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724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仁寿宫事变之后就多有来往,再至怀仁雪夜下萧关后回京……”李世民半真半假的说:“年前年后,与怀仁见了两面。”
  今天晚上,身为天策府大将的尉迟恭与李善一同杀入宫中救驾,要说李善与李世民之间没有关系,那是在侮辱李渊这个大唐皇帝的智商啊。
  显然,李世民不觉得自己父亲是蠢货。
  李渊微微点头,心想那时候正是太子失德,东宫摇摇欲坠之时,也是怀仁功高难赏,闭门谢客之时。
  这也是李世民为什么将时间点放在这儿的理由……那时候李善手中是没有兵权的,甚至在灵州大捷之后主动提议将赵国公苏定方调回了长安。
  那时候李渊已经起了易储的心思,李善、平阳公主这种极得信任的近人能隐隐察觉到,而事实上大部分朝臣都有这种揣测,因为那时候,在天台山一战受伤的秦王还没有伤愈,就已经真正行使尚书令的职责,天策府属官也纷纷入朝。
  在这种情况下,魏嗣王李怀仁与秦王交好……是合理的,李渊更想到,怀仁看似温顺,实则心有傲气,只怕也不服太子,而二郎却是能让怀仁心服的。
  李渊看了眼远处的侍卫,突然问:“尔朱焕是你的人?”
  “甚么?”李世民显得一头雾水,很是无辜的眨眨眼,“尔朱焕不是太子的心腹吗?”
  入宫前已经从尉迟恭、苏定方、周舫处知晓了今夜事变的经过后,李世民差不多能确定,自己安插在东宫内的尔朱焕,很可能与李善有着某种直接的联系。
  到底是什么关系,苏定方有些支支吾吾,最后建议李世民直接询问李善……不过苏定方的态度也表明了,李善并不会隐瞒。
  关于具体的情况,李世民还没找到机会询问……毕竟李善还在呼呼大睡呢,但现在面对李渊的询问,李世民是断然否认的。
  真的不能认啊。
  “那就是怀仁的人了?”李渊幽幽道:“怀仁遣派尉迟恭、周二郎、苏定方、常何支援天策府,使刘黑儿镇守玄武门,却使尔朱焕率亲卫护佑淑景殿,自己安然入眠。”
  “有可能。”李世民突然脸色微变,低声道:“父亲,援兵赶至时,天策府已经大半失守……周二郎、常何从景耀门入,长林军一员将领突然反戈一击。”
  “谁?”
  “秀荣县伯尔朱义琛。”李世民想了想,“记得他曾经在怀仁麾下……”
  李渊也想起了这个人,“曾任代州司马,雁门大捷、崞县一战均立下功勋,还曾随怀仁大破突厥。”
  “尔朱……”
  “韩陵之战后,尔朱一族几乎不见人世间,唯独前隋边城郡公尔朱敞这一支……”
  父子俩都在心里揣测,太子谋逆是何等要紧的大事,就算当年李善在代地笼络了尔朱义琛,也不至于到这种地步,八成是有别的关系。
  但可以肯定的是,尔朱焕的叛变,与尔朱义琛的反戈一击,肯定是紧密相连的,不会是临时起意的。
  李渊倒是没觉得什么,而李世民不禁心头抽抽,怀仁居然在马周之外,还有后手啊!
  父子俩又叙谈良久,这时候天边已经隐隐见到了鱼肚白,漫长的一夜终于过去了,曙光终于洒在了这个遍布尸首的血腥宫城上。
  天亮后,李渊移驾甘露殿,李世民与几位宰辅随行。
  长林军已经全军覆没,乘乱逃窜的残卒被一一绞杀,毕竟各个坊门都关着,城门也关着,唯一开着的景耀门还被周二郎率兵驻守。
  长林军的将校从李高迁、罗寿一下,或死或被擒,尉迟恭率兵抓捕东宫属官,从王珪、韦挺、徐师谟往下到赵弘智、唐临、李志安一个不落。
  也就是魏征、薛万彻、冯立被李善提前丢出去,不然也难免狱中走一遭。
  这时候,李善终于醒来了,倒不是睡到自然醒,而是模模糊糊之间翻了个身,突然感觉身边有人,摸了把……对方一肘过来撞在了李善的鼻尖上。
  “怎么回事!”李善恼火的睁开眼,却看见个七八岁的孩子背靠着自己呼呼大睡。
  茫然的转头看了看,另一侧还有个孩子也在呼呼大睡,李善认了又认,才认出是李世民的嫡长子中山郡王李承乾。
  两个孩子也是差不多一夜没睡了,哪里撑得住,秦王妃正忙着与万贵妃一同整顿后宫,也没空管,索性就丢在这儿了。
  李善打了个哈欠,想躺下来继续睡,却觉得碍手碍脚的,正琢磨要不要换个地方,外面响起了脚步声。
  这脚步声一听,李善就知道是柴绍来了,这位霍国公在仁智宫事变中倒霉的被砍掉了三根脚趾,所以脚步声很是特殊。
  “都来了三次了,你终于醒了。”柴绍笑着说:“又是在千钧一发之际,力挽狂澜!”
