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耽于纯美,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_分节阅读_第173节
小说作者:寻光小筑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33 MB   上传时间:2025-05-12 21:56:47
  他叼着烟,架着凌爽往外走,同时说着狠话,“你不改好,少嚯嚯余寻光。他跟你不是一路人。”
  凌爽没来由被训了一通,索性摆烂。
  他卸了力,把自己压在陶庆国身上。他恨恨地想,怎么着咱也得出口气。我占不了口舌便宜,我压死你。


第87章 《金满桐庐村》:宁静与踏实
  令余寻光讶异的是, 中午,陶庆国居然留凌爽在家里吃饭了。
  为了不打扰村民,这次过来翁想想有在镇上订餐, 凌爽一开始也是准备回去吃饭。但不管怎么说, 人家午饭留你是看得起你,凌爽也没那么不给面儿,老老实实地搬了张板凳和余寻光坐在一起。
  他拿手机发了条信息,跟翁想想说不回去了,那边很快就回。
  “哟, 正好, ”凌爽心说这是真巧,“出收视了。”
  余寻光望向他, “多少?”
  上了两盘子菜,陶庆国一听有情况, 停下动作站在原地。
  凌爽答:“2.38。”
  陶庆国不懂什么收视,他纯关心,“还成吧?”
  “很不错了,”凌爽听他有些不懂,解释了两句,“现在传统平台受到网络平台影响,破2没那么容易, 哪怕是央视的收视也没以前好看。一整年下来,央一算上央八,能破2的剧都才10部左右。”
  他又看着余寻光打趣:“这位呢,是剧都播得很好,所以体会不到收视爬上来有多困难。”他问:“你最开始跑龙套的那个《第三医院》,还记得吗?”
  余寻光点头。
  凌爽说:“那部戏最高收视也才2.02, 你今年播的《与善同行》倒有3.41。”
  说来也是唏嘘,“上一个破3的剧是前年的《福满迎新春》,但也只有3.26。业内那时候以为这就是最高了,谁知道出了个余寻光。啧啧,几年内这俩收视纪录是难破了。”
  老了还能有这份成绩,李恕坤那老小子运气是真好。
  陶庆国把菜上好,和他们一起坐下。介于有俩肉菜,他还弄了点酒。
  “这几部剧我都看了,挺好的。”
  因为有凌爽在,他开口说的普通话。
  他顺手给余寻光倒酒,“我没去省里的大医院瞧过病,《第三医院》你觉得拍得真吗?”
  凌爽呛他,“什么话,他就经常去医院瞧病了?”
  余寻光扶了扶酒杯,示意量够了,“我没有具体经历,但是我相信李恕坤导演拍出来的东西真。”
  凌爽一下被这一句“信任”击打得沉默了。
  陶庆国继续看着余寻光说话,“《第三医院》讲的都是大病,虽说我们老百姓不一定会得,但了解了解也是好的。”
  余寻光理解他的意思,“所以小陶哥你认为《第三医院》是好剧。”
  陶庆国笑,“《烈火英雄》和《刑事大案》也是好剧。”
  一个科普消防,一个科普犯罪。
  余寻光的脸有些发红,不是热的,是得到认可的满足。
  “我想一直拍对大家有意义的剧。”
  凌爽阴侧侧地,故意讨嫌,“后面的剧就没意义了,谈恋爱去了。”
  陶庆国抽空瞪了他一眼,“谈恋爱也有意义,《风雅颂》和《群鸦风暴》都好看。”末了补充,“《金满桐庐村》也好看。”
  他拍了拍余寻光的肩,“不一定要有意义,俺们老百姓喜欢就行。”
  余寻光用力点头,“对,喜欢。”
  陶庆国一手一个酒杯,把余寻光的杯子端起来递给他,和他碰杯,“人生那么长,哪能一直做有意义的事?”
  余寻光低头喝了一口。
  陶庆国看着他笑,“所以一直坚持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好。就像你,你喜欢演戏,那就一直去演。”
  余寻光平静又幸福地回望,他明白他的意思,“就像小陶哥,你喜欢村子,所以你愿意在这里生根。”
  陶庆国的眉目都舒展开了,“是的,我爱这里,我想守好这里。”
  他们身上闪耀着信仰与目标,那光芒太晃眼,凌爽的眼睛莫名微红。
  他看着陶庆国,声音飘在炙热的风里,“年轻的生命与古老的村庄,你不会孤独吗?”
  陶庆国笑,声音中带着无限开阔,“如你所见,现在它已经不古老了,它拥有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凌爽舔了舔发干的嘴唇,他抓着酒杯,喝了半口,辛辣的口感刺激得他脑门冒汗。
  他固执地追问:“我是说以前。你没有看不到头,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吗?”
