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子吓了一大跳:“怎么了?”
这姑娘,以前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
王菁菁嗷嗷大哭出声,把后头打牌的人也惊动了,有人跑过来看她俩到底是怎么回事,便听到王菁菁跟母亲哭诉刚才的过程,菊子一听就怒了。
“他娘的,我带你去找他。”
“我不去。”王菁菁怕死了,那男的很凶,就算是她妈妈也打不过的。
菊子说:“报警啊,这种人不关他几天,留着过年吗?”
于是跟打牌的那一群人说了声,关了超市就往最近的派出所去。
去报完案,警察也把人逮回来了,原来那女人今天不在家,留在那里的是她的一个“男朋友”,这男的看今天来送货的是个小女生,起初只是想给她一张□□,谁知道她一眼就认出来了,这男人恼羞成怒,还起了色心。
这要是对门住着的人说几句重话,也就罢了,偏那一对老夫妻都是怕惹麻烦的,碰上这种刺头,首先想到的就是明哲保身。
结果王菁菁一走,那男的冲到那对老夫妻家里撒气,把人老头给揍了一顿。
最后这男的被警察抓去的时候还坚持自己没毛病,还以为是打了老头才被抓。
菊子简直要气死,这女的也是她店里的老牌友了,怎么交往的有这种人,她把那女的骂了一通才解气,最后拉着女儿回到家时,王菁菁整个人都是蔫儿的。
“算了,看你这样今晚上晚自习我给你请个假。”菊子准备给老师打电话。
初中,周日就要赶去学校上晚自习。
要是换以前,王菁菁肯定特别高兴能请假在家躺,但今天听到妈妈这样说,却闷闷的开了口:“不用了,我要去上学。”
这可真是开了天眼,从没见她主动说要上学,菊子不可置信的看向女儿。
“妈妈,给我炒点咸菜带着,我们学校的菜太难吃了,给哥也带一瓶。”兄妹两个都在一个学校上学,哥哥在的高中部离他们初中部很近,平常两人经常能碰上。
菊子脸上露出来个大大的笑容:“行,你想要带什么菜?”
王菁菁丢下一句话,就回屋收拾书包去了:“萝卜咸菜吧,我哥喜欢吃这个。”
菊子麻溜进了厨房,给她炒菜去了。
王菁菁默默收拾着书本,或许楼小乔说的对,她应该去上个大学的。
不上大学,说不定以后打交道的就都是今天这种男人那样的,想想她就觉得很可怕。
虽然读书很辛苦吧,但好歹她家条件还不错,她妈妈还能给她托底,就像她妈妈说的,就算以后成绩不好,多花点钱上个私立的大专也不错,好歹也是个大学生了不是。
虽然还是蔫哒哒的,但好歹愿意去上学了。
王菁菁收拾好了书包,菊子那边的菜也炒好了,儿子到了高三,学习紧张,连周日都不能回来,她还额外炒了个胡萝卜肉丝,放在保温饭盒里面,叮嘱女儿带给哥哥吃,然后送她到了门口,见她远远的离开,这才松了一口气。
总算是没提不上学的事。
她店里生意也渐渐起来了,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她最近打算请个人。
钱的事情她是没操心过的,唯独操心的是这一对儿女,儿子读书成绩好,但没心没肺的,女儿虽然是个贴心小棉袄吧,但读书这反面没少让她操心,如果她听话些还好,以后不求她能赚多少钱,能养活自己就行。
菊子打算这几年存点钱,她想买个门面,现在生意一好起来,房东就在私底下搞些小动作,这样下去肯定干不持久的。
女儿读书成绩不好,她还想多给她存点钱,女孩子没有文化没有底气,这种亏她真的是吃够了,这辈子都不想再经历一次了......
楼小乔辞别了菊子一家,骑着车回到了下井村。
她去城里住了才两个月,村里的变化还挺大的,村里拆掉重新盖房的都有好几家,有些人原本是盖不起新房的,但现在属于努努力也能盖一个,于是能盖的基本都推了房子准备重新盖房。
难怪张玉娇说现在瓦匠难请。
现在这个时候天气也好,少雨水,盖房子也比上半年合适,张玉娇家里请到了工人,就麻溜开工干活,家里拆了以后,全家就搬到楼小乔这边来。
而给张玉娇盖房子的,就是王四顺。
跟以前风光当老板的时候不能比,王四顺现在看着比以前落魄多了,债肯定是收不回来,小汽车也折价卖了,最后还跟露露打了一场官司,要不是他查出露露那个孩子不是他的,说不定现在还要给这女人付抚养费呢。
不过这场官司打下来,律师费也没少花,加上检验花的钱,半套房子都搭进里头去了。
王四顺嘴上不说,但心里其实后悔的不行,当年他要是能好好过日子,听人家的话,不要花那么多钱买车显摆,现金流就不会断,当初不是跟楼小乔闹离婚,就不会找了那么个败家婆娘,最后也不至于折腾到连工程款都拿不出来的地步。
到现在他也不觉得是自己的问题,怪都怪露露。
可惜等到他后悔了的时候,发现楼小乔都已经再嫁了。
打死他都想不到,楼小乔会再嫁的这么快!
