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_分节阅读_第34节
小说作者:慢慢同学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00 KB   上传时间:2025-04-21 12:53:34
  还作啥呀,得了实惠,老实待着吧。
  “奶啊,您手里不能只有金条吧?就没留两个金戒指金镯子啥的?别自个儿偷着戴了,给我一个两个的呗?我最喜欢金子,可舍不得拿金条去打,您有现成的,赏我俩?”
  沈云故意跟老太太闹,她是看到老太太衣袖子底下,腕子上戴着两个金镯子。
  谁没事儿一起戴俩大金镯子啊。再说,老太太要不想让她看见,非得这时候戴着呀?
  这不,她一说,老太太先是笑骂了一句,“就你猴精眼尖。行,你等着,我给你找找去。”
  然后人家起身去了她住的那屋里,没一会儿,拿了个红丝绒的长条盒子出来,显然是早准备好的。
  一打开,两个大金镯子,六个玉镯,玉的品质,一看就是上好的。
  拿出来,给两个儿媳妇一人一个金镯子,四个孙媳妇加两个孙女,一人一个玉镯。
  然后还专门跟沈云说,“金镯子没有,你自己买去。我手上的给我重孙女留着呢。晨曦和洛洛一人一个,沈煦臭小子没有。”
  这就算是分完了。
  手里都拿着房契,哪还能在家里待得住,大晚上的,拿了钥匙,都跑去看房子。
  大伯母一见沈山得的那五百平的大院子,乐得嘴都合不上,站在屋子里指点江山,要添什么家具,要怎么摆放。
  还张罗着要把院子里两棵石榴树挖了,在池子里改种菜……
  

第52章 还得是老太太出手
  大伯母终究还是没能张罗上大哥和三哥的院子,大伯知道她偷着进京,作天作地的一出儿后,提出离婚。
  不离婚也行,她回老家去,晨曦上学了,不用她。以后他们老两口就在金家园子公社,守着老宅过日子。
  啥时候动弹不了了,或者一个先走了,另一个再找儿子养老。
  大伯母哭啊,“我操劳一辈子,有哪点儿对不起沈家,对不起你沈宝仓了?老老少少的,我哪个没照看到?就为了这点事,你要跟我离婚?要我待在农村,不让儿子给我养老?
  我来不是为了你闺女好?不操心她,不想她过好日子,我折腾什么?
  沈宝仓,你忘恩负义。不是当年用着我们冯家的时候了,没有我,你能当上校长?没有我,你弟弟能去上火车站?
  现在用完我了,我们冯家也帮不上你老沈家了,你想把我扔了?没门儿。”
  大伯看着她哭,等她说完了,才道,“是,当年是你们冯家帮我和金库找了工作。可是这些年,你们冯家拿了多少钱,你心里没数儿吗?那个年月,每年一千的孝敬,比我三年的工资都多。一直到你爹你妈都没了,二弟妹的工作让给你侄子接班了,才停了养老钱。
  前前后后,二十多年,两万多块钱。是我爹活着时候攒下的,花的是我娘的养老钱。
  有这些钱,什么工作买不着?
  因着亲戚的情份在,也确实借了你冯家的势,家里从来都没有说过二话,你现在拿出来表功劳了?
  我们沈家,从来没有白用过你冯家。
  那些都不说,你这次,你为什么要偷着来掺和沈云两口子的事?她在京城,有她奶奶有她哥哥妹妹,他们都是大学生,有学问,看得远,不比你一个农村老婆子有见识?
  再不济,她有公婆在,门家亲家就是医院上班的,人家是内行,不懂这里头的事儿?
  用你瞎掺和?
  你来也就来了,你作什么?
  一哭二闹三上吊,那是作你闺女吗?
  你那是作我娘呢。
  咋滴?嫌我娘没给你看好孩子?
  还是嫌我四侄没给你看好闺女?
  你觉得当年你冯家有人在公社上班你有靠山,比谁都高一头了。又想指着你闺女姑爷当官老爷给你撑腰呢?
  你一个老婆子,多大的脸,你要用孩子们的干部身份干啥?
  冯家的孩子不成器,你还想把我儿女的前程搭上去拉扯他们?
