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吾家阿囡_分节阅读_第3节
小说作者:闲听落花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824 KB   上传时间:2025-04-21 12:40:20
  “小李庄的李文善,你知道不?”李士宽压着声音。
  “不是死了好几年了?入土的时候风光得很,我听人说过。”李文华撇嘴摇头。
  死了还要风光,败家货!
  “李文善的独子,叫李学栋,今年县试,考了第三。”李士宽接着道。
  “咦,他家还供着读书人哪,这么多铜钿?怪不得风光大办。”李文华啧啧。
  再多铜钿也不该花在死人身上,真是败家!
  李士宽斜瞥着啧啧不已的李文华,一声长叹。
  他那个弟弟吧,老实巴交不中用,这个大侄子吧,跟他阿爹一样的不中用!
  算了算了,不中用就不中用吧,至少会过日子不败家。
  “你去推辆车,就说去县城看看香烛,到三岔路口等我。”李士宽不多说了,直接交待道。
  “好!”李文华先一声好,随即疑惑道:“怎么不一起走?”
  “咱们去趟高村集。你记着,去高村集这事儿,千万不能让别人知道!你媳妇也不能讲。”李士宽严肃交待。
  “大伯放心。”李文华不停的点头。
  虽然他不知道他大伯打的什么主意,不过,这不耽误他认真听话。
  他这个大伯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精明人儿,他阿爹活着的时候,他们家大事小事就是他大伯拿主意。
  他阿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侬大伯怎样讲,侬就怎样做!想啥么想!
  ………………………………
  李金珠和李玉珠推着李学栋回到家,李小囡和李银珠正在做饭,看到三人的脸色,就知道这铜钿没要着。
  李银珠盛好饭,再将一只鸡蛋用棉线勒成两半,李小囡和李学栋一人一半。
  她们家去年春天孵了十几只母鸡,被三堂伯李文才家偷了几只,给先生送了两只,过年杀了一只,考县试的时候又杀了一只,如今多数时候,一天只能有一只鸡蛋了。
  “阿姐,族里一个铜钿也不给,咱们怎么去平江府?”李玉珠吃了几口菜饭,忍不住发愁道。
  “找人借?”李银珠的主意又多又快。
  “找谁借?借了怎么还?就算能考上,”李金珠的话顿住,整个人萎顿下去,“考了府试还有院试。”
  “院试要到杭州城考。”李小囡小声接了句。
  “借了铜钿,万一考不上……”李玉珠看了眼李小囡,低头吃饭。
  李小囡没说话,她真不敢打保票说她一定能考上。
  几个人都不说话了,各自埋头呼呼吃菜饭。
  吃好饭,李金珠打点起精神道:“学栋和阿囡去念书,铜钿的事,我帮你二阿姐三阿姐想办法。”
  李小囡和李学栋到堂屋没多大会儿,李金珠和李玉珠沉着脸进来,一人一架织机,咣咣噹噹开始织布。
  李小囡溜出堂屋,挨到正在涮锅的李银珠身边,压着声音问道:“三阿姐,大阿姐想出办法了?”
  “大阿姐不让讲。”李银珠眼圈一红。
  “咱们两个偷偷讲。”李小囡往李银珠身边挤了挤。
  “是你二阿姐,要把自己典出去。”李银珠喉咙哽住。
  李小囡呆住了,片刻,慢慢萎缩蹲在灶口,看着涮着锅,时不时抬手抹一把眼泪的三阿姐,难过的想大哭一场。
  第二天上午,李金珠和李玉珠送李学栋和李小囡回高家学堂。
  李学栋进了学堂,高先生招手叫住了李金珠。
  李金珠跟着高先生进了高家堂屋,只觉得屋里明亮富丽的让人眼花,到处都是好东西。
  “你们族里的事儿,你知道多少?”高先生先问了句。
  李金珠一个怔神,“小李庄离李家集四五里路,我们不大去族里,族里有事体,都是三堂伯传话,收铜钿祭祀谢神什么的,不大知道。”
  “你们李家分五个房头,丰、盛、祥、满、旺。
  “丰字房是长房,你跟你三堂伯家,都是盛字房。盛字房跟丰字房同一个祖爷,一向同气连枝,这两房人丁也最旺,你们族里的事儿,都是丰、盛两房当家作主,如今的族长,就是丰字房的。”高先生细细解释。
  李金珠连连点头。
  “这中间,就免不了这儿多了,那边少了,其它三房,别的不知道,旺字房很是不满。”高先生压低了声音。
  李金珠怔怔的看着高先生。
  “昨儿个,旺字房的当家人,你堂翁翁宽老太爷,到我这儿来了,是来问学栋的人品学问的,宽老太爷的意思,你家学栋考府试和院试的铜钿,他出。”
  李金珠眼睛瞪大了。
  “你懂不懂?”高先生看着李金珠问道。
  “让我家学栋以后帮着伊?”李金珠脱口问道。
  “你这小拧聪明!”高先生一脸笑,“宽老太爷的意思,学栋要是考不出来,这事体就不再提,这铜钿,他就当打了水漂。要是学栋考出了秀才,族里的事体,你家学栋,得站在他们旺字房身后。”
  “好!”李金珠立刻点头。
  三堂伯敢打她家那几十亩地的主意,就是因为族里是他家说了算,她成天做梦,什么时候有本事了,一定要把三堂伯两公母打到脸肿!


