月报中也没有提及什么大事……”
  王洛听的心头一动:风闻仙路?这却是仙官们不曾提及的概念了,从言辞判断,或许是新恒人模仿太虚幻境的产物,凭此仙路可以快速传递消息,可惜覆盖范围有限,而流岩城恰好不在范围之内。
  出于好奇,王洛便追问道:“为何还不曾连通仙路?”
  夏侯鹰更是诧异:“这……仙抚使大人应该知道,仙路只到郡守府一层,我们这些边陲小城,哪里有资格连通仙路?”
  王洛闻言就是一笑:老东西还挺狡猾,故意用常识来试探自己。
  但这种试探,对他而言也早在预料之中,王洛只是轻巧地反问了一句:“我凭什么应该知道?你在教我做事?”便让夏侯鹰再次冷汗如浆,不敢乱想。
  片刻后,王洛拿回了话题的主导权,再次说道:“既然你还不知首都大事,那我只问你一个问题,近来,此地可有什么可疑人士出没?”
  眼见夏侯鹰欲言又止,王洛便笑道:“除我之外。”
  夏侯鹰连忙说道:“不敢不敢,只是,这流岩城地处边陲,几十年太平,实在没见过什么可疑人士,而且就算真有什么可疑人士出没,以我们这区区小城,怕是也发现不了。”
  “嗯,还挺会甩锅的,以后真在流岩城附近发现了可疑人士,也和你这城主无关了,对不对?”
  夏侯鹰闻言更是惊慌失措,连话也说不出。
  几番打压之后,王洛也不催逼过甚,点点头,收敛了话题道:“看样子你是真的对近来的事一无所知,那我也不为难你……此中内情,后面等郡守府给你发月报时你自己看吧,但我此来的确是有要事在身,所以临走前,还要麻烦夏侯城主给我介绍一下这座流岩城。”
  夏侯鹰闻言是如蒙大赦连声道谢,之后清了清嗓子,开始为王洛认真讲述这座边陲小城。
  流岩城位于新恒朝的东北一角,受桑郡管辖。从城市建立之前,本地只有十多个零散村落,内外闭塞,在大多数新恒人看来,此地之人都形同蛮夷。而建城后的三百余年,城市历经繁衍,虽然始终都没有能进入新恒朝核心圈的视野,但也始终没有蒙受战火——无论内乱还是外战——仿佛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的历史,就是一天又一天的日常。但三百多年的日常,在夏侯鹰这里却仿佛信手拈来。此城什么时候出过一位惊才绝艳的“元婴真人”,令举城上下都为之骄傲;哪家酒楼在哪个时期蓬勃兴旺了数十年,甚至迎来过桑郡郡守那等通天人物的大驾光临;哪年城外遭了洪水,全赖城池内外的万众一心方才抵挡住天威……
  夏侯鹰的故事,一讲就是一个下午,最初尚有些心存惴惴,生怕哪里讲得不和人意,被抓了小辫子。但讲到后来,这老城主也渐渐来了兴致,仿佛一位好客的老翁,迫不及待给外人介绍家乡。
  直到夕阳西下,他才意犹未尽地摇了摇头,端起茶杯润了润喉咙,问道:“仙抚使大人,时候不早,不若先让下官招待一顿接风宴?流岩城虽然谈不上繁华富庶,但此地的私房土菜却还是有些门道的。”
  王洛沉吟了片刻,便准备点头。
  这一下午的故事,还真是让他受益匪浅。这夏侯鹰虽然只是个出身边陲之地的土官,但他天资聪颖,在这资源匮乏的流岩城,硬是凭着绝大的毅力和机缘,修成了半步元婴,并由此参与了桑郡的官吏选拔。之后一路过关斩将,赢得了当时郡守的青睐,后来甚至有幸前往了首都繁城面圣。再之后,他衣锦还乡,当了几十年的太平城主。
  这样的人,即便在这消息闭塞的地方,其实也有着自己了解外部的渠道,更重要的是他有一套足够有效的认知方法论。他对流岩城的历史,桑郡的历史乃至天下的局势,都有非常深刻的见解。这些见解他当然不会直接说给王洛献丑,但在讲述家乡历史的字里行间中,很多信息也就随之流露出来。
  而这些东西,对于初来乍到,扮演仙抚使的王洛来说,就弥足珍贵了。
  可以说,在初入流岩城的时候,王洛必须连蒙带吓,才能勉强镇住夏侯鹰这生性怕事、谨慎之人。但是听过这一下午的故事,王洛倒是很有信心将仙抚使的角色扮演给其他人看了。
  所以,这故事也不会白听。接风宴上,他也给夏侯鹰准备了一些故事。
  然而,就在他要点头时,却听夏侯鹰身旁突兀地响起一个鸣锣的声音。
  夏侯鹰愣了一下,向王洛拱手致歉:“下官似是有紧急公务……”
  王洛点头道:“好说,夏侯城主你只管去处置公务,我在这里等你便是,若是事情拖得太晚,那你这顿接风宴就先欠在账上,待我日后回来再找你讨要。”
  夏侯鹰简直大喜过望:“谢大人体谅!”