  做梦。”
  有恩说有恩。这些年没跟冯家差过事,钱拿了那么些,事上能办的都办。也给他们冯家的两个孩子找了工作。还想借着沈家的势要多少?
  别以为他不知道,“你那主任叔的儿子在省医院当大夫不会看病,乱开药,把人吃坏了。工作没了,你答人家找建国走关系,再给他安排一个医院。你觉得当年巴结人家,低三下四,现在反过来人家巴结你了,你就扬眉吐气了?你这是要把你姑爷坑死。无知。”
  大伯母被说中了心事,面子上下不来,哇的一声,又开始哭,不说话,只哭,也不知道哭的是啥委屈。
  大伯只不管,坐在一边抽烟。
  儿女们都被他支回家了,不在跟前。
  第二天,不住京城的,要往回老家了,三哥是请假来的,直接回工地上。临走前肯定得到四合院陪老太太吃顿饭再走。
  一看大伯母,眼睛肿得跟桃儿似的,三哥刚想问,被大哥看了一眼,没问出来。沈云一眼又一眼的看她爸妈,她已经被奶奶训过了,想着是不是因为她,让父母吵起来了。
  大伯母先开了口,嗓子哑得几乎说不出来话,“别看了,没你事。你们要开店就开,我再不管了。我回村里去,咱那大院子,我住半辈子了,扔不下,你们以后回老家给你爷爷上坟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这话她自己说出来,也是全了自己的脸面,总比让大伯说出来好。
  老太太慢条斯理的吃完了饭,落下筷子了,才说话,“那院子忒大,现在煤一年比一年贵,人口少,烧多少都不暖和。人岁数越大越怕冷。老大,那院子不能卖,留个念想。你找李老歪,他家房子小,跟儿媳妇处得不好。把房子隔出一间来,在东墙上开个门,白给他们两口子住,让帮着照看一下房子和院子。
  你们两口子到县城里,在老大家跟前儿买个小院,离得近,帮着接送接送孩子,他们小两口忙不开没时间做饭的时候,你们给做了饭,他们能吃口现成的。
  晚上各回各家,互不打扰,个人过个人的日子。有啥事儿,老大就近也能照看。你有退休工资,够生活的。
  你们两口子身体也没啥毛病,就这么养老了还早点。在市场门口买个门市开人小卖部,一天也能挣几个活钱儿。
  你媳妇在咱家操劳三十来年,不容易,早年就忙活她一个人了。到老了,你多干点儿,也让她松快松快,享点福。”
  大伯母无声的流着泪,捂着嘴不敢哭出声来。
  大哥沈江就说,“奶,干啥让我爸妈单住呢,我们买那小院能住得开。前门房也能住人。”
  一间半的房子,带个二十来平的小院,还有一间的门房。县城里最常见的格局。
  老太太摇头,“不在一个锅里搅马勺,对谁都好。也让你媳妇松快松快。”
  可别一起过了,大孙媳妇早年在婆婆眼前连大气都敢喘,人家现在是领导了,还能在家受那个气?到一起了,早早晚晚都是事儿。还不如不远不近的处着,能帮着照看孩子,不在一院子住。挺好。
  让老太太这么一锤定音,把大伯母的脸面保下了,也一杆子给支回县城,买了院子,她再想来京城掺和,那可不容易了。她扔不下那个藏了金条的家。
  去省城不比进京容易,也不用掺和老三家的日子,人家老丈人丈母娘帮着带孩子,挺好的。
  沈云这边儿,有门家二老,更用不上她。
  有空了串个门子,到哪个儿子闺女家住几天,都得拿他们老两口当个宝儿似的,好吃好喝好伺候着。
  谁也别作谁。
  都顺心。
  

第53章 乔南迁找到新的冤大头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田甜现在也挺难的,张玉梅对象在战场上受了重伤,现在还没醒,她死活非得过去陪着,两家大人都同意,庄家都说婚事就算了,她就认死理儿。哎……”
  大表姐生了个儿子,在二舅家做月子,大舅前几天去北边儿了,南边打仗,边境上和有大佬坐镇,怕别国生事。
  吕叔调任总部了,做为亲近的长辈来看大表姐,吕清远没有假期,他媳妇梁雪跟着一块来的。
  年轻人坐在一起聊天,梁雪问洛清微,咋好长时间不回大院也没跟发小们聚餐吃饭了。他家吕军老在家念叨洛洛姐姐呢。
