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架空,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青山巍巍_分节阅读_第239节
小说作者:一两春风穿堂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55 KB   上传时间:2025-03-05 20:20:52
  “殿下,这一次,我来做您的刀,如何?”
  宗亲王知晓,阿笙是何等精明之人,若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以身入局,今日她能说出这番话来,已然是给了自己最大的尊敬。
  宗亲王握拳的手松了又紧,他紧抿着唇良久不发一言,待到夜风将他的身子都吹冷,方才松口道:
  “我今日权当没有听过此事,来日,若东窗事发,我亦不会替你遮掩。”
  得闻这话,阿笙眼眸当中无悲无喜,而是一片染不进笑意的死寂,她拱手躬身,以文士之礼,慎重拜谢。
  “谢殿下成全。”
  阿笙收回神色之时,方发现自己不知何时走到了从前窦盛康的院子前,如今那里放着窦盛康从前收藏的一些物什,除了每日都有人洒扫之外,就连安氏都少来此处。
  “哎哟,姑娘,你让我好一通找。”
  小桃端着手里的瓷盅快步走来,“这边阴冷,还是快随我回去吧。”
  阿笙扫了一眼那园中的枯景,窦盛康当年留下的那些枯木还是被她命人造了景,经过这些时日,早有藤曼攀爬其上。
  “小桃,你去一趟别府,请大爷来府中,便道我有要事相商。”


第二百九十三章 沉船消息
  晨雾刚散,窦府前院的侍从依旧如往常般带着工具往侧院去浇灌,安氏见今年王氏门前那株桂树长得喜人,离开之前便吩咐着在那里种上了一些。
  刚到侧院便见小桃带着几名侍女在小花园里摘一些新鲜的花瓣,说是小厨房要给姑娘做一些花食。
  “二姑娘又晚起了?”
  说这话的是府内的老人了,他笑呵呵地将一瓢水灌在泥地里。
  小桃闻此笑着叹了口气,“姑娘常说,春困、夏眠、秋来懒,冬季最是棉被软。”
  这话一出,众人不由频频笑出声。
  “二姑娘的歪理还是那么多。”
  一旁的嬷嬷笑呵呵地帮小桃将花瓣整理好,递给了她,而后又起身看了看那一些桂树,不由道:
  “待老夫人回来,这些该都能开花了。”
  正说着,便见前院的小厮跑的一脑袋的薄汗,张望着这边,而后快速朝小桃走来。
  “小桃,快快,快去告诉姑娘,南边来了消息,老夫人他们的船在贺州出事了!”
  贺州是江淮北边的一个小城镇,云生的船原本是沿着贺州外河道直达寒城进行补给,然而却不知为何入了贺州内河道,停靠了一晚。正是停靠的这一晚,船体于深夜忽然起火,大火很快将船体吞噬,整个贺州的人都被河岸的大火惊醒,待到官府的人到时,整艘船已经被烧的没了型。
  下游的寒城码头见云生的船并未按登记的时间靠岸遂向上游问了问,这才确定,那艘起火的大船便是云生的。
  窦氏老夫人的船在贺州遭难的消息很快在帝京传开,天水阁当即调派最近的人手前去贺州确认消息,同时派人来窦府回禀阿笙,请她稍安勿躁。
  浮生院内,小桃看着案几前,阿笙自知晓这个消息后便一直坐在案前不动声色,连衣衫都还未换整齐,不过披了一件长衫便坐了近一个时辰。
  天色正亮,却只进了三寸的光,小桃不由开口:“姑娘……”
  待到小桃这一声,阿笙似受惊一般,略显惊慌地看向小桃,而后又定了定神,“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得了这话,小桃多了她几眼,阿笙如今这模样着实令人担忧,小桃听了话离开了屋内,却还是在廊下候着,以防阿笙出什么事。
  庭风摇曳着树影,留了一室的斑驳,阿笙看着那一盏早已经凉了的茶,神色微凝。忽而一阵清风过,扫落了挂在她肩上的长发,扫过她置于宽椅上的手,也扫清了她烦乱的思绪。
  她忽而撑起身子,快步往屋外走去,刚出屋门便见小桃还守着那未敢离去。
  “小桃,准备马车和人手。”
  说着她又转身回了屋内,自顾开始换衣着装。
  一个时辰之后,四辆马车自窦府朝着南城门的方向疾驰而去,巷口转弯的角落里,两名身着素服的男子猫着身子远远地看着这一切,待到马车飞扬的尘土都落下,方才转身没入人群当中。
  公主府内,侍女躬身将一篮剪下的春枝呈递到凉亭之内,合德一袭春晓欲眠锦服坐于亭下,她摘剪了枝桠,而后装入白瓷青花的瓶中,那些被她捋下来的花苞便被顺手丢进了塘内,引得鱼儿翻滚抢食。
  未久,一名侍女迈着细碎的步子自前院的方向走来,而后走到合德面前躬身见礼,低声报了句什么,这音声小得仿似能被大风给吹散了。
  合德得闻此,那捏着花枝的手都顿了顿。
  “可看清了?”
