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吾家阿囡_分节阅读_第18节
小说作者:闲听落花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824 KB   上传时间:2025-04-21 12:40:20
  “不用着急,我要在这里住上一年呢,等我空了,再去趟临海,到那里再细看你这些总帐细帐什么的。”顾砚看起来随意而散漫,“你那儿要是不忙,让你儿子跟在我身边侍候一阵子吧,我领的这观风使的差使……”
  顾砚蹙起眉,看起来十分烦恼。
  “唉,这江南别的还好,海税上头实在繁杂难懂,最好有个行家跟在我左右,替我看着些,时时指点指点我。”
  “不敢当不敢当!”何承泽和何瑞铭一起躬身下去,连声不敢当。
  “当得,三人行必有我师,再说,海税上头,没有人比你们父子更懂行了。对了,你有字吗?”顾砚用折扇指了指何瑞铭,笑问道。
  “回世子爷,小的还没有字。”何瑞铭急忙欠身答道。
  “你要是不嫌弃,我送个字给你怎么样?你们父子都是独挡一面的大管事,你跟在我左右,我对你直呼其名可不妥当,有个字就便当多了。”顾砚一边说,一边微微蹙眉,一幅认真思考的模样。
  “那是小的荣幸。”何瑞铭笑容恭敬。
  “祥生怎么样?”顾砚蹙眉思考片刻,笑道。
  “谢世子爷赐字!”
  “何瑞铭,何祥生。这一阵子就烦劳祥生了。”顾砚抖开折扇,看起来对自己起的祥生这个字,颇为满意。
  垂手侍立在门口的石滚颇为羡慕的瞄了眼何祥生。
  唉,祥生这字儿,虽然也不能算好听,可比起自己的名儿……
  想到他这名儿,石滚心里一阵悲怆。


第28章 四合院里住人家
  王贵在院门内的倒座间等着,见何承泽父子一前一后出了院门,理了理衣裳,到垂花门口,请见世子爷。
  顾砚转着折扇,漫不经心的听着王贵的禀报。
  听王贵细细禀报完怎么打的李学福和李学寿,用什么打的,以及打出来的伤口如何,顾砚满意的嗯了一声,随即问道:“那个小秀才怎么样?什么时候到府学上课?”
  “回世子爷,李家那位小秀才今天一天都在族里议事,到府学的日子还没定下来。府学今年新科生员报到的日子是初四初五两天,想来很快就要启程赶过来。”王贵忙回话道。
  他是办惯了他家世子爷的差使的,跟那位李秀才有关的事儿,他能想到的,都让人打听了,那位小秀才启程的日子,确实还没定下来。
  “嗯,这趟差使办得不错,十天后吧,等那个李文才卸下枷,让人去打听打听李家族里还要怎么处置他。还有,等那一对儿福寿伤口好了,让人去看看那一道长没长头发,要是长出来了,那就再打一遍,扣你半个月月钱。”顾砚看起来就是一幅好事者的模样。
  “是。”王贵欠身应是。
  他家世子爷从小儿起,最喜欢问的一句话就是: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
  这一回看的这桩闲事,连他都看的津津有味,他家世子爷必定是要看个后来的。
  这个他早想到了。
  “还有,看着那个小秀才,等他到了平江城,过来禀一声。”顾砚接着吩咐道。
  ………………………………
  果然如宽老太爷所料,李金珠挑的宅子,全是最便宜的。
  李文梁一句多话没有,只是告诉李金珠,她挑的这一处宅子,隔壁是做半掩门生意的私娼,门口挂着杏花灯笼呢;另一处宅子虽然便宜,可宅子里没井,要吃水就得买,算上每天买水的钱,这宅子赁起来可就不便宜了;那一处宅子隔壁是家货栈,人来人往十分吵闹不说,货栈里进进出出的全是粗汉子,她们一家四个女儿家,不便当……
  连挑了四五处,李金珠就明白了:她们姐弟从来没出过村子,对外面的一切,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看明白这一条,李金珠立刻退后一步,请李文梁掌眼挑宅子。
  李文梁陪着李金珠姐弟看了两天,挑中了和府学隔两条街的一座四合院。
  四合院很狭长,三间正屋,西边带了一间小耳屋,两边各三间厢房,没有倒座房,贴着院门种了棵枇杷树,枇杷树枝繁叶茂。
