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开局给汉武帝直播世界地图_分节阅读_第135节
小说作者:学做饭的兔子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450 KB   上传时间:2025-03-05 20:28:29
  《医学分析唐代皇室遗传疾病》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
  …
  李世民手握成拳,片刻又无奈的放开,可恨,若是只能联系无才,那他必然要欣喜若狂,可,为何要出现这天幕,让天下人都看到呢?
  李世民有些头痛,他看着天幕,犹豫片刻,先点开了《孕产妇休养手册》。
  秦朝
  刘邦看着自己叮当叮当响个不停的私信,以及无才给的留言,蒙圈了。
  始皇让他看的,还一个月看完?
  随便点开本《西汉政治得失》,刘邦看着那密密麻麻的字体,以及四百多页的页数,只恨自己为什么身体不再虚弱一点,能像萧何那样昏过去。
  汉朝
  “后世人怎么能写这么多东西,这得多少万字?”刘彻看着这些书,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朕哪有时间看完?”
  好在无才还有脑子,她最后做了留言,说了书里的哪部分对他现在最有价值。
  看着无才特地给他截的图——也就是长年战争和晚年失利,导致民间百姓不举子,争相逃窜,去给大户做隐户的内容,刘彻垂下眼睑。
  无才的倾向太明显,拖不是解决的办法,可若想解决,他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
  刘彻回忆着现代的那些惊鸿一瞥,他询问过最擅长技艺的墨家子弟,那些东西,他们也认为是神技,绝非汉家所能造出的存在。
  “竹简与铁农具虽改变制度,却也用了五百余年,东汉出现的纸张取代竹简,是到晋时,而出现科举,则要等到唐朝,但这是无天幕干扰的情况,有了天幕,这些技术将极快的推广到各地……”
  脑海中略过技术,生产力,制度,皇帝这些内容,刘彻心中逐渐画出了底线。
  “王朝不过百年,人死灯灭,无论如何,子孙终究会坐不稳天下,只要影响还在朕可控范围内,那便可以和无才保持联系,更何况——”
  “无才只能依靠朕,真正能够对天下黎民有利的,绝不只是技术,最重要的还是吏治,没有一个手腕强硬的君主来压制群臣,治理天下,那所谓的技术,只会成为新的引发战乱的罪魁祸首!”
  想到这里,刘彻突然怔在了原地,他灵光一闪,猛的抬头去看天。
  “天幕,这便是你所做的安排?!”
  现代
  研究着拍摄新到的设备,叶图南跃跃欲试。
  她可以带迷人的老祖宗们看现代了!


第114章 直播,楼房和公路
  叶图南极为高兴的发了条动态,确定了直播的时间。
  她提前将设备和充电宝都充满了电,又研究了下万界播放器的功能,顺带测试了外带的效果,待一切准备就绪,准时开播。
  站在小区楼下,叶图南拿着手机,因为没有多少直播经验,她毫无占位意识,只拍了半边脸也没在意,还是负责拍摄的叶知微给她调整过来的镜头,看着已经进来的三位帝王,她直接打招呼道:
  “大家上午好,能听到我说话吗?”
  李世民将叶图南直播视为头等大事,早就算着时间出来等着,待天幕出现,瞬间打量过她全身。
  她头发盘在脑后,头上戴着顶前伸的帽子,穿了身白色长衣长裤,连鞋子也是白色的,只是个别处带了些彩色的线条。
  李世民没有将白衣和丧葬联系起来——丧服是有特定规制的,平民将白色视为不吉,是因为他们没有如此广泛的服饰选择,而上层人士就不一样,就比他也有不少全白的衣袍,真正吸引他兴趣的,是那衣服说不出的贴身。
  这种布料很独特,好像和牛筋一样,有弹力似的。
  所以,后世用的什么来做这样的布?产量多少?能不能用在弓箭上?
  李世民的思维在发散,刘彻也不例外,他看着郁郁葱葱的树木,目光又扫过小区内玩着的小孩和老人服饰,大约分辨出了现在的时节,心神一动。
  这个时候,田地是不是要成熟了?
  至于进来的嬴政,他目光不由自主的就飘向了向了叶图南身后的高楼,看这次没有视频通话,他也不等,直接就打字发消息问道:
  “能,无才,你身后的为何物?”
