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架空,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青山巍巍_分节阅读_第214节
小说作者:一两春风穿堂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55 KB   上传时间:2025-03-05 20:20:52
  但那孩子似不怕痛般,只是如常地站了起来。
  “呸!穷酸!没东西来这装!”
  阿笙听着身后那孩子的骂声,对正要动手的吏官吩咐道:“勿要伤了他们。”
  听得他这话,几人方才压着脾气跟着一同退了出去。
  吏官几步小跑跟上阿笙,他以为这些孩子是将阿笙给吓着了,赶紧道:
  “郡主可还好?”
  阿笙浅笑着摇了摇头,问道:“他们历来就是如此?”
  吏官连连点头。
  “这些小畜生便是有样学样,前些年有位贵女在这里施舍,但却不知这里的人到底有多少,物资带的少了。”
  “最后没领到物资的人直接上手去抢人身上的东西,将那贵女连同几名随从身上的衣物都扒了,最后惹得人羞愤自缢了。”
  “他们仗着自己烂命一条,还抵不上贵人们的一件衣物,多是些不要命的。”
  阿笙脚下踩着湿软的泥土,听着吏官给她讲了许多这里的事,天光透过树逢,在她眼前投下忽明忽暗的光影。
  片刻后,寒城府,大主府批着文册便又困上了,不由打了个哈欠,他这阅案室连着暖阁,在冬日里最引人犯困。
  “大人,郡主来了!”
  这一声吼得急了些,吓得大主府困意全无。
  他放下手中的笔,刚要起身去迎接,便见阿笙已经走了进来。
  “郡主这般快便回来了?”
  一旁的吏官赶紧摇头,而后又告罪是自己带错了地方,怕是惹了郡主不快。
  “与这位大人无关。”
  阿笙浅笑道,“只是我有一件事想来与大主府商量,关于西郊无名区。”
  大主府是不知明明自己吩咐将人带去南郊走个过场便好,他连造势的人都找好了,不出三日,郡主替天家探望受灾之人的消息便会传出去,这怎么临到头却成了西郊?
  “郡主请讲。”
  阿笙依旧端持着谦和的笑,缓声问道:“不知大主府可将西郊救济的粮食从米改为糠?”
  她这话说得温婉,大主府愣了片刻,唯怕自己听错了,又重复了一遍。
  “你要我将救济的粮食改成粗糠?”
  “是。”
  阿笙答得利落。
  “不成的!”
  大主府连连摆手,“若是我寒城府拿粗糠救济,岂非给人笑话?”
  “再者,每年城中世族都自发赈济,给的钱财加起来也不少,若是拿粗糠出去,人家肯定会怀疑是我贪墨了,不成不成!”
  闻此,阿笙默了默,从寒城府的角度,此事确实有损声誉,毕竟那无名区自上一任大主府任职时便已然是这番场景,赈济之事也做了多年,忽然改变难免让人怀疑。
  “这样吧。”
  阿笙念及此事是她欲作,不能拖累大主府的声誉,遂道:“我来做这个恶人,便道是我朱雀楼淮南仓不满寒城府常年平白赈济西郊,消耗巨大,因此不再以赈济粮的价格放粮。”
  大主府眉目微蹙,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女娘面带柔和的笑意,说出的话却似惊雷骇人。


第二百五十六章 搬迁
  五日之后清晨,天刚蒙蒙亮,林中的雾气刚散,寒意还重,便有沉重的脚步声踏醒了山中的惊雀。
  一名瘦弱的老叟昨夜在城外遇上送酒的车驾,趁着马夫出恭,顺了一坛走,一夜便喝尽了,此刻还烂醉在山口道上。
  忽地有人一脚将他踹醒,老叟睁眼时,眼中还有着迷茫之色。