  “回殿下,看得清楚,二姑娘的确上了马车出城了,城门卫那里也确认了此事,现下想必是赶去贺州了。”
  得了这话,合德的嘴角不自觉地扬了起来。
  她此时不由想到那日黄庭生所言,这窦氏在帝京盘踞多年,如今又有宗亲王为其撑腰,要在这里动窦长笙并不容易,若要动她,唯有诱其出京。
  饶是窦长笙计谋再深,关心则乱,事及她祖母,她如何能沉得下心。因而贺州船体起火之事才会刻意留下疑点,引她欲亲自去查明。
  “对了,往晓寒筑去一趟,告知庄翎月,人我是引过去了,但贺州毕竟是江淮地界,我的人行事没那么方便,还需她庄氏相助一二。”
  话音刚落,合德手中的剪子便是利落的一刀将最突出的那一枝剪落。
  窦氏这一后患她要替轩帝除了,但庄翎月一边端着她庄大姑娘的架子在帝京收揽人心,为自己赚足了名声,一边又暗地里撺掇着要取他人性命,这作派她可不愿惯着,这趟浑水,庄氏趟定了。
  但这消息却并未让她有多少开心,不过片刻便似有愁事又上心头,眸光也黯淡了不少。
  合德转了转手里的瓷器,今日这花枝却似乎还是不合她心意,便令人收拾了下去。
  “太后那边可有消息?”
  “回殿下,长寿宫那边除了对送嫁侍臣有所吩咐外,并没有别的话了。”
  得了此话,合德不由长长呼了口气,似乎唯有这般才能将胸腔中的烦闷舒展些许。
  如今太后是铁了心了,公主府几次三番派人去问候,却连长寿宫的宫门都未进得。
  合德垂了垂眉目,遂吩咐道:“让徐嬷嬷亲自走一趟长寿宫,就说我此番远嫁,想带一些宫内的人随行,也能解我思乡之情。”
  徐嬷嬷是从前太后身边得力的人,当年合德落府,太后亲自指派她来照顾合德的起居,这话从徐嬷嬷的口里出去,难免引得太后多顾念一些,终是让太后松了口,由得合德挑选一批宫人带去西州。
  长寿宫偏殿的宫道上,一辆马车早早候在了那,一名侍女模样的人从侧门而出,她左右张望了一下,确认了无人,方才带着一名内官模样的人从内走出,那人身形高大,应是男子,但却垂着头,让人看不清面容,二人快步往马车等候的方向走去。
  待到亲眼看到人上了马车,那人遂才返身,快步从岔道返回长寿宫旁的清辉阁,向候在此处的徐嬷嬷回了话,话刚尽,便正巧遇上长寿宫的李嬷嬷来回话。
  “这个天怎么还出了一头的汗?”
  李嬷嬷一眼便看到那侍女被汗水沾湿了额头,吓得她赶紧又低了低头。李嬷嬷遂朝宫人递了个眼神,后者赶紧去殿外查看一二。
  徐嬷嬷神色无碍,浅笑道:“太后威严,小丫头没见过世面,难免还是会有些紧张。”
  李嬷嬷笑了笑,目光却是落在返回的宫人身上,那人摇了摇头,示意李嬷嬷并无怪异之处,她遂才收了神色。
  “太后应了殿下所请,这些宫人我会亲自挑选,再训示一二,也能在西州更好地伺候公主殿下。”
  听李嬷嬷这话,徐嬷嬷遂才垂首,道了一句:“谢太后恩赐。”
  全了礼数,徐嬷嬷方才抬步往候着的马车而去,因她有腿疾,太后特许可乘代步。帘幕微掀,徐嬷嬷便躬身而入,此刻,车架内已然有一名男子在那等候,此人正是大皇子生父,顾胜川。
  合德即将离京,若将此人留在帝京,难免有一日被辛氏的人发现,只要他还在合德的手中,辛氏便有一个把柄在她手上,将来或许还能用上。
  而这顾胜川才是徐嬷嬷此番入宫的真正目的。


第二百九十四章 清醒
  夜深如墨,打更人敲向着更钟从长街而过,刻意顺着内河道往另一头的长巷望了望,那里的灯火依旧明亮着。这几日帝京内外都发生了不少事,窦氏船只的消息刚传回帝京未久,京郊的百里镇里便有人在山坳里挖出来了大量的兵器,此事一出便惊动了帝京两营,协同京畿府的人前往现场查看。
  根据军机阁对那些兵器的调查,在上面发现了南方武库的标记,因而京畿府怀疑这很有可能是景王残党所为,这么大批量武器埋藏在京郊,怕是在酝酿着阴谋。
  这个消息尚未落定便不胫而走,被京中各大世家知晓。自那之后,城中大户门前灯火是昼夜不歇,武卫轮番值守,怕的就是京中再起波澜。
  可就在这个时候,应太后所请,西州侍臣的队伍抵达了央国,结亲的队伍浩浩荡荡,据闻来接亲的是西州浩室部的将军,此人好战,直接将半支军队都带了来,这更是挑动了众人悬着的那颗心。
