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厂时髦亲妈[九零]_分节阅读_第180节
小说作者:溜溜猪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38 KB   上传时间:2025-03-28 22:06:24
  很快,救护车来了,给人送进了医院,小姨连跟车都没跟,只给大姐夫打了个电话,通知人赶紧过去。
  杨老师还算是个讲道理的,听说妻子是来人家里头闹事,自己给自己搞了一脸的油,反倒是对小姨子道歉了又道歉,带上钱就去医院了,自己的老婆是个什么人他还能不清楚吗,去年就因为他跟学生家长多说几句话,她就闹的整个村的人都知道他在外头搞了女人,这个女人一天到晚没个消停,不光折腾自己家的人,连外头也没少闹腾。
  活该她崩到了一脸的油,以后,以后也省得出去折腾人了。
  到了医院他才知道有多严重,楼大姨的一只眼睛估计是废掉了,那只眼睛里面进了油,脸上也开始起水泡,好在后来冲了凉水,没有那么严重,但毁容是肯定毁容了,杨老师只能把钱先交了,总要让人做完手术,心里恨妻子恨的不行,去年她就扭伤了腰,连带着二妹都住了半个月的院,他还赔偿了人家医药费,不出半年她就又成功的把自己作进医院去了。
  杨老师觉得自己是命苦,去年半年的工资都搭进当初两姐妹的医药费里去了,这下眼睛是个大手术,医院的人让他做好摘除的准备,这种手术最好在省城做。
  “就在新都做吧。”杨老师沉默了一下,做了决定:“转院也很麻烦。”
  手术于是只能在新都进行,好在大姨命大,手术还是很成功的,人从手术室里推出来的时候,脸基本也毁了。
  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面积会留下疤痕,但具体恢复要看情况。
  手术费用花了好几千,刚刚交完的钱又没了。
  医院通知去交钱的时候,杨老师整个人都是麻的。
  家里的钱一向是老太婆管着,他拿过来的钱还是找人借的,还要再拿钱,就得跟老太婆拿了,谁知道楼大姨一醒来就声如洪钟的嚷嚷:“让三丫头掏钱,我是在她家出的事,凭什么要我自己掏医药费。”
  理直气壮的让人觉得她是不是有什么毛病。
  楼小乔知道大姨被毁容的时候,齐老师的辅导资料的前五万册已经印刷出来了。
  整个省的书店跟渠道都先铺路,直接让印刷厂那边匀了个业务跟线,对接的业务员就是杜娟,她现在是两头负责,一方面接印刷的单子,赚上一笔,一方面接销售的单子,又赚上一笔,这对半死不活的印刷厂来说,又不是没有多余的人力。
  于楼小乔来说人力跟库存都省了,从哪里印了从哪里发走。
  问印刷厂那么大个厂子愿不愿意接这种活,废话他们当然愿意了。
  兄弟单位做卫生纸发财,早就让他们馋的眼睛都绿了,老早就盼望着在这上面捞一票的印刷厂同仁们,也是憋足了一口气呢,别看这回只五万册,但这五万册带来的收益却不低,他们跟教育出版社达成了合作,后续有些印刷,就都签了他们印刷厂。
  现在是市场化的时代,不像早些年那会儿了。
  结果第一波消息一放出去,印刷厂门口就排队站满了人,这情形只有老员工在八十年代以前才见过。
  一问,都是来打听资料的。
  厂里的人不知道多少年都没见过这种场景了,忙请人进去坐着等,杜娟亲自出来,一家一家的统计需求,他们要求也不高,有现货但现款现结。
  业务过来统计数据,财务直接把收银挪去了大门口的一间房,方便人结账,今天来的都是新都附近的几个文具店老板,杜娟不指望他们能拿多少份的货,但业务员转了一圈,回来就跟杜娟说:“光今天这些人,都要了四千多册,咱们有装订出来有......这么多吗?”
  杜娟都觉得晕陶陶的,四千多册是什么概念,四千多册他们要赚多少钱?
  所以说,泼天的富贵终于要轮到他们厂了吗?
