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架空,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青山巍巍_分节阅读_第24节
小说作者:一两春风穿堂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55 KB   上传时间:2025-03-05 20:20:52
  “近日怎么不见茉莉公主?”
  听阿笙忽然问到茉莉,袁成杰等人相互看了一眼,一旁的小胖子易澜山咬了一口阿笙从市集上带回来的肉囊,说道今日听宫人讲,今年的阿古如大赛又要开始了,去年茉莉因病没能参加,今年却是卯足了劲,所以这些天都在马场练习。
  阿笙听了倒只是点了点头,复转身离开了,留得袁成杰等人一脸莫名。
  数日之后,众人得了准,可去旁观西州这一年一次的盛事。
  这阿古如骑射是少年人的乐事,无论男女都希望借此赛事扬名,因此每年报名的人都格外多。
  袁成杰等人就位之后,左右看了看,却不见阿笙的身影。
  听闻她当年在黄字阶的时候爱跟着学堂先生东南西北到处跑,经常进入蛮荒之地,因此将骑射当作必备的逃跑技能,练得十分娴熟,原以为今日的赛事她该感兴趣。
  未久,众人的欢呼之声高涨,只见赛场当中一女子身着红色骑装,骑白马而来,茉莉手挽长弓,神色飞扬,此时的她立于赛场之中享受着众人的瞩目。
  民间将茉莉称为“王掌心的花”,足见她有多受贺兰倬的喜爱。
  袁成杰等人知茉莉脾性,对于她的巡场展示兴致缺缺。
  “喂,那是小师妹吗?”
  听得这话,几人抬头往对场的方向看去,见少女高束墨发,着鹅黄骑装,身骑大马,接过场侍递上来的弓箭。
  少女目若珠玉,身姿挺拔,揽绳策马的动作十分熟练,她也跟着其他参赛选手一起溜了一转赛场,权当是巡场了。
  袁成杰看清阿笙的脸后,脸色不是很好,几人用脚想都知道,阿笙会出现在这里,怕是为了茉莉而来,毕竟他们都知道,阿笙虽然好说话,但是她记仇。
  比赛很快就开始了,规则很简单,第一场只要在限定时间内射下指定的靶子就能通过。
  这是众人第一次见阿笙骑射,她策马拉弓,神情定静,一箭中靶,毫不费力地过关,直到这场上只剩下茉莉与阿笙两个女娘。
  茉莉自然是记不得阿笙的,只是她的容貌毕竟与西州人有些许差别,茉莉骑马经过她的身旁,开口问道:“你是东境人?”
  然而,阿笙却只是扫了她一眼,根本不与她开口便策马离开了,这让茉莉心中窜上了火。
  此后二人各自比赛,未有交锋,直到最后一场野外自由靶,射下移动靶最多的人获胜,而场上的靶子却是有限的。
  换言之,众人须得争夺起来。
  见场上众人策马的速度快了起来,袁成杰等人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这般赛事,若是弓箭稍有偏差,便能伤人性命,凭的都是个人精湛的技术,既要夺靶,又要闪躲。
  马踏之声远离,阿笙放低身姿,纵马疾驰,与茉莉同追一个移动靶。
  带靶的马倌背心都是汗水,虽有意输给茉莉公主,但阿笙就在一旁,若是被她夺了靶,岂不得不偿失,因此只能极力往前跑,企图将阿笙甩开。
  茉莉见阿笙根本不肯退让,三人追至林中,不得不放慢速度,她正欲动作,却见一支飞箭穿云而过,直射靶心,阿笙先她一步夺了此靶。
