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简单点,就教这几个数字。”
见阿哥们拿纸抄写起来,宝音心里记下。
[回头准备点铅笔,用毛笔来计算可不太友好。]
宝音写完后,又出了几个加减题。
就这么边做计算边让几人熟悉了阿拉伯数字。
今日课程简单,加减题连最小的四阿哥都能掰着手指头算清。
宝音也没擦掉黑板上的字,让几人消化一下,开始了第二节课。
她命人将箱子抬上来。
半人高的木头箱占据了半个桌面。
木头箱子的侧面被黑色布遮挡得严严实实。
“取一根点燃的蜡烛来。”
梁九功殷勤地跑去将蜡烛取了过来。
宝音端着掀开黑色布,弯腰进去调整了一下蜡烛方向。
然后出来招呼他们,“谁先来看?”
皇帝从炕上起来,“我来看看。”
他掀开黑布头伸过去,再出来若有所思。
“是《墨子》一书记载过的小孔成像。”
皇帝招呼儿女排队,一个接一个看。
等全部都排队看完,宝音便问:“都看到了什么?”
大阿哥积极道:“琉璃上的火焰是倒着的!”
太子也道:“是倒着。”
其他人也表明看到的是倒着的。
宝音这才在黑板上画下一个正着的火焰和一个倒着的火焰。
中间画一条竖着的长线,长线中间点了一个点。
皇帝意识到黑板的好处,老师说什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来,这比口述要好不少。
宝音又拿了一把直尺沿着两边火焰对应位置通过中间那一点画了几条直线,然后将粉笔一丢。
“没错,就是倒着的,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光是通过直线传播,实际上现实中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图像就是倒着的。”
“不对!”大阿哥开口,“怎么可能是倒着的?”
宝音夸了他一句观察细心,又解释道:“我们所看到的自然界万物都是有光反射,光传入我们眼睛影像是倒着的,不过我们的大脑会自动调整画面,形成的最终效果是正着的……”
***
入冬后的小汤山非常热闹,因为是第一年,招来的人没处安放,便全都塞进了小汤山,等待开春后再另行地方安置。
“幸好这房子是砖房。”老李揣着手站在食堂外看着里面热闹场景。
没错,幸好是砖房子,幸好刷了水泥很快能干,要是木房或土房根本扛不住那么大的暴风雪。
青珞含蓄笑道:“是主子有高见。”
两人又聊起别的事来,之前朝廷禁止圈地,不少逃难的人又回去了,有些准备不充分的,大雪一下日子又难熬起来。
“好几家找上门要借粮,说是等秋收时连本带利还,我是这样想的,只要答应来年粮食卖我们,我们就平价借粮,收来的粮食不管自己吃还是囤到粮价高时再卖出去,都划算。”
冬日粮食跟秋收时肯定不是一个价。
老李吸了吸鼻子,“别为了这点毛头小利误了主子的名声。就平价借粮,来年秋收时收粮食比市场上高一点,愿意卖咱就收。”
农户也不傻,知道秋收粮食价低,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卖。
其实很多人家忙忙碌碌一年,只能勉强维持温饱,有些人日子过得连狗都不如。
老李跺了跺脚,“库房粮食还够吗?今儿个又来不少人。”
老李指的是刚进食堂的一群青年。
青珞掏出账本看了看,“入冬前跟京城的几个大商户借了一笔粮食,约定了用来入股咱们的生意,还有一些王府和有爵位的也拿粮食跟我们换了辣椒。”
大冬日吃过一顿火锅再吃别的锅子就有点平淡无味,前些日子,聚贤楼又推出了烤整羊,撒了辣椒面,让一众吃腻烤羊肉的旗人们惊为天人。
辣椒和白酒一样成为热门通货,大冬天能活血,保命玩意。这些旗人老爷可不缺粮食,不出钱拿粮食换,对于他们来说太划算了。
一些人还打着辣椒种子的主意,打算开春在自家庄子种上,拉到黑龙江一带卖,转手这钱又回来了。
“再加上从城外收购了不少土豆能撑到开春。”
等正月他们自己种的土豆就能收获了刚好接上。
青珞收回账本,跟着跺了跺脚道:“得找几个人去清理积雪,菜棚子可不能压塌了。”
玻璃只要碎一块,一个棚的菜全都得冻死。
只要下雪,就轮到他们紧张了,派人轮番去清理积雪。
薛洋站在庄子门口冲远处有一群相互搀扶着的青年挥手。
很快,五六个狼狈青年来到了他面前。
薛洋上下打量一番,“摔得怎么样?”
