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各坊门都关闭了,用不着打巷战,虽然道路算不上太广阔,但如果是苏定方、王君昊这样的猛将乘马进击,必然能迅速破敌。
就在苏定方、平阳公主迅速赶往天策府的时候,太极宫淑景殿内,李渊还在与几位宰辅低声商量……李善有些听不懂,但影影绰绰的感觉到,他们是在考虑这次宫变之后的处置。
毕竟是坐镇东宫十年的太子,如果要掀起大狱,会有无数人家破人亡,牵连会非常广……李渊不置可否,萧瑀建议要严加追责,而窦轨建议要甄别一二,有轻有重。
虽然李渊也问了李善,但后者只含含糊糊的打马虎眼,这种事自己还是不掺和的好……其实李善心里有数,李渊是不想大动干戈的。
李渊皱眉细想,正要开口,却听见了一阵一阵的呼噜声,转头一看,李善已经靠在榻上睡着了。
“怀仁!”窦轨哭笑不得,就要上去将李善叫醒。
“罢了,让他睡吧。”李渊露出一丝笑意,“两日一夜,一共只睡了一个时辰不到,怀仁疲累非常。”
萧瑀小声说:“适才听魏嗣王解说……也不知他如何潜出宫的?”
李渊没说什么,眼角余光瞥了眼殿外,如今是尔朱焕统领留下的亲卫,李善能潜出宫,应该是与这位太子心腹有关。
苏定方率两百亲卫出宫,而李善却放心的让尔朱焕留在这儿,显然对其极为信任。
李渊在心里揣测,尔朱焕此人是晋阳老人,与李善应该没什么干系……难道是二郎安插在东宫的人?
先有桥公山,再出一个尔朱焕也正常。
但李善能使得动尔朱焕,这证明了什么?
怀仁与二郎最近半年走的很近,但近到这个地步了吗?
为什么太子谋逆,软禁自己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诱怀仁入宫伏杀呢?
一系列的疑问在李渊脑海中盘旋……并不是李渊刻意往不好的方向去猜测,这是作为上位者不可避免的本能。
李渊偏头看了眼睡得很熟的李善,心想无论如何,怀仁三度救驾,忠心可鉴日月。
李善的呼噜声越来越响亮了,还带着节奏,李渊与两位宰辅也不再说话,都在默默的等待着。
片刻之后,陈叔达最先回来,“陛下,赵国公已平北衙禁军。”
李渊精神一振,“子聪细细说来。”
陈叔达瞄了眼还在打呼噜的李善,“霍国公先前被王君廓软禁在衙内,赵国公率亲卫出宫,王君廓恰在承天门外……”
王君廓被生擒活捉,柴绍已经控制住了北衙禁军,随王君廓谋逆的两百余士卒要么被斩杀殆尽,要么弃械投降,苏定方已经率王君昊并两百士卒支援天策府。
李渊在心里盘算了下,大局已定了,现在就要看二郎能不能……
这时候呼噜声突然停下,窦轨推醒了李善,“怀仁,醒来,快醒来!”
“噢噢……”李善睡眼朦胧,眼睛里血丝更盛,“怎么了?”
“曲四郎、王君昊均尚在。”窦轨很清楚李善对身边人的重视程度。
“啊!”李善这下子彻底醒了,没想到王君廓这么心慈手软吗?
李善其实对王君廓、曲四郎、范图以及十几个亲卫不抱什么希望了,已经打定主意为他们报仇……报仇的目标自然是李建成与裴世矩。
没想到居然没死?!
李善呆了呆,张开嘴巴想说什么,但还没等他开口,外间有急促脚步声响起。
“拜见陛下。”范十一疾行而来。
李善嘴角抖了抖,他大概猜到了什么,“出什么事了?”
范十一瞄了眼自家阿郎,再看看李渊与三位宰辅,小声说:“吴国公尉迟恭见金城坊火光大作,中郎将常何、周二郎未能攻破长林军,适才赶回了临湖殿……”
李善咧咧嘴,视线不由自主的移开了。
范十一咽了口唾沫,“尉迟恭持首级而去……”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在场的人都是人精,一听就明白了,天策府那边打的如火如荼,尉迟恭看情况不妙,回了太极宫在临湖殿割下了太子李建成的首级。
李建成的头颅……想必能立即击溃长林军的士气。
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玄武门之变(完)
殿内一时间陷入了寂静,虽然说太子谋逆,罪无可恕,但尉迟恭这样割下太子的首级,还是让在场众人都有些不知所措。
李渊脸色也不太好看,不过还算稳得住,其实他心里也清楚,只要太子不死,二郎就永远不能放心,但居然连尸首都不能完整……
此刻的李善是眼观鼻,鼻观心,一声不吭……没办法,心虚啊!
