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小乔说:“如果钱上头真的不凑手,我这里可以借给你们十万,不过这钱你们后面得还我,我后面还有用处的。”
这钱是她留着打算创业用的,不能这么冲动给了他们家。
但这个铺子她也很心动怎么办,生怕张爸爸刘妈妈因为缺这点钱买不到。
而且跟对方打了这么久的交道,对方家里什么人品她也很清楚,没有必要防着他们。
她身上有多少钱,张让从没有打听过,只知道她自己盖房子花了不少,而且最近还在搞装修呢,他是不知道有这笔钱的存在,当然有他也不会算计她的这些钱,有点自尊心的男人,就不可能盯着自家婆娘的钱包。
张让挑了挑眉:“你这么富有啊。”
楼小乔:“嘿嘿。”
还不等第二天去家里跟父母说这件事,张让又跟沪市那边的中介跟朋友联系了一下,约好了十一去沪市,又给张明远打了电话,楼小乔嫌他打电话吵人,脑子里面被吵的乱糟糟的,干脆去楼下背书去了,张让想喊她听一耳朵的,结果才只打了个手势,人就跑出去了。
楼小乔心里有些忐忑,她还不知道自己做的这个决定对不对。
当时说出口借的这个话,说完她心里隐隐有些后悔,但话都讲出去了,现在说不借好像也不好。
所以她干脆不给自己反悔的机会,不听他们讲电话。
她当时为什么这么激动了呢?
算了算了,不就是十万块钱,看她公公婆婆怎么说了。
她拿着书低着头在小区里面踱着步子,一边看书一边大声诵读。
这会儿小区里面不少家属也在下头,现在她们跟楼小乔也熟了,碰到关系好一点的,人家还要关心你现在学的到底怎么样了,楼小乔不好跟她们不聊,但一旦聊起来时间又不知不觉的没了,结果下楼才短短十分钟,跟楼下的打招呼都打了八分钟。
麻了麻了,楼小乔往小区边边上,也就是人少一点的地方走去,总算是没有人关心她学习状态,她也松了一口气。
别说,现在这个天气,又没有蚊虫,这会儿秋高气爽的,在这里读书可比在家里窝着要舒服多了。
楼小乔找了个地方坐下,一边朗读一边背诵。
这段时间她也开始投入时间到那些需要背诵上,慢慢的也掌握了一些规律。
有些内容,融会贯通去记忆,其实也不是很难,早上背一些,晚上背一些,再巩固巩固。
她记忆力本来就比别人好。
这样背诵了大概一个小时时间,楼小乔放下书本,伸了伸懒腰,做了几个舒展的动作放松自己。
人也走到栏杆前头看向外面。
这会儿擦黑了,街上也亮起来灯,已经不太适合看书。
就在这时,一道熟悉的声音传了来——
“你到底什么时候离婚啊?”
这声音,楼小乔汗毛竖起,朝着声音传过来的方向看了过去,就见到露露像个树袋熊一样,几乎是挂在了男人身上,那男人一手揽着她的腰,嘴里甜言蜜语的哄着她:“一个黄脸婆而已,我早就不耐烦跟她谈了,我就是不想给她分钱分房子,你等我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肯定跟你结婚。”
天太暗了,看不清女人脸上的表情。
但楼小乔隐隐有种想吐的感觉,这个女人还真是死性不改,在三的道路上绝不回头啊。
捷径,有那么好走吗?
第81章
这一周王志杰“轮”去了江美慧家。
江美慧家也在这一栋,吃完饭王志杰就来这边做作业和玩。
他现在一年级,成绩一直不是很好,拼音那些他之前没怎么学过,这一阵子老师才重视起来,给他开了小灶补习,他才稍微好那么一点,在这里做作业就可以跟小帅一起。
这个烦恼,两个幼儿园小朋友是不懂的了。
到了晚上奶奶就不许亭亭画画了,家里有黏土,她可以捏黏土玩。
电视开着,爷爷在看《新闻联播》。
小锦偷偷跟亭亭说:“我听爸爸说,他要跟爷爷奶奶去沪市。”
这些都是大人打电话的时候讲的,他在沪市长大,听到这两个字觉得特别熟悉。
亭亭看向他:“咦,你不就是沪市人吗?”
小锦的户口就在沪市,家里的孩子都知道。
小锦点点头:“可我不想回沪市了,我觉得新都就很好,爷爷奶奶也很好。”
家里也比较好,不吵架。
小孩子是最敏感的,哪怕大人背着他吵,他也会感受到家里异常的氛围。
亭亭小大人一样,压低了声音说:“那你喜欢新都就新都待着呗,你像我,我也不爱出远门,那爸爸他们去沪市,你回跟着去吗?”
这也是小锦忧心的地方,因为他只知道大人们都要去沪市,又不知道去沪市干嘛,他心里暗暗在想,是不是轮到外公外婆带着他了,他在外头也听到有人讲,有些孩子父母离婚以后,爸爸带一阵子,妈妈又带上一阵子。
他可不想去沪市了!
外公外婆虽然也很疼他,但他们不喜欢爸爸,家里经常吵架。
妈妈也不常常带他,她最多的时间就是待在外头,经常回来回来,小锦都睡着了。
那几年,还是张让带孩子比较多,只要他有空,就会想方设法带着儿子出去玩,谁带的跟谁亲,小锦其实更喜欢爸爸多一点。
但如果爸爸不要他了,轮到了他妈妈呢?