  “这是现在的居民楼。”叶图南给自己戴好耳机和声麦,她后退两步,示意叶知微转下镜头,对准高楼拍摄,并开口说道:
  “因为今天是外拍,我就不打视频通话了,这样影响大家看到的画面,不过可以通过下方的框打字发消息和我交流,始皇你们的账号我设置了置顶,发了会一直停上面,其它的消息会被底下的顶过去,不过大家放心,这个万界播放器还有个整合的功能,就是你们问的问题达到一定的数额,就会被系统挑出来一个代表,长时间出现在右下方……”
  叶图南还没说完,她便看到消息回复,全变成了:
  ‘好大的石头房子’
  ‘安全’
  ‘想住’
  ‘我们能不能建’
  ……
  …
  在适应直播之后,古人们的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堪称快到离谱,都不用叶图南说,他们自己已经开始发消息了。
  汉朝,田间的农人放下了手中的锄头,他捶了捶腰,眼含羡慕的看着天上的楼房。
  天幕出现了好多外形不同,但又极其相似的楼房,它们整齐划一地排列着,窗户外面还有铁制的栏杆,因为看不清内部的结构,好多人下意识的认为一个窗户内便是一个房间,并将它们想象的很小,也就一二十个平方。
  但,哪怕一个人只能拥有这么巴掌大的地方,他们也看的眼热。
  这楼房一看就是石头做的房子,必然坚固又防风,要是能住进这样的楼房,肯定不用担心半夜野兽毒蛇进来,冬日也不会被透过稻草缝隙吹进来的寒风冻得瑟瑟发抖了。
  唐朝长安的市民三五成群的坐在一起,他们惊奇的看着天幕,又你一言我一语的说道:
  “这房子有那么大块的透明琉璃当窗户,可真富啊。”
  “我看外面用的都是砖石砖,这造价可不菲!”
  “石砖好啊,防火,在屋里面生火也不怕,这样冬天屋里也不冷,我那小女儿,去年耳朵都快冻被掉了。”
  “要是无才能给我们建造这样房子的办法……”
  “那个,我得说一下,现代科技极其发达,涉及到的工业类目实在是太多,细分领域极其完善,就比如医学,它首先分11个一级学科,而一级的学科中的临床医学下,又分18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的内科学还可以细分为:呼吸病学、消化病学、心血管病学、血液病学……”
  可天幕上的无才没有说技术,而是突然开始说起来和这楼房毫无关系的医学,众人听不懂医学名字代表着什么,可光跟着数数量,就已经觉得有些不妙。
  很快,有人猛的一拍大腿:“坏了,分这么细,岂不是同个行当都开始有隔阂了!”
  同个行业都开始‘隔行如隔山’,那需要的人,需要的技术,岂不是多到没影——他们学起来更难了!
  紧接着,无才也说到了这点:
  “呼吸病学和消化病学已经完全成了两个互不相容的科目,医生们完全无法互相理解对方的知识,更不要说医疗行业后面说匹配的公共卫生服务药品供应保障疾病预防控制……总之,现代工业化已经复杂到完全想象,而大家目光所及的地方,每处都是各行各业配合出来的科技结晶,涉及到的内容太多,我也是一知半解,就尽量讲我所知道的给大家,要是不知道的我就现查,大家不要急。”
  说着,天幕上的无才就走动起来,她来到了楼房后面,指着一处脱落砖石下裸露出来的灰色块状物说道:
  “砖只是装饰,现代的楼房采用的是水泥,是用磨成粉的石灰石和其它材料配比而成,里面还有钢筋作为骨架进行支撑,这样才能盖这么高。”
  她说完,三个时空的无数人同时叹起气来。
  墨家钜子更是颓废的摇了摇头。
  就不论他们能不能用钢筋搭房骨,仅仅是将石灰石磨成粉——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便是海量数字,那就算他们得到了这项技术,最终也只不过是能给帝王的宫殿,亦或者死后的陵墓增添那么几分光彩,丝毫不会有惠及平民的可行性。
  “只有那样大的机械取代了人力,技术才有可能惠及无才这样的平民,可这样的技术,如今根本做不到!”