  这个靶子茉莉追了许久,阿笙中途出现,却夺了靶,她如何不恼怒,正欲发作,却见阿笙不过轻飘飘看了她一眼,而后策马离开了林中。
  当茉莉第四次被阿笙夺靶之后终是发作。
  只见她弯弓搭箭,但目标却不是赛事的移动靶,而是阿笙。
  场上的侍官注意到了她的举动,正欲阻止,却见这头,阿笙也毫不犹豫搭弓对准茉莉。
  茉莉显然没想到这个女娘居然敢对自己这般无礼,就在她愣神的那三秒钟,阿笙的箭已经飞射而出。
  茉莉的箭因惊吓而射偏了,但阿笙的箭却未失靶心。
  那只长箭在耳旁嘶鸣而过,直中茉莉身后最后的一个移动靶。
  当赛事结束的钟声响起时,茉莉方才从惊吓中回过神来。
  大赛结束,拿的头筹的不是茉莉,也并非阿笙。
  茉莉满脸铁青之色,众人之前她不得发作,否则会被人认为是输不起。
  众人自然不知茉莉这个成绩是因为被人干扰,但阿笙却十分满意,提了提缰绳,悠哉游哉地离场而去。
  成绩什么的她本就不在意,她来这里就是让茉莉也体会一下辛苦半晌却被人一朝尽毁的感受。
  当然,还顺带给裴妙音报个小仇。
  王庭之内,侍女将今日赛场上的事告知给裴妙音的时候,她终是在多日郁郁寡欢当中笑出了声。
  央国西陵,大雨滂沱,城内街道之上早没了行人的身影。
  豆大的雨仿似全都砸在心里,这样的夜吵得人难以入眠。
  青石的台阶之上,一个女子拖着带伤的腿脚,不顾衣衫尽湿手脚并用地爬上青石台阶,她的眼中满是惊恐,时不时回头去看来时的路。
  一道闪电凌空劈下,惊得她脚下一滑,她顾不得擦伤的手掌,继续往前跑。
  磅礴的雨声之中,仿似还能听到人群跑动的声音,女子不敢放慢脚步,她转眼便见到巷子里有一户人家将巨大的木桶废置在那,她再犹豫不得,倾身钻了进去。
  待到脚步声远去,她缓缓从内里探出头来,却见一个裙摆出现在木桶之外,她神情恐惧地抬眼,看到的却是一名年轻的女子。
  锦瑟等到那群武仆远去,方才出现,她帮着那女子将木桶的盖子撑开,将人扶了出来。
  女子一眼认出了锦瑟,华清斋三年修习,她曾为自己的文仆。
  锦瑟皱着眉看向她,问道:“为何回西陵来?”
  女子反手抓住锦瑟,眼中满是悲切,“他们要将我送给云氏的那个傻儿子做妾,我若不反抗,便只能被带走,锦瑟,你帮帮我。”
  毕竟合德公主如今坐镇华清斋的事众人都知晓,官府不敢断裴氏的案子,那公主呢?
  回华清斋是冒险,但也是她唯一的机会。
  锦瑟看着女子抓着她的手一直在不断地颤抖,问道:“这不是你答应的么?”
  “我没有!”女子情绪有几分激动,“当初嬷嬷跟我说,若我能自己挣个前途,他们也会帮我,我辛苦三年,终于让布坊的生意上道,他们却要食言!这不是我要的!”
  一个商户如何能比得上江城云氏能带来的利益……况且如她们这般的家世,能嫁入云氏,家中是不会反对的。
  远处的惊雷炸开,阿笙那双印入烛火的眼仿似又出现在锦瑟的面前。
  若女子接受了自己只能为货物一般,成为权贵掌心玩物的想法,先帝又何须开女子恩科,许女子念书……
  女子为学并不容易,或许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繁杂的雨声打不断锦瑟脑中阿笙当日的话语。
  她反握住女子的手,沉声道:“跟我来。”
  二人转身投入了不见光亮的深巷之内,走过转角,却见一名老妇手持雨伞站在那唯一的光亮之处,老妇神色和蔼,带着慈祥的笑意,但眼中却尽是锋利的光。
  “锦瑟,你要带她去哪?”


