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759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苏定方点点头,“突厥虽然北返,而且已近黄昏,未必不会设伏。”
  虽然说入夜之后,突厥骑兵的活动能力大大受限,但唐骑也一样,若是乱战……真不好说谁胜谁负。
  李善希望秦琼能给突厥施加压力,但需要保持一个度。
  既不能让突厥感觉到太大的压力以至于一溜烟跑掉,也不能让突厥感受不到什么压力以至于南下在介休到平遥之间布下重兵。
  前者会让李善失望于不能削弱突利可汗的实力,以至于都布可汗与突利可汗不能相互制衡,后者会让李善不能迅速解围并州。
  只要能解围并州,并且确保粮道不被截断,与并州军、代州军残部汇合后,李善手中的兵力就足以与突厥抗衡。
  在经历了武功一战之后,李善实在不想再打以弱抗强的这种战了,太考验心理承受能力了。


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闯祸了
  大约就在尉迟恭、刘黑儿在汾州南侧击破突厥,收复灵石的同时,另一场战事在数千里外的兰州爆发。
  与刘黑儿在晋州与突厥狭路相逢一样,这也是一场遭遇战,双方都没有料到。
  十月十五日,夷男率薛延陀大军迅速北返,其弟利咥灰于泾阳抢先撤退,引发大乱,李世民把握战机,一举破敌,击溃两万突厥,并将万余突厥困在了泾河北侧。
  从岐州、陇州到秦州、兰州……唐军要么已经被击溃,要么已经回收到京兆,薛延陀的兵力撤退速度非常快,在十月十七日黄昏就已经抵达凉州,并且继续向北退去。
  而突厥被困在了泾河北侧,正是在十月十七日黄昏发动了最后的突围,在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后,都布可汗率三千余残卒得以脱身……不过都布可汗在出了京兆之后也放下心了,因为没有追兵。
  虽然如李怀仁所言,那位代国公李药师有建功立业之心,但唐皇、秦王以及李怀仁权衡利弊,还是放了自己一马……大量的唐骑突然退去,也没有在前堵后截,显然是有意的。
  这也是应该的,没有自己,谁去制衡突利可汗呢?
  都布可汗的猜测是正确的,是符合逻辑的,也是李渊、李世民不得已的选择。
  但世事就是如此奇妙……十月十七日黄昏,北返的薛延陀大军抵达凉州,隔着黄河的鸣沙大营的张仲坚自然是知道的,他早就遣派斥候去了陇右道。
  十月十八日,张仲坚遣派大量斥候渡过了黄河,查探军情,确认了薛延陀大军的确北撤退。
  十月十九日,张仲坚率三千骑兵渡过黄河,想着能不能有些收获……这时候,京兆的战报还没有送达鸣沙大营,但唐军斥候也抓了几个俘虏,得知薛延陀是被魏嗣王逼退的。
  十月二十日,张仲坚自凉州南下,在兰州金城关外与都布可汗狭路相逢。
  一方是有所防备,虽然薛延陀大军已然南撤,京兆应该已经安全,但七八万胡骑由凉州、兰州、河州这条路线攻入关中,张仲坚自然要小心谨慎,更希望有所收获。
  而另一方虽然还没有完全脱险,但一方面遭遇大败而士气低迷,另一方面也放松下来了……唐军若要前堵后追,应该在岐州、陇州,不会在陇右道。
  甚至三千突厥骑兵在经过金城关的时候,率残卒躲在里面的淮安王李神通都不敢阻拦。
  所以,在狭路相逢的时候,张仲坚、郭孝恪、侯君集先是谨慎,甚至引军北走,但很快,这些久经战阵的将领都看出来了,这支突厥骑兵完全没有进攻欲望,只想着逃走,而且也没有后续兵力。
  于是,郭孝恪、侯君集在金城关以北十余里处,涧水东侧,以骑对骑,千余唐骑截断了三千突厥军。
  千余唐骑,对阵三千突厥军,结果是……突厥人四散奔逃,几乎组织不起任何的抵抗,这让率两千骑兵为后续兵力的张仲坚瞠目结舌。
  张仲坚驻守鸣沙大营月余,虽然都布可汗没能从他手里讨到一丝半毫的便宜,但张仲坚也不得不承认,此次突厥来攻的意愿之强烈。
  但此刻,只是刚刚接战而已,占据优势兵力的突厥骑兵已经四散……张仲坚很确定,这不是突厥的战术,而是突厥军已经崩盘。
  原因很简单,虽然是在涧水东侧,但地势平坦,突厥骑兵是有很大活动空间的,六盘山距离这儿还远呢。
