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架空,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当年不肯嫁东风_分节阅读_第29节
小说作者:明月倾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37 KB   上传时间:2025-03-05 20:17:02
  离了席,也不好再回去,她让李妈妈点了茶,自己在灯下看府里账本,等着沈云泽深夜回来,醉酒的人看见妻子这样等到深夜,又是淡妆,散着发,温婉可亲的样子,铁石心肠的人都要感动的。其实她压根没在等他,反而遣了人去问宴席的事,问卢文茵又作妖没有,清澜过得好不好。
  等到崔景煜封侯宴的消息一来,她都气笑了。立刻让人去叶家问话,真急人,她在的时候天天什么事没有,一走就出这样的大事。
  当时已是深夜,席也散了,也许是她连夜遣人问的急切太好笑,清澜让人带了封信回来,拆开一看,是句诗:岂无雀屏选,可惜抽梯会。
  韩月绮被清澜这时候还打哑谜气笑了,十几年的好姐妹下来,没人比她更了解清澜,知道这家伙和自己一样,表面自然是最端庄最温婉的世家小姐,其实里面各有各的脾气,清澜虽然不似韩月绮世俗,但可能是当姐姐当惯了的缘故,熟了之后还挺喜欢逗人玩的——越是韩月绮着急来问,她越要打个哑谜让她猜,实在是让人气得牙痒痒。
  不过很快,让韩月绮气得牙痒痒的就不是清澜了。
  暖阁的茶续了又续,直到三更,最终李妈妈劝着韩月绮睡了。
  而沈云泽,彻夜未归。
  -
  凌波仍然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这消息。
  当着阿措和燕燕两个小孩子,她不好说,等她们用了早饭,去外间玩了,立刻扑过来附耳告诉正看书的清澜:“沈云泽不做人,昨晚被同僚卷去喝花酒,彻夜未归,韩姐姐不定怎么生气呢。我们要不要去看看她?”
  清澜也有点惊讶,皱了皱眉,露出一丝嫌恶来。
  “官员怎可狎妓?还是天子门生,就是这样的修养?”
  “说是没去花楼,是在同僚家的别苑饮酒,叫了人来席上的。”凌波了如指掌:“放心,没传出去,就只与席的人知道,又是平郡王爷的姻亲,御史台应该也没话说。”
  “月绮那边……”清澜只开了个头,就抿了唇,没有继续往下说,而是道:“春鸣,让外面预备马车,我去沈家一趟。”
  “我也去。”凌波也准备换大衣裳。
  “不行,月绮心高,要是你也去,她一定觉得没面子。”清澜一面换衣裳一面吩咐道:“这消息你不要让任何人知道,明白吗?”
  “知道了。”
  清澜匆匆赶到沈家,沈家虽然没分家,但分院居住,小夫妻俩住在沉香阁,绿萼梅最娇贵,谢得早,转眼只有满枝的雪了,之前清澜也劝过韩月绮,不能只种一种花,季节更替,怕没有花可看,但韩月绮说只喜欢满院梅花盛放的景致,其余的花虽多,对她都没有意义。
  能做至交好友,骨子里都是像的,韩月绮其实也性烈,但做了沈少夫人之后,也掩藏了许多。就好像她最喜欢的是梅花,但每年仍然是办迎春宴或者桐花宴,为的是朝中官员起复调动多在年后,开春之后好观望形势,帮沈家父子官场上的事打配合。
  可惜沈云泽并不珍惜她这份心。
  沈云泽彻夜未归,回来后仍然是睡沉香阁的正房里。韩月绮御下有术,一路上李妈妈,韩娘子都不见愤慨,只有丫鬟年轻,神色有些不忿,见到清澜,跟见到娘家人一样,眼圈红红。
  韩月绮仍然稳得住,坐在琉璃阁里,在熏笼上刺绣,见到清澜来了,起身来迎,清澜也往前几步,两人拉着手,一时相顾无言,只是看着彼此眼睛。
  那年元宵节打灯谜,凌波开玩笑,用老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她虽是未嫁小姐,也洞悉世事人情,那是韩月绮出嫁第一年,叶家姐妹连她四人,她是第一个嫁的,大家心中都惴惴不安。何况有叶夫人的前车之鉴,叶家姐妹对嫁人的事充满警惕。
  所以才有凌波的灯谜。说的不是出游,是在家做闺女,是自己家,自己父母,千好万好。出门一时难,是出门嫁人,十九岁的年纪,嫁入深宅大院做少夫人,上要孝敬公婆,下要友善小姑子,还要生儿育女,最难的是要和个被众星捧月长大的世家子弟做夫妻,处处妥帖处处难。
  但清澜没想到,众人三年前提心吊胆,却一切顺遂,如今刚刚放下心来,却又忽然遇到这样的事。
  饶是清澜读遍圣贤书,此刻也没有一句话来宽慰她。
  韩月绮也并不需要她宽慰,反而先笑起来,道:“外面下大雪呢,怎么还赶过来,不冷么?”
