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无奈的摇了摇头,在皇帝决定一切的时代,再好的律法,落到昏庸无道的君主手上,照样会变成折磨百姓的苛政。
这也是他为何忧愁太子的缘故,他如此奢靡,隐约已有北周静帝之相啊!
武帝,未央宫
刘彻愤愤的咬了一口果脯。
自从有了天幕,刘彻的心情总是时好时坏,在暴怒与懈怠之间反复横跳,生气到现在,他也想通了。
没办法,盗墓之事,从战国时期就屡禁不止,战败的诸侯王,哪个都没逃过被挖的命运。
甚至是现在,盗墓也是百姓发死人才的必要手段,只不过,被挖的多为商人之墓,像王侯、帝王这都专门有人守灵的坟墓,暂时还无人盗取。
不过,这也只能保证几百年的安稳,亡国之后,还能保存多久,那就未知了。
可惜帝王陵墓讲究繁多,甚至会有专门的记载,想要不被他人所知,实在是有些难。
刘彻躺在软榻上,越想越愁,就连胡亥更改法律,使得官吏横征暴敛的内容,都没有引发他的兴趣。
如果还有什么能让他高兴的话,大概就是让他看到现在始皇到底有多暴跳如雷了吧。
天音继续讲述着。
【除了杀大臣、改法律之外,胡亥可以堪称是穷奢极欲的代表。
安葬秦始皇之后,因为帝陵的工匠知道内部结构,所以胡亥直接把这些人全部闷死在了陵墓内,并让所有的后妃给秦始皇殉葬。
此外,他大量征民夫修骊山墓地、驰道,这些民夫要自备干粮,因为粮食不足,饿死者无数。
他还抽调五万来士兵守卫咸阳,这造成了咸阳粮食不足的困境,因此,胡亥下令,让全国各地供给粮食,这途中损耗,不知何几。
等到了后期,胡亥甚至开始抽调‘闾左’,要知道,这群人是古代最穷的人了,他们哪里能自备粮食?只要是去了,那就是死路一条。
所以,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他们,掀开了秦末的起义。】
秦朝,咸阳宫
始皇嬴政脸色很不好看。
哪怕封建社会下,皇帝可以征发徭役,可这个徭役也不是随便征发的。
首先,百姓有服劳役、兵役的任务,这些都属于每年必须的征发,用来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
但遇到战争或者是其它情况,比如说修建驰道等。超出现今民力不足的时候,就会按照谪戍征发的要求,去征另一批民力。
谪戍,是政府用来降低用人成本的一种手段,它是处罚,被征发的人不会享受军功爵制的优待,因为谪戍是多出来的惩罚,被征发人还要再服的原来的徭役。
而谪戍的范围,从有罪官吏开始,往后有赘婿,商人,有过从商经历的,父母曾经从商的,祖父母曾经从商的,以及闾左。
在始皇来看。天幕前面说的不全对,闾左不是穷苦的百姓,它还是流民的代称,但她后面说的很对,这群人已经穷到了极致,毫无后顾之忧,如果对他们施加过多的徭役,那活不下去的他们,造反的可能性极大。
如此滥用民力,大秦不完才怪啊!
隋朝,皇宫
看着天幕上,无数瘦弱的百姓赤裸着上身,行走在荒凉的道路上,时不时就倒下一个再也起不来的景象,隋文帝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旁边,独孤皇后握着他的手,眼中全是痛惜:
“民生多艰,如此不惜民力,秦二世而亡,当真是应了天道!”
武帝,未央宫
随着时间,刘彻终于平复好了心情,虽然他脑海中还没有放弃自己的陵墓有可能被挖的事情,但至少能够先看天幕,剩下的等看完再说了。
等天幕提到了闾左,因秦汉两朝相近,法律一脉相传,刘彻瞬间就明白了闾左是谁,以及它背后代表了什么。
“啧啧,国力耗费到这般,不亡国才怪。”
吐槽胡亥的刘彻,完全不知道,在太初二年,也就是公元前一零三年,因为李广利征伐大宛兵力不济,他也将这七类人纳入谪戍之列,征调他们发动二次攻打大宛的战争,这场战争光正规军就有六万,而等打完大宛胜利回来,却只剩下一万余人。
【在这样的压迫之下,百姓反抗暴秦的情绪,已经达到了极致。
公元前二零九年,率领戍边的陈胜、吴广,从大泽乡,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起兵造反。
他们一路高奏凯歌,等进攻到陈县的时候,起义军已经达到数万人的规模。
而其余各地,也不断有反秦势力涌现。
秦末乱世,至此开启。
至于剩下的项羽灭秦,刘邦后来居上终夺帝位,我也就不多说了。】
天音很明显的沉默了一下,又总结道:
【UP主个人不想给胡亥做总结,最后的总结,还是送给陈胜吴广吧。
他们,是突破时代桎梏的勇者。
在秦以前,咱们国家还是唯血缘论,现在大家明白所谓的贵族血统,不过是维护自己的统治所创造出来的谎言,往前扒拉,周朝的祖宗,不过是一个种地的小部落,秦朝的祖先非子,也不过是因为替周王室养马有功被封到秦地。
可谎言说了一百遍,假的也成真的了,更何况这些贵族足足统治了八百余年呢?