  他抬头便见到一队孔武有力的武仆在一名管事的带领下踏行而来,来人占满了山口,有数百之多。
  那人瞬间被吓破了胆,连滚带爬地往山坳里逃。
  未久便有许多人从内走出,他们有的手里拿着木棍和生了锈的铁锹,这些便是他们能寻得的武器了。
  管事见来了不少的人,端起冷淡的姿态,朗声宣布道,这西郊无名区已经被寒城府卖给了云生,云生不养闲人,从今日起,以三个月为限,让其内居住之人赶紧搬离。
  听闻这话,山坳中的人哪里肯,当即便要与那管事拼命,但冲出来的几名男子随即便被那些武仆打倒在地,他们便就势躺在地上撒泼打滚,更声称要将这件事传扬出去,道云生欺压百姓。
  彼时阿笙便坐在林中的车马内,林风撩动着纱帘,时而窥得她低垂的眉目,面对前方剑拔弩张的态势,她却是巍然不动,无丝毫的慌张。
  自那几人躺在地上之时她便知晓,这些人是摸准了世族爱惜名声,且他们讨要之物对于世家大族而言不过微末,所以多年来便借着这招讨到了不少好处。
  光脚的自然不怕穿鞋的。
  大主府告知阿笙,他们当中也有人因惹上了世家子弟而殒命的,但性命在他们眼中不过是要挟他人之物,就连他们自己都不甚珍惜。
  毕竟寒城府的救济粮是以人头算,这里不少人都生育了四五个子嗣,命他们是不缺的。
  那几名被打倒在地的男子还在吆喝的,却不曾想,今日来的人并不吃这一套。
  一名高大到骇人的武仆从人群中走出,自他出现,山坳中的人皆下意识往后退了几步,只见这人一脚将诨赖在地上的男子踹飞,直接撞到一颗树上,当即吐了血。
  一而再,再而三,那些倒地之人哪里经得起阿大这一脚,随即昏死了过去,再无哭闹之声,但阿大毕竟还是收着力的,没闹出人命。
  管事见那些人都哑了音声,却依旧端持了笑,道:“我东家是生意人,生意人重利,你们这贱命她是看不上的,至于名声这等虚妄的东西,我东家说了,不值钱。”
  他刻意以轻蔑的神情地扫了一眼那些人身后的破屋烂瓦,又看回那些人,将冷淡演到了极致。
  “诸位收拾收拾,准备搬迁吧。”
  管事的话音刚落,便见一个孩童眨巴着眼睛走出了人群,那孩子看着年幼,穿着跟自己体量不符的衣衫,走两步还能踩着衣角。
  这孩子似乎是不小心从父母身边走了出来,带着懵懂的笑便朝管事小跑而来。
  “阿叔。”
  孩子的声音软糯,管事见到这般大小的孩子出现在对持的场面,一时心软,低下身子,欲将她先行带走。
  “娃娃,这里危险,你先……”
  他话未说完,便见那孩子忽然拿出藏在身后的利器直接往管事的脖颈处扎去。
  那是一根削尖了的竹子,好在孩童力气小,并未扎进要害,但管事当即还是血流不止,身后的人赶紧将那孩子一脚踹开,而后将管事扶住。
  此时,对面传来了嗤笑之声,那孩子被人踹倒却并不哭闹,毕竟踹她的人念在她人小,还是收了力气。
  她自己爬起来便往回跑,而后扑进一名男子的怀里,那男子抱起孩子,眼神狠厉地看着管事,嘴里还在不断地夸赞着,引得那孩童咯咯地笑。
  此时,一支飞箭刺破林中的寂静,众人眼见着原本还站得好好的男子忽然被利箭射中了肩膀,手臂随即脱力,将那孩子摔在了地上,孩子磕破了脑袋,当即哇哇大哭。
  山坳之人看着一名年轻的女娘从林中走了出来,她穿着利落的裙裳,大步踏过林中泥泞的土地,走到了最前方。
  阿笙吩咐着人将管事先带回城中医治,手里拿着的是一柄弓弩,可远射狐狼。
  那支箭是她射的。
  阿笙这是第一次真正见识到这无名区的恶,她神色冷清,再次提弓,对着那受伤的男子,对面的人吓得连连后退。
  “你是她父,养不教父之过,她的罪,你来受。”
