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许积瞧着胡麻的背影,则只是冷笑,故意慢慢悠悠吃完了饭,与两个跟班说说笑笑,还进内院跟老掌柜说了会子话,似乎很不在意,这份气度,倒更让人隐隐为胡麻担起了起来。
心中惦记着事,伙计们也都无心思干活。
纷纷快速地把手上的活计料理干净,生怕得不着机会,便偷偷地溜出了庄子。
到了镇子头上,远远地就看到胡麻怀里抱着刀,站在杨树下。
这份镇定从容,却也让人隐约佩服了起来,莫名的对胡麻多了几分信心。
渐渐地,日头偏西,伙计们倒有大半都赶了过来,满心焦急,等着这场约定好的较量。
却不料,等了半个时辰,许积没有出现。
等了一个时辰,庄子方向,仍是不见一个人影过来。
等得日头将落,众伙计都已经不耐烦了,才见庄子方向,有个偷偷跑了回去看怎么回事的伙计跑了过来,上气不接下气,脸上带着难以形容的惊讶:“许……许积少爷来不了啦……”
众伙计都待了一下,远处杨树下的胡麻也看了过来。
那伙计焦急地说着:“说是什么有急事,直接找管事告假,回城去了……”
“啊?”
所有人都懵了:“什么事情这么要紧?都约好了……”
“没说啊,就很紧张,然后就跑了……”
“……”
这一下子,周围一下子变得安安静静,伙计们面面相觑,都有些难以置信。
“他既然不来,那就算了。”
而胡麻,也是直到此时,才提了刀走了回来,向待在一边的伙计们道:“庄子里还有那么多的活等着,就别在这里愣着了。”
“大同,赵柱,周粱,还有你,你,加上你,你们几个,晚上跟我巡夜。”
“你你你,晚上铡草喂马,院子打扫干净。”
“你们几个,管着灶下的活,老掌柜要的汤水要及时烧好,别凉了,也别烫了。”
“……”
忽见他安排起了活计,周围的伙计们竟一时反应不过来。
过了半晌,周大同先大叫着答应了下来,其他伙计也忽地明白了什么,连连地点着头,对胡麻的安排全无意见。
胡麻率先向着庄子里走去,心里默默想着:“这灯笼提起来,便离守岁人更近了一步了。”
第60章 红灯照夜
“红灯照夜,相安无事……”
黑洞洞的乡野里,一盏红灯,晃晃悠悠,远远的过来。
伙计们带了些许兴奋,更带了些许颤抖的叫声,打破了这浓到化不开的寂静。
也不知有多少窸窻窣窣的事物,远远地见着红灯,便悄然后退,躲进了深沉的夜色里。
孤清清坟头上飘荡的鬼火,也随着红灯靠近,悄然消失。
胡麻提了红色的灯笼,左边跟着一脸兴奋,时不时便拉长了嗓子喊一声的周大同,右边跟了周粱,再后面则是三五个一起跟着出来巡夜的伙计。
他们皆是又新鲜又兴奋,脚步踩在土路上沙沙作响,远远的经过了那些坟头时,也并未躲避,而是直接从旁边走了过去。
瞧那模样,倒仿佛有些故意显摆的架势。
“呜呜呜……”
在他们走过了坟头之后,隐约就听着,坟头那边刮过来的风里,似乎掺杂了些幽咽哭声。
转头看去,依稀可以看到有几个身影,坐了坟头边上,瞪着一双直勾勾的眼睛,看着他们的背影。
胡麻站定了脚步,转头看了一眼,又忽地走了回去。
随着红色灯笼靠近,坟头边上,便忽地刮起了一阵绕着坟圈打旋儿的阴风,到了跟前再看,却是什么东西也没有了。
“咱是红灯娘娘派了过来巡夜的,没打算扰了左邻右舍的清静。”
胡麻提了灯笼,冷声说着:“但诸位也认认,省得将来闹得不好,大家都不好收场。”
几个荒凉的坟头,没有任何动静,似乎也表示没有任何异议。
胡麻这才转过了身,继续提了红色灯笼,向着前方走了过去,众伙计都屏住了声音,大气也不敢喘一声。
这便是红灯娘娘会的巡夜。
手提红灯,待到夜幕降临,便行走于村野,驱散误入的邪祟。
这是红灯会的规矩,红灯一亮,方圆十里,便不许有其他的邪祟驻足,停留,便是埋进了荒坟里的孤魂野鬼,不强制你搬家,但你也在坟头里老老实实呆着。
当然,以胡麻他们现在的本事,当然还没有这么大的威风,这威风,本就是来自于手里的红灯。
等闲邪祟,一见了红灯,便逃开了。
但若有像之前的黄仙那一大家子,不懂规矩的,那便要较量一番。
先讲规矩,再讲道理,讲不过了就动手。
打不过,回去叫掌柜。
而这,便是他们这些伙计来到这里,最重要的一个任务。
“红灯娘娘会,不仅在城里有地盘,有香堂,各个地方,都有类似的庄子。”
而胡麻,在提了灯笼,走过了这一大圈时,心里也不由得想着:“这红灯娘娘,是真的本领就这么大,不管在哪里,挂起了红灯笼,便能让其他的邪祟主动退出十里?”