  “以前我很少想未来,”这是陶庆国的实话,“村子里的老人太多了,我每往后想一天,就会有一个人离开。”
  凌爽试图代入那种情感,很快,他心头发堵。
  生命的消逝是自然界中不可逆转的,对于部分老人来说,死亡或许是一种解脱,可对于那些亲自面对这种死亡的年轻人会怎么样呢?昨天还笑着说话的人,第二天可能就不在了。而且不是个例,是一个村都会这样。
  就像是什么慢性瘟疫,一个接一个。
  余寻光说,只要村子里的人还在,村子就在。
  那么等村子里的人都不在了呢?
  “不会不在的。”凌爽听到了余寻光的声音,原来是他在无意中把话说了出来。
  “会有新的生命延续下来的。国家一直在倡导大家回来,桐庐村拍摄的本身也是为了宣传家乡建设。这条路不好走,可能会有很多人牺牲自己的青春……”
  “那不叫牺牲,”陶庆国很正式地纠正他,“余寻光,那叫付出,叫成就。而且不是我们最开始就这样做,这条路一直有人在走,我们只是在走前人走过的路。”
  余寻光沉默了一瞬,用于消化这沉重的情感。
  伟大的付出与成就。
  他抬起酒杯,“小陶哥,我敬你。”
  赵林山要是在,他也想敬他。
  杯中酒水已尽,陶庆国再次满上,“小余,我也敬你。”
  他们互相碰杯,再喝一口。
  凌爽也陪了一口闷酒。
  陶庆国又笑了起来,“现在我敢想以后了,因为三合村的以后是那么的光明。”
  凌爽看着陶庆国,他仿佛是在看一个符号,一面旗帜。
  既然收视稳了,活也能干得更轻松了。
  晚上,还是那个时间,还是那个地点,翁想想和余寻光继续和三合村的村民们一起在直播间观看《金满桐庐村》的第三、四集。
  你别说,这样子看剧,余寻光真不觉得桐庐村是自己演的。
  他仿佛在旁观江瑞安和夏歆的人生。
  今天直播间的观众也很多,他们的话比昨天更密一些。
  [我看到公告了!直播将持续到明天!]
  [不够啊,能不能就这样陪我们看完大结局啊?]
  [余寻光——一款我正在追的reaction婆主。]
  [这部剧的追剧体验实在太好了,我第一次和演员一起看剧,情绪价值拉满。]
  [昨天的直播录屏已传字母站,需要回忆要点的姐妹自搜。]
  [我发现桐庐村剧情进展也挺快的,前两集直接就给女主修理好心理毛病,成长为有志青年了。]
  [剧情本身还是在于建设桐庐村,不是为了体现个人。而且谁又能说的准,下定决心成为有志青年的夏歆不需要继续成长呢?]
  夏歆当然需要成长,只不过她已经不再孤独。
  确定了目标之后,夏歆朝目标出发。她要做的可不仅仅是清河道淤泥这么简单。她跟随着父亲学习,跟随着村政府学习,跟随着众多年轻人学习。很快她就发现了在这个小小的桐庐村里蕴藏着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虽说两家有世仇,但由于先前对江瑞安感观不错,有事儿夏歆还是愿意找他商量。
  “你说搞种植基地?”
  “对,”夏歆的目标很明确,也并非空谈,“我觉得既然要发展乡村,就要最大限度利用到乡村的优势。”
  江瑞安问:“你有一个具体的计划吗?”
  夏歆说:“现在只有一个大概的想法。”
  江瑞安建议:“如果你想推行这个计划,你就需要给到村委一个合格可行的项目计划书,包括可行性及风险评估。”
  夏歆忙问:“具体需要哪些内容,有模板吗?”
  这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你给我留个邮箱,我回去发份文档给你。”
  夏歆顿时感受到了轻松,“太谢谢你了。”
  “不用,应该的。”
  得到帮助后的夏歆回到家像只快乐的小鸟。她嘴里哼着歌,打开久违的电脑,一边将自己的想法写成草稿,一边等待江瑞安发来模板。
  可直到半夜11点,夏歆的邮箱还是空空。
  现场有村民直接问余寻光,“江瑞安,恁骗人家夏歆了?”
  “没有。”余寻光可冤枉。
  电视剧里,夏歆端着手机上蹿下跳,她站在床上,把手机举得高高的,无果后,又开门跑出去。
  看剧的观众这才明白,原来是没有信号。
  [很合理,第一集江瑞安也说没有信号。]
  [所以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基建啊。]
  [爱传万家的前提是信号能传万家。]
  [这剧真的真实,连没网没信号都拍出来了。]
  夏歆直到接收到江瑞安发来的文档后,才心满意足的去睡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7页  当前第1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3/4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