最近小锦忧心不已,他担心爸爸去沪市,是送他回去的。
他在这边有自己的朋友了,而且也很开心。
亭亭扁扁嘴:“你真的要回沪市去了吗?”
小锦压低了声音说:“我也不知道呀。”
反正他不是很开心。
而且而且,过了十一学校还有秋游呢,他都期待好久了,可不能这个时候回沪市。
关键关键关键,现在要是回去了,几个小伙伴该怎么办呀?
小锦苦着脸,几乎要哭出来。
而屋外的几个大人,压根没有注意到小朋友们的情绪,他们已经商量好钱的来路。
很简单,张明远把老家的房子一抵押,借了一笔钱出来。
“小乔的钱就不用了,她手里肯定也没多少钱,要是给了咱们,说不得以后都得惦记着,这日子有了金钱纠纷,以后少不了磕磕绊绊的,这钱我们就从老家的银行借,如果顺利把商铺租出去,一两年就能还了。”
其实也用不着一两年,房租如果是按年收,一年就能收十万。
加上押金,今年说不定就能把钱还上。
只是今年说好的要去海南玩,要给全家一人买一台手机什么的,肯定是办不成器了,家里现在是经济最紧张的时候。
张让说:“那我就跟小乔说一声,就说您这里钱够,不用跟她借。”
刘菊花点点头:“对对对,就这样跟她说,也不用解释太多,显得咱们跟她生分了似的。”
看吧,不借钱还怕人多想。
可借了也怕人多想,这段日子刘菊花就没少为了这件事情为难。
张明远说:“既然是要去沪市,不如带着几个孩子过去玩一趟吧,小锦从小在那边出身,亭亭跟小帅也没有去过那边,要不你回去问一问小乔,看她要不也去一趟,刚好是十一,全家一起去那边玩玩也好。”
张让说:“您是想全家一起过去?”
来回的火车就得两天,去那边能玩个几天?
还要办正事,哪有时间玩?
所以楼小乔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不仅她不想去,她还不想几个孩子过去:
“一来一回时间也赶,这几天我来带着孩子就行,这趟就别带着他们过去了,回头找个机会再带他们过去玩就是,你们这一趟去,该办事办事,带着爸妈去那边玩一玩,办完赶紧回。”
不是楼小乔矫情,这个年代的火车还没提速呢,从新都到沪市有一千多公里,就算是坐卧铺也很受罪,飞机也就算了,这个年代的飞机可不是一般人能坐的起的,听说这一趟买铺子,家里还要贷款几十万,现在不是花钱的时候。
张让靠着楼小乔坐一起,有些心猿意马,两人结婚以后,还从没有分开过这么久呢。
这回要出去这么久,想想他就想把楼小乔带着。
于是他又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家里人。
跟中介联系,买火车票定酒店行程,于是把去沪市的时间定下来了。
几人不仅把行程定下来,这一趟去,连户口本那些都带上了。
等到了地方,几人也没有直接去找中介,而是把以前的同事萧南喊出来吃了个饭。
萧南也是个实在人,以前跟张让在同一个支队的,刚好最近调来这个片区:“你不知道吧,这个老板做生意亏了,破产了所以才卖铺子的,同样做生意的人嫌弃这种房子晦气,只能降价,不然这种商铺挂在这里,两百万也卖得,再加上他家又在闹离婚,同行都嫌弃他家晦气。”
他目光炯炯的看向张让。
说是亲戚,原来是亲爹妈啊。
萧南也是本地人,跟孙娜娜是发小,他们以前是知道张让父母在一个不错的岗位,不然也不能大学刚一毕业,父母就把房子给他买好了。
今天他俩约着见一面,张让父母就没跟着出来,两人在江边找了个小资气息十足的小酒吧,吹着小风喝着小酒,惬意惬意的。
回去这么久,张让再看这边的繁华,灯红酒绿,觉得自己好像白来了这个城市一趟。
摊开手,风从他手掌心的缝隙里吹过,张让说:“我就跟着风似的,来了一趟,好像什么都没留下。”
“得了吧你。”萧南酸溜溜的说:“我们才是什么都没留下,你看看你,虽然离了个婚吧,不过房子是留下来了,只是没想到你那么快就结婚了,你还真是”
孙娜娜跟他打小儿就认识,人长得小漂亮也会打扮,小时候撩拨她的男孩儿就蛮多的,这种女生从小就优越感强,一方面她是觉得张让条件不错,在接触过的男生里面算条件好的了,但另一方面就是对命运的不服,她觉得自己还能找到更好的。
这商铺要是一年前买,孙娜娜肯定不会闹离婚。
不过那会儿没想过张让这么有钱,跑来沪市买这么大一间商铺。
他私底下也找人打听过,只听人说起张让老家拆迁了。
张让老家那个地方,也算是发达的地区,在那边市中心拆了一栋楼,赔偿的钱肯定不少。
萧南虽然有些发酸,但不得不佩服人家命好。
张让举杯:“听说你也调总局来了,前程似锦。”
萧南跟他关系最好,他现在事业步入正轨,张让是真心替他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