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_分节阅读_第75节
小说作者:玄北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9 MB   上传时间:2025-03-04 23:02:36
  比赛地点就定在了什刹海,这地方平日里不准人接近,毕竟坐落着皇宫和王公大臣的府邸。
  也不知幕后的举办人是何等人脉通天,反正比赛这期间允许人进入,还开辟了一个范围供商人入驻摆摊。
  这场盛事不仅城里的百姓被吸引,连天津都有人冒着严寒赶过来参加这场赛事。
  各家官报也没有放过这个热度,连续几日都全方位围绕这场活动叙说。
  因外地涌入的人过多,原本冬日里萧条的京城一下子热闹起来,不少敏锐的商人发现商机,本来磨磨蹭蹭不愿意付摊位费,这回直接抢破了头往赛场的商业街挤。
  不就十两一个的摊位费吗?我出五十两,给我五个!
  赛事还未开始,奖品钱就收了回来。
  当然这是小商人的玩法,越是靠近西华门,那摊位费就越贵,哪个来游玩的平民不想来宫墙边上看看?
  除了卖摊位费,最值钱的就是卖广告费了,将整个湖圈起来,隔一段就卖一个广告。
  有广州来的大商人直接一掷千金,买下了一块区域的广告费,还有参赛人员背后的广告语。
  蓝玉按照主子指示,将能打广告的地方都卖了个遍,连指路标上的广告都没有放过,然后拿着一沓银票进了宫。
  “主子,这是扣掉成本的营余。”
  宝音没看装银票的盒子,而是接过了账本。
  看了一下熟悉的记账方式,她总算是舒心了,天知道她之前看那些流水账一样的记账方式有多烦心。
  她又翻出一张统计表,看到最终余额。
  “一百一十六万两,怎么这么多?”
  蓝玉解释,“后来加入的商户太多了,便沿着湖设了一圈摊位,越是靠近皇宫价格越高,西华门附近的摊位已经报价一万一个。”
  “有不少是天津通州过来的大商人,他们不是为了赚钱,是想给咱们一个好印象。”
  宝音立刻明白了,泰山商行拿到可以出海的资质,有不少大商人也想分一杯羹。
  之前被泰山商行强制收购股份的不少生意都赚爆了,不少人都眼红,恨没有被看中。
  这回也想搭个顺风船,若是能借着泰山商行名头出海那就再好不过了。
  出海经商的贸易有多大,这些前朝过来的商人再明白不过了。
  宝音点了点头,明白吃独食难肥,不如将饼做大做强再分。
  去国际上跟洋人争市场,还需要国内商人鼎力相助。
  蓝玉离开,宝音拿着木盒子去了乾清宫。
  见了皇帝后,她将盒子递过去。
  皇帝一脸莫名其妙,“何物?”
  宝音笑吟吟道:“答应你的做到了。”
  皇帝翻开盒子,就看见里面一张张票子,上面写着一万两还标注了发行时间和泰山商行发行几行字。
  皇帝惊诧,“这是宝钞?”
  大清是不发行宝钞的,因为民间不会认,但皇帝是知道前朝有发现宝钞。
  宝音点头,“这是商行发行的银票,拿着银票可以在京城的泰山银行提取同等额度的银子,银行暂时只有京城有,还不支持异地提取。”
  皇帝有些怀疑,“这真可以提取真金白银?”
  [别小瞧我,这银票可是有同等保证金,跟大明宝钞又不是同一回事,只要不滥发,这银票信用就足够□□。]
  “一百一十六万银子已经存入银行,皇上可以随时派人提取。”
  皇帝捏了捏那叠银票,“竟然有这么多?”
  宝音挑眉,“皇上可不能赖账,我花一百万两租借什刹海,您可不能后悔。”
  皇帝正缺钱筹建盛京通往黑龙江的粮仓,国库的钱都拨给了施琅训练海军。
  这一百万两虽然不算多,却解了她燃眉之急。
  他也算是见识到她赚钱的手段,一百万两说弄到就弄到。
  皇帝心里突然咯噔一声,“这钱从哪来的?”
  宝音将账本递过去。
  里面一半汉字一半阿拉伯数字,要不是皇帝学了一段时间,还真看不懂。
  只翻看第一页皇帝就看了过去,不知不觉看完了一本,他头一次发现看账本这般容易。
  “这是后世的记账法?”
  宝音一脸警惕,“没错,记账的人不可能借给皇上。”
  皇帝本来还想让户部学一学,没想到记账的是个她之前丫鬟。
  算了,反正她庄子养了一批,等那批培养出来再拨到户部。
  宝音还不知道皇帝打什么主意,自认租借费用已经付清了,便告辞回宫,她还得计划借着这次比赛,多征集一些人才。
  大阿哥不停看着慈宁宫方向,突然他想到了什么偷偷看向两个弟弟。
  大阿哥搂住三阿哥的肩膀,“老三,听说西华门外很热闹,要不要去看看?”