如此,百姓茫然无知的作为牛马,劳碌一生,奉养这些贵族。
可百姓终究不是牛马,他们会疼,会饿,会知道自己会死,在压迫到极致,再无任何退路的时刻,他们敢于挥刀向头顶上的神明!
这是弱者最后的悲歌。
我以荀子的名言,作为胡亥篇的结尾吧。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秦朝,咸阳宫
在听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以及后面的那些话之后,始皇嬴政本来被秦亡燃烧到极致的的怒火,一时之间,突然全降了下去。
不仅是怒火,还有之前统一六国,那天下在握后的无边膨胀。
在一统六国之后,始皇嬴政自觉自己功盖三皇,能胜五帝,甚至还觉得皇与帝已经无法称呼他的功绩,要将两个字合在一起,成为自己的尊号,才能匹配他的功绩!
这天下,再无人能与他相提并论!
而现在,这天幕所说的历史,如同一盆冷水,彻底将始皇嬴政浇醒。
像是终于撕掉了身上那一层华美空洞的装饰,清醒过来的始皇嬴政,感觉之前的自己,仿佛中了邪似的,差点真把自己当成了神明在世。
他不由得反问自己。
嬴政啊嬴政,你是忘记了自己在赵国时,那段被人欺凌的日子了吗?!
还记得彼时的你面对那些威胁,有多无力,又有多恨吗!
自己尚在弱小之时,还有那般不愤的情绪,更何况这些百姓?
他们不是牛羊,可以任意屠戮驱使,不知反抗。
如此沉重的压迫之下,管你是什么王子公孙,就算真是什么神明后代——
他们也敢弑神给你看啊!
第53章 视频 炀帝杨广
不过,始皇能够接受自己的膨胀、虚心反思,大部分臣子,乃至大部分秦公子,都不能接受天幕所说的话语。
那些闾左、氓流之辈,怎么敢有胆向他们挥刀,这简直是大逆不道!
这天幕当真是妖邪之辈,竟然敢如此怂恿平民百姓!
本就被秦灭、自己被杀消息吓的不轻一位秦公子再也忍不住,直接呵斥起来:
“这天幕实在是惑世诬民,乱人耳目!”
“没错!”
祖上多代都是贵族,自觉身份傲人的一位大臣立刻跟上:
“此等装神弄鬼,妄言我等血脉的邪祟,必须除也!”
和这两人想法同样的人极多,看始皇嬴政没有制止,立马紧跟着斥骂起来。
“吾先祖之贵,天所加也,庶人逆命,违天道,必致天谴!”
“此幕皆伪也,不可信,必督百姓!”
“妖妄之言,绝不能至于民耳!”
与其说反驳,痛斥天幕,倒不如说这些人是真的在恐惧。
他们之前,可真的相信了这天幕来自后世,更相信了大秦二世而亡!
那按照天幕所说为真往后推,那些闾左氓流之辈,在天幕的怂恿之下,是真的敢向他们挥刀杀戮,尤其是天幕还在动摇他们拥有权力的合法性!
谁会接受一个对自己统治产生威胁的存在?
所以那些权利权和身份高贵来源于祖辈继承的人,拼尽全力也要把天幕所说的后段话打为妖邪妄言。
绝不能让百姓相信!
倒是一些从底层,亦或者其他六国爬上来的人才,对天幕的话,有着很大的赞同。
他们看着平日里自诩祖辈血统,对自己不屑一顾的秦国宗室、贵族,如今暴跳如雷、恨不得现在就把天幕去掉,弄死的模样,眼中不免流露出几分轻视和嘲讽。
秦灭六国,六国贵族不少被直接屠戮,就算能保全性命,也再无之前的尊贵。
秦二世而亡后,他们这些人的富贵,还在哪里呢?
坐在首位的始皇嬴政,没有在意这些人的喧嚣。
破除掉自己膨胀的狂傲之后,他仿佛感觉自己在逐渐上升,上升到高空之中,而地面上,则是徐徐展开了一张虚幻的巨大地图,秦和六国的疆土,一一浮现其上。
始皇嬴政于高空中俯览,那六国疆土被尽纳其中,但,它们还是灰白色,而秦国,则是墨一般的黑。
紧接着,秦国的墨色,像水流交融,逐渐染入六国灰白色。
这代表了秦吏进入其它六国!
随着墨色逐渐浸染灰色,离秦国较近的边缘,逐渐转化成了深灰色,随着墨色的扩散,离秦国越远的地方,颜色越来越浅,甚至逐渐染不动了。
不知道从何处突然传来一声叹息,有人在始皇嬴政耳边说道:
“秦吏不足,消化不了六国的人口,他们无法归心。”
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