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王彻底遗忘在记忆里,成为人们茶余饭后都不会提的闲话。
过往那些复杂的情感纠葛,犹如被水浸过的血迹,渐渐褪色淡化了。
人是地面草芥一般的生灵,倏忽一下子就枯萎了。
王姮姬适应了新生活,每日照料王章之余,与文砚之谈论诗书,弹琴作画,感情融洽,越发像亲人。
文砚之研究的克制情蛊的药方大有进展,经过多次试验后给王姮姬服用,王姮姬已基本摆脱了情蛊的控制。
她如今的自由自在全倚赖他。
距离七月十五九小姐大婚不足两月,王氏上下忙里忙外,一片火红,所见之处皆有囍字和红灯笼。
五月十八,良辰吉日,王姮姬与文砚之入宫受陛下赐婚的圣旨,王章王戢等人也换作肃穆的官服,陪同在侧。
王氏子弟玉跪于太极殿的阶闼之前,犹如琳琅珠玉,彬彬济济,在太阳底下熠熠生辉。位于正中心的王姮姬,便是王氏满门珠玉之间一颗最璀璨的宝石。
家族就是她最大的底气,将她保护得密不透风。谁摘取她,谁便能赢得王氏。
可最终她谁也没选,选了个名不见经传的寒门,草草成婚。
司马淮高高坐于珠帘之后,传旨内侍宣读赐婚圣旨,声音高亢而洪亮。
天际一片片朝霞掩映,红彤彤的犹如玛瑙,鸿雁盘旋而飞,光满堂室。
夏日悠闲的蛱蝶成双成对地飞过皇宫,安宁静谧,和风温柔地拂过。
燕尔新婚,才子佳人,宜室宜家。
王姮姬双手捧过圣旨,金灿灿的绸缎,摸在掌心有些烫手。未婚夫妻齐齐叩首,谢过皇恩浩荡。
新房小王宅已然建好了,大婚请帖、拜天地的高堂、宾客席面,男女婚服皆已准备完善,只待良辰吉日。
司马淮按章程说着一些训言:“今朕为你们赐婚,望尔夫妇二人笙磬同音,互敬互爱,携手百年。”
王姮姬与文砚之齐声道“诺”,郎才女貌,远远看去一对璧人。众人遥遥看着,抛开身份出身不提,他们是极般配的一对。
两人博袖下的手暗暗握住,王姮姬清丽如粉芙蓉,含光潋滟。文砚之泛着柔情,脸色微红,凝视自己的妻子。
她的绛唇颜色似火,软糯糯的,正为他而绽放。文砚之心脏停跳,忽然感觉自己的人生变成了由缺而圆的满月。
王章一脸病容,慈祥欣慰,亲眼看着自己女儿定婚。其余王氏子弟亦保持着得体,唯有王戢绷着脸沉默。
九妹终于要嫁人了。
在侧旁观的重臣依次向琅琊王氏递上祝福,贺词如潮,新郎新娘浸在一片幸福的混沌中,晕乎乎酒不醉人人自醉。
郎灵寂作为帝师,自然也在。
他色调偏冷,与朱绂紫绶的众臣热烈庆贺格格不入,声貌如常。
整个流程,他没有看她。
长身如鹤,一尘不染的透色,态度不起波澜。
王姮姬垂首谢恩,文砚之随之。
事过境迁了。
那一夜冷月下的探案,郎灵寂对她说的话,似乎从未发生。
关系好像真的结束了。
断得干干净净。
从前种种,似梅花,朵朵花开淡墨痕,终随着时间而消耗殆尽了 。
她和琅琊王站站在彼岸的两端,犹如参与商,永远不会再有交点。
郎灵寂作为本次大婚的证婚人,亲自将皇帝的赏赐交到王姮姬手中,说了许多宜室宜家的话,出奇的淡定大度。
最后的最后,她在一片朦胧中抬头,分明看见他在冷笑。
“姮姮。”
他轻轻近在她耳边,只有两人能听到的暧昧声音,如噬人的漩涡,沾着点可怖的笑意,落在耳畔异常平静,
“你给我等着。”
第028章 抉择
文砚之此人的身世可堪玩味。
他表面上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寒门, 实则在天嶷山竹林中讲学多年,信徒众多,人称“梅骨先生”, 乃是御史大夫陈辅的关门弟子, 陛下忠心耿耿的心腹之一。
另外,他一身清骨,不为五斗米折腰, 是朝中科举考试制度的首创人,曾帮陈辅写过檄文, 专门讨伐琅琊王氏。
文砚之能和王小姐结合, 纯属一个意外。王小姐得了一种怪病, 发作时,全身血液寒冷冻结。
满庭御医皆束手无策,唯有文砚之凭借着祖传偏方,治好了此病。
王小姐因此感恩戴德, 退掉了原本的婚事,下嫁给了文砚之。
据说, 文砚之的婆婆是解蛊圣手, 文砚之耳濡目染,学了不少医术。文砚之和他婆婆,是世上唯二两个能治好的王小姐病的人。
郎灵寂翻罢了文砚之的生平卷宗,吩咐人去把文家那位婆婆找到, 眸似瘆人的幢幢鬼影。
旁边, 陛下昨夜交上来的文章还没批改。虽然他这帝师已形同虚设了, 当一天帝师, 便要负起一日的责任。
他执起墨毫。
太极殿,照例讲解完了今日课业《儒经》《孟子》后, 司马淮问道:“昨日朕写的文章老师看了吗,为何不提修改意见?”