  三阿哥计算着求分梨的应用题,摇头道:“去了又怎么样?又不能出宫。”
  这两天宫里谁不知道西华门外的溜冰比赛,有不少太监借着出宫机会跑出去玩,听说不仅有滑冰还有套圈、耍猴、打铁花等。
  大阿哥坐不住,早被诱惑得心痒痒。
  “不能出宫,可以在宫墙上看呀,只要不出宫,汗阿玛不会怪罪。”
  说到这里他又道:“可以把大姐三妹也叫上,汗阿玛最喜欢大姐,肯定不会训斥咱们。”
  他见三阿哥有些心动,又看向四阿哥,“小四,别写了,你去不去?”
  “你想想城墙上没有门槛,骑车不是正好?”
  四阿哥的小车前轮已经换上了钢圈,这下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坏了。
  四阿哥抿了抿嘴,“我要带上杏儿。”
  不就是一条狗吗?
  “带带带!”
  很快四阿哥的哈哈珠子去将他的小狗和车给带了过来。
  等下了课,一众阿哥带着他们的哈哈珠子和太监往西华门走去。
  半路上大阿哥还跑去了慈宁宫将等候的三位格格也叫上。
  太皇太后知道这群孩子要上城墙看热闹,忙让慈宁宫的太监宫女跟上,可不能从城墙上掉下去。
  又问太子在不在。
  一听太子不在,太皇太后又让人去乾清宫通知皇帝一声。
  皇帝没当一回事,正将宝音留下的账本拿给户部尚书伊桑阿看,询问户部账本能否改制。
  这些年户部很难,因为朝廷一直跟三藩打仗,吴三桂占据湖广时,南边的税收都断了。
  说句难听的话,皇帝不是战胜了吴三桂,而是熬死了吴三桂。
  眼下三藩刚平,南方经过战乱,税也一时收不来太多,朝廷又要跟台湾打,今年又拨了一大笔钱造船练兵。
  明年税收说不定都要砸进去,户部难呀,谁都指望户部拨钱,更不要说黄河还几次泛滥。
  伊桑阿翻看账本回了句需要从长计议,皇帝也能理解,改制是从中央到地方一环扣一环,这个工程可不小。
  不过现在是年底趁着地方官员入京办这件事刚好,他还给了颗枣,“朕私库再拨一百万两给水师。”
  皇帝出一百万两,户部可以省下一百万两,伊桑阿眉头总算不紧锁了。
  户部对内务府收入也有底,不加上庄子产出,每年约有二十万两入皇上私库,一百万两皇帝也得攒五年。
  这样一想,伊桑阿心里舒服许多,吹捧了一番皇帝英明神武,又保证让户部官员研究透了,再教给地方官员,争取明年用上新式算账法。
  正要退下,梁九功就来报慈宁宫来了人。
  伊桑阿没有继续听,而是告退了。
  皇帝先出了恭,洗了手才宣慈宁宫的人进来。
  人一来就将几位阿哥格格去玩的事说了,跟太皇太后一样,皇帝也发现太子被排挤在外。
  “太子在何处?”这话是问梁九功的。
  梁九功答道:“索额图求见太子,正在上书房。”
  皇帝神色冷了下来,他并不喜欢索额图跟太子走得过近。
  转念又一想,太子自幼失母,他也不忍心切断他跟赫舍里氏的联系。
  就像当年皇祖母也没有切断他跟舅家的联系一样。
  “派人询问太子要不要去。”
  没多久派去的人回来了,“太子说要读书,不愿意浪费光阴。”
  皇帝有些满意,身为太子肯定要比别人更加努力,可同时他又有些隐忧,太子太独了,竟然被兄弟姐妹排斥在外……
  四阿哥骑着车,前面篮子装着他的杏儿狗,后面车座上坐着他三哥。
  他骑得费劲,脸都蹬红了。
  大阿哥哈哈大笑越过车往前跑,几位格格一脸无奈坐着轿子跟在后面。
  等到了西华门,一行人上了宫城,在太监带领下开了窗户。
  除了大阿哥和三位格格个子高些,两位阿哥还没窗户高,需要太监抱着才能看见窗户外面。
  “哇!有耍猴的!”
  看到猴子顺着长杆往上爬,大阿哥非常激动。
  大阿哥小时候在宫外住过几年,所以是见过外面的繁华。
  “我看看!”三阿哥指使太监靠近。
  一群阿哥们看得起劲儿,倒是把他们的哈哈珠子给惹急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6页  当前第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5/5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贵妃吐槽日常(清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