  “冷倒还好。”清澜这才解下衣服来,春鸣上来伺候,把披风交给韩家的丫鬟。
  冷倒还好,只怕你心寒。要是凌波,一定会这样挑明了说。
  但韩月绮不说,她自然也不好说,只伸手牵着她手,在熏笼边坐下,两人仍然相对无言,倒是李妈妈上来端茶,强笑道:“小姐们怎么都不说话呀?”
  陪嫁家人就有这点好,平时自然是跟着叫少夫人,略有点问题,就是“我家小姐”了,在韩月绮这种会管家会管下人的小姐手中,比嫁妆还可靠些。
  清澜其实是书上的学问厉害,没有急智,况且毕竟是闺阁小姐,没有嫁人,关心则乱,一时竟然想不到这种适合该如何开口。反倒是韩月绮先笑了,道:“怎么昨天哑谜打得那样好,现在却不说话了。”
  “哪是哑谜。”清澜道:“是我想到一件事,所以提醒一下你而已。”
  “什么事?”韩月绮追问。
  “这时候哪还有心思说这个。”清澜叹气。
  韩月绮把手放在她手上,看着她眼睛笑了笑。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韩月绮道,清澜懂她的意思,是不让自己管的意思。
  夫妻之间的事,自家人尚且不好管,何况清澜未嫁小姐,牵扯进去怎么都是错。韩月绮也不会让清澜卷进来。清澜第一时间赶过来安慰她,是清澜待她的情意,她却始终只字未提,也是她待清澜的情分。
  清澜知道她做的决定也没人能改,只得屏退下人,勉强笑道:“昨日我听长公主殿下提起英国公,见沈夫人似乎在为碧微筹谋,只怕会落空。”
  韩月绮细想想,这才恍然大悟。
  “我说雀屏选是什么意思,原来你是说碧微的事。”她也是冰雪聪明的人,立刻明白过来:“抽梯问计是三国时刘琦不得后母欢心的故事,你是觉得他们母子关系不好?”
  清澜点点头。
  她是有些迂腐的人,即使背着人,也不会把见长公主的事说出来,更何况揣测的是长公主与霍英祯的母子关系。但碧微对她来说也是如同半个妹妹一般,看到了坑不会不提醒。
  “这里水深,情况复杂。”她劝韩月绮:“碧微倒好,只是沈夫人不要太上心,只怕会落空,静观其变就好。”
  “知道了,我会劝她的。”韩月绮道。
  她到底也不过二十三岁,虽然表面老成,实则对于婚姻中的山高水低并未亲身经历,虽然强撑着不让清澜问,也强撑着聊起别的事,但聊完之后,还是有些怅然若失,自己也没意识到自己走神。等到清澜把手放在她手上才反应过来。
  越是这时候,越是什么都不必说了,韩月绮只是手也握了回去,靠在清澜肩头上,闭目养神起来。


第36章 辜负
  清澜离开沈家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
  韩月绮照例送到她上车,又嘱咐管家娘子找靠谱的门房陪送——上次魏禹山拦马车的事之后,她就有点杯弓蛇影的,沈家的门房和京中金吾卫都是熟的,不仅宵禁不怕,连遇上魏家人也能不落下风,魏家人反而要顾忌呢。
  清澜拙于言辞,总觉得没安慰好她,她却笑眯眯:“多大的事呢,这才到哪,不过是饮宴上召了个歌伎,又不是带进家里来了。他们家惯例是这样的,沈夫人也经过的,别担心我了,我可没那么弱。”
  清澜只好被送上了马车,说来也巧,出来外面街上,正看见一辆马车回来,上面挂着沈家的灯笼,一看就知道是沈云泽。想必是自己也觉得没脸见韩月绮,躲了出去,深夜才回来。
  要不是街道宽,清澜真不想让他。
  杨娘子看出她心情,笑着劝她:“小姐别迂了,高门大户里,三妻四妾也是寻常事,谁不是这样过来的,韩小姐自己没什么事,小姐也别太担忧了。”
  “不是这道理。”清澜道。
  但不是这道理,是什么道理呢,世上男子,都贪恋新鲜,她父亲叶大人就是例子,能够记得夫妻的恩义,尊重正室,这就已经很难得了。谁又能真正一生一世一双人呢。
  只是这些花信宴上的女孩子,谁不是如花美眷,明亮眼睛,充满憧憬嫁为人妇,难道是奔着斗小妾抬通房去的么?那些看起来已经看破了的夫人们,谁当初不是和她们一样的女孩子呢?不然为什么看到戏中主角两情缱绻,许下山盟海誓永不辜负,也仍然会红了眼圈呢?