  杜娟再三跟自己说要淡定,第一天的业绩或许是冲的猛了点,第二天也许没那么多呢,虽然说心里面这样想着,但却已经通知车间准备更多的资料出来,他们要准备大干一场。
  一周下来,仅这套资料,已经被定出去三万多册。
  杜娟这才意识到,不光是齐老师火了,连带着齐老师的这套资料,也跟着一起火了。
  楼小乔比印刷厂更明显感觉出来,他们学校已经有些人在外面买到了这套资料,刚开始只是有人偷偷的做,后来被其他的同学发现了,也去买了,老师看了不错,干脆要求每人都买一份,他们学校打算拿这套试卷做教研材料,不光学生们在做,连数学老师也在熟悉各种题型。
  这个时候,楼小乔才真切的感受到了在学校读书的好处,没有人比她更了解市场行情。
  学校跟学校之间的消息是相同的,育才这边一定下来基调,很快就有别的学校也收到了风,不光新都一中二中等公办高中,连隔壁县的学校也开始要求学生买资料,有些没有买到的,只能借同学的用,有些学校已经把讲题这个环节,定为晚自习必备的项目之一。
  一向跟学校的学生交集不多的楼小乔,也从姚娟那里得到了消息:“好夸张啊,我一个初中同学,拖我在新都帮她买一下资料,她高中转学去了贵省,说那边有些学校也开始要求学生买了,他们市里还没有多少,晚了一步买不到,听说我们新都好买,让我帮她代买个五十册,见了鬼了五十册我也买不到啊。”
  刚开始书店进货都比较保守,最多的一家也就拿了三百册,那还是一中杂货店的老板,跟楼小乔关系好才肯拿。
  当初楼小乔劝他多拿点信笺纸,他保守了点,这回楼小乔让他再拿个千吧册,他又不敢。
  结果三百册一拿出来,马上就卖完了,再去印刷厂补货,人家就说要交钱预约了。
  这回他不敢掐着手指头自己算,于是找楼小乔估了个量,决定多拿上一些。
  楼小乔一般都是静静的听着她吐槽。
  她发现吧,姚娟这个人不需要你多回应她的话,只要有人听,她就愿意说,偶尔搭句话就行,班上有些人觉得她话太多了,真忙起来谁都顾不上她,只有同桌的楼小乔能听她说上几句。
  楼小乔问:“贵省买不到这个资料,那你同学是怎么知道这个资料好的?”
  姚娟说:“他们市里有个老板,在这边出差就带了五十本回去,恰好被他们老师看到了,觉得好就就经常拿里面的体型给学生做练习,后来他们也觉得这题是真的好,就让他们去找找,但这个资料我同学都找遍了,别说他们县没有,连他们省城都没有。”
  于是才找到姚娟这里来。
  听说最开始卖起来的就是姚娟他们这边,她还找了好几个同学,人家都说书店也不多,现在新都的高中生几乎是人手一册,周边的县市也有老师要求买,根本都买不到。
  开玩笑,现在才印了第一版,五万本而已,能覆盖多少学生啊。
  新都在省城周边,这几个县市的人最多了,五万册只够这附近几个县分一分的。
  楼小乔淡淡的搭话:“是不好买。”
  现在市面上针对高考的补习资料还不多,很多都是各大学校自主编写的材料,像齐老师这样年年都带高考生,专注高考复习超过十年的老师很多,但有她这样傲人成绩的却不多。
  先不说她的履历是很厉害了,就她这次被袭击,又传奇的经历,就够很多老师支持她的了。
  事实证明,有了老师参与以后,成绩提高的才叫一个快,当一个学校把这个材料定为学生的复习材料以后,就会有无数的学校开始让学生去买这套资料。
  很快,印刷厂外面已经有人的预约排到了半个月以后了。
  再版本来定了十万册,但楼小乔看了预定的数量,跟杜娟说:“二十万册。”
  杜娟比她要保守一些,还劝她:“万一是这一阵风,后面不火了呢?”
  楼小乔自己就在学校,这套资料的评价有多好,只有她自己知道,现在只是县城附近,经济条件比较好些的地区在用,但连姚娟远在外省的同学都在买这套资料在用了,说明市场都已经打到了外省。
  再版印到了二十万册,连出版社的编辑都劝楼小乔慎重些。
  但楼小乔有她自己的考量,这一版或许是这次高考前印刷量最大的一版了,新都印刷厂必须加班加点的给做出来。
  “高考只有四个月了,对于我们来说剩下的每一天都在争分夺秒,四月份之前印不出来,后面他们的购买积极性也不会很高,第三版我会看着预定情况再版,这一版就印二十万册,时间抓的很紧,一定要快。”
  齐老师那边也知道了这件事,她的这个辅导资料能卖的这么好,也是她比较意外的。
  当初出版社给她商量的版税是百分之十,以她现在的名气,完全可以提高版税的比例。
  但她没有提,至少现在不是跟人提要求提价格的时候,这件事情她全权交给了楼小乔,对于她来说,能坐着收钱也挺好的。
  于是印刷厂这边,全力开动的第二次印刷业务,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了。


第94章
  为了给这一套资料保质保量保时效,新都印刷厂把很多新的业务暂时停了,整个工厂都在为这一册书努力,几乎是开动全部的火里满足这一册书的印刷需求。
  最近他们从造纸厂拿走的货也很多,还从陈妮那里拿到了一个很合适的进货价格,至少一季度的营业收入是很可观。
  侧面来看,今年造纸厂的业务也不错嘛。
  想想去年看隔壁兄弟单位忙到飞起,自家却只能喝点汤,尤其到了今年以后,别的国企都开始倒闭的倒闭,下岗的下岗,他们单位却在一季度拉了个业务上的转折点,放谁身上不兴奋?
