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也练着呢,毛笔字也天天写。隔一天还和老师打电话请教。
老师都夸我又进步了,对了,妈妈,老师说,让我提前几天回济南。
在开学以前,他们准备单独给我加几天课,有些技巧需要老师现场指导。”
陈红很高兴,“你的这两位老师都很好,我给你舅舅打过电话了,让他替我们给老师送些海鲜去。
老师对你的学习这么上心,咱们心里得有数。
你也要好好学,别辜负老师对你的期望。你不是说要教小豪和王新弹吉他吗?
你问过他俩吗,他们有没有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没兴趣你也别强求他俩跟你一起学,那样就是难为人了。
要是他们喜欢学,过年我会买两把吉他送给他们。”
第350章 济南过年美食黄粘窝窝
娘俩小心翼翼的开车在溜冰场似的公路上慢慢回家,到家的时候都晚上七点了。
平时不到十几分钟的路程,足足开了快一个小时。
不是陈红开不快,她的车上装了防滑链,按理说其实应该比平时也慢不了多长时间。
可是马路上不只有她一辆车,满路上都是不时打滑转圈或是调腚的大小汽车。
她不打滑,也得小心躲避别人的车往她车上出溜。
现在的公路,简直和游乐场小朋友玩的碰碰车一样,走不了几分钟,就会看到几辆车又碰到一起去了。
不同的是,游乐园里伴随着“梆、梆、梆”的碰撞声,是一阵阵哈哈大笑。
而这里,伴随着“梆、梆、梆”的碰撞声,是一阵阵懊恼的咒骂声。
虽然也有几起小吵小闹,恶言相向,不过可能是因为马上过年了,大家的情绪也相对克制。
倒是在娘俩回家的这一路上,没有发生一起动手打架的事件。
陈红在想,这可能也和大家的汽车都上了保险有关,刮擦磕碰,人也没啥大事,通通可以扔给保险公司。
冲破重重艰难险阻,陈红终于全须全尾的把车安全开回家。
刚进门,车还没来的及卸,客厅里电话铃声响起,有电话打进来了。
陈红的手机没电了,爸爸打到家里的座机,“小红,你怎么又给我打了这么多钱?
我有钱花,你留着钱赶紧把贷款还了,拖一天多交一天的利息,多浪费钱呀。
小红,你让人捎来的海鲜也太多了,你刘叔和王叔都说你不会过日子,那么多的海鲜不留着卖钱。
还搭人情给我们捎回来干啥?过个年也就那样,多吃一口少吃一口有啥呀?
济南带鱼鲅鱼大鲤鱼都好买,价格也不贵,吃啥不是吃?
你说你,冬天打渔多遭罪,年前价格好,海鲜不愁卖,能多挣点还是多挣点儿。
对了,你哥已经帮你给于洋的两位老师送过年礼了,不过不知道他们家在哪,打电话让他们在单位门口出来拿的。
你姑那里也替你送过了,你姑夫说,让你们回来去他家吃饭。”
陈红哈哈一笑:“爸,你见了我姑对她说,等她恢复好了我们再去她家吃饭,让她照顾好自己。
爸,给你钱你就花,别管那么多,你闺女现在又挣钱了。
我跟你说,这次我弄回一船蓝鳍金枪鱼,一把就挣了两百多万。
哈哈,爸,你就放心大胆的花,你闺女能挣钱,那点贷款对我来说是小意思。
你要是不放心,过年回去我就全还上。那些海鲜,你们该吃吃,别舍不得。
我好不容易托人捎回去,别放臭了没法吃,那才是真正的浪费。”
陈红爸:“好,好,我知道了,你别光顾着忙,照顾好自己和孩子。
你别墅里种的菜能收的,我和你哥都收了,后排的邻居来帮忙收菜,送了他们一些。
又给你王叔刘叔分了一些,其他的我们都拉回家了。
都存在地窖里了,应该能放到过完年你们回济南,到时候你拿回去吃。”
“别留了,时间一长不新鲜,给我姑和二舅分分,你们三家全吃了吧!
等我们回济南,天气也暖和了,再种就是了,缺不了菜吃。”
爷俩聊完年节的事,用了十几分钟,才放下电话继续卸车。
卸完车又抓紧去厨房做饭,这时于洋颠颠的端着一筐子鸡蛋鸭蛋进来了。
“妈妈,妈妈,你看看,今天又捡了满满一筐蛋。
咱们家的鸡鸭真能干,天天都不歇着,天这么冷了,每天都坚持下一个蛋。
不像村里别人家养的鸡鸭,天一冷就歇窝,光吃不下蛋,都该杀了吃肉。”
陈红接过蛋筐,把鸡蛋和鸭蛋分别捡到两个装着稻糠的大缸里。
今天旅馆放假了,也不再收鸡蛋鸭蛋了,到开业以前,家里的蛋都要攒起来。
先洗了米,打开电饭锅煮上,又切了一小条新鲜的牛里脊肉,改刀腌制一下,准备好辅料开始架炒锅炒菜。
捞了个三斤多重的松叶蟹,刷干净,陈红蒸上锅。
把小炒牛肉盛出来,又做了个三鲜汤。汤做好,蟹也蒸好该出锅了。
娘俩美美的炫了一整只三斤多重的松叶蟹。冬季的冷水蟹,肉嫩味鲜,简直太美味了。
陈红觉得,这松叶蟹比啥青蟹石蟹兰花蟹好吃了不止一两个度。
难怪市场上价格几百甚至上千,名扬世界呢!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妄!