第5章 府试
  三月底,旺字房的宽老太爷经高先生转手,送了一两银子过来。
  连李小囡在内,李家姐弟五个,对着那十个小银角子,把听说过的验证法子用了一遍。
  这是她们头一回见到银子。
  李小囡咬着银角子,十分的纳闷,这儿的银子,怎么会这么美丽这么贵气这么熠熠生辉呢?
  从前,她当垃圾扔过一大堆好几个九的纯银,那些银手镯银锁什么的,看着就是一堆破烂么。
  真是彼一时此一时!
  府试从四月十二日开始。
  整个平江府的考生就多多了,要一个县一个县分开考,昆山县排在哪一天,要考试前一天才会贴出来,这一趟来回,短了五六天,长了,只怕要将近十天。
  可四月里要犁田育种,正是农忙的时候。
  李金珠和李玉珠围着田梗走了两圈,回来又细细盘算了一遍,决定李金珠陪李学栋和李小囡去考试,李玉珠和李银珠在家,再拿出两个银角子,到隔村赁头牛外加一个壮劳力,犁田耙田,这样,后头下种育秧,李玉珠和李银珠姐妹俩就能撑下来了。
  初九一大清早,李金珠带着李学栋和李小囡,悄悄离开小李庄,跟着高先生帮忙找的一队行商,赶往平江府。
  第二天午后,姐弟三人在平江城外的郭巷镇下了车,再三谢了掌柜,赶往平江城。
  姐弟三个,都是头一趟离开昆山县。
  从郭巷到平江城,一路上店铺客栈商行一家接一家,那份繁华热闹,看的李家姐弟目瞪口呆。
  李小囡看看这边,看看那边,眼花缭乱,好几回都忘了走路。
  唉,这是个十分富足、相当发达的地方啊,穷的只是她那个村,她这个家!
  “阿囡,咱们先别分心,考好试再说。”李金珠时不时拉一把看的走不动路的李小囡,不放心的交待了句。
  “嗯嗯,我知道我知道。”李小囡盯着一家糕点铺,一边点头,一边念念叨叨的背起书来。
  她一定要好好考!
  只有考出来,她们姐弟五个才能逃出三堂伯的手掌心,才能活下去,才能离开那个小村子,她才能安心的在这个世间做出点儿什么,比如赚些小钱。
  秀才,还是挺有地位的,昆山县望洪家,就是从洪二少爷他二翁翁考中秀才之后,才成了县望的。
  天落黑时,三个人进了平江城,在离府学七八条街外,找了家便宜脚店住下。
  隔天一早,李学栋换上那身考试衣裳,和李金珠一起,去府衙报到。
  府试必须考的,只有头一天的正试这一场,其余几场,考不考随意。
  各县正试的日子已经张贴出来了,平江城考生最多,自成一场,其余五县,分成三场,昆山县和常熟县合成一场,在第三天。
  正试的规矩和县试时差不多,也是天不亮进场,天亮开始考。
  李小囡穿着李学栋那身考试衣裳,提着高先生给的长耳考篮,扣着时辰,和李金珠一起,赶往府学。
  过了两条街,路上提着灯笼,赶去进场的人就多起来。
  李金珠下意识的往李小囡侧前挡了挡,李小囡微微低着头,紧挨着李金珠。
  到了府学门口,李小囡和李金珠挑了一处阴影站着。
  也就小半刻钟,府学大门从里面打开,两个差役严肃着脸,一左一右摆了两只穿红着绿的稻草人出来。
  “你……”
  “大阿姐放心,我进去啦。”李小囡打断了李金珠的话,提着考篮,往府学大门过去。
  “李学栋!这里这里!”昆山县案首洪二少爷洪振业挥着胳膊叫道。
  在洪振业的热情安排下,他们前五名一组互结,再由洪振业的二翁翁洪老秀才担保。
  李小囡提着颗心,走向洪振业四人。
  “人齐了,咱们进去吧!”洪振业率先往府学大门进去。
  过了照壁,洪振业踮起脚伸长脖子,冲着里面挥着手叫:“二翁翁!二翁翁!”
  核名的小吏忙让过洪振业五人。
  洪振业几步冲到他二翁翁面前,“二翁翁,我们来了,这是赵墨华,这是钱兴邦,这是孙清白,这是李学栋!我是洪振业!”
  洪振业对着核名的书办,一口气介绍道。
  书办对着名册,挨个看过除了洪振业之外的四人,转头看向洪振业他二翁翁。
  洪老秀才正跟府丞嘀嘀咕咕说着什么,连眼都没斜一下,带着几分不耐烦,挥了挥手。
  “进去吧。”书办跟着挥了挥手。
  “快走!”洪振业一马当先,冲进去找他的座位。
  李小囡暗暗松了口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页  当前第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吾家阿囡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