郎灵寂道:“微臣看过,无甚修改之处。”
文章是一篇拟用科举考试制代替九品官人法的初步设想,往常都遭到帝师的严厉批驳,今日竟毫无回应。
司马淮存心试探,“帝师也认为文章中朕的想法正确?”
郎灵寂淡淡,“陛下所言,很有道理。”
九品官人法靠裙带关系铨定九品,选人权力掌握在豪门世家手中。
而科举考试,凭一张试卷评判真才实学,不分贵贱,人才皆归帝室。
两者究竟哪一个对皇权有利,不言而喻。
司马淮暗嗤,到底是被琅琊王氏抛弃了的无根浮萍,丧家之犬,态度转变如此之快。今我为刀俎人为鱼肉,即便郎灵寂有意投诚,他未必肯收。
“哦?帝师何以这般认为?”
郎灵寂平铺直叙道:“陛下想重振皇权,任用寒门是善策。豪门子弟有家族依仗难以操控,而寒门全无根基,只能效忠于陛下您。”
这是普天皆知的事实,早在司马淮计划之中,自不用旁人多说。
司马淮嘲讽,“帝师从前总向着琅琊王氏,如今口风竟变了。”
郎灵寂亦心冷地笑了,“没有什么向着谁不向着谁的。”
水火不容,黑白对立。
他与琅琊王氏,是强烈的对冲关系。
司马淮又问:“那帝师以为朕具体该任用谁?”
郎灵寂道出了那个彼此心照不宣的答案,“文砚之。”
司马淮故意道:“王家的女婿?朕并不熟悉。而且那人身在豪门,并非帝师方才所说的‘寒门’。”
“但那人一身才华,人品卓绝,满腹经纶,堪为朝廷栋梁。在入赘王氏之前,他确是陛下想要的‘寒门’。”
司马淮当然晓得文砚之的出身,此时却装聋作哑,“人人皆知文砚之即将入赘王氏,帝师此时提议任用,怕是把朕当枪使,蓄意对付琅琊王氏吧?”
郎灵寂澹静,“微臣不敢。任用与否全凭陛下。不过……”
他意有所指地顿了下,“文砚之入赘了王氏之后,似乎决定终生不仕呢。”
司马淮猛然抬首。
“什么意思?”
郎灵寂轻轻道:“豪门的规矩,入赘王氏者必须一生放弃仕途,在后宅侍奉小姐。”
司马淮难以置信,“怎么可能,帝师你当初不也是王家女婿……”
“可微臣并不是赘婿啊。”郎灵寂道,“一介寒门娶了琅琊王氏嫡女,王家爱护女儿,提出这要求合情合理。”
他顿了顿,半真半假,“毕竟不是谁都有福气娶王氏小姐的。”
司马淮的计划本是先让文砚之勾引王姮姬,破坏王郎两家的婚事,待这场风波过去后,再让文砚之入朝为官,助自己一臂之力。
谁料王家来这么一手,直接断送了文砚之的仕途之路。
文砚之……竟然答应了吗?
文砚之不会入戏太深,真的爱上王姮姬了吧?
司马淮疑云大作,“理虽如此,帝师刚遭退婚,就这般宽怀大度地向朕举荐昔日情敌,透露王氏的秘密?”
“时过境迁了,何必在意。”
郎灵寂云淡风轻,似最清白不过,“而且这也不算什么秘密,王氏满门皆知,连个洒扫仆役都晓得。”
“陛下您一人蒙在鼓里罢了。”
·
入夜,司马淮辗转反侧。
脑中反复萦绕着郎灵寂的那番话,越想越心焦,呼吸跌宕起伏。
这是他和帝师第一次心平气和谈话,就爆出这么一件大事。
司马淮无法平定。
琅琊王氏,真霸道,真狠呐。
强硬要求入赘女婿放弃仕途,轻飘飘一句话,毁了寒门的终生。
本朝素无入赘者不能做官之说,便是公主的驸马,也正常享有官位。
细究的话,王戢娶了皇姐襄城公主,也得放弃爵位降为平民,当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本以为赘婿只是名头上难听些,没想到王氏的“赘”,是有实际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