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的洼金县各机关单位,提起沈县长,那个不是抖三抖。
第83章 崽卖爷田不心疼
“我打算在育新小学旁边申请一块地,建个商品房小区,未来二十年内,都是洼金县城最高端小区的规格。给咱几家一家留一套房子,孩子们上学方便,住着也舒服些。
也是趁着投资商们来之前,占个先机,到时候房子不愁卖。”
二哥又有新计划了。之所以选小学旁边,是他心里明白,沈默不可能一直在县里待到洛洛上中学。
“老二,你这说的跟梦话一样,咱县城虽说靠山吃山,谈不上贫困,可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在那摆着,工资水平平均一个月还没到一百。
一个六十平的院子带一间半土坯房子,三千块钱,都很少有人家能一把拿出来钱买的。
你整什么高档小区?打算卖多少钱?
谁能买的起?
哪来的那么些外商?”
沈江一百个不看好。
“现在商品房也不贵,建材咱们这边儿还没太紧俏,批条子能批下来。我去找老三他们单位承建,基本上手续他们都能包。建材也不贵。卖六百一平有的赚。一百五十平才不到十万块钱,还可以做贷款,一个月还个四五百,我看市场那些门市的老板都买得起。”
特区已经有房贷了,小点的房子一个月才需要还一百多块,很多人都能买得起。不然那商品房市场咋发展得那么快呢。房子建起来,就能卖掉。每天都有几十个工地开工。
“你那说的是特区模式,咱这山沟沟里,可不行。十万块钱,够我和你嫂子挣三十年的。那些做买卖的手头活钱儿多,可进货得花钱,压货得花钱,谁能有那么些存款?
还贷款?一睁眼就背好几万的饥荒?快拉倒吧,愁都把人愁死。要是我,我宁可住狗窝里,也不背着饥荒住个大房子。一年的费用都花不起。”
沈江的头摇得拨浪鼓似的,不认同。
“建吧,二哥。到时候我们留两套大的,占一层,一边儿给马叔和李哥他们住,一边儿咱自家住。就要一楼,奶奶不用上下楼,方便。高档小区管得好,进出登记,比住这边好。”
洛清微先同意了。她活了两辈子了,还能不知道,这会儿把地占了,是多大的优势嘛。
哪怕是过上二三十年,大板房不合时宜了,拆了重建,只不用买地一项,就赚翻了。
沈默补充道:“最好是在小学和中学中间,离高中也别太远的,这样孩子一直到考大学,都很方便。家庭条件许可的,一定会买。”
大哥不知道,他做为主管经济的副县长,可是清楚的很,这几年,二哥做山货厂子,带起来,全县至少二十家蘑菇种植厂,散户无数。年收入都在五千元以上。大户一年能挣上万。更不用说厂子了。
还因着山货走出去了,县里的批发市场,有很多外地人来进货,火车站货运吞吐量相当大,每天都有大量山货发向全国各地。
市场里那些批发商,别看一个两个的,穿得跟叫饭花子似的,一身的土,兜里都厚实着呢。
还有进山采药挖参的老参客,参贩子进山收好山参,现在也糊弄不了人,给的价低了收不走。三十年的参没个万八千的收不走。五十年一百年的不少见,那就是有市无价。
老参客不显山不露水的,家底子厚着。
要说只是为了住得好,享受的,可能谁都舍不得那么多钱。
但要说为了孩子上学方便的,那你看吧,就算差几万的,只要有来钱道儿,宁可先借点儿,也得把房买上。
“不建大,先把地占上,还得有回迁房呢。回迁两栋楼,单分出去,拿墙隔开。一楼带门市,到时候门市也不卖,就出租。顺道再建一栋家属楼,分给厂里的优秀员工,我就不信,干好了给分楼,他们能不拼命的干。
占上地,先盖两栋三栋的,看看情况。卖得好就接着盖。卖得不好呢,就留着,等发展起来了再盖。咋都赔不上。”
沈山在特区和羊城跟着孟承泽见识了很多,自己也建了几栋楼收租。算是内行人了。
“你就折腾吧,手里那俩钱,你不折腾光了是不带消停的。我是看出来了,你手里就不能有余钱,有钱你就折腾。”
大哥管不了,但是还要念叨。
二哥是行动派,这不是,前脚说完,后脚人家第二天就开始跑相关的部门办手续,非说在走之前问明白,过年回来就开工。
沈默能让他自己跑嘛。
上班后就把这事交给马伟明了。
马主任亲自带着沈山到相关部门问的需要啥手续。
结果,现在土地根本没有使用费。只要是来投资的,土地免费给用!
只有一点,拆迁户的安置,投资人负责就行。
二哥自己都有点傻眼,这不是捡钱嘛!