  韩月绮看破,早早选择遵守家里的决定,嫁给花信宴上见过两面的沈云泽,彼此满意就好,是她懂事,不是她的丈夫可以漠视她的真心的理由。
  她是清澜最好的朋友,如同姐妹一般血脉相连,如果凌波被这样辜负,清澜也无法咽下心头这口酸涩。
  她和清澜从小一起长大,曾经也是十四五岁情窦初开的少女,也是花信宴上珍重芳姿的大家闺秀,也曾深夜卧谈畅想未来,悄悄描绘未来夫君的模样。也曾凤冠霞帔风光大嫁,把一生交付到一个男子手中。
  清澜甚至是不如她成熟的,叶家姐妹多少都更加决绝,因为见识过自己母亲的结局,所以对于感情更加挑剔,清澜温和的表面下性子极烈,崔景煜一句“笑入胡姬酒肆中”,她记仇到如今。
  韩月绮比她更圆融,她的婚姻甚至并不是基于爱。尽管她早早跟着母亲学会做大家族的主母,学会把自己的丈夫当作贪玩的孩子安抚,学会温柔娴静,贤惠婉约,在孕期为他备下通房,抬举心腹丫鬟给他做妾……
  但沈云泽仍然辜负她。
  -
  沈云泽这次回来,仍然有点讪讪的。
  韩月绮在沉香阁灯下刺绣,见他进来,头也不抬,只道:“彤云,伺候少爷换衣裳。”
  彤云是韩月绮的陪嫁丫鬟,生得纤弱袅娜,既不像韩娘子一样会管家,也不像白蕊绿萼她们一样机灵能干,一个会看账管东西,一个专管着下人,所以陪嫁来就是预备做通房的,韩月绮也早早抬举她做了沈云泽的妾室,彤云倒是仍然忠心耿耿,凡事都听她的,仍然和在韩月绮房里一样没区别。
  沈云泽也是从小金尊玉贵地长大的,虽然也知道自己昨日的事不适合,但放不下身段,局面就有点僵。他今日穿的是一件狐狸里雪青色妆花缎的鹤氅,翰林院近来流行玉石子母扣,好看是好看的,冬日厚厚的锦缎皮草间,点缀一抹清亮的玉色,显得雅净。但玉石不好做扣子,尤其是子母扣,彤云解的时候便道:“少爷这扣子又把盘的鹤纹蹭坏了。”
  “那就解下来,我等会补。”韩月绮说着,一面起身站起来查看沈云泽的领口,深夜她已经卸了妆容,面容光洁如玉,垂着眼睛,更觉亲近,身上散发出淡淡的兰花香味,鬓发如云垂在肩头,香气也如云。沈云泽闻着,心中不觉有些悔意。
  他见韩月绮又坐下去刺绣,搭讪着走过去,道:“怎么这么晚还刺绣,不怕伤眼睛。”
  “心乱,刺绣静一静。”韩月绮淡淡道,仍然是素日端庄模样,毫无怨怼,更让人心软。
  韩娘子端了牛奶炖的燕窝粥上来,见沈云泽坐在桌边,神色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于是再加一把火,道:“少爷昨日要回来得这么早就好了,可惜昨晚熬的血燕,最是滋补的,都是少夫人亲自拣的,等了一夜,只好浪费了。今日只有银丝燕了,少爷别嫌弃。”
  沈云泽听了,更加惭愧,见韩月绮并不借机发作,而是教训杨娘子道:“不要多话,郎君有应酬,回来晚些也是常事,东西是小事,郎君的公事是大事。”
  她不似翰林院同僚家的小家碧玉,温柔缱绻,闺房之中,最多不过称呼一句“郎君”,但沈云泽这时候听来,已是满心温柔。
  “是我轻狂,没有遣人回来告诉娘子一声。”他承认道:“也不该在外留宿,惹娘子担忧。”
  韩月绮的神色顿时如同一江春水般融化了。
  “多谢郎君体谅。”她眼睛带笑地看着沈云泽,伸手握住他的手,温柔劝道:“娘亲常说,夫妻本是一体,世上没人比我更盼着郎君好了。郎君不管做什么事,我都会支持的,何况是公事呢。只是如今郎君在翰林院,最要持身端正,郎君心思高洁,不知道同僚间也有勾心斗角的事,遭人算计了。也是我疏忽,只顾着管家,忘了关心郎君了。”
  她轻飘飘几句话,内里却有深意,沈云泽本来只当她要劝自己的作风,没想到她竟点中关隘。
  是了,翰林院内也有因为职位升迁起的冲突,昨日的事被她这么一说,还真是疑点重重。
  韩月绮见他神色震动,知道他是听懂了,粲然一笑。
  “翰林院的同僚虽好,到底不如当年同窗纯粹,正好郎君旬休,我也有空,我想着,不如在家中开一宴,宴请郎君当年的同窗,作诗饮酒,议论文章,咱们家也一样有戏班子,唱些南曲雅乐,不失为一件雅事。”