  但散开的突厥骑兵几乎只有一个方向,避开唐骑的攻势,绕道向北……绝不是去截断唐军的后路,而是逃亡。
  突厥的崩盘出乎张仲坚的预料之外,但事实上这是情理之中的,数万突厥联兵薛延陀,势如破竹的一路杀进京兆,距离长安只有二十里,但却莫名其妙的遭遇惨败,被困于泾河北侧两日,三万突厥大军,只有一成逃出生天。
  突厥人的士气,已经低迷到了谷底。
  更别说,从京兆逃出之后,突厥骑兵几乎是毫不停歇的逃窜,人困倒也罢了,关键是马乏……而且粮草大都丢失,兰州已经降雪,没有草料,战马不管是速度还是耐力都大幅度的下降。
  当张仲坚将兵力散开,分成小股追击的时候,大部分唐骑都能在平坦宽阔的平原上追上突厥,将对方一个个劈倒戳翻。
  这种情况在唐军与胡骑交战的时候是很难出现的……毕竟胡骑在速度上占据了优势,之前李善几次大破突厥,也都是最大限度的用山脉、河流来限制对方。
  都布可汗脸色铁青的驱马狂驰,在即将逃出生天的时候居然被阻击,他心里也知道不可能是唐皇或者魏嗣王之令……最大的可能是鸣沙大营的唐军。
  至今都布可汗还不知道代国公李药师与张仲坚在灵州大破突厥……如今盘踞在会州、灵州的突厥兵力依旧过万,但早无战意,甚至已经开始北返了,三日前灵州、会州都已经降雪。
  这场追逐战一直持续到黄昏时分,仅率数百骑兵的都布可汗被追得上天无路下地无门,一直被追到兰州与凉州的姑臧山脚。
  看着从四面八方围上来的唐骑,都布可汗终于放弃了挣扎,率十万大军南下,联兵薛延陀,谁能想得到却落到如此下场?
  都这时候了,都布可汗怎么可能想不到这一战败在了谁的手中……薛延陀的突然撤退,肯定是李怀仁的手笔。
  甚至在灵州力阻自己大半个月,如今又围杀自己的主将张仲坚都是李怀仁的亲卫出身。
  呃,事实上,张仲坚都现在都没有确认被自己围住的到底是谁。
  眼前闪过一幕幕的场景,暴毙而亡的父亲处罗可汗,在马邑被斩杀的弟弟郁射设,但最终印象最深的还是馆陶城外初见的那个少年郎……
  “李怀仁,李怀仁,李怀仁……”都布可汗低低呢喃了几声,惨然一笑。
  李善一步步的攀上高位,几乎都是建立在阿史那一族无数人尸骨上的。
  一刻钟后,战事结束了,张仲坚与郭孝恪、侯君集等将领盯着自刎而死的都布可汗,有人脸上带着喜悦……这是大功啊!
  但张仲坚却嘴角有点歪,他猜自己可能闯祸了……都布可汗可是率至少三万突厥渡过黄河的,但这一战突厥兵力没超过三千。
  如果是都布可汗自己幸运,那还好说,但如果是被刻意放走的……张仲坚自然不会忘记,泾州大捷之后,李善为什么要放归突利可汗。


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犹豫
  李善如果这时候得知张仲坚居然截杀突厥,还逼得都布可汗自刎,一定会狠狠的踢张仲坚一脚。
  这不是在捣乱吗?!
  此时的李善还一无所知,还在琢磨着对阵突利可汗,如何把握这个度,一定要让对方付出代价,不然别说代州军上下,别说被攻破的祁县世家,就是李善也忍不下这口气。
  但同时,也不能将突利可汗逼急了,双方打出真火……李善手中的骑兵差不多是大唐关中最后的一批骑兵了,承受不起太大的损失。
  而众所周知,大唐兵源主要就是出自关中,河东都在其次,而且代州军、并州军损失不小。
  夜色已深,介休城内却是灯火通明,李善驱马入城,看见迎上来的苏定方,笑道:“翼国公可收兵了?”
  苏定方点点头,“张宝相、常何在张难堡南侧遇敌,后翼国公率军赶至,破之,斩首数百,突厥四散。”
  “突厥已弃守张难堡,张宝相、常何、尔朱义琛率两千骑兵入驻,其余兵力适才已经回返介休。”
  “那就好。”李善在心里算了算,说起来已经三战了,但实际上也就昨日刘黑儿那场战有所斩获,之后两战尉迟恭、秦琼的战果都不大,与其说是击破突厥,还不如说是突厥是主动撤走的。
  走进一处大宅,秦琼与一位青年出迎,这位青年是太原郭氏子弟郭齐宗,先祖乃曹魏大将军郭淮,祖父前隋真定侯郭衍,其父郭嗣本也是李世民一脉,爵封怀仁县公,如今出任河北道博州刺史。
  太原郭氏以阳曲县为祖籍,不过几百年来已经在各地开枝散叶,介休是其中重要的一支。
  “拜见魏嗣王。”
  李善听一旁的韩良介绍后,挽起郭齐宗,轻声道:“突厥据介休半月,可有袭扰?”
