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_分节阅读_第236节
小说作者:玄北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9 MB   上传时间:2025-03-04 23:02:36
  昨日雷火虽然未能打在钟楼上,却击中了西山最高处的一座山峰。
  这山峰早早就竖起了一长达十丈长的铁棍,按照钟楼上的那一根缠绕了铜丝裹上了一百多个各式形状的铁块。
  此处本来是备用之选,没想到竟然派上了用场,一大早格物学院的二十多名学生上山将被雷击过的铁块取下来。
  “成了!”
  一群人看着吸在一起的铁石欢呼。
  铁柱继续留在山上,等待下一次使用,他们背着磁石下山,开始了新一轮实验。
  随着线圈转动,两根铜线触碰到一起溅出渺小的电光,一群人激动得快要不能呼吸。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我们是不是能拿到一万两悬赏了?”
  大家抱在一起欢呼许久,有人激动开口问。
  薛洋跟着冷静下来,“这样怕是没人会认,电光小的不认真看都看不见,我们得放大点。”
  “雷可是会电死人,放大了对我们会不会有危险?”
  眼下这点电光也就让手指麻了一下,根本没有生命安全,真要变成天上那般大的雷鸣在场人怕是都跑不掉。
  “不如我们去问问那位?”
  他们口中的那位是一位神秘人物,也是他们格物学院师生的领路人,据说许多物理、数学、化学书籍都是他编写出来。
  虽然没人见过他,但是薛洋他们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不时发下任务引导他们走向正确道路。
  一群学生纷纷赞同,很快格物学院的研究递到了宝音面前。
  宝音看着粗糙的发现装置,就是两块磁石中间是铜线圈。
  果然不能小看任何一个人,只是铁柱上的铜线圈就让他们找到电与铜线圈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她又翻看了几条理论,许多假设并未验证成功,不管失败还是成功都递到了她手中。
  宝音翻完后,在纸上写下了各种疑问,只要能顺着她这些疑问将发电装置给完善了,这发电机也就妥了。
  红笔顿了顿,她在纸上写下了最后一个问题,在雷电量不变的情况下是否可以放大电光,使得电光替代蜡烛成为照明之物?
  这要是被这些人做成了,电力资源出现大概会给这个世道带来翻天覆地变化。
  皇帝刚进山东不久就收到了宫里的传信,他心情十分不好。
  “太子病了?”
  这是慈宁宫派人送来的信,内容是催促他赶快回京。
  密折晚了慈宁宫得信一步,不知道太子病情的皇帝心急如焚,他索性弃御驾快马加鞭往京城赶,到正定府时才收到宫里送来的密折,密折里详细记载了太子生病内情。
  皇帝看到这荒诞的生病理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对太子太娇惯了。
  说乾清宫闹鬼,他这个乾清宫主人为何不知?
  在看到宝音陪了太子一日一夜皇帝神色顿住,又认真看了一遍,确认并没有看错。
  皇帝惊奇不已,半晌后得出一个结论,她定然是太爱他了,才爱屋及乌爱护他的孩子。
  她都知道太子未来不是皇帝,为何还对他好?不就是因为太子是他的孩子吗?
  皇帝的心软得一塌糊涂,恨不得一下飞回京城将人抱在怀里。
  宝音要是知道他心中所想,怕是得给他一巴掌让他清醒清醒。
  一场雷雨过后让全京城人都很振奋,往年这么大的雨城里低洼处定然会出现内涝,今年返修水渠修得及时,还拓深了护城河,雨水及时被排出去,哪怕后来护城河水上涨,也没有倒灌。
  多少南城的百姓庆幸自己帮着去修了护城河,不然今年夏天又得蹚水过了。
  一场雷雨天带走了京城的黄沙,空气像是被清洗了一般,明亮又清新。
  宝音又想出宫了,她关心西山那边的情况,然而还没等她出宫,就收到了皇帝已经抵达大兴县的消息。
  说实话她很惊讶,要知道昨日才传来御驾莅临正定府的消息。
  正定府听着陌生,要是换成石家庄就不陌生了。
  到了石家庄离北京也就不远了,但是这么快到大兴县,说明皇帝日夜兼程赶路了。
  不过想到他那宝贝儿子生了一场大病,他急着回京也是正常。
  她思考的是另一件事,她跟索额图之间闹得不算大,索额图指使人砸她商铺的事是洗不清,关键是找到罪证和人证。
  罪证是至今未能寻回的被盗窃之物,人证她还等着索额图自己送上门。
  索额图的罪证哪怕找不到,她还可以栽赃,反正这事了解内情的都知道是索额图干的。
  至于她干的那些就得在皇帝回来之前扫清证据。
  皇帝一进大兴县范围发现这里变化很大,首先是百姓的精神气,一看脸色就知道过得不错。
  大兴跟涿州很近,若是说涿州百姓骨瘦如柴一脸麻木,那大兴的百姓就不一样了,精神气非常好,就好像有了好期盼一样。
  他觉得有些奇怪,本来想找个庄子问问,谁料官道两旁几十里地都种植着一种植物。
  放眼望去无边无际,就好像天地间只剩下了这一种粮食了一样,他面带不悦,大兴县的县令是怎么指导耕种的?