特区政策够好了,各种优惠政策,可免费的地是给个别工厂的,并没有免费给商品房用地。
这还等啥呀,当场他就把最好的一块地,就是中县院斜对面,中学对面那一大片空地给定下了。这地方,高中就在马路对面,小学、初中都不超过两千米,拆迁都不到十户。地不花钱,相当于只要建材和工人的工资,就是全部成本。
天上掉馅饼了。
回家他就跟看傻子一样看沈默。
沈默都被看懵了,“二哥,有事你就说呗,干啥呀。”
“崽卖爷田不心疼,你们土地所可真是菩萨,地免费给用,白送钱呐。你上港岛打听打听去,那些个大老板,盖楼的,成本里最大头的在哪。”边说边摇头,“可真行。穷大方。”
得咧,回头沈默开会,把主管的部门一顿骂。那些领导还委屈,“县长,这事儿它真不能怪我们啊。地是国家的,咱们凭啥卖?再说了,招商引资,能招来商就是好事儿,有利发展经济了。咱怎么还能收投资商的钱呢?之前那么些建厂的,咱也没收钱啊……”
这说的,沈默更气了。“没收钱你还挺光荣呗?从今天开始,一份申请也不要批了。等我去请示一下上级领导,再说。”
这事儿,他不能直接定。得全省一盘棋,向上问。
不能空着手去问领导去,那是坑领导呢。
他又让港岛那边儿给加急邮了一些相关的书和资料,自己也研究了相关政策,又把经济学的课本找出来翻了翻。
准备充分了,没急着找领导。
眼看着过年,急也没用。先把县里的工作都处理完,提前三天请假,回京城,身上就带着那些资料。
在省城转车停留一天,拜访到市领导家的时候,顺嘴提了一下这个事情,还把资料都留下了。
之后才上火车回京。
第84章 送礼
洼金县以前可不叫洼金县。
二百多年前,这地方叫金窝子。
很多在山里淘金的人。
慢慢形成了镇,叫挖金镇。
解放之后,不让淘金了,建了林场,挖金镇也成了洼金县。
能淘到金,说明,山里有金矿。
年前给农场老刘厂长和林场雷厂长送年货的时候,雷厂长提过一句,说下半年有几拨人进山,名义是打猎,但是老往过去金窝子那地方走。
这个事,除了让巡山队多注意,多的也做不了。
“清微,妹夫,有日子没见了,才听孟二说你们回来过年,正好,有哥们儿从海边带来些海鲜,包饺子吃,鲜。”
彭大军带着佟锤和王卫东,大箱子小箱子的往四合院搬。
大舅年三十在家里吃个团圆饭,初一就又下部队了。二舅也是初一随一个老领导南下。大表哥跟龙咏梅去龙家陪老爷子,他休一次假不容易,在家陪老爷子待几天,两口子就要回羊城军区。
二表哥大忙人,一天恨不得跑八场饭局子,应酬个没完没了。老也见不到人。
两个表姐都回婆家团圆去了。
洛清微两口子就回四合院住。
二嫂二十七就请假,跟二哥和三哥一家去港岛了。
剩下他们两口子,其实也不闲着,去军区大院,给她爸妈的亲朋故旧,照顾过她的长辈拜年,回保育院看老院长和阿姨、厨师们。
再回上同学,军医院的同事,京城医院的同事,一天也是要跑好多家。
这不,初五晚上,在家住最后一晚,明儿个就要回县城了。彭大军过来了。
“军哥,我们明天一早就回东北了,这么些东西,可吃不完。”
洛清微应酬着。
“吃不完怕啥的,收拾出来,冻上,现在外头冷,坏不了。拿回去,慢慢吃呗。你那山里头,吃点儿海鲜费劲。
赵儿和红秀没在吗?”
他常来常往的,对家里的人事很熟。
“嗯,秀姐和赵哥他们走亲戚去了。”
赵朝阳和高红秀一直没搬走,单位分的房没去住,发扬风格让给别人了,每月领着住房补贴,还住在四合院。
“东子,你去把海鲜收拾了。冻在外头,明儿个方便带走。”
洛清微哪好意思让客人干活儿,就说去帮忙,“沈默,你陪军哥聊天儿,我去包饺子去,再炒两个菜,一会儿陪军哥喝两杯。”
彭大军拦着不让洛清微去厨房,“行了,别忙活了。让东子去,他家以前开过饭馆,厨艺好着。都一年多没见了,咱说说话。”
咦?
这是有事啊。
洛清微就坐回来,没拐弯抹角,直接问彭大军,“军哥,咱不是外人,你有啥就说呗。是保健酒那边儿有什么问题?”
除了这个,跟彭大军真没啥联系。
“不是,那边挺顺利的。有你的面子,厂子那边儿一直给我优先供货,货也卖得好,供不应求,多亏你了,哥在这保健酒上发了财。”
不是这事儿啊,“那是有别的事?”
彭大军就看佟锤,佟锤总是笑嘻嘻没正形的样子,比洛清微小半个月,一口一个姐的叫,“那啥,姐,姐夫,是这样儿。我有个哥们儿,也是一公子,他跟人合伙做珠宝生意。听说洼金县山里有金矿,他想把矿包下,开采。这不刚好是姐夫治下的县嘛,想跟姐夫认识认识……”
这一说,洛清微马上想到雷厂长提的有人老往老金窝子跑的事儿。与沈默对视了一眼,显然他也想到了。
“行啊,在京城怕是来不及见了。这样,他如何再去县里,咱们见一见。”
沈默没拒绝。
开采金矿也是正当生意,没什么不能谈的。
而且,哪有开口就拒人于千里之外的。
佟锤就很高兴,他能牵上这个线,觉得有面子,“谢谢姐夫,谢谢姐。过些日子,我肯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