好吃,太好吃了!美味,简直是人间至高美味!
这顿饭不仅陈红吃的非常满意,连从小吃海鲜长大的于洋也吃的特别过瘾。
娘俩吃的盘光碗净,一点饭菜也没剩下,桌上摆了两大堆啃的干干净净的蟹壳。
外面结冰路滑,也没法出去跑步。于洋先练了一个小时的吉他,又练了半个小时的毛笔字。
陈红趁他学习,去厨房忙活自己的活。她先发了一大盆面,准备晚上把馒头包子蒸出来。
又把空间里特意种的秫谷子磨成的小米面拿出来一大袋,足足有五十斤重。
先挖了一大瓷盆秫谷子米面,用开水烫了,用筷子搅拌成松散的面团凉着。
又把空间里的干枣洗了半盆,控干净水,挖去枣核。
这时候烫秫谷子面也温和能下手揉了,把去了核的红枣揣进秫谷子面里,捏成一个个拳头大的枣窝窝。
把在济南集市上好不容易才买到的胡叶取出来两把,开水烫过,洗干净一片片铺在笼屉上。
一片胡叶上放一个窝头,放了满满一屉,上面再加一屉,一大瓷盆的秫谷子面加半盆子红枣。
陈红一共捏了三屉窝头,大灶里烧火,她开始蒸起了黄粘窝窝。
这一口陈红想了十几年了,因为农村秫谷子越来越难弄到,这种济南当地的过年美食,陈红太多年没吃到过了。
秫谷子又称糯粟,有的地方也叫粘谷,是陈红老家传承最古老的一种谷子。
秫谷子谷苗杆呈红色,谷子叶柄呈红色,连成熟后的谷子外皮都呈极鲜艳的朱红色。
脱了皮的米粒却和普通小米颜色差不多,两种小米放在一起对比的话,秫谷子米会更黄一些。
这种小米粘性特别强,有股特殊的香味,熬粥煮饭特别容易糊锅,但是又极为有营养,对治疗消化不良,妇女带下等症有奇效。
而且用秫谷子米面,加入红枣,蒸成的窝头,必须要用一种河南出的胡叶代替笼布,不然窝头熟了,会粘在笼屉上拿不下来。
第351章 争取年假周易拼了
其粘性之强,比南方的糯米年糕有过之而无不及,特殊的秫谷子面香味加上红枣的香甜,还有托底的胡叶的特殊香味。
三者一结合,那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童年过年的年味。
这种窝头,在济南当地叫做黄面窝窝,也有的叫黄粘(年)窝窝。
陈红觉得,没有黄粘窝窝的年不是完整的新年。
黄粘窝窝加热后会特别粘糯,而放凉后又会很硬很干。
无论是馏了吃,还是切片油煎,都是令人无法拒绝的无敌美味。
锅底塞上两块木头,陈红回屋里看了看儿子,发现他学习完正在客厅的空旷处跳绳锻炼。
告诉他锻炼完自己洗澡先睡觉,陈红又回厨房揉馒头。
面发的特别好,扒开一看,面团里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气孔。
俗话说,打倒的媳妇揉倒的面!
山东的馒头之所以全国出名,正是因为和的面比较硬。
而且揉的遍数也多,揉面的时候还要边揉边往里揣面布,这样揉出来的馒头,蒸出来会层层分明,香甜有嚼劲,越吃越香。
陈红的手劲力,两手同时动作,左手一个馒动作,右手一个馒动作。
同时能揉两个馒头,揉完馒头摆放在盖帘上,盖上块大笼布醒发着。
她顶着诱人的甜香味停火,五分钟后陈红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终于掀开锅盖,起锅!
金黄色的米面中镶嵌着颗颗红红的大枣,枣香味,秫米香味,胡叶的清香味纠缠在一起。
在阵阵如仙气蒸腾的白雾中扑面而来,香,太香了,这就是纯粹的山东人年味。
如同南方人的糯米年糕,这是一种特殊的过年情节。
陈红把黄粘窝窝一屉屉端下来,放在旁边的案板上等着晾凉。
这黄粘窝窝还不能立即起锅,得等放凉凝固后才能从笼屉上起下来,否则会不成型。
重新添水换了三张笼屉,陈红把醒好的馒头拾进屉上,盖锅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