  “姐夫过奖了。”李善又打了个哈欠,“裴世矩好手段,险死还生,实是侥幸。”
  柴绍犹豫了会儿,还是将裴世矩与自己的那番话复述了一遍。
  “原来如此……”李善眉头挑了挑,用力揉了揉眼睛,“他倒是见机立变……”
  难怪曲四郎、王君昊、范图等十余人都能幸免于难,原来还有这遭事。
  在没能伏杀自己之后,裴世矩立即做出了反应,拿出了一个让李善不可能拒绝的理由,而且还找到了能劝得动自己的柴绍,这样的心思,让李善也不得不佩服……真是将所有的资源都利用到了极点。
  “范十一已经遣派二十名亲卫守住了裴府。”李善啧啧道:“但裴弘大一手乱国,难道就这么算了?”
  柴绍苦笑道:“明正法典?”
  “他裴弘大都八十有一了,也不在乎。”
  “无非是为子嗣而虑。”
  李善笑了笑不置可否,话题一转道:“三姐如何?”
  “夜间见金城坊火起,她率亲卫出坊,进不了朱雀门,后与苏定方一同援天策府。”
  小声叙谈了会儿后,柴绍听见外间有脚步声,登时住了嘴,回头看见李渊与平阳公主走了进来。
  “怀仁终于醒了。”
  平阳公主哼了声,“虽大局已定,但父亲、二弟、众位宰辅都在议事,你倒是睡得香甜!”
  李善扁扁嘴没吭声,一旁的李渊、柴绍也不吭声,平阳公主对待李善的态度向来这样……如果李渊或者柴绍甚至李世民呵斥几声,平阳公主一定会勃然变色,开始为李善叫冤。
  呃,大致的意思就是,我能骂他,你们不能。


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请罪(中)
  侧殿内,李渊莫名其妙的看着拜倒在地,口称请罪的李善,瞥了眼已经脸色不太好看的平阳公主,示意柴绍赶紧将李善挽起来。
  “怀仁这是作甚?”李渊眨眨眼,“自禁苑而入玄武门一事,朕已于二郎说过,二郎不以为意,而且日后北衙禁军会驻守禁苑。”
  李善脸色有点苦,“臣请罪,是因为尔朱焕……”
  “尔朱焕?”平阳公主一头雾水,看了眼父亲和丈夫,“这是谁?”
  柴绍小声说:“太子心腹,官居郎将。”
  “朕倒是正要问问尔朱焕其人。”李渊笑着说:“尔朱焕堂弟尔朱义琛在长林军中反戈一击,而且还手刃罗阳……”
  李善率亲卫杀入玄武门上演大逆转,如此力挽狂澜的传奇,不能离开两个人,一个是能在关键时刻节制常何的马周,不然仅仅凭尔朱焕身边的三四人未必能打开玄武门,另一个就是尔朱焕。
  之前李善也承认过,正是尔朱焕这位太子心腹将自己送出了宫城,一切的逆转都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不过李善没想到尔朱义琛居然杀了罗阳,想了想之后低声道:“臣武德四年北上入长安投亲,就是因为尔朱焕,他是臣的堂舅。”
  “什么?”李渊大为惊诧,他和李世民反复揣测过,但没想到居然是这个原因。
  一旁的柴绍与平阳公主对视了眼,前者给了眼色,后者微微撇嘴……他们俩是心里有数的,当时李善来长安的确是投亲,不过投的是生父李德武。
  李渊两手搓了搓,“尔朱一族……韩陵之战后……只有尔朱敞这一支,你母亲朱氏,是尔朱氏吗?”