  说着又是一支飞箭射向那男子的腿脚,瞬间疼得那人惨叫出声。
  阿笙这两箭并未射要害之处,她再次提弓却是对准那男子的头颅。
  清冷的声音如冬月的寒泉,“闭嘴。”
  得了这一声,男子身旁的妇人赶紧上前将他的嘴死死地捂住,男子却因吃痛而瞬间咬住了她的手。
  但饶是鲜血流下,女子也未松手,她咬死了牙关,并未喊出声来,她此刻只知晓,对面的女娘说了,“闭嘴”。
  见对面终于安静了下来,阿笙方放下了弓弩。
  她冷着眼扫了一圈这里的人,朗声道:“我并非不近人情之人,云生既然买下这片土地便定然是要动工的,我知道要诸位迁移很难,毕竟就算迁移也须得盘缠。”
  “我会让人先行从旁的土地开始翻整,你们若是有愿意来做工的,一人一日可换半斗米,招满即止。”
  “做工获得的米你们可自食,也可拿与我换钱,算作你们的盘缠,但记住,只有你们从我这领到的米才能到我这换钱。”
  这里的人并无身份,若无官府引荐,一般招工之地根本不会用他们,要他们靠自己赚钱难如登天。
  阿笙这话的确是一个法子,但却迎来对面的嗤笑之声,毕竟寒城府每月的救济粮都是以斤论的,他们哪里看得上这点东西。
  但阿笙并未理会,话说到位便带着人退出了山口。
  山坳之内的人对阿笙的话嗤之以鼻,他们人这般多,只要不肯挪动,这女娘还能将人杀光不成?这可是大罪,她即便不在意名声,难道还当真敢触犯央国律法么?
  众人在阿笙离开之后,依旧照常过日子,算着寒城府什么时候该发救济粮。
  数日之后,晨光刚亮,便见寒城府的吏官照旧来送赈济的粮食,但原本用马车才能拉完的粮袋,这一次只是几名吏官便抬了来,丢于山口之后,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众人扒拉开那几个粮袋,发现里面全是粗糠,不见半点米面。
  这里的每户人家至少都有四五个人,这点份量分发下去到每家手里,谁能吃得饱?
  “定是那贱人买通了官府,想用计逼走我们!”
  闻言,众人便欲找到阿笙,出了这口恶气,但寒城府早在城门处加强了戍守,他们没有入城的文牒,连个正式的身份都没有,城门卫根本不会放行。
  而与此同时,云生的人已经开始在西郊南侧的土地开始动工。
  得知此事之后,一群人打着鱼死网破的心态往云生做工之地而去,原本滔天的恨意在看到数百精兵戍守的场地时,还是瞬间偃旗息鼓了。
  武仆便罢,他们对上这一队穿着盔甲手持良器的兵士,便只是白拿血肉去喂了凶器罢了。
  这一行注定无功而返。
  山坳里派人监视了数日,那一队精兵始终没有离开过云生的场地,让他们根本不敢靠近,而与此同时,各家的粮罐却已经开始见底了。
  他们多年来习惯了寒城府的投喂,粮食从未缺过,也没有囤粮的习惯,如今这山穷水尽的境遇让众人束手无策。
  面对家中饿得哭闹的孩子,终是有人先踏出了那一步,往云生招工之处走去。
  但很快他们又发现,云生用人苛刻,十六岁以下者不用,五十岁以上者不用,即便录用也并非每日都会用到他们,他们领到的那点粮食,依旧不够一家数口填饱肚子,更莫说还有多余的粮去换盘缠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4页  当前第2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4/26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青山巍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