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再小,你也得和他讲道理,不能是非不分,强压着孩子低头。
不过真打伤了小朋友,该看医生看医生,该治伤治伤,合理性的医药费我们家会出的。”
老师和园方都拿他们娘俩没办法,这样的事发生了几次后,只好在开家长会的时候背后告诫其他家长们,
“别把社会上那套让孩子带到幼儿园来,这里的孩子们太小,可不懂大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了,也只能认了!
你能怎么办,孩子这么小,你还能把他拘了?就是想拘,你们自家孩子也不占理呀!”
陈红和周易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差不多,用周易的话说:“军人的孩子,怎么能当软蛋呢?
真打起架来,坚决要想办法赢!不过对手是小朋友的话,出手还是要注意分寸的,给他们教训怕了就行,别打太厉害。
要不然,咱们家可没钱赔人家医药费!”
安安小朋友点着小脑袋:“爸爸,我知道,妈妈说了,咱们家没钱,我们娘仨花钱,只有你一个人挣钱,不够花!
我以后打架肯定不打破他们的头,我哥哥说了,打屁股最保险了。
能让人疼,还出不了危险。小朋友挨了打还不好意思脱裤子让老师看。
爸爸,你放心,我很聪明的,一定给家里省钱。
爸爸,养我和哥哥,你太辛苦了!我给你按摩按摩背吧!
我学会按摩了,天天都给妈妈按摩的!按的可舒服了。”
周易感动的不得了:“儿子太棒了,你和哥哥都是孝顺的好孩子!
对了,你给爸爸说说,这次又是为什么在幼儿园里打架?”
安安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我也不想打人的,可我太生气了,再说也不是我先动的手,我有很多小朋友证明的。”
周易:“我没怪你,你不用铺垫这么多,说吧,说出来我给你分析分析,看看还有其他更好的解决方案吗?
咱们光打架也不行啊,时间长了,我怕小朋友们都不敢跟你玩了!”
“好吧,我告诉您!吴不凡抢我东西还骂我,他说他爷爷是局长,他爸爸是总经理,他姑父是煤矿老板,有钱有势,让我当他的小弟。
他还说你是穷当兵的,就是为他们家这样的有钱有权人家看门当保镖的。
你说我能不生气吗?我妈妈跟我说过,爸爸是英雄,是保卫国家和人民的。
他家有几个臭钱有什么了起的!我就说有钱怎么还会抢我的零食呢?是不是他们家祖传的会抢东西?
我们就打起来了,不过是他先动的手。我让了他一拳,才还手的,这次打架我肯定占理!”
周易紧张的就要脱他衣服检查他的身体:“让爸爸看看,打你哪了,疼不疼?
你看看能的你!还让他一拳,妈妈不是说了,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你没记住?”
“嘿嘿!我没挨打,我能躲的开,每天跟着哥哥锻炼不是白练的!
让他先出手,我不是怕老师又找你们的麻烦吗?这样我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揍他了!
让他长长记性,看下次他还敢不敢惹我?”
于洋怕弟弟挨批评,在旁边帮腔:“这样三观不正的孩子,和你不是一路人,惹你揍他就对了。
不然他还以为你怕他,以后他更会得寸进尺的。
别以为同学们还小都不懂事,就放过他,其实这些家里有钱有势的孩子恶起来,干出的事往往比大人还残忍。”
这么多年,于洋早就见多了校园暴力,要不是他武力值高,妈妈也在他身后支持保护他,做为从小就是老师眼里的乖孩子,早不知道被那些坏胚子针对孤立多少次了。
鉴于安安眼里揉不进沙子的性子,周易怕他惹祸,也怕他受欺负,不再教他练军体拳,托人找了位练太极的师傅,让安安学太极,用他的话说,“练太极能磨性子!”
不过他失算了,十年后,安安被他师傅收做了关门弟子,成了太极门年轻一辈的第一高手,连他和于洋爷俩都不是他的对手。
那时候,周易和陈红才知道,安安的师傅可不是在公园晨练的花把式,人家是正宗的杀人技-中国武术!
安安练太极不但学到了防身制敌的武术,还因此跟着他师傅学习了中医术。
这让家里人都很意外,老爷子和周易想培养安安当兵的愿望破灭了,有陈红这个当妈的支持,他们也只好放弃了他们早前的想法。
于洋十八岁考入了国防大学,周航十七岁考入了中医药大学,兄弟俩从此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事业更是相距天差地别。
对周航的离经叛道,周家的两位老人很是惋惜,他们觉得学中医,学太极前途不明朗,每每和别人说起,别人都会笑着打趣:“噢!就是一个大西瓜,中间切两半,一半送给你,一半推给他呀!
这个我也会,我打的还不错呢!”
几次下来,气得两位老人,都不愿跟人说孙子是练太极的了,只会敷衍别人:“小孙子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上的是中医药大学。”
别人又有话说了:“不是听说你们家小孙子比两个大的聪明吗?怎么没考上国防,也没考上清北吗?
咋上了那么冷门的学校了呢?北京其他的好大学也不少嘛,像是理工、人民、师范、科技、政法,哪一个不比中医药强呀?
毕业后也好就业找工作,真想学医,首医也不错呀!
五六年学出来,就能上手术台拿手术刀。干西医可挣钱不少,前途无量!”
有这种想法的人还不少,老两口和人争辩了几次,也没争赢,从此以后,别人再问两位老人,老人直接说:“小孙子学医!”