王四顺心里头觉得憋闷极了,最近又是在给张玉娇盖房子,每次看着张玉娇全家人齐齐整整,进出住着的就是他以前的房子,他心里就更气闷了,如果他有乳腺,这会儿估计要多几个结节。
以前王盛是个多老实(傻)的人,从小跟着他屁股后面玩,现在怎么说的好,他王四顺居然在给王盛做工程。
算了,再想下去,他得吃不下饭了。
跟张玉娇的工程是按包工程算的,干多拿多,不管饭,瓦匠拿走一天的工钱,到点就下班,但王四顺不行,他要赶工期,时间上就耽误不起,好在最近天气没那么热了,这段时间干脆支了个棚子睡在工地上,吃饭就近上张玉娇家买,预计这个工程干完得两个来月吧,不过赚的钱比按单日算划算,也要更辛苦一些。
就在王四顺蹲在工地吃饭的时候,楼小乔开着小摩托突突突的进了村子,又哒哒哒把车停在自家门口。
她没注意到灰头土脸的王四顺,但王四顺看到她了呀。
楼小乔,他以前可太看不起她了,娘家拿捏她也拿捏的厉害,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楼小乔也打扮起来,如今她看上去跟以前是完全不一样了。
要是......要是以前楼小乔也这样,他肯定不会跟她提离婚的。
不过王四顺也就是私底下酸,楼小乔结婚以后他也去打听过,知道她现在的男人是干什么的,要是换以前他肯定不能相信楼小乔二婚还能找到这么一个男人,但看到如今的楼小乔
就连王四顺也说不出口她哪里不好的。
今非昔比,这四个字用在她身上最合适。
以前不觉得她长得漂亮,但现在的楼小乔能称得上漂亮这两个字,不光是打扮时髦了,连周身的气质都跟以前不同,皮肤也看着很有光泽,那种漂亮是有内到外的,不像是以前露露那种女人,粉浮在身体表面上的美。
他现在只要想想就呕死了,好在他还有点自知之明,不至于觉得靠他的魅力,楼小乔还真能回头看得上他这样的。
他现在只能安慰自己,她混的好,自己的两个孩子也会跟着过得很好。
楼小乔到家的时候,张玉娇刚好从外头回来,正在清洗那一堆盆盆罐罐,张玉娇以前在这里干活也是干习惯了的,甚至住在这里也习惯,刚搬过来时甚至觉得这边比自家还好些,楼小乔家门口就有个自来水龙头,用水很方便。
“小乔,你怎么过来了。”
“来看看我这房子,最近想找人把房子装了。”
“我看了眼,里头晾的也差不多了,现在装也合适,那你打算怎么弄?”
楼小乔简单把自己想做的方案一说,就让张玉娇找一找人,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介绍她家装修,除了泥工就是要找木工,这会儿没什么全屋定制,门和家具都是要请木工上门打,当初她家装好了以后,屋子里头是让泥工挂了墙面和地面的,要晾干的也是那部分,如今只用请油漆工和木工,刮个腻子上大白,再弄好门就能住人了。
“那你还得请泥工,可现在泥工最难请。”不然张玉娇也不会去请王四顺了。
包工程,比正常请人要贵很多。
他带着的那两个人也不是什么老瓦匠,是跟着他后头做的学徒工,现在请不到人的时候,就只能这样糊弄着来。
楼小乔不觉得自己能请得动这个前夫哥,于是打起哈哈来:“我不想找王四顺,也不想跟他有什么牵扯,回头你帮我留意一下,我家里都要搞水磨石,厕所厨房墙面地面都是地板砖,有人愿意接这个小工程,大概十几天就能干完。”
张玉娇想了想:“你家这些是室内工程,不用挑天气的,我找个瓦匠问问,下雨天应该能请到人,就是现在这个天气,也不下雨啊,要么先请木匠,把门先做了,对了你这屋子以后都打算出租吗?”
