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搬了那就一起都搬了,宫里趁着这机会好好修缮一下,等回头回宫,你们的住处也能用上电灯。”
一听阿哥所也能用上灯,阿哥们眼神一亮。
他们是见识过乾清宫和养心殿的电灯的,那可比最好的蜡烛都亮,在一片漆黑的宫里,蜡烛哪里比得上电灯?
皇子里也只有住在乾清宫的太子用上了电灯。
“主要还是考虑到防火问题,宫里到处都是木头,防火是重中之重,改用电灯也能省了很多麻烦。”
太子心里有点不情愿,汗阿玛的儿子里可只有他有用电灯的殊荣。
不过听到防火问题,他神色跟着严肃起来,防火在宫里可是一件大事,所有阿哥从小就被叮嘱用火要小心。
这样一想,改用电灯对他来说也是好事,解决了宫里走水问题这也算是他的一项功绩。
“儿臣没有意见。”
宝音打趣道:“皇上不在,宫里现在可是你当家做主,这事你派人告知各宫,还有养在宫里的太妃也别忘记了,园子那边园子多,也不缺地方住,这次将宫里主子都腾空,方便内务府派人修缮。”
阿哥们坐在凳子上,眼观鼻没有插嘴。
宝音说了这事后扫了下面的阿哥们一眼,又说起了另一件事。
“宫里要修,京城也要修。”
她提出给京城来一次大翻修,不说太子,连阿哥们都很惊讶。
宝音喝了一口茶,笑着道:“这两年京城变化不小,修了水渠铺了水泥路,只是没个规划,有些水泥路只修了一段,没人的地方还是泥土路,跟一件旧衣服打了新补丁看着着实难看。”
“京城是我大清的首都,是大清的脸面,我思索着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将城里也来个大改造。”
“正好城里要修饮水渠和电线杆,也乱糟糟的,朝廷这边出点钱将没修的土路改成水泥路,再多修几个公共厕所,设几个垃圾桶,京城要是能变得跟宫里一样干净整洁这才叫大清的脸面。”
太子一听让朝廷出钱有些为难,他是监国太子,按理说是有权力使用国库。
可问题是他没法做到让户部出钱,因为前不久他才跟着户部将第二批粮草凑齐送往前线。
户部这会儿钱都紧着前线,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出钱改造京城。
太子也不客气,说了户部的难题,还透了音说户部打起了私库的主意。
宝音了然,与其说私库不如说她的商行。
泰山商行这才几年时间已经成为天下最大的商行,遍及各行各业,直接关系到近百万人,间接关系了上千万家庭。
这样说庞大的漕运在泰山商行也得称弟弟。
泰山商行扩张太快,可以说来者不拒,之前甩卖过一些产业,瘦身过一次。
可甩掉的都是随时能被人替代的轻工业,真正赚钱又垄断性的产业还是牢牢抓在手里。
到了这个程度,哪怕是朝廷也不能轻而易举动泰山商行。
大家都依靠泰山商行获取了利益,砸了泰山商行就是砸了大家的饭碗。
当然最重要的是泰山商行背后牵涉的千万家庭,砸了那些人的饭碗才是问题。
宝音不是不知道朝廷对于商行的忌讳,有些还在朝堂上提起将商行收为国有。
这些人都被皇帝按住了,宝音当作不知道,商行在她手里用处才大,放在朝廷手里最后只能被拆解,变成某些人的私产。
想来皇帝不在,又有人将商行的威胁在太子耳边念起。
见太子为难,宝音提了一个建议。
“主要大修的是外城,这样户部那边商议一下,看外城有哪些地皮可以拍卖,卖掉的钱拿来修路,也不用户部出银子,你看行不行?”
太子眼睛一亮,这主意好,拿没人要的地皮来修路,户部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不过,你这边得给我一个特赦。”
“这些地拿来会建房子,朝廷能允许我建三层高房。”
这时候等级制度森严,什么等级对于房子高度也有限制。
她建的钟楼还是钻了漏洞,不住人才得以保留,哪怕是这样还时不时遭人弹劾,这些都被皇帝压了下去。
第235章
三层高的房子以现在房屋每层四米左右的高度已经超过了限制, 哪怕是放在亲王府都是逾制。
世间也不是没有比皇宫还要高的建筑,那些都是乱世所造,太平时期谁敢做这种出格的事?
阿哥们听了这条件都好奇看两人, 显然没想到这方面的问题。
太子同样如此,他倒是想要一口答应下来,然而这事得找相关官员询问才能做下决定。
关于翻修京城这件事倒是把他给说动了, 京城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排水渠才修过,也有商家筹集资金将门前的路修一修, 可都修自家门前, 这就出现了东一块西一块高低不平的问题。
内外城有不少地方还是黄土路,下一场雨一地的烂泥, 就算晴天跑马也能带一身灰尘。
真要给全城修了水泥路, 哪怕只是主干道对于他来说也是一项政绩。
宝音达成了目的, 看向阿哥们补充了一句, “恭亲王前些日子回来了, 到时让他领着你们一起去,身为阿哥, 好歹知道修路需要过几道程序。”
几位阿哥面色各异, 大概是没有想到还有他们的份。
没一会儿养心殿的人来请, 宝音起身, 带着笑道:“先去用膳去。”
太子这边说妥了, 很快宫里大大小小主子都知道要出宫去园子避暑这件事。
承乾宫中,佟佳氏满脸疑惑问身边的卫氏,“宸贵妃这是什么盘算?”