  沈云泽听得眼睛一亮。
  “娘子说得对,是我疏忽了。”
  韩月绮微微一笑,手上摩挲着沈云泽的手,人才出众的探花郎,沈家养出的金玉一般的嫡子,虽然也有诸多瑕疵,但正如她和清澜所说的话,人生如此,岂能事事圆满。只要一切仍在她的掌控中,就没什么大不了。
  杨娘子会意,带着丫鬟们退了下去,自有彤云来伺候他们宽衣入睡不提。


第37章 分寸
  凌波这边,倒没多为韩月绮担心。韩姐姐的手段她心里有数,既有正道手段,又比清澜少几分迂,还轮不到她们来担心她。她只管用心筹谋崔景煜封侯宴的事。为这也放松了对燕燕和阿措的管理,连阿措有点异常都没注意到。
  燕燕仍然是老样子,整天傻吃傻玩,开开心心的,阿措自从被沈碧微撞破她和魏禹山的事后,就有点魂不守舍,又怕凌波看出来,被燕燕拖着去了陶梨儿家玩,陶夫人家的点心是满京出名的好,阿措也吃得味如嚼蜡。
  回来刚到家,就有个六十来岁的老妈妈坐在厅中饮茶,见她们进来,笑道:“天寒地冻的,幺小姐去哪了,让老夫人好等,遣我来问了两次了。”
  叶家内宅如今分裂成这样,也只有叶老夫人房里的人,还在孜孜不倦地按大小姐二小姐这样排行,燕燕第四,京城官话念起来不好听,于是叫幺小姐,显得娇惯。阿措可不吃这套,燕燕问她:“咱们一起去给祖母请安吧。”阿措只道:“这两天有些咳嗽,怕过了病气给老夫人,还请吴妈妈替我跟老夫人告罪,饶恕则个。”
  吴妈妈看她的语气措辞,简直和凌波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心中也就有数了,陪笑道:“哪里的话呢,老夫人疼表小姐还来不及呢,特地让我来嘱咐表小姐,好好在这住着,只当在自己家一样,不要见外才是。以后有的是时间相处,不急在这一时。”
  寒暄两句,吴妈妈自带着燕燕过去,又是一待就是大半天,到晚上回来,身上衣裳换了一圈,穿了件缂丝的银红小袄,外面披着件银狐披风,凌波正在看年下的食单,见了就笑了,道:“又进货回来了?我看看,这还是苏州的老缂丝,当年进上的,韩姐姐一直说想找一件来描描图,可巧老太太就给你了。”
  虽然燕燕收获颇丰,但凌波却没有多感激叶老夫人的意思,年关将至,梧桐院里物资丰富,外面的小门房里,管家的杨娘子和杨管家正在带着一堆小厮和能干的婆子清点庄子上送来的年货,京都地处北方,大雪一下,外面就是天然的冰窖,那些獐子肉,羊肉,整片的牛肉,整扇的猪,都可以存在小库房外的雪堆里,清点时和一箱箱菜蔬、果子、各色杂粮,还有一些时令药材放在一起,如同赶大集一般。厨房里在通宵达旦地做点心,炸各色丸子和年下的零嘴,各色酥油的香、红糖的甜香、蜜枣蜂蜜的香,还有面点刚出笼的香,全混在一起,衬着外面大雪中黑漆漆的夜色,是记忆中的年味。
  杨娘子管家是一把好手,一边清点年货,一边还有闲心过问厨房,见厨房炸了荷花酥出来,连忙让人送一盘来暖阁里,婆子也会说话,道:“二小姐,杨娘子说,这是今年第一盘荷花酥,让二小姐尝尝,看厨房的手艺丢了没有,是不是夫人当年的味道。”
  凌波本来在看账本,听到这话,都不得不尝了一个,眼睛弯弯道:“是这味道,阿措,你也来尝一尝。”
  怪不得杨娘子特地送过来,阿措在扬州都少见这样精致的面点,外面是娇艳红色,里面是黄蕊,一朵朵炸成荷花形状,层层叠叠,甜香扑鼻,刚炸出来,还是烫的,味道都在其次,这趣味难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1页  当前第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10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当年不肯嫁东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