“还是说,她的厉害之处,在于这些伙计们帮着她巡夜,一旦真遇到了麻烦,就可以降临到红灯笼里?”
他可是记得,在驱赶那群黄皮子时,红灯笼里隐约出现过笑声。
可如今,自己将这灯笼提在了手里,也只觉得这就是一盏普通灯笼,并没什么神力。
不过,也不想这么多,照着做就是了。
一晚六十里,又是深夜荒野,确实难行,但好歹,这巡夜本来也不要求那么严格,况且,他们都是点了炉子的少年,脚步轻快,却也很快就走完了这一圈,重新回到了庄子里面。
胡麻放回了灯笼,检查了一下马厩灶下,各个地方的情况了然于胸。
然后便去叩响了内院的门,等听到了里面的声音,便推门进去,向院里的掌柜禀告:
“事情都安排好了,掌柜的还有什么要嘱咐的么?”
“……”
那位吴掌柜,正坐在了内院里的石凳旁边纳凉……
如今天气凉了,也不知他纳个鬼凉。
见着是胡麻进来汇报,他似乎也并不觉得意外,只是点了点头,上下打量了胡麻一眼。
忽然道:“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
胡麻忙回道:“我叫胡麻,老阴山大羊寨子里人,今年十六了。”
“唔……”
老掌柜点了点头,忽然一拍脑袋,道:“我想起你来了,你反应很快,挺不错。”
胡麻点点头,并不多语。
而这掌柜,却伸手招了招,笑道:“来,我试试你的火候。”
胡麻见他伸出了手,便走上前,伸出了自己的手掌,他曾经在大羊寨子时,被当时过去勘探太岁的管事试过,知道规矩。
却不料,这位吴掌柜并不像那位管事一样,只是两根手指头捏着,而是直接握住了胡麻的手掌。
微微一笑,胡麻顿时觉得一股子阴气浸入身体。
他不动声色,也忙调了自己的炉火对抗。
但如今他前两炷香已满,第三炷香也已茁壮长成,只是距离一炷,还差着一些,但胡麻知道,自己一个寨子里来的少年,却有近三炷修为,太夸张了。
因此他收起了另外两炷,只用这新近攒起来的第三炷命香去对抗。
“咦?”
老掌柜试了一下,放开了他的手掌,惊讶道:“你这底子很厚实呀……”
胡麻早就想好了说辞,便直接道:“我家大人进山,挖到过一些好东西,喂我吃了。”
“所以我从开始封炉,就比其他人快些。”
“……”
老掌柜听着,便缓缓点头,似乎有些满意。
以他的眼力,自然不可能看不出来,这等雄厚火力,可不是胡麻这年纪能直接养出来的。
封阳不泄,再好生打磨力气,到了三十,能有这底子便不错。
而胡麻却不仅仅只是说着这些,边说着,边从怀里拿出了一个纸包,上前放到了这老掌柜旁边的石桌上,道:“这是我家长辈割的一块青太岁肉上生出来的,倒有些不同。”
“家里大人嘱咐我捎给老掌柜,请您别嫌寒酸。”
“……”
那老掌柜笑着扫了一眼,并不甚以为意,慢慢地揭开了这纸包,待到看见那里面暗红发青的一块,却顿时脸色微微一变。
又仔细看了几眼,终于确定,脸上堆起了笑容,态度比刚才实在好了太多。
连连点头,笑道:“不错,不错,你家大人有心了……”
忽地话口一转:“可还有?”
“有!”
胡麻早有准备,忙点着头,又拿出了那块布袋里的青太岁,道:“我家大人怕我跟不上,让我拿着补身子的,掌柜的您看……”
上面刀痕清晰,明显桌上那块是从这里割下来的,而非私藏起了别的,只割了这一块给自己。
老掌柜看到了,才忽然笑了起来,摆摆手道:“你自己留着吧!”
“回头好好补补身子,你这火候啊,已经到了百尺竿头,很快要按道行来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