  “都是百年前的旧事了。”李善解释道:“韩陵一战,尔朱一族几乎被高欢杀绝,不多的几支也陆续覆灭,北地唯独前隋边城郡公一支,但尚有一支逃遁江南。”
  “噢噢,想起来了!”李渊恍然道:“彭城王尔朱仲远那一支。”
  “不错。”李善点点头,“不过这一支逃遁江南后也渐渐泯灭,后人改姓为朱。”
  “母亲已经是硕果仅存,族中已无男丁,所以才会北上,早年前隋边城郡公之子金城郡公尔朱休曾在江南任职,母亲就是那时候与尔朱焕相识的。”
  显然李善早就打好腹稿了,尔朱焕这个点自己是不可能绕过去的,“不过初至长安,一时间难以寻觅,臣患了一场重病,次年又随军出征河北……”
  “直到数年前臣以长史领代州总管府,陛下遣派官员充实,代州司马尔朱义琛……这才知晓堂舅尔朱焕是东宫属官。”
  “原来如此。”李渊捋须细想,倒是都对得上,应该是泾州、原州一战之后,怀仁与二郎交好,所以怀仁才暗中力劝尔朱焕转而投二郎。
  二郎倒是的确可能不知道实情,怀仁向来对身边人极为宽仁,尔朱焕是其舅舅,怀仁不会告知二郎……以免尔朱焕犯险。
  李渊越想越觉得对得上,但一旁的平阳公主却是半信半疑的盯着李善,就算是实情,也不是所有的实情……更别说,平阳公主到现在还记得李善在自己面前信誓旦旦的说不涉夺嫡,扯谎都扯的没边没际了!
  而另一侧的柴绍却是咧咧嘴,他也想起了那次李善信誓旦旦的保证了,不过他记起来当日李善说的另一番话……不过仿效薛家兄弟罢了。
  薛万彻、薛万钧一个投入东宫,一个投入天策府,以保证门楣不坠。
  当时柴绍就觉得诧异,的确,凌敬投入了天策府,成为了秦王的心腹幕僚,如果要对比一下的话,那你李善在东宫的人一定不会是个普通人。
  柴绍猜测过很多人,现在知道了,那个人是尔朱焕。
  虽然说郎将的地位稍微低了点,但也是十六卫体系中仅次于大将军、将军的高级将领了,而且还是太子的心腹……此外还是李善的舅舅,综合起来倒是勉强对等。
  一切都合情合理,虽然说在东宫埋有伏子,但问题是尔朱焕是晋阳老人,早在李建成册立太子的时候就已经投入东宫了,并不是李善想方设法安插进去的。
  李渊笑着说:“二郎此番能转危为安,首功为怀仁,次功便是尔朱焕了。”
  “这个……”
  “若非尔朱焕冒险将你送出宫城,不提朕与二郎……社稷难存。”李渊叹了口气。
  这话是真的,就算李建成将李世民以及子嗣杀的干干净净,就算张仲坚、李靖被李建成笼络,但大乱肯定会遍及关内、陇右、河东各地。
  仅仅关中,张公瑾、张士贵、李孟尝以及灵州军内大量的秦王一脉将领会效忠李建成吗?
  更别说河东南部的数万大军的领军者全都是秦王一脉,他们会伸出脖子让李建成砍吗?
  大乱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大唐和突厥战事正酣,一个不好,大唐就要被灭国。
  平阳公主好奇问道:“怀仁,尔朱焕将你送出太极宫……但是夜间朱雀门、承天门都是落匙的。”
  “的确。”李渊也好奇起来,“之前怀仁还说私下启禀,到底是如何出宫城的?”
  李善咧咧嘴,小声说:“其实尔朱焕带着臣走通训门去了东宫……”
  “呃……东宫?”柴绍神情有些古怪,虽然想一想这的确是唯一的路径,但东宫谋逆,尔朱焕却将李善藏在东宫,实在令人意想不到。
  “何时出东宫的?”李渊笑着问:“记得怀仁提及,出金光门时候天色未明,长林门应该还没有开启吧?”
  李善的声音更轻了,“伯父,夜晚宵禁,只有金光门会开……”
  李渊一头雾水,转头看了眼,平阳公主和柴绍同样一头雾水。
  “说清楚!”平阳公主没好气的说:“卖什么关子!”
  “呃……”李善嘿嘿笑道:“是夜香……尔朱焕寻了个夜香郎将臣带出城了。”
  李渊瞪大了眼睛,指了指李善,他有点同情那个逆子了,如果知晓是这么被翻盘的,只怕活过来都会再被气死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7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4/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