  但偏偏这个时候,厂里还有懒怠的老员工,偷奸耍滑混日子的,这个时候可是照妖镜,情节严重的开除,屡劝不听的内退,跟不上节奏的下岗,印刷厂又在这一波业务提高中,裁剪了一批人,厂子里头的活力马上就激发起来了。
  生产节奏快了三倍,几乎每天都有新的业务上门,又有新的销售量出去,很快第二版的二十万册,几乎都没在厂里形成库存,印多少出多少,很快就被销了出去。
  这一次,除了本省的那些书商,更多的是临近省份的来订货,有些连人都没过来,问好出货时间,打了钱让厂里把货寄过来就行,像楼小乔说的那样,过了四月份,来厂里订货的也渐渐少了。
  都不用楼小乔出去问,她只问了姚娟,就大概能了解这册资料的销售情况。
  “谢谢你啊,你可真厉害,我那个同学收到资料以后,马上就分给他们班同学了,听说贵省最近才有书店卖这个资料,但他们已经学了半个多月了,能早点学,那还是比晚一点学好很多。”姚娟絮絮叨叨的说:“现在这资料在贵省也不难买了。”
  四月份开始,厂里就只卖库存的一些货。
  楼小乔明白,今年的高考生是能买的也都买了。
  先把今年的卖稳了,扩大了影响力,才有下一轮的销量,这个时候楼小乔跟齐老师的钱包也都鼓了。
  出版社在齐老师离婚大概半个月后,汇过去第一批版税,扣除个人所得税,大概有十二万块钱。
  两人好好谈了一次,齐老师不计较房子,王健也就不跟她算稿费,其实王健也没想到过她的稿费会有这么多,还有一宗,这会儿的男人,哪怕再多毛病,大多都不会找女人要钱,尤其王健还是个大男子主义的人,齐老师哪怕赚的再多,她也只会留给女儿,想到这点王健便也没算那么清楚。
  齐老师拿到了这笔钱,还专门跑来新都找了楼小乔。
  风和日丽,齐老师看着精神状态也不错,两人找了个小馆子,齐老师头一回主动要了一瓶啤酒,两人叫了几个下酒菜,酒杯碰着酒杯。
  半年前,齐老师都想不到自己会坐在这里。
  前段时间她刚刚去了京市,把工作落实下来了,南江一中也同意了放人。
  现在全国都知道她这个名人,再留着人家也不好。
  但齐老师的辅导资料上,印上去的是南江一中的履历,这就足够提高学校的名气了。
  齐老师说:“我要回京市了。”
  楼小乔没有意外,这一切都在计划中。
  齐老师在找她的几所学校中谈了一家比较喜欢的,还是带高中,但大城市的高中部强度没这么大,那边还能提供职工宿舍短期周转,如果干超过三年,单位还有其他的福利,齐老师只是略加思索就同意了下来。
  女儿现在都读到了大学,也不像以前离不开父母。
  以后她自己愿意去哪里,都由着她,生活费的话她跟王健各自承担一半。
  两人把钱分了分,就把婚离了。
  王健这次没有考虑太多,男人总是比较理智一些,他跟齐老师闹离婚的消息传出去以后,还没扯证呢,就有人把自家亲戚介绍给他,对方年纪比齐老师还小。
  以王健现在的收入,比大部分人都强些,当他发现自己在婚恋市场上还挺吃香以后,对离婚这件事情便没那么难以释然。
  “倒是这笔收入让我很意外。”收到编辑报过来的数字时,齐老师都以为自己听错了:“我打算回去以后把房子买了,以后琦琦要是去京市,好歹有个地方住。”
  她娘家其实有房子,但之前回去过几次,弟媳妇很害怕她回去抢房子,齐老师也觉得没意思,以她的性格,没办法跟这些人住在一起,本来计划拿到离婚分掉的钱,回京市贷款买个小一点的房子。
  但有了这笔钱,齐老师的计划又可以稍微做点更改。
  她现在手里的钱不少,可以选择全款买个两房,或者贷款买个三房,等她去那边工作稳定些了再说。
  而且听楼小乔的意思,版税钱应该不止是这一笔,后面持续还有。
  齐老师也不知道后面能卖多少,她还是保守一些为好。
  楼小乔说:“咱们做的保守一点,上半年再印个二十万册吧。”
  有好几个外省的新华书店愿意做当地的总经销,签了经销代理权,那她就不能卖给当地任何一家书店了,但对方定的数量也很可观,一次定走一万册。
  “二十万?”齐老师默默算了一下能到自己手里的钱,有些意外的说:“不是说现在订货都少了吗?”
  她还以为就是乘着自己这个案子最近审讯的东风,有了点名气,所以才卖的比较好呢!
  楼小乔怔了一下,很快明白过来齐老师担心的是什么,笑着说:“我打听过了,这套资料目前的评价都很好,好多学校都拿这套资料当做指定辅导资料,学生几乎是人手一本,但咱们的销售范围有限,能买到的这段时间都买了,但是过一段时间不一样,到时候下一届的高三也开始要做准备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1页  当前第18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0/19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厂时髦亲妈[九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