“学医好,学医好,现在挣钱最多,最有前途的就是当医生了。
现在的人最怕生病了,生病住院还不都用的上医生呀!
还是你们当家长的想的长远,家里出来一个医生,同行们都给面子,万一和医院打交道,可有门路了。”
把老两口气坏了,“我们家人身体好着呢,可不用和医院打交道!
我孙子学医,是为了救死扶伤,弘扬中国传统医学!没你们想的这么狭隘!”
第467章 大结局:周易退休了
这一年,周易六十岁了,他想要退休了,用他的话说,他不退,下面的人就没有上升的机会。
他在这个位置上,已经可有可无了,基本上做不出什么成绩了,年轻人学历比他们这代人高,更适合现代化军队的领导工作。
现代军队干部,应该向年轻化、职业化,军队科技化、智能化,是当前的大势所趋。
这些年,他没辜负国家,没辜负人民,也没辜负自己的青春,唯独辜负了家人!
剩下的时间,他想回归家庭,多陪陪媳妇,多陪陪父母。
遗憾的是,现在想陪陪孩子们,他们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已经过了需要父母陪伴的年纪了!
好在父母身体都还健康,媳妇也还年轻美丽,他想带一家人去海边住。
出海是媳妇最爱干的事,他却一直没有机会陪她去远洋航行,趁他现在身体还硬朗,他一定要陪媳妇去海洋捕捞探险!
周易回到后海的院子,正好发现陈红和老爷子老太太在后院给菜地施肥除草呢!
“我来吧!”周易接过老爷子手里的肥料袋,“爸,你和我妈去旁边歇会吧!
妈,那两畦你别拔了,等会儿我施完这儿畦的肥,剩下的草我拔!”
老爷子出了菜畦,“刚好,我也渴了,我去泡壶茶回来大家喝。”
老太太唠叨:“就你事多,这才干了半个小时呢,一会儿尿,一会儿拉,这会儿又渴了?
真是懒驴上磨屎尿多!赶紧干完,一会儿太阳大了,天多热!
干完回屋该干嘛干嘛,就你干活磨磨唧唧的,拿着个锄头跟拿着香油撇子似的,急死人!”
“你这老太太,从年轻就是个急性子,这么大年纪了也不改。
就这几畦地,早干完了还有啥活?慢慢干呗,说好了干着玩,全当锻炼身体,急什么?
再说了,泡壶茶又不是我一个人喝,大家都喝,喝完茶再干,干不完下午凉快了再干呗!”
老两口拌着嘴,上墙角石桌边去凉快喝茶了。陈红手里不停的薅着草,边笑着听着老两口的日常吵闹。
这是独属于老两口的相处方式,有他们两位老人经常过来陪她种菜种花,孩子们长大不在家,她也没感觉孤独。
小芸的儿子今年也上高中了,霍金辉忙,小芸也顾着照顾儿子,不经常过来了。
中午,周易陪陈红一起下厨,现在,他也能做些简单的家常菜了。
吃饭的时候,周易对两位老人说了想办退休的事。
“退吧!退下来也陪陈红出去玩玩!你在部队这些年,出国旅游也都是陈红一个女人自己带孩子去的。
说实话,现在外面这么乱,每次她们娘儿仨出国,我都提心吊胆的。
可不让孩子们出去见见世面也不行,出去吧,哪个国家也没咱们国内安全!
这些年,也真是难为陈红了!想当年多闯实的一个人呀,为了你和两个孩子,困在家里这么多年!”
陈红很感动,公公婆婆都很理解她,这辈子嫁给周易,她没嫁错。
“爸,妈,我得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帮我照顾家,别说带孩子们出国去玩了,我连出海都没有时间。
这些年我很满足,想去的国家也都去过了,想去的海域也去捕捞过了。
也没有什么遗憾的,关键是你们和我爸妈都八十多岁了,身体还很健康,还能陪着我们,我们当儿女的可高兴了。”
周易:“爸妈,等手续办完,我们去陈红老家住一段时间。
等冬天天冷了,我们再转移到三亚去过年。咱们家的种植园,建了这么多年,我还一次也没去过呢。
我听陈红说,现在种植园又培育出好几种新品种水果,正好咱们去了看看,也自己采摘水果去。”
“你错过的多了,我跟你说,陈红老家的水产养殖发展的也很好,现在海参、鲍鱼、海马、黄唇鱼养殖的规模都很大了。
仿野生养殖的,你去看看吧,品质都特别好,吃起来不比野生的差!”
老爷子提起儿媳妇的产业,很是自豪。
老太太也不甘落后,“陈红她们的茶山也建设的很好,出产的茶叶都成了特供了,市场上根本买不到。”
陈红也想村长和郭婶他们了,人就是这样,越老越念旧。
前几年,王一鸣,王一涵,小豪,王新都先后结婚了。
王一鸣在济南读完大学,在母校读研,和同学结婚留在了济南工作,现在也是孩子爹了。
王一涵在上海读完大学,回了老家,进了自己家的渔业公司,现在已经能独当一面了,是陈红他们几家人的接班人。
小豪考取了军校,毕业后进部队从事武器研发,已经好几年没露过面了。
王新阴差阳错的没考上军校,却上了武汉的大学,毕业后出国深造,从事了IT行业,说是这两年准备回国发展,到现在也没回来,听说娶了个洋妞,陈红也没见过。
王一涵也结婚生娃了,都是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