  “劫掠财物、粮草、人口。”郭齐宗神色略有些不太自然,“先后有千余民众被劫掠,不过突厥未举屠刀杀戮。”
  “那是因为他们不敢!”一旁的曲四郎哼了声,“否则他日阿史那一族要用无数头颅来抵。”
  郭齐宗的头垂的更低了,李善脸上神色有些淡,“今夜暂且在此借宿,还请足下供给粮草。”
  郭齐宗心里叫苦不迭,但也不敢不应。
  看着郭齐宗离去,韩良苦笑道:“亦无奈矣。”
  李善微微颔首,这种事他管不过来,也懒得去管,同为世家子弟,裴世矩能为了家族门楣而引突厥入寇,郭齐宗在突厥攻破介休之后为了保全家族,自然也是要竭尽所能的。
  粮草、盐铁、财货、人口,这些都是突厥急需的……只要供给,突厥就不会举起屠刀,这是突厥多年入寇河东,与这些世家门阀之间的默契。
  李善猜测,即使也已经被攻破的祁县,差不多也是如此,几乎所有的河东门阀在祁县内都是有分支的,估摸着突利可汗这次捞的真不少。
  这也是李善在知道突厥企图北返之后,改变策略以骑兵先行的原因之一,不能让突利可汗这么轻松的将大量资源带回草原以壮大。
  大厅内,李善坐在上首位,苏定方、秦琼、尉迟恭等将领以及韩良、温大雅、马周等幕僚分坐两侧。
  “钱九陇、刘弘基明日一早率步卒启程北上,霍邑、贾胡堡、高壁岭、灵石县均留守兵力,确保粮道不被截断。”李善已经与韩良、苏定方等人商议过了,径直道:“以张士贵为主将,李客师为辅,率步卒骑兵三千留守介休。”
  顿了顿,李善加重语气,“明日等后续兵力抵达,秦琼率两千骑兵北上,汇合张宝相所部北上,尉迟恭、刘黑儿分率左右两军为两翼,孤率中军殿后。”
  李善看向秦琼,“斥候可能确凿?”
  秦琼应道:“先后已有五批斥候回报,永安、孝义两县无突厥踪迹,且张难堡西侧有邬城泊遮挡。”
  邬城泊是位于平遥西南处的一个大湖,规模不小,不过后世已经干涸了。
  “好。”李善点点头,“钱九陇、刘弘基率步卒明日应该能抵达介休,兵力约莫在两万左右,若明日战事顺利,步卒继续北上,沿汾水往北,过张难堡,抵平遥县左右。”
  “久闻翼国公勇烈,此战为先锋,必要破敌。”李善盘算了下,“调侯洪涛、曲四郎为辅。”
  这两人都在左军,刘黑儿不吭声,但段志玄却有些不满,这两人都堪称勇将,这不是削弱了左军的实力吗?
  一旁的侯洪涛毕竟是在李善从代州回返后才入门下的,而曲四郎却不同,笑着说:“明日必打出阿郎名号,想必突厥应惊慌失措。”
  马三宝、尔朱义琛与李楷几人都点头赞同,李善当年三破突厥的名声,足以让突厥震动。
  一旦知道是魏嗣王李怀仁率大军来援,突厥选择主力决战的可能性实在不大。
  只要突厥不敢正面相抗,过了平遥、祁县,就能与晋阳、文水、清源、交城等地的代州军联成一片,兵力得到补充,再等钱九陇、刘弘基率步卒赶到,不说有多少优势,至少在兵力上是个平手。
  而此时此刻,位于并州阳曲县外的大营内,突利可汗也已经接到了战报……这个大营原本是唐军营地,并州军南撤之后被突厥抢占。
  “半个月都没动静了,这时候突然北上……”突利可汗狐疑的在心里盘算,“这么巧吗?”
  正在自己开始将一批批财货、人口、粮草往回运抵达时候,唐军突然北上?
  突利可汗一直坐镇并州,遣派兵力四处劫掠,但一直警惕晋州、绛州,在知道秦王领军来援之后一度紧张。
  但随后,唐军驻足绛州不前,而且大批唐骑突然撤兵,这让突利可汗有一些猜测。
  正如李善所想的那样,突利可汗与都布可汗是有默契的……至少后者是信誓旦旦的声称,当在京兆再见。
  所以突利可汗猜测都布可汗未必是攻入京兆,但肯定在关内闹出了不小的动静,所以才逼得来援并州的唐军回援。
  这也是突利可汗一直没有撤军的主要原因。
  立即撤军吗?
  突利可汗有些犹豫,还有大批的粮草、财货没有来得及运送,而且似乎唐军北上的兵力并不多,至少骑兵不过四五千而已。
  犹豫片刻后,突利可汗看向身侧的一员将领,“泥孰,你连夜赶往祁县,收拢兵力,南下平遥,查探唐军兵力。”
  如果真的是秦王领大军来援,那说明都布可汗没能得手,自己干脆撤兵,如果只是偏师北上,自己未必需要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7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59/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