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后被刘仁轨、薛万钧突袭,阿史那·苏尼失所部向西而去之后,提前遣派斥候查探的秦琼率部没有顺着这条路追击,而是径直向西。
因为秀荣县位于忻州中部,而定襄县位于东北方向,所以近万逃窜的突厥大军在向西之后不久,有的向北,有的向南。
向北的往唐林岗方向,试图迅速北上代州,从雁门关遁去草原……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第一批向北逃窜的阿史那·结社率。
向南的是往秀荣县方向,试图与突利可汗汇合……阿史那·苏尼失就是选了这条路。
草原部落在制度上的简陋和弊端在此刻显露无疑,中原大一统王朝的军队,在类似的情况下,只要建制不散,基本上还是能够保持统一的,而草原部落就不行,各个部落的头领、小头领都会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
所以,秦琼在距离秀荣县东北方向三十里处完成了一次完美的突袭,这位名将将麾下的三千唐骑分成了三拨,连续三次的冲阵将突厥大军的前端完全粉碎。
要命的是如今突厥的兵力已经不足四千了,就连兵力优势都不在了。
惊慌失措的阿史那·苏尼失试图向北逃窜,而刘仁轨率军绕过了后军,斜向杀到了阿史那·苏尼失身边。
独孤德虽然谋略远不如张仲坚,但勇武不让曲四郎、侯洪涛,驱马如飞,手中马槊挥舞如同提笔一般轻松,但在沉重的槊头击打下,突厥骑兵无不被击飞。
杀得兴起,独孤德瞥见一位被众多骑兵围在中间的突厥将领,竟然将马槊抬起,奋力掷出,居然将两个突厥骑兵串在了一起。
“杀了他!”
“嗖嗖!”
后方孙大郎高声呼和,手持大弓,箭去如流星,片刻之间已经射翻了三四人。
独孤德随手抽出长刀,一手捞了个盾牌护在前头,盯着飞来的羽箭,驱马加速。
虽然坐骑连续中箭倒地,但独孤德依旧杀入阵中,左砍右劈,突入二十步,一刀劈在那匹神骏非常的白马头部,然后丢开盾牌,一把抓住了那位突厥将领。
阿史那·苏尼失被生擒,附近还在顽抗的突厥兵力终于开始了溃散,秦琼、薛万钧、刘仁轨在前中后三处肆意砍杀,肆意穿插。
除了部分被秀荣县突厥兵力接应之外,剩下的四五千突厥人,有的向北,有的向南,有的向西,四处逃散,再也不成建制。
突利可汗恶狠狠的盯着不远处的黑夜,自己已经够谨慎的了,在定襄县左右布置万余兵力,没想到一夜之间全数溃散,阿史那·结社率遁逃,阿史那·苏尼失被生擒。
虽然心中满是愤慨和怒火,但突利可汗知道自己需要迅速做出选择……自己手中虽然仍然有万余骑兵,其中还有数千精锐王帐兵,但如今唐军左右夹击,将秀荣县夹在了其中。
最要命的是,适才斥候回报,面前的数千唐骑分兵,不知数目的唐骑有向北的趋势……如果让唐军攻占唐林岗甚至原平,那自己的退路就会被截断。
需要强调的是,从赤塘关追击开始,李善始终保持着克制,并没有与突厥开启大战,双方更多的只是对峙而已。
其实这是李善的心虚,但也同时导致了突利可汗对唐军兵力的具体数目并不了解。
“泥孰!”突利可汗厉声喝道:“给你五千骑兵,往东逼退唐军,卡住唐林岗,遣派人手去代州。”
阿史那·泥孰应了声,迟疑的看着黑暗中影影绰绰的唐军,他知道突利可汗的意思,留在秀荣对峙魏嗣王,自己去保住唐林岗。
但突利可汗能扛得住魏嗣王吗?