楼小乔是这样打算的,张让和孩子们都在城里上班和上学,暂时是不会回村里住了。
连家里那块菜地她现在也不种,都给张玉娇种了。
两人聊了一会儿才分开。
在外头耽搁的有点久,等回到婆婆家的时候,已经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全家正围在一起包饺子。
刘菊花安排老伴和面,儿子剁肉馅儿,几个孩子伸长脖子看着,大人们赶都赶不走,一个个的还跃跃欲试的要帮忙。
今天有人给老张送来了几斤明虾,除了一部分打算留着红烧以外,另外剥了一些死掉的包饺子剁成肉馅儿吃,这会儿养殖的虾难得,舍不得扔的。
饺子馅儿是三鲜的,除了肉和虾,还有香菇木耳韭菜鸡蛋,搅在一起显得特别好看,大大的一盆。
刘菊花笑着说:“你爸爸很会包饺子,以前咱们家人少,包饺子都没什么人吃,吃饺子就是要趁人多,大家都来出把力,吃的时候就很香。”
楼小乔表示,她吃现成的就好。
但孩子们很来劲啊,就算是不会包,一个个也跃跃欲试的,纷纷表示自己已经洗白白手手等着了。
这里最大的小帅也才二年级,楼小乔很是怀疑这群孩子的动手能力。
“小帅哥,你也要出手?”楼小乔犹豫了一下。
小帅嘻嘻笑:“我问了爸爸,爸爸说可以。”
楼小乔:“呵,之前你爸喊你做作业,你还说妈妈允许你玩了呢,谁说的话你喜欢听,就听谁的是吧。”
两个孩子你冲我挤挤眼睛,我冲你吐吐舌头。
看样子孩子听话也是间歇性的,比如这会儿就是听爸爸的。
三个孩子又跃跃欲试的看向爸爸。
爸爸比较心软,他们懂得的。
张让看了看三个孩子糯糯的眼神,又对上楼小乔凶神恶煞一样的目光,还是忍不住心软了软,于是说:“你们包慢些,包包好一点,虽然家里现在不缺东西吃了,但也不许浪费粮食,知道吗?”
几个孩子纷纷点头。
小帅伸长脖子看了一眼,觉得时间还有一会儿:“我先进去做会儿作业,等下叫我好不?”
楼小乔:“怎么这么自觉了?”
每个周末不都得磨蹭到很晚才会做作业?
小锦看了哥哥一眼,随口答道:“哥哥跟人约好了打弹珠,他说要帮我把输掉的弹珠赢回来,小军哥哥他们太过分了,作弊把我们的弹珠都赢走了,结果让我找到了有个地方有弹珠,哈哈哈哈。”
楼小乔:“......”
她狐疑的看了小锦一眼,窥见这个傻儿子一副捡了大便宜的样子,又看向张让,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但又说不上来,现在孩子玩的花样很多,小男孩喜欢玩纸板和弹珠,小姑娘们则是喜欢跳皮筋、跳房子,过家家是男孩子女孩子都喜欢玩的游戏。
这些聊天都不在亭亭的接收范围内,她现在会跳皮筋了,但也只会跳很简单的,哥哥们不会带着她玩,于是刘菊花给她搬了两个椅子下去,她自己在下面跳着玩,慢慢的也交到了几个同龄的朋友,她们玩的东西都差不多。
亭亭两只胖乎乎的爪子趴在桌子上,一只脚一翘一翘的,一边看爸爸和饺子馅儿一边说:“妈妈,我还要布包。”
楼小乔:“什么布包?”
刘菊花说:“用布缝的包,里面放点小石子儿什么的,他们跳来玩的,我说她还小不给她弄,这孩子准是惦记上了,你别问你妈,过来奶奶房间,咱们选布头,待会儿奶奶给你缝布包。”
“真哒?”亭亭也不看爸爸干活了,跟着刘菊花去到她房里,奶奶有个小框子专门装布头,外面的孩子都是自家大人给做的。
楼小乔也在楼下看到别的孩子玩过这些,经常是一群一群孩子在一起玩,也不是很讲究,总之好玩,有小伙伴玩连看电视都不香了,于是也跟着女儿一起过去,看她自己挑布头。
亭亭现在还很喜欢鲜艳的颜色,选的也都是很亮的,楼小乔也跟着选了几个,她也可以做手工。
“好了,够了,待会儿奶奶给你做两个,装上玉米粒。”玉米粒的比石头子的轻些,会更好玩。
小伙伴们也会比谁家布包做的漂亮,谁家做的布包更好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