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元西过得不好。”
陈十一很是惊讶。
“你如何知道元西过得不好?”
他摇了摇头。
“不知道,但元西不开心啊。”
陈十一点头。
“你就是因这个,所以才要把元西带回来?”
元树乖巧地点头。
陈十一听了元树的话,慎重地思虑一番。
“你以后记得听阿姐的话,不能到处乱跑,元西已经嫁人了,你若是还缠着元西,会让元西不好做的。”
元树嘟着嘴,不情不愿地点了头。
月色寒凉,陈十一提着红灯笼,找了元西,走在令余山庄的小径上。
“元西,嫁人这几个月,过得还好吗?”
元西点头。
“挺好的,辛方云待我很好,家中的婆母也十分的看重我,不让我干粗活累活,只说要给她添个乖孙儿。”
陈十一看着元西一脸的笑意不似作假,便放下心来。
“如若辛方云待你不好,欺负你,只管回来,阿姐这里永远给你依靠。”
元西挽着陈十一的手臂笑道。
“阿姐,你最宠元西了。”
推开房门,一阵冷意传进了屋内,元西试着点燃蜡烛,被一双手臂给揽了过去。
黑暗中,辛方云暗哑的声音响在元西的耳旁。
“元西,你终于回来了。”
“你怎么还未休息?”
“等你啊,没有你我如何睡得着?”
元西笑了。
“你以前的二十年是如何睡过来的?尽是哄人的话。”
“现在成亲了,自然是成亲后的过法。”
“好啦,明日一早,我们就回采星镇了。”
“嗯。”
“早点睡吧。”
不久后,房内响起极其压抑的声音。
过了许久,辛方云擦了元西额头上的汗。
“元西,之前和你说的那个事,你和阿姐说一下吧。”
“哪个事?”
“我弟弟,他想来令余山庄作坊上工,但常意管事给拦住了,说不需要那么多人,明明还在招人,想来是不想要我弟弟,我想,哪个人做不是做,怎么还挑人呢?”
黑暗中,元西沉默了半晌。
“你弟弟不是在铺子里干得好好的,怎的突然要到令余山庄来做事情?”
“他想着沁韵楼日进斗金,能跟着见见世面,总比一直待在铺子里守着那点子铜板要好得多。”
元西说道。
“方云,你已在令余山庄做事了,山庄的规定是一家人只能来一个,你若是带头违反了规定,到时候定是让阿姐难做…”
“一个而已,有什么难做的。”
“那,要不,你别做了,让给你弟弟吧,这样我也好和阿姐说一声,否则我是没那脸皮子说的。”
辛方云急忙翻过身子。
“这如何能行,我还要养你,养着家…”
“所以,别用别人的好处来彰显你的能力。”
第139章 纠纷
次日,元西和辛方云回到了采星镇。
元西的婆母连忙迎了上来。
“元西,方云弟弟的事情和东家说了吗?”
辛方云忙回道。
“娘,别问了,令余山庄现在已经招满人了。”
“你胡说什么,今儿早晨,还听得令余山庄要人呢。”
元西把外袍褪了,挂在衣架上,看见院子里,还堆着脏污衣裳,眉头皱了起来。
“彩霞呢?”
辛家婆母笑嘻嘻道。
“那个小丫头片子,让她跟我去田间锄地,她还犟嘴,说只听你的安排,我想着我是婆母,还唤不动一个小丫头,气得我转手把她给卖了。”
元西猛地一惊。
“你说,你把她怎么了?”
“卖了啊…怎么了?”
元西气笑了。
“她是我的人,你随随便便就给卖了,那是我阿姐挑了很久才把她给我的,你凭什么把她给卖了?”
辛家婆母见元西这样同她说话,脸色瞬间垮了下来。
“怎么?你嫁过来,就是辛家的人了,辛家的东西都是我说了算,你看你这样子…”
元西欲还嘴,忽然想到一个事情。
“你动我锁了的那个箱子了?否则你怎么拿的到彩霞的身契?”
辛家婆母一听,讪讪地说道。
“我就拿了身契,又没拿什么东西…”
元西忙跑进她的卧房,看到箱子打开的痕迹,心里难受得说不出话。
“你是在干什么?你凭什么动我东西,那是我的嫁妆。”
一旁的辛方云忙说道。
“娘,你怎么可以擅自动元西的东西,你这样做,让我如何见人,令余山庄的人还不知道该如何笑话我?”
辛家婆母撇了撇嘴。
“行了,行了,下次不会了…”
元西又问道。
“你把彩霞卖哪里了?”
“就是镇上的那个牙婆子那里。”
元西听了后,连忙往屋外走去。
辛方云忙跟在她后面。
“天都快黑了,你要去哪里?”
“把彩霞赎回来。”
辛家婆母拦道。
“就家里这点子事,还用什么丫鬟啊,不知道的,还以为娶回来什么金贵的小姐呢。”
元西走到她面前,狠狠地盯着她,看得辛家婆母害怕起来。
“谁敢动我家阿姐给我的东西,我和她拼命。”
还好,彩霞是赎回来了。
辛方云见到元西气慢慢消了,才说道。
“元西,对不起,今日是我娘不对,我已经说过她了,她以后不会再这样做了。”
彩霞也是个有脾气的,冷哼一声。
“东家可是把主子当小姐养的,不知道养得多精细,她可舍不得主子干活,东家最爱吃主子做的糯米糖糕,宁愿自已不吃,也不愿意主子的手浸入寒冷的水里,想不到嫁了人,反而要自已干活,这是什么道理…”
辛方云很是愧疚。
“元西,是我不好,回头我和娘说一声,让她回铺子住,别和我们住一起了,看到你们吵架,我,我也是很不好受…”
元西听得辛方云的话语,心里软了些。
“方云,我是来和你好好过日子的,我也不想吵架,只是你看婆母做的事情,这是我的嫁妆…”
陈十一自然不知道元西这边发生的事情,她现在一门心思扑在茶叶生意上。
傅旭文在淮州府城已经开了很大的一个茶庄,现今,不仅是幽谷县的白茶,还有其他地方的绿茶,红茶,都在这里进行中转。
他忙碌了一段时日后,终于抽出了时间,准备去一趟幽谷县。
当他喝了一盏茶,见到匆忙赶来的裴县令,直觉惊为天人。
他在外面经常跑,从未见过如此俊逸的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