其中一个说没事。
“就是化雪了,路上有点滑。”
薛洋看他们满身泥水忙领着他们往庄子里走。
入门处登记了名字贯籍等信息,又签了协议,领了新棉服。
走在干净的水泥板上,一群人眼里都是好奇,看什么都看不够,这水泥虽然做成了荷叶形状铺在地上,可也能看出不是整块石板雕刻。
又走了一段,看到一个院子,见薛洋把他们往这里带,不少人以为这是给他们安排的住处。
这院子白墙黑瓦,一看就很典雅,他们心里很是满意。
结果就见薛洋从怀里掏出票子,他笑着道:“在这里做什么都得用票,洗澡有澡票,吃饭有粮票,等你们安顿下来,会有人发放,想要吃得更好些,可以拉粮食或钱来看换票,走,先洗个热水澡去去寒气。”
一伙人不敢进,大冬日洗澡要是染上风寒可是要人命的事。
“放心,里面暖着呢,不会冻着。”
薛洋推着其中一个往里进,进了门就看见一个大爷坐在门口专门收票的,薛洋数了八张票递过去。
“一共八个人。”
大爷凑着人数,递过去八把锁,摆手示意他们进去。
有人已经反应过来了,“里面是温泉?”
“是,修了澡堂从里面引的温泉水。”
薛洋领着他们进了第一间房子,门帘掀开,里面全是水汽,热腾腾什么也看不见。
他看了外间的柜子,只三两个没上锁,便招呼人去第二间屋子,一直到第三间才看到有大量空位置的柜子。
“找个空柜子,干净衣服带里面去,包裹和贵重物品先放这,记得锁上,这里可不止咱们进来,附近也有村子里的人跑这里来洗澡。”
一群人散开去找空柜子了,衣服往里面一塞,柜门一锁,绳子绑着的钥匙往手上一戴就掀开帘子往里面走。
门口还坐着两人,一人给他们发黄色薄薄一片像胰子的东西,另一个瞅了他们一眼,递过来两个丝瓜瓤,“搓澡、修胡、剃头都可以喊我,只要一张澡票。”
薛洋笑呵呵道:“有需要肯定找您。”
他掀开帘子带头进了里屋。
里屋还不是洗澡的地方,这里摆放着不少床榻,竹板编的,夏日常用来洗澡的
里面很暗,只靠近房顶的地方有一扇玻璃窗,那窗户还不大,只有光传入进来。
借着亮光能看到墙壁上布满了陶瓷管还有铝做的莲蓬。
薛洋脱下衣服,走入一个隔间,告诉其他人,“往左边转是热水,要是太烫就往右边转一点。”
说着进了隔间关上了门。
大家一听也纷纷找了个空着的隔间。
一众人舒舒服服洗完澡,包着头换上了新衣服,才抱着脏衣服出来。
外面墙壁挖了一个火炉,里面放着燃烧的柴火。
薛洋带他们来烤头发。
烤干后起身又交代,“锁要还回去,都别忘记了,再看看别丢了东西,回头可不好找。”
门□□还锁后,老头看了看他们怀里的脏衣服询问,“要不要找人帮忙洗?洗一次□□票。”
薛洋看看同伴,有人表示自己是棉服不能洗。
老头咂咂嘴,“没事,可以帮着拆开只洗外面,就是贵点,得缝回去,一人三两粮票。”
薛洋说了他们来这里每日有半斤粮票补助,吃饱可以,吃好很难。
所有人都表示要回去将寺庙的房子给退了搬到这里来,缺的票可以花钱买。
有两个舍不得好袄子沾了泥,便将衣服递给了老头。
老头接过放旁边竹筐里,手里撕下一张纸一半夹在衣服上,一半递给衣服主人。
“回头纸对上才能让领走衣服,不会让别人领走。”
这话说得人安心无比。
薛洋又领着一群人出了澡堂往里走,这回是他们住宿的地方。
这是一栋二层小楼,上上下下足有二十个房间,每个房间都很大,一间房内放着八张高床。
薛洋推开其中一间还没住人的进去,“条件有限,先凑合着住,等开春建了新房子就能住开了。”
这些床都很高,床下面摆放了一张桌子,桌两旁还有架子。
最重要的是桌上还摆放了一个火油灯,灯还是玻璃制品,下面的火油被封住了,只有一根棉芯漏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