  叶图南还在注意着手机信息的回复,皇帝们还是没有说话,倒是三个时空里的普通人在踊跃提问,因为人实在是太多,消息已经快成了残影,看不清楚的她只能先注意着最上方出现的内容。
  除了表达遗憾之外,很多人正在询问,有没有更适合他们的石头房子。
  这点,叶图南还真的知道些许。
  因为早期的木材资源极其广泛,而且有着大量的巨木,华夏古代很长一段时间是先发展的木制建筑,所以技术大量的点在了木质建筑上,秦汉乃至唐时期的宫殿真的很高,甚至可以达到几十米。
  就比如考古复原的唐朝万象神宫,柱坑直径能有九点八米,整个座子能有八十九米高,而万象神宫——复原推测的大概在九十八米之高。
  可惜,木材资源属于消耗品,随着时间和战争带来的焚毁等等原因,巨木越来越少,于是建筑‘憋屈’的开始往砖石建造方向转,也就是向夯土和砖块的方向进化,这也是为什么明清皇宫越修越小的缘故之一,毕竟起步晚,技术不成熟,支撑架构的木材也没了。
  不过,建筑技术演变还是惠及了部分普通人,这就有点像军用技术慢慢转民用一样,秦汉唐时的普通人还是木质的房屋,而明清农人则可以住夯土房乃至石砖房,这无疑是很好的进步,毕竟,在偏冷的地方,土房和石砖房的御寒性能不言而喻。
  叶图南将自己知道的这些全讲了出来,她又拿出来个手机,将自己搜索到的红砖给大家看:
  “目前来说,适合你们时代的砖房也就是红砖了,窑洞温度只须要达到900℃就可以,只要能烧陶就肯定能烧出来红砖,就是……哎,我怎么搜不出来完整的配比?”
  有人将镜头拉近,让看着天幕的众人能够清晰地看到无才手中的黑色匣子,正对着她的那面亮着光,无数文字图片尽皆排列其上,随意点开,里面又是数不清的文字,好像整个世界的内容全部被囊括其中。
  一时之间,众人的注意力哪还在什么红砖的配比上,全都开始询问起来这黑匣子是什么。
  汉武帝:手机是能够和天幕一样,无视距离交流吗?
  唐太宗:这匣子联通整个图书馆?
  “这是手机。”看忙碌查询的叶图南一直无法回答,更加沉稳的女音突然出现,她简短的说道:
  “第三次信息化革命孕育出的科技产物,正如你们看到的,它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整个世界的信息,但前提是有人将其储存在互联网中,由于部分技术过于老旧,没有太多储存的价值,没有人会往上传,所以查询起来会很困难。”
  不用她说,大家也看出来到底有多困难了。
  陷入查找状态的叶图南两耳不闻窗外事,她手指在手机上滑的飞快,一个框打开出现文字就开始上下翻动,三四秒之后便迅速离开,也不知道她眼睛是怎么做到的,这么点儿时间就能一目十行的看完所有东西,紧接着便去点下一个框,不少人跟着看的眼睛发疼,甚至胃中开始翻江倒海。
  而毫不知情的叶图南还没停,她又拿了个大手机,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界面上开始找,翻了几遍之后还是找不到,于是又换了个图标——这一次总算找到了,可这个砖窑它用的都是大机械生产(古人眼中的),完全没有学习的可能。
  不甘心没有收获的叶图南又查起来一些相关的内容,比如夯土房和三合土配方,以及发散的火炕制作方法,最后,她将视频停止在土炕使用的铁骨架上,让古代人看清,极为发愁的说道:
  “现代技术经过了很多次迭代更新,看似和古代沾边的,其实也有好多现代的科技在里面。就像这个火炕,对在北方居住的人来应该很有用,可就算有完整的制作视频,铁骨你们还是学不来,哪有这么多铁啊,恰好适合的技术太难找,我短期内查不出来,所以要是有这方面的技术大佬,先自行尝试改进下吧。”
  听叶图南这么说,墨家钜子强压下去胃内的翻江倒海,抖着手在天幕上发了一个‘好’字。
  如此快速的文字内容从眼前飞过,而他们还要强行跟着看、想,这实在是超过他们过往大脑所能习惯运行的速度,于是,身体直接给出了剧烈的反应——
  不少墨家子弟正扶着树呕吐。
  反应比此更加过激的也不是没有,连皇帝们脑子也有点想炸,察觉到不对的他们直接放弃了观看,又快速给叶图南发消息:
  不用给我们看查资料的内容
  可惜,简短文字能够传递的情绪实在是太少,将三合土配方从私信发给帝王们,转头去看回复的叶图南完全不知道刚刚那一段看吐了多少人,好在,她听话的收起来平板。
  看着天幕恢复了静态,众人终于松了口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5页  当前第1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5/1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开局给汉武帝直播世界地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