  不大的小院满漫着青砖,正屋后面有个两三分地的小园子,李金珠对这个小园子最满意,虽然只有两分多地,种上菜也足够她们一家五口吃用了。
  这间小院比李金珠预想的好了不知道多少倍,赁钱自然也比她的预算多了不知道多少。
  在平江城看房这几天,李金珠已经明明白白的看到她们姐弟五个的没有见识,小院的赁钱虽然远远超过了她的预期,李金珠还是一声没响,全听李文梁安排。
  这会儿,对她们来说,李文梁是最可信任的人,至于这座小院到底有多好,对她们来说是不是太好了,等她们在平江城呆一段时间,也就能知道了。
  找宅子的复杂和时间超过了李金珠的预计,找到第三天,几个人就分成了两处,高先生陪着李学栋去府学报到,带着李学栋置办新生所需要的衣衫幞头书包,拜会府学的山长、先生和学长们,和同年生员聚会等等。
  李金珠则跟着李文梁接着看房子,以及满平江城的比价采买。
  她们只带了些旧衣裳和几筐稻谷,其余的东西全部留在了小李庄,如今一切日用都要重新置办。
  李金珠手里有李学栋收的二十两贺仪,以及三堂伯李文才赔给的二十四吊赁牛钱,在李文梁付好一年的赁房钱之后,李金珠就和李文梁说好了,一应日用东西,她们自己出钱置办。
  李文梁并不多说,只陪着李金珠,尽心尽力的比货比价,耐心仔细的和李金珠说着这一样为什么这么选,那一样的讲究什么,为什么不挑最便宜的那一件。
  李金珠见李文梁懂行不说,还是个手紧极会过日子的,能省的铜钿一个大子都不浪费,就彻底放了心,凡事都和这个隔房大堂叔商量,很是敬重李文梁。
  从赁好宅子起,李玉珠就带着李银珠和李小囡留在家里,打扫擦洗,把李金珠和李文梁每天买回来的东西一样样归整到各屋里。
  忙了七八天,四合院的小家粗粗布置出来,后院两分多地,李玉珠已经整理出来,种上了菜苔、小白菜、韭菜等七八样菜,有的已经发出了嫩芽。
  李金珠买了十来只半大的母鸡,一只公鸡,李文梁买了几根毛竹回来,剖开毛竹,在后院一角围了个鸡棚。
  平江城里不比小李庄,鸡儿到处跑可不行,飞到别人家惹人家烦啦,拉了鸡屎脏了别人家的院门口啦,都不好,这鸡只能圈着养。
  粗粗安顿好,李文梁又细细交待了一些城里的讲究,和高先生一起,启程返回昆山县。
  送走李文梁隔天,吃了早饭,李金珠和李玉珠一起赶往布市,准备先去看布匹行情,再去看看织机纺车棉花等等,得赶紧开工织布了。
  刚刚开学,府学里事情特别多,课业也紧,李学栋每天都是一大清早就上学去了。
  家里只剩下李小囡和李银珠,李小囡向李银珠建议:她们俩也出去逛逛吧!
  有外人在的时候,李小囡一家五口怀着那个说不得的大秘密,连李小囡在内,一致觉得李小囡要默不作声越不起眼越好。
  到平江府之后,李学栋和高先生一起忙学堂的各种事,李金珠跟着李文梁到处采买,李玉珠带着李银珠忙着擦洗收拾,翻地种菜。李小囡就跟在两个姐姐后面,一声不响当隐形人,从进了那间四合院院门,就一步没踏出去过。
  现在李文梁和高先生都回去了,李小囡这颗雀跃的心就按捺不住了。
  李银珠比李小囡还盼着出去逛逛,看一看传说中的平江城,两人一拍即合,锁了院门,顺着巷子逛出去。


第29章 好吃的蟹壳黄啊
  顾砚到平江别业隔天,一大清早,平江府府尹等一众官员就候在过了那座桥的大门口,等候顾砚的召见。
  顾砚召进平江府一众官员,细细查问了政务民情,中午请众官员吃了顿饭,下午,顾砚在各分管诸人的陪同下,从平江府大狱开始,细细查看平江府政务。
  从平江城看到平江府所属各县,再正式去临海镇走了一趟,一圈儿看下来,十来天过去了,再回到平江别业,听王贵禀报说李秀才一家已经在平江城安顿下来了,吃了早饭,顾砚一身平常富家子弟打扮,带着石滚王贵等人,安步当车,往府学逛过去。
  ………………………………
  李家姐弟租住的的四合院在采莲巷,从采莲巷出来,是一条颇为安静的小街,紧挨着书院,就叫书院街。
  李银珠紧紧抓着李小囡的手,站在采莲巷巷口,从左边细细看到右边,再从右边细细看到左边,发出了一声满足之极的赞叹。
  “阿囡哪,你看啊!这里太热闹太好看了!这街上真干净,全是大青条石!这么多铺子!阿囡你看那个幌子,那么长!像是绸子的!”