第三十六章 可取其性命
  王庭政厅,自从贺兰倬得到央国西南境屯兵的消息后,眉间愁云便未散过。
  有下臣表示须派使者前往央国和谈,毕竟西州近年疲于应付周边争乱,若央国此时发兵,西州兵力难以招架,必有苦战。
  但亦有人自持西州古国身份,央国历史相较于西州尚算年轻,西州岂能向央国服软。
  此时一名下臣提出,何不让王后联络家族,通过裴氏影响轩帝的决定。
  贺兰倬听闻此提议后,眼中一亮,却又瞬间满布犹豫。
  “王后少闻政事,此事求于她……”
  “王后乃是西州的王后,当为王分忧才是。”说到这,哲多又道:“若是王后实在无法,臣愿率西敏的将士东驻,誓死捍卫王土。”
  这庭下众人皆知,王后来西州多载,少与家族有联系,自裴氏前家主过世之后,裴氏对她几乎不闻不问,如此请求对她来说多是为难。
  而提出此建议的人名为哲多,手中的西敏部骁勇善战,深得贺兰倬信赖,此人正是大公主茉莉的外祖父。
  贺兰倬的王庭之内多是部下赠予的女子,他们通过联姻将自己的部落与王庭绑在一起。
  而近年,随着西敏部屡获战功,但其女在王庭之内的位份却再提无可提,因此哲多不止一次在私下的聚会中大放厥词,道王后于王庭无用,王须另择贤后。
  今日,哲多在贺兰倬头疼央国屯兵一事中提出让裴妙音插手,便是想让众人看清裴妙音的无用之处,为自己女儿上位做好铺垫。
  贺兰倬如何不懂哲多的心思,但眼前,哲多所言或许值得一试。
  毕竟如今除了裴妙音,裴钰也在西州。
  王庭繁花殿,此时天光正暖,照得人心慵懒了几分。
  这几日阿笙每日都会往王后宫中跑,就连伺候的嬷嬷都跟她熟识了,知她每日都会带些新鲜的花卉来宫中。
  裴妙音也问她为何近日这般得空,阿笙道自己将那茉莉公主得罪了,须得王后庇护,自然得多来走走,借一借势的。
  阿笙说得理直气壮,就连一旁的嬷嬷都听乐了,裴妙音倒也由得她。
  阿笙与茉莉之事在他人眼中就是小孩子的赌气,就连贺兰倬都未放在心上。
  阿笙通过这些时日的走动对裴妙音也多了一些了解。
  她平日里真的不怎么爱外出,又因喜爱花草,所以在宫中种了许多西州不常见的花植,听闻都是贺兰倬四处给她搜罗来的。
  她喜静,所有爱好便是养花和笔法。
  裴妙音写的一手好字,阿笙经常见她独自临窗握笔,一写便是一两个时辰不曾起身。
  今日阿笙得了王后宫的诏令而来,但她到的时候,嬷嬷说贺兰倬来了,让阿笙在外候着。
  未久贺兰倬阔步走出繁花殿,脸上神色不佳,似乎心情并不好。
  原是贺兰倬来与裴妙音提央国之事,她虽答应从中周旋,但也说明裴氏如今大权实则不在裴钰手上,恐怕机会不大。
  闻此话,贺兰倬神色便阴郁了一些,倒不是怪裴妙音,而是如此以来便须派人东驻。
  哲多手里的西敏虽善战,但哲多的心却并未如他所说那般向着王庭,若是将他放去东荒原,那么西州与东境来往的要道便会拿捏在哲多的手上,恐会生事。
  阿笙低首向贺兰倬见礼,但他此刻却恍若未闻,大步从几人身旁走过。
  此时,裴妙音传阿笙入殿。
  进殿便能闻到旃檀之香的味道,裴妙音练笔时最爱燃香。
  阿笙抬眼,便见案几之上尚未收拾的笔墨和舒展的纸张。
  “殿下又在练笔。”
  阿笙随意地扫了一眼,便看到“立国之心在于民”这几个字,她熟读国策,这是《论国商政策》基础篇的开头。
  裴妙音依旧带着温婉的笑意,她见阿笙对她练笔的内容有些兴趣。
  “自小时候起,父亲便命我以国策诸论为模板练笔,写到现在已然铭记于心,每每提笔,都是那些文章,习惯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4页  当前第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26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青山巍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