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是大孩子了,要学会体谅妈妈的辛苦,知道吗?”
君君看了看大姨,又看了看妈妈,想了想,认真的点点头,
“大姨,我记住了,以后我不挑食,妈妈做什么饭我就吃什么饭。”
陈红伸手抱起孩子亲了一口,“君君真是个好宝宝!
想要吃到新鲜的鱼虾,等夏天放暑假了,让妈妈带你去大姨家住几天。
大姨去海上给你打鱼吃,肯定让你吃上最好,最新鲜的鱼虾和螃蟹。
君君要乖乖听妈妈的话,做个听话的好孩子!”
放下小丫头,让妹妹带君君去客厅玩,“小芸,不用插手了,饭菜马上就做完了。
你带孩子们去看会电视,一会儿我们就能吃饭了。”
小芸擦了擦手,领着君君就去了客厅。
陈红把鸭架汤炖上,里面又加了五六朵竹荪菌,等熬出里面的香味,收汁关火,加入香葱叶出锅装盆。
把饭菜都端上餐桌,喊小芸和两个孩子过来吃饭。
边吃着饭,陈红就给妹妹讲了,今天她和杨雯雯合伙成立旅游公司的事儿。
一听姐姐投资了这么多钱,小芸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去做财务主管工作的事。
不过她也有顾虑,万一公司经营不善,她的收入就没法保证。
她现在还不想放弃,幼儿园的正式工作。毕竟这个工作又能帮她带孩子,福利待遇也稳定。
她想先兼职两年看看,如果以后旅游公司业务繁忙,经营上了轨道。
那时君君也长大了,能够独立上幼儿园,她再正式从幼儿园离职。
妹妹肩上还有房贷压着,经济压力不小,现在辞职确实没有底气。
陈红也不强求,反正现在旅游公司还没走上正轨,小芸一个月去个一两次,审查一下账目就可以了。
她也同意妹妹先在幼儿园干着,两边兼顾着,看以后的旅游公司的具体发展情况再做决定。
商量好这事,打扫完卫生,陈红看着小君君,小芸又跟着于洋去跑步了。
第二天早上,送走了小芸娘俩,陈红给杨雯雯打了电话,约好和小芸杨雯雯他们几个人,中午一起吃饭见面。
中午大家见了面,陈红为小芸和杨雯雯几人做了介绍,都是爽快人,这顿饭的气氛很好。
陈红当着大家的面给杨雯雯又转了五十万,“注册公司的事就交给你们了,我就不管了。
我们娘俩出来的时间不短了,明天我们就要回荣成。有什么事,雯雯你们几个和你小芸姐商量着办吧!
实在解决不了再给我打电话,我们一起想办法!
咱们丑话说在前头,花钱不怕,账目必须得做清楚!
该交的税一分也不能少,就是不挣钱,咱也不做违法的事!
法人就写雯雯的,你也不要再推辞了,反正公司就交给你管理了。”
饭后三伙人就直接分了手,杨雯雯他们继续去跑手续,小芸回去接着上班,陈红则领着于洋满大街的转悠。
打听了哪里有好吃的,好玩的,出名的北京特产,娘俩逛悠着一买了一大堆。
明天就要回家了,总不能空手回去吧!
不论多少,都得给村长他们带些礼物,尤其是北京的东西,村长和小豪妈妈他们还是很喜欢的。
现在全国的老百姓都很迷信喜欢北京的特产,毕竟沾了首都两个字的光!
烤鸭上次买过了,北京人都堂食,拿回家凉了,也没觉得怎么好吃,这次就没买。
上次买的点心,大家还都挺喜欢的。这次陈红又去买了五个点心匣子,把村里人爱吃的几种点心都装了一些。
这次还是买的上次那家的,已经是第二次去买了,也算是他们家的回头客了。
又去光绪三年就开张的“天福号”买了一些酱肘子和酱牛肉。
据刘雯雯的介绍,这家店里的酱肘子,酱香浓郁,肥而不腻,是慈禧太后的最爱!
去了“六必居”买了几种酱菜:麻仁金丝、酱香瓜、八宝菜、甜辣萝卜干,据说都是北京人的最爱,还是上过国宴的菜品。
陈红决定买回去给大家尝尝味道,对比自己家腌制的咸菜,味道有什么不同。
还去老酒馆买了四盒清香型的北京二锅头,这酒五十六度,老村长和二虎叔肯定喜欢。
最后又去“张一元”称了六斤真正的“高末儿”。
陈红这时才明白北京人嘴里的“高末儿”,和山东人说的“高沫儿”有何不同。
山东人说的“高沫儿”,是以前茶业铺子卖完了茉莉花茶,剩到最后的茶叶碎沫子。
价钱便宜的很,老百姓花很少的钱买回去,用搪瓷缸子冲上开水,泡上满满一大缸,够一大家子喝上半天。
只不过茶叶太碎,碎沫子漂在上面,喝一口碎茶叶容易挂在牙齿上,显得人非常埋汰!