  他下马走向田埂忙碌的一对老农夫妇。
  “老人家跟您打听一件事,这里都是谁家的田地,官府不应该指导种植小麦吗?”
  戴着草帽的老农回过头来,一见路边大批骑着马的人,立刻颤颤巍巍上前行礼。
  “小人给贵人磕头。”
  “老人家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他望着看不到顶的田地笑着询问,“我们只是路过,见这里没有种麦子有些好奇,老人家不必多虑,我们也算不上是贵人。”
  老农见这群人个个穿着光鲜亮丽,还是旗人打扮,什么不是贵人,这话听听也就算了。
  “这地是我家的地。”老农紧张道。
  皇帝见状询问了他家里情况如何,日子还过不过得去,听闻孙子进了义学读书,又夸奖了几句。
  老人跟他熟悉了,这话也就放开了讲。
  “这地虽然是我家的,但是已经租出去了,地还是我们种,种什么得听人家的,人家免费给种子,让我们集中只种一种粮食,等粮食收获人家还会组织人过来收,收获的粮食人家也愿意收。”
  他小声道:“我们去年种过一次,一亩地比种麦子要高三层,往年交完税后所剩无几,去年多了十袋苞米,磨成面够全家吃半年,还有今年去服役,干的是挖河活,累是累了点,管饭吃,运气好还有大白干饭,菜也有油水。只干了一个月,我两大孙子个头都长了。”
  “这县里的义学是租我们地的商行办的,十五岁以下孩子都收,分男学女学,也不指望我们读出个名堂来,只要能认字出门不被人骗,我们就满意了。”
  “这倒是一桩善事。”
  一听还有女学,他有些奇怪,“这女学教授的什么?”
  “绣花、识字、算账,还传授灶台上的活,女孩子送去学两年回来也好嫁人。”
  皇帝突然意识到这干出这种事的人只有一个,这个人办女学目的怕是没那么简单。
  告别了老汉,皇帝没再停留往京城而去,这一走直到京城都快被这一种农作物给占了。
  ……
  皇帝回京是一桩大事,好吧这大事近几年每年都来上一回。
  今年的夏日格外热,宝音算是体会到去热河行宫避暑的好处。
  这皇宫真的是没法待下去。
  同样的场景大半年前才经历过,那时天寒地冻,这会儿是热浪翻滚。
  接驾流程好不容易走完,她就头也不回走人
  太子本来想叫住她,看着她急着离开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好像,她是不怎么稀罕汗阿玛。
  之前他还不信汗阿玛硬让她进宫,为此还说出他克妻话。
  现在反而有些信了。
  皇帝先回乾清宫洗去了一身疲惫,又马不停蹄带着太子去了慈宁宫。
  太皇太后见到孙子面色疲惫,便劝道:“哀家和皇太后这边不急,你先回去休息。等休息好了再过来也不迟。”
  皇帝笑笑:“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孙儿也想念皇祖母,孙儿不在宫里,多劳烦皇祖母跟着操心。”
  太皇太后笑了,“我倒是没受什么累,倒是贵妃跟着忙前忙后不少。”
  她瞅了一眼不自在的太子道:“太子受到惊吓,也多亏有贵妃陪伴,才能迅速恢复。”
  就是不敬神佛令她不是很高兴,不过个人有个人缘法,她也不能强迫每个人跟着她信佛。
  皇帝颔首道:“贵妃那边是该重赏。”
  他又看了太子一眼,“太子还是得历练,不过是眼花竟然也能被吓着。”
  “才不是眼花!”他激烈反驳。
  皇帝面露不悦,“我住乾清宫二十余年怎么从未见过什么前朝鬼魂?”
  乾清宫闹鬼传出去可是影响甚深,简单来说就是质疑帝王得位不正无法镇压邪魅。
  也幸好当夜大雨,消息仅止于乾清宫,之后喇嘛进宫也是为太子生病祈福名义。
  太子很生气,没想到汗阿玛竟然不信他说的,他说得明明是真的,为何没人相信?
  太皇太后不信,身边的太监也不信,只有和他一块看到的小良子。
  小良子也消失不见了,现在只剩下一个人相信他没有说谎。
  他委屈、他难受,汗阿玛太坏了!
  太子转头跑掉了。
  皇帝意外,紧跟着脸上露出了不敢置信。
  “这跟谁学的,一不高兴就跑了?”
  太皇太后笑而不语,随后催促他,“还不快去追,别把孩子委屈坏了。”
  皇帝无奈,总觉得儿子的叛逆似乎提早到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6页  当前第2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6/5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贵妃吐槽日常(清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