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夜战(续二)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这个夜晚,第二场战事爆发在河北与河东的交界处,飞狐径。
与忻州战事不同,这场战事的规模并不大,但却更加血腥和残酷。
黄昏之后,程名振亲自率兵,与幽州司马虢国公黄君汉携八百精锐,驱马入飞狐径,距离谷口十里处下马步行进军。
差不多就在刘仁轨、独孤德在定襄县放火的同时,河北唐军终于抵达了谷口。
程名振先行遣派斥候上前,试图摸进营寨,打开营门。
这个营寨还是当年李善用红砖修建的,就在飞狐径西口处,随时能出兵堵住飞狐径。
似乎等了很久,但似乎也没多久,突然有嘶吼声划破长空,黄君汉持刀在先,狂奔进击。
营门已经大开了,唐军斥候摸掉了外围,但在打开营门的时候被发现。
双方混战,仗着身披铁甲,黄君汉干脆侧身扑上,将两个突厥人与一个唐卒一起撞翻,身后的亲卫嘶吼着杀入阵中,将突厥人一路杀得退回营寨内。
偷袭已经失败,程名振遣派人手以火把报信,率剩余的士卒也扑了上去。
惨烈的厮杀就此展开,程名振不知道这个营寨有多少敌军,更不知道营寨的西侧是否还有兵力,但却只能如此。
总的来说,唐军还是占据了优势的,毕竟是从河北万余军中选出的猛士,又都身披铠甲,而在营寨内,突厥人骑术无用武之地,而且他们还是因为契丹骑兵的遁走刚刚入驻这座营寨。
程名振手持长刀劈翻一个刚刚戳死一个唐卒的突厥人,长刀收回转而直刺,戳入了另一个突厥人的心窝,眼角余光扫见不远处的黄君汉陷入包围,身边的亲卫正在苦苦支撑。
猛地将长刀掷出,砸在一个突厥人的脑袋上,程名振顺手拔起戳在地上突厥人尸首的长刀,与身边的几个亲卫杀过去。
“往右,往右!”程名振高声提醒,源源不断的突厥人正从右侧的通道涌出。
黄君汉一声不吭的拎着刀奔去,交战片刻,身边二十亲卫已经死的差不多了,可见厮杀之惨烈。
程名振喘着粗气,环顾左右,高声指挥,调配兵力,一波波的唐卒在他的指挥下轮番扑上,将涌出来的突厥人死死的扛住。
这座李善当年修建的营寨并不算大,只能容纳千余士卒,前部、中部空虚,用以迅速出兵,后方是宿地,右侧是马栏,左侧是武库。
就在前部的略为空旷的场地里,双方士卒短兵相接,唐军要抢下这座营寨,以保证拿下飞狐径,接应后续兵力,而突厥人疯狂的猛攻,试图穿过唐军抵达马栏,他们相信,只要能骑上坐骑,就算不能击败唐军,也能成功的逃走。
敌我双方都在竭力厮杀,后方投来的箭雨让一个个士卒倒下,不过唐军因为装备优良,略占优势。
但突厥人心知肚明,唐军都已经杀到眼前了,如果不能杀出去,死亡是唯一的结局,所以死伤惨重也不退却。
看着一个个儿郎的倒下,程名振脸色铁青,转头看向马栏,调配百人牵出战马,反正场地略大,将突厥人放出来,来一次战马冲阵。
就在这时候,突然火光大作,程名振脸色大变,营寨的后方燃起了熊熊大火……这自然是突厥人干的。
程名振立即明白了,营寨不远处一定有突厥兵力,突厥人是企图以此报信。
披甲冲阵五次退回来的黄君汉也在喘着粗气,“关门?”
如今火起,谁都不知道是唐军后续的双士洛、田留安先赶到,还是突厥援军先赶到,关闭营门,至少有机会守住营寨。
程名振的面孔都扭曲了,下一刻,他咬着牙道:“放火,放火!”
“放火?”
“放火!”程名振高声厉喝道:“将他们锁在后面,左侧也要遣派人手守住,留五百人,剩余的去牵马!”