而北京人嘴里的“高末儿”,竟然是密披白毫的茉莉花茶。
有毛尖、白龙王、雪毫、玉芽、莲花香雪五种中端金奖花茶。
价格从每斤几百元到一千元上下,是自己喝和送亲戚朋友最合适的。
还有龙毫、小珍珠、白雪针王、金铭芽、金龙袍五种高端极品茶,大多都是明前金奖茶。
每斤价格从一千元到五六千,是张一元最好的茶叶了。
他们家共有二十多个品种的茶叶,口感价格让人眼花缭乱。
考虑到村长他们的接受程度,陈红买了四斤茉莉白毛猴,每斤两百多块钱,价格适中,味道还可以。
看到店员给自己秤的茶叶,包装的手法,让陈红有点感觉像是回到了小时候。
供销社售货员手脚麻利的打包,包好后还用细绳系好,最后还留下绳头打了个提手绳圈。
这“高末儿”还不便宜,一共花了陈红一千块钱。
陈红对于洋嘱咐:“回家可别对你村长爷爷说多少钱啊,要不然他舍不得喝了。”
于洋点头:“我就说二十块钱一斤行吗?”
陈红笑着点点头,“小宝就是聪明又懂事!”
临走前,于洋拉住妈妈的手。
第174章 自作多情了
“妈妈,我看见那家店里买东西的人很多。我们也去给小豪和王新买些好吃的吧,我出钱!”
陈红抬头一看,噢,原来是“御十园”。
陈红边领着于洋往里走边问他:“你现在攒了多少钱?”
于洋笑呵呵的说:“我已经攒到七百八十多块钱了!不过妈妈,我今天没带出来,你先替我垫上,回家我再还你。”
“行,没问题!”
进去挑了些驴打滚,豌豆黄,茯苓夹饼,秋梨爽,绿豆糕,艾窝窝等小零食。
果脯果干娘俩都没买,家里自己做的果干味道比他家卖的可好吃多了。
大包小包一大堆,幸亏店里的店员小姑娘脾气很好,趁店里客人少,赶紧帮她们送到街口。
并且给她们叫了一辆出租车,娘俩这才狼狈的回到家。
这次出租车直接送到她们家门口,娘俩七手八脚的,直接在门口卸货。
等把所有的东西,都拿进大门过道里,娘俩才松了一口气。
晚上娘俩吃过晚饭,一起去跑步,回来早早打发于洋去睡觉,明天上午的飞机,早上七点就要出门去机场。
陈红把行李都打包装好,白酒装好收进空间。
虽然飞机能托运,陈红却怕打碎了麻烦,只有收进空间了。
于洋现在还小,不太注意行李的情况,她还能暗度陈仓。等他再大些就不行了,孩子会越来越难哄!
好几天没进空间了,陈红这次进去先把果干,鱼虾干,茶叶,蜂蜜和新鲜水果拿出来一些。
分别放进了储藏室和后院地窖,这些东西都是留给小芸的。
妹妹日子过的太紧巴了,从君君的嘴里陈红已经知道了,她都从生活费里节省了。
让陈红送到她家里去,陈红是从心里不愿意的。留在这里,小芸带孩子来住的时候,也可以吃用了。
可惜小丫头喜欢吃的海鲜没办法保存,只能等妹妹暑假去荣城,再让她们娘俩吃个够了!
收拾存放好东西,陈红这才有时间去看看养在池塘里的红珊瑚。
她惊奇的发现,那些红珊瑚小树杈,都自然成活了,枝头已经长出了细小白色的小螅虫。
小小的一朵朵,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
有点眼熟哇这玩意!深红色的主干,从主干到分支、侧枝渐变成浅红色。
树梢之上好像经历了冬天的早晨,挂上了毛茸茸的白霜,红、粉、白三色互相映照,简直美的如雾如梦。
这才是天然红珊瑚最美的形态!
忍不了心中的冲动,陈红拿来照相机,把红珊瑚此时的梦幻美丽拍摄下来。
这次北京之行,光顾着带儿子四处游玩了,都没有想起来去方义同妹妹的珠宝店里看看。
更把红珊瑚的事忘了个精光,陈红这几天连空间都没进,有很多水果都成熟了,硕果累累,挂满了枝头。
蜂蜜也有一个多月没收了,打开蜂箱,提出蜂脾看了看。
里面满满的蜂蜜都要溢出来了,小蜜蜂们太勤劳了,吃得少,干得多,都是劳模!
自己感觉这段时间有些懈怠了,茶叶和金银花也好长时间没采了。
河边的兰花也已经长得郁郁葱葱,早就应该分株了。
果树也早就应该再修剪了,鱼苗,虾苗和海马苗都已经长大了,早就应该放归大海了。
从日本海捕捞的珍珠贝,都堆在空间里,一个也没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