  这体谅二字还没说完,就见城主府外,闪过一红一紫两道剑光,接着便是一个嚣张绝伦的声音响起。
  “夏侯鹰!你这小破城主还真是好大的官威啊,我们兄弟持郡守手谕前来,你居然躲起来不见?!”
  听到这个声音,夏侯鹰脸上顿时就是一苦,他转过身向王洛长长一揖,低声道:“让大人……见笑了,这顿接风宴,恐怕只能记在账上啦。”
  说完,便仓皇起身,御气向府外飞去。
  王洛在旁看得一阵皱眉。
  门外那两人,他相隔很远也能感知得一清二楚。不过是两个金丹中期的囊膪,只是周身各自有一层淡淡的琉璃光,那是新恒朝的“官气”,昭示着他们的官身。
  但那两人的官气,其实还远不如夏侯鹰。夏侯鹰虽只是边陲城主,却也是正儿八经通过了层层筛选考核,经圣上御笔敕封的城主,而整个新恒朝也不过才六百多城,城主的含金量其实并不简单。只不过夏侯鹰是全然没有官架子,所以平日里行走市井,根本也不展示自己的琉璃光。只在刚刚给王洛介绍风土人情时,才短暂地绽放了一下,那姿态甚至还有些生涩……
  倒是门外那两人,薄薄一层淡光,甚至都不好说是官还是吏,但释放之张扬熟练,却显示出极其扎实的基本功……而语气姿态更是高高在上,半点都不将夏侯鹰这城主放在眼里。
  显然,这两人背后另有高官作为依仗,也就是狗仗人势。
  而他们在门外的叫骂,更可谓蛮不讲理。那两人从落足流岩城,到城主府下人连忙通报,再到他们迫不及待地门外叫骂,几乎是无缝衔接。别说夏侯鹰堂堂城主本没道理迎合那两人,就算有心逢迎,也不可能来得及去门外接见。
  说白了,对方就是寻衅滋事。
  但偏偏夏侯鹰还真有些怵头,那叫嚣声响起的瞬间,王洛清晰地感受到老城主心慌了。
  这份心慌,甚至远远胜过他面对自己这仙抚使之时。
  之前在向王洛跪拜、告罪时,夏侯鹰的冷汗至少有九成是演技,他其实并不真的相信什么“仙抚使”的说辞,也没有真的恐惧到不能自已。但他却不愿招惹麻烦,所以干脆就着王洛的说辞,摆出深信不疑、惊恐顺服的姿态……而这也的确给他省了好多的麻烦,两个陌生人在城主府上谈笑风生了一个下午,眼看一场风波就要被夏侯鹰给糊弄过去。
  能当几十年的太平城主,夏侯鹰当然是有城府和手腕的。
  但面对府外的一红一紫,这位太平城主的城府和手腕,就都有些承压了。
  当然,这份压力,也有部分来自王洛……夏侯鹰走之前的长揖,其实就是在恳求王洛快走。他大概知道王洛并非真正的仙抚使,而他愿意难得糊涂,府外那两人却必定不乐意。一旦双方打了照面,那麻烦就大了。所以,就当是帮他一把,还请王洛不要去和那两人见面。
  盘清这一切后,王洛倒也不介意帮夏侯鹰一个忙,避免一些麻烦,当即便准备起身离开。
  但是,就在此时,却听府外已传来夏侯鹰近乎惊骇的声音。
  “这,这么多!?两位,这可是其中有什么误会?”
  却听那浑身红光的人嗤笑一声:“什么误会?你是想说,你对咱们黎将军的判断有不同意见?!看清楚了,这上面可还有郡守本人的签章,你若不配合,后果可不只是渎职那么简单!”
  另外一个紫光人则说道:“如今别说桑郡,周边几地,都在全力搜捕这要犯,上面的意思非常明确,但要结果,不问代价!柴郡西北的那个乐城已经大半个城的人都被征发徭役去修大阵了。你这里,呵,上面也知道流岩城的人办不成什么大事,所以也不要你们出人出力,只要出些物资也就够了,夏侯鹰,你不会连这点事都要推诿吧?”
  夏侯鹰简直苦涩难言:“但是,若要去这许多钱粮,我怕城中之人,连日子都过不下去。”
  红光人哈哈笑道:“那还不简单?你也学那乐城,动员半城人去服徭役,日子不就过下去了?”
  笑声中,夏侯鹰的头不断低垂,尽显颓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6页  当前第2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1/3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只有我没飞升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