黄君汉反应过来了,如果闭门以守,的确能守得住营寨,但如果是突厥援军先赶来,就能封锁住飞狐径。
飞狐径地势险要,道路狭窄,若是突厥大股兵力堵住西口,就算双士洛以骑兵冲阵也无济于事……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兵力不能展开,唐骑冲阵能力再强也发挥不出来。
之前双士洛数次攻打,就是在这儿被堵回去的,这也是程名振在十里外选择步行进军,选择在夜间进击的主要原因。
“你留在这儿……”
程名振的话还没说完,黄君汉已经翻身上马,高声指挥,汇集数百兵力牵马出寨。
火势越来越大,突厥人没想到唐军也放火,偏偏今日风势正好是往西,火借风势,将营寨的后院全都点燃。
突厥人嘶吼着要往外冲,甚至有几个浑身上下都是火焰的不顾生死的往外扑来,程名振冷静的让士卒将杂物堵在前面,再放上一把火,将右侧的通道变成了火场。
不停的洒出箭雨,又牵出了几十匹战马,十几个突厥兵好不容易杀出来,唐军士卒驱马冲来,轻而易举的将对方击溃。
营寨内问题已经不大……虽然不知道突厥还有多少兵力,但至少冲出来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程名振一边观望战局,一边让士卒登高望远。
但不久之后,程名振的脸色阴沉下来,最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西侧有马蹄声响起,突厥援军赶到了。
程名振的运气实在不太好,其实原本蔚州是没有多少突厥兵力的,但因为雁门关外道路太过狭窄,出兵的速度太慢,数以万计的突厥人急着北返……忻州今夜才降雪,而代州一大早就大雪飘飞了。
所以也有些突厥部落准备选择从蔚州回返草原,有的从蔚州北上,有的走飞狐径……黄昏前从飞狐径去河北的契丹等部落就是个例子。
换句话说,好几个规模不小的部落都在蔚州,停留在灵丘到涞源一带,也就是灵丘县到飞狐径一带,所以能迅速来援。
黄君汉没有选择固守,他很清楚,自己也守不住,而是在斥候回报之后,他第一时间率五百骑兵进击。
更加惨烈的战事就此爆发。
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夜战(续三)
在下令全军向前的时候,黄君汉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迟疑,这是出自他征战沙场的本能,他什么都没有去想。
但在远远望见黑压压的突厥骑兵的时候,很多往事突然在心头盘桓。
后世说起隋唐之交,总会津津乐道于瓦岗,无非是此地出了太多的人杰,光是天策府内就有一大批,以秦琼、程咬金为首,李孟尝、李世绩、牛进达、公孙武达、张亮、罗士信、郭孝恪。
除此之外,王世充麾下大将单雄信与将山东、河北搅得天翻地覆的刘黑闼也都出身瓦岗。
甚至于在这一世的玄武门之变中,除了李善之外,最重要的两个将领,叛乱的王君廓与选择打开玄武门的常何也都是瓦岗出身。
而这一切都源自于那一年一个叫黄君汉的狱吏徇私放走了一个叫翟让的犯人。
黄君汉至今还记得自己当年是如何想的……若无刘邦,萧何也不过刀笔小吏而已。
可惜翟让终究远不能与汉高祖相较,但黄君汉幸运的遇见了可以与汉高祖相提并论的李世民。
说到底,黄君汉与张仲坚一样,不甘心,不甘心沉沦。
自那之后,黄君汉在李世民麾下陆续参与了柏壁之战、洛阳虎牢之战,履立功勋,爵封国公。
而这一夜……黄君汉耳边传来异响,他低下头,俯下身子,任由撒来的箭雨击打在铠甲、头盔上。
越来越近了,黄君汉握紧了马槊,双腿用力,驱马加速,一声暴喝声后,长身而起,槊头左右横击,登时四五骑被击落下马。
突厥阵中大哗,纷纷左右让开,但在如此黑夜中,即使骑术高明的突厥人,也很难从容。
随后的四五百唐骑以黄君汉为先锋,犀利的杀入阵中,将突厥杀得节节后退。
不远处的寨堡内,登高观望战局的程名振手心全是汗水,他很清楚黄君汉为什么选择出击……无非在于惑敌。
使赶来的突厥援军短时间内没有办法摸清楚唐军兵力数目,从而拖延时间,等待双士洛、田留安率兵赶到。
但毫无疑问,黄君汉本人与麾下的四五百士卒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随时可能降临的死亡。
阵中的黄君汉奋不顾身,铠甲上布满了羽箭,犹自向前进击数十步,甚至咬着引军后退的突厥追杀出百步。
程名振已经不太看得清楚战场了,迟疑着回头看了眼下面的寨堡,被火墙封锁在后面的突厥人已经陷入绝望,一次又一次疯狂的向外进击。
但在数百唐卒的进击下,突厥人一次又一次的被杀退,不是他们不肯求生,每一次杀出来之后,唐军都会以战马冲击,使得他们无法组织起来。
但相对应的,程名振也无法从寨堡抽调兵力去支援黄君汉,更何况就算他带着剩下的几百士卒填上去……突厥稳住阵脚,还是能看穿。
到那时候,程名振别说飞狐径,连守着寨堡等双士洛的援军赶到都不可能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停了半日的大雪又开始在空中肆意飞舞,当斥候气喘吁吁的赶来之后,程名振的心如同刚刚被夹杂着雪花的北风挂过的脸庞一样冰冷。
黄君汉已经竭尽全力了,但突厥显然也察觉到了……即使在黑夜中,突厥将领也能发现,从头到尾猛攻的也不过四五百唐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