  也因他带来了他国军队,通州的郭定坤被惊动,拒绝为其开城门,最后是江淮去了人,才让这浩浩荡荡的队伍暂停通州城外,唯留使臣带礼队的人去往帝京接公主。
  这几日,帝京城中一是担心景王卷土重来,二是担心西州别有所图,因而两营扩大了巡防的范围,就连夜里的更夫都多了几人,唯怕再出什么乱子。
  帝宫之内,几名内官垂首走过紫微宫,与其外戍守的宫卫颔首见礼。
  京机营的人来紫微宫戍守本是应合德所请,辛贵妃对此多有不满,尤其是她每次来看皇帝,还需接受这些人的盘查。而自合德被禁公主府后,辛贵妃便以京机营的人惊扰自己为由要求京机营将人撤走了,而今守在这里的便是寻常的宫卫了。
  紫薇殿内此刻依旧灯火通明,妇人一双美目扫了一眼案几之上安静进食的皇帝,未待他吃完她便抢过他手里的玉盏,然而皇帝却只是动作迟缓地放下双手,不见恼怒,而后又乖乖地将那玉盏拿了回去。
  辛黎微眯着神色端倪着皇帝的神情,依旧是那番呆滞的模样,但她心中却有些不确定。当即便欲找来紫微宫伺候的内官询问皇帝近日的情况,然而她唤了半晌,却见一个面生的小内官垂着首躬身赶来。
  “张盛呢?”
  小内官似乎是第一次见到辛贵妃有些紧张,他的声音略微带着颤抖。
  “回,回娘娘,张内官这几日称病,由奴暂行伺候着。”
  辛黎扫了一眼那矮小的内官,问道:“这几日圣上起居可还好?饭量如何?”
  问道这,辛黎顿了顿,方才问到:“可有什么异常?”
  闻此,小内官似报喜般,对辛黎道:“回娘娘,或许是因为公主即将大婚,圣上欢喜,这几日饭量大了些,其他的倒是如常,就连来问诊的太医都说圣上身体见好了。”
  这话一出,便听得杯盏碎掉的声音,辛黎回头,便见原本还在皇帝手上的玉盏掉在了地上,直接摔成了几块。
  辛黎不由蹙了蹙眉,却不看那小内官,而是看着轩帝问道:“公主大婚的消息可有人来通知过圣上?”
  小内官不敢抬头,继续道:“应该还未,这几日太后那边也还没派人来过。”
  换言之,这片刻前小内官的话便是轩帝首次听闻合德即将大婚的消息,这玉盏掉的还真是时候……
  “圣体安康啊,那可当真是喜讯……”
  说完这句,辛黎便没了后话,她端着柔和的笑意,却不进眼底,就这般直勾勾地看着轩帝,仿似要将其吞食入腹。
  二人目光有所不及的案几之下,轩帝的手不由握成了拳,却还是忍不住地颤抖着。
  见辛黎再无吩咐,小内官方才躬身离开了紫微宫,待他躬身走过宫内长廊的拐角便当即直起了身子,他动作利落地将内官的服饰换下,直接丢进了廊道尽头的枯井当中,而后倾身没入了夜色当中,再不见了身影。
  未久,贵妃所在的如意殿内便有一名嬷嬷带着一个食盒往宫外而去,说是今日小厨房做得点心甚是合贵妃的口味,因而特派人送去辛府与兄长品尝。
  夜色深沉,彼时的辛启正刚换下锦服,与梅落痕在书房商讨着此后的对策。
  如今窦氏虽得了这首功,但辛启正知晓,窦长笙此番离京怕是有去无回,因此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让东宫将静严的督军之权交给辛弘文接手,将定海军拿下。
  此时,前院来报,宫里派了人来。辛启正闻此,不由蹙了蹙眉,自那戏子的风波之后,辛黎倒是乖巧了许多,这大夜里派人来,怕不是什么好事。
  前院管事躬身将人请了进来,那人取下兜帽,却是辛黎本人。
  辛启正见此蹙紧了眉,“可是出了什么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4页  当前第2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9/26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青山巍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