以前皇上外出,她们这些后宫女子都是老实待在宫里,尽量不生事, 哪里像宸贵妃一样,皇上去打仗她不仅不担心,还惦记着去避暑。
自己去避暑也就罢了,还将太皇太后和太子一块哄了去,光这还不够,还要将宫里大大小小主子一块带走。
她这会儿就一个想法,皇上不在宫里,她一个称王称霸。
卫氏摇摇头,她并不知道宸贵妃是什么打算,总不能真为她们着想吧?
不过要有这去园子避暑的机会,她自然是愿意去的。
往年去承德避暑山庄只有几个名额,这两年皇上也只带宸贵妃去,难得有出宫的机会,她肯定是愿意的。
不提东西六宫得知消息后心里是怎么想,住在偏僻宫殿的太妃们都欢喜的收拾行李。
顺治帝的嫔妃中活到如今有名有姓的都不多了。
有不少都是庶妃,如今也凭借资历升成了太妃,平日没什么存在感,年岁也不小了。
近两年麻将在宫里流行起来,太妃们整日聚在一起打牌,精神气倒是活泛了一些。
这次一听出宫去住,已经许久未曾出宫的她们自然个个欢喜,连忙太监宫女收拾行李,连宫内都变得热闹几分。
佟佳氏扶着太监的手下了步舆,她看着养心殿牌匾,眼神有些复杂。
没一会儿就有太监走过来跪下,“奴才给皇贵妃主子请安。”
宝音慢了一步走出来。
“你找我怎么不让人喊我,还亲自走一趟?”
她不见外地问。
佟佳氏跨过养心殿的门槛,与她肩并肩往里走。
“我知道你是大忙人,让你抽出空来见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就自己过来找你了。”
走到廊檐下避荫之处,她皱眉询问,“你是怎么想起将全宫的主子都带去园子,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宝音挥手让身边的人走远一点,才笑呵呵道:“新修的园子放在那里多可惜,皇上不在,正好大家都去住一住,往后可不一定有这好事。”
佟佳氏更加不理解了,“皇上不在,不应该更加谨慎?”
宝音目光看向天空,天空很蓝飘着几朵白云。
她满不在意道,“也是想着借这机会将宫里的宫殿都修缮一下,顺便拉上电线,往后少用蜡烛,也减少了失火的风险。”
“皇上不在,只要太皇太后和太子同意,大家都能去,姐姐不用担心,我心里有数。”
她让人出宫自然是有自己的打算,虽然面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但最后不也达成目的了吗?
当夜不知道多少宫室蜡烛亮到深夜,反正到了隔天一早,各宫院内都堆满了箱子。
这会儿出宫都是这个情况,出宫一趟会将自己平日用的都带上,从生活用品到吃的穿的,有的连马桶都带上了。
宝音也没有阻拦,她手里拿着一张图纸,图上标明畅春园有哪些建筑。
主宫位的独占一个院子,其他一个院子住两人,后边毕竟清静距离佛堂近的分给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
西花园有单独的门通往,可以留给阿哥们住,阿哥在那边上课也方便。
至于格格们,她选在了皇太后附近的院子,姐妹们住在一起也能亲近些,年纪小的阿哥和格格就跟着母亲住。
这样一看园子也不是住不下,幸好将原来的清华园扩建了,多盖了不少院子。
也幸亏都是水泥建筑才建得那么快,换成木头房屋光是等木料就要好些年。
她将图纸递给马必应,“各宫行李先搬过去,让各宫派遣几人先随行李过去,就按照这张图纸分配住处。”
马必应领了差事很快退下了。
这次宫里都知道出宫是为了避开翻修和拉电线,只留了少部分人看家,一些贵重物品都一块带走了,这就导致各宫都快被搬空了。
本来今日就能出发,谁料光是行李就拉了一整天,因内务府准备的拉车不多,绝大多数被皇帝带走。
所以是禁军帮着搬到神武门,又从车行调来上百辆马车来帮着拉行李。
禁军专门派了几队人马帮着护送行李,这般忙碌了一天都没能搬完,第二天先送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去安顿,其他人随着行李一批一批地走。
四日后才算是迁走了所有人。
宝音的养心殿先前大修过,这次只将主殿侧殿房间装上电灯。
不算是大工程,主要是费的铜线比较多。
宝音是打定了将皇帝私库花光,先改善居住环境,再说其他。
畅春园水多,大湖连着小湖,更不要说外面的护园河环绕着庄子流淌。
水多凉快,宝音住在皇贵妃隔壁的院子。
院子都是小两层,有些跟温泉庄子一样是小两层楼,只是有的是徽式建筑,有的是西式小别墅,还有北方典型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