  洛清微这不是就提了家里的事儿嘛。没细说,只提了提门建国辞职下海,家里不支持的事。
  梁雪是后勤处的,没跟着吕叔吕婶去别墅住,还留在大院里,不过那个二楼是不能住了,单位给了个七十平的两居室,她平时带吕军住大院里,孩子就在院里的托儿所上学。周末假期才带孩子去看爷爷奶奶。
  所以,她对大院里的事比较熟。这不是,提起几个发小,都是愁事。
  田甜两年前结的婚,田副司令几年前退休,这几年的声势大不如前,那些年他是两边不靠,没害过谁,也没帮过谁,提前退休了,人走茶凉。
  田甜跟她对象也算是门当户对。她对象高原是当兵的,父亲是研究院的大教授,母亲原来也是研究员,那些年受了刺激,精神不太好。家里请着保姆,但是离不了人。田甜退伍回家当家庭主妇,跟保姨一起看着婆婆。
  父母这边儿也不省心,田叔不得志,整天闷在家里看书喝酒,田婶脾气越来越大,整天在家里阴阳怪气的说话。她大姐田妮下乡的时候跟当地的一个男青年结婚还生了孩子。为了回城偷着回来的,把男人和孩子都扔下了。
  回来好长时间没找到工作,后来在一家商场当售货员,找了个二婚的男人,是给那商场送货的装卸工,男人带一个八岁的女儿,两口子又生了个儿子,才过百天。
  贫贱夫妻百事哀,整天的七事八事,吵吵嚷嚷,回家里抱怨,田婶子更是念个不停。动不动就给田甜打电话唠叨。
  两头闹心,田甜怀孕了自己还不知道,一次伺候她婆婆吃药时,她婆婆突然犯病,把她当成小兵小将,抓着头发好一顿打,等把人拉开,田甜倒在地方,流产了。
  就说多闹心吧。
  洛清微时常过去看她,也给开了安神清窍的药。她婆婆的病好多了,但是该操的心一点没少。
  张玉梅把工作调到羊城去了,为了照看她对象庄源。
  她对象不是植物人,是伤着脑了,头部中弹,手术做了二十几个小时,术后啥时候能醒,谁也不知道。
  当然,洛清微是知道的,上辈子也是这样,她对象半年才醒,恢复得很好。之后凭着战功,当然是平步青云。
  十年之后,两口子出门,赶上了台风天,出了意外,一起遇难的。
  “小时候啥也不用想,整天傻吃傻玩的,多好。现在大家都成家立业,有家有口的,见个面都费劲,更别说一起玩儿了。家里家外,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工作要忙,家里要操心,没完没了,啥时候是个头啊。”
  孟明玉住娘家伺候大姐月子,她那婆家兄弟多,妯娌之间勾心斗角,也是不省心。二舅恢复工作,她和二姐夫搬出来住,还能少点事。把公婆接出来之后,才算是清静了几分。
  提起家事来,她可太有说的了。
  “谁说不是,要是能永远长不大该多好。”
  在座的,都属于是童年过得比较好的,都不爱长大。
  梁雪又提起别的八卦,“对了,乔叔乔婶来过了吗?前儿我在福利社遇到乔婶买菜,她还说这两天乔叔有空就来呢。”
  “没呢。不是说乔南迁要订婚吗?可能事情多,忙不开吧。”
  “你们知道乔南迁的媳妇是谁不?”
  谁呀?
  “你们知道龙老吧?就那位。”
  梁雪这一形容,就都知道了,老首长里就那一个姓龙的,这姓稀少。龙老的地位那也是精神层面,图腾一样的象征。门生故旧一点不比洛清微的父母少,还是老前辈。
  “知道啊,龙老不是没有后了吗?”
  “有。儿女都没有了,但是他家大儿子当时的女朋友怀孕了,生下一个女儿。是龙老唯一的孙女,前两年才找回来。找回来后在民大图书馆做管理员。不知道怎么的,被乔南迁给注意到了,追了一年多,龙咏梅点头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3页  当前第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8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