  “这条街不算热闹,上次我跟大阿姐过来,府学侧门出来那条街才叫热闹呢,得有这条街三四个那么宽,两边都是两层小楼,还有好些三层四层的,全是铺子、酒楼、书坊,我记得好像是往那边走。”李小囡拉着三阿姐往前。
  李银珠被李小囡拽着,一边走一边扭着头往两边看,“这条街还不算热闹?还要怎么热闹?阿囡你看,这两边全是铺子,那都是卖什么的?”
  “那家是裱糊铺子,那是抄书铺,那家是修善本书的。都是咱们没法做的生意。”李小囡抱着李银珠的胳膊往前拖。
  “裱糊?粘鞋样的?城里人粘鞋样都有专门的铺子?嗯?你刚才讲,都是咱们没法做的?阿囡你打的什么主意?”李银珠光顾着眼花缭乱,又过了一家砚台铺,才反应过来。
  “搬到城里当然要做生意了,光织布赚不了几个钱。就是这条街!”李小囡一头扎出书院街,看着眼前宽阔热闹的大街,一声欢呼。
  李银珠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车水马龙。
  她们一路过来的时候,李小囡缩在车厢里不引人注目,她一直陪着小囡闷在车厢里,到了客栈,接着闷在屋里,赁好宅子之后,从大车进了宅子,接着闷在宅子里。
  这是李银珠进了平江城小半个月以来,头一回看到平江城的繁华。
  “阿囡!我有点儿害怕,眼晕。”李银珠浑身紧张,紧紧抓着李小囡的胳膊。
  “三阿姐你松松手!胳膊都让你抓青了!”李小囡用力拍李银珠的手,“咱们先在这儿站一会儿,等你不眼晕了再逛。”
  “逛吧逛吧,眼晕也能逛!”李银珠松开手,立刻又抓住李小囡另一只胳膊,不过不那么用力了。
  这街道比她们小李庄的打谷场还要宽,这么宽的街上满铺着大青条石!天哪这得花多少铜钿!
  那辆车真好看!比年画上的好看多了!那个人从头到脚都是绸子!那个也是,还有那个,那个……
  天哪,这街上穿绸子的人怎么这么多啊!
  李银珠紧抓着李小囡的胳膊,看人看车看的两只眼睛不够用。
  李小囡拖着李银珠,一边走一边打量着街边的铺子,时不时站住,仔细看一会儿,盘算着哪一门生意是她们能做的。
  她们本钱小,又经不起折腾,这生意就得找本小利薄、亏空有限的那种。
  这条街上的生意都太高大上了。
  她错了,要找本小利薄亏空有限的生意,不该到这么热闹的地方,应该到小巷小街!
  李小囡抬手拍了拍额头。
  她还没从陆家嘴的繁华中挣脱出来,想到生意,就习惯性直奔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
  唉,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肯定都是本钱大利润高入门不易的大生意啊!
  李小囡的懊恼被一阵蟹壳黄的香味儿打断了。
  前面十来步,一间小门面只有三尺来宽,油亮干净的柜台往外伸出来半尺,上面排放着新鲜出炉的蟹壳黄。
  一个干净利落、一脸喜相的伙计拿着竹夹子,扬声报着饼几个钱多少,飞快的拣起一个个的蟹壳黄,放进桑皮纸袋,最后一句’您拿好’,双手递出去。
  饼铺门口排着十来个人。
  “那是什么?真香,香极了!”李银珠也被香味儿吸引了,用力闻了闻,咕咚咽了口口水。
  “蟹壳黄,可好吃了!”李小囡满嘴口水。
  “你吃过?上回来的时候大阿姐给你买的?得挺贵吧,多少铜钿一个啊?”李银珠小心的舔了下嘴唇。
  “没有吃过,是书上讲的,可好吃了。”李小囡仰头看了看从屋檐垂下来的幌子。
  蟹壳黄十个铜钿一个。
  “三阿姐,你有几个铜钿啊?”李小囡问了句。
  “你这话问的,还几个铜钿,咱们家的铜钿,大阿姐数完了,二阿姐再数一遍,就藏起来了,我摸都没摸过,还几个呢!难道你有铜钿啊?大阿姐给你的?”李银珠斜了李小囡一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页  当前第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4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吾家阿囡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