之所以不让尉迟恭赶回咸阳县,之所以不让尉迟恭去景耀门而是攻入玄武门,之所以非要让尉迟恭去太子所在的临照殿,李善都是经过反复的考量的。
首先,虽然自己是救驾,但毕竟是率兵入宫城,而且还是从禁苑的北侧找到一条小道潜过来的,这种事太犯忌讳了,所以一定要将尉迟恭这个秦王绝对信任的心腹大将给带上。
其次,自己杀入玄武门未必能控制得住局势,而尉迟恭的出现却能迅速瓦解敌军的军心,秦王心腹大将入宫,这能证明很多东西……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再次,李善是有自己的私心的,他不觉得王君廓或者裴世矩会心慈手软的放过曲四郎、王君昊他们,柴绍肯定不会死,而他们是肯定会被斩杀的。
所以李善希望尉迟恭进入临照殿后能下狠手……反正原时空中,尉迟恭也是个狠人,玄武门之变射杀李元吉,也是他砍下了李建成的首级,使得围攻秦王府的长林军溃散。
但没想到,王君昊、曲四郎没死,而尉迟恭还是按照历史轨迹,在天策府还在被围攻的时候砍下了李建成的头颅。
只能说阴错阳差啊,李建成命中注定……李善心想,估摸着李元吉也一样难逃一死。
对了,还有个消息李善是知情的,李元吉被废为庶人,流放益州,不过他的妻妾子女并没有随行,而是被圈禁在宫内。
呃,这一世的李世民可能有些底气。
什么底气?
给弟弟戴绿帽子的底气啊。
殿内安静良久,最终还是李渊用一句话打破了沉默,“咎由自取!”
事实上,尉迟恭不砍下李建成的头颅,局势还真的不太好说。
在李善攻破玄武门的时候,天策府大半都已经失陷了,不过火光大作并不是因为长林军拼命放火。
恰恰相反,后面这把火是李世民放的,虽然长林军的战力不能与李世民从玄甲军中挑选的精锐相提并论,但这等谋逆大事,在如此关键的时刻,长林军士卒也不顾生死,用人命往里面堆也在所不惜。
李世民率亲卫一步步的后退,最后索性借着前院与后院之间隔开的通道,一把火将前院给点燃了,反而得到了喘息的时间。
后院中,嫔妃落泪,孩童哭泣,只有秦王妃无所畏惧,临危不乱,率侍女抚慰勉励将士。
就在长林军开始围攻后院的时候,周二郎、常何赶到了大开的景耀门,沿着路杀进去,一路杀到了天策府外。
不是因为长林军太废物,也不是因为没有受到阻击,而是对方反戈一击……在外面压阵的是燕郡王罗艺的儿子罗阳。
罗阳还在遐想太子登基之后自己如何平步青云,却见后方有甲士攻来,而且放声高呼……魏嗣王平叛之类的口号。
罗阳在惊慌失措的同时也知道不能后退,一边大骂李善这个早就恨之入骨的家伙,一边指挥长林军布防,必须得顶住!
结果……结果身后被人捅了一刀,算不上东宫嫡系,只是因为堂兄是太子心腹而被逼的秀荣县伯尔朱义琛率数十亲卫从背后发动了偷袭。
对于这场谋逆,尔朱义琛是一直到入夜后才知晓实情的,不过来告知他的尔朱焕也有了其他的交代……若见怀仁来,当有所动。
尔朱焕说得很清楚,尔朱义琛也想的很清楚,如果那位外甥真的来了,只能说明太子谋逆必然事败,自己只有反戈一击才能幸免于难。
所以,尔朱义琛杀入阵中后,亲手砍下了燕郡王独子罗阳的脑袋。
不过,尔朱义琛太过狠了,如今的长林军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基层将校都是从天节军调来的……换句话说,罗阳是他们的少主。
当周二郎、常何与尔朱义琛联袂杀到天策府外后,看见罗阳首级的长林军居然调过头来猛攻他们了,即使尉迟恭带着几十个亲卫赶来也无济于事……这也是尉迟恭立即飞马赶回临照殿砍下李建成头颅的原因。
李世民也察觉到叛军攻击力度下降,在心里揣测出了什么变故,苏定方、王君昊、平阳公主也已经赶到了。
被捆着丢在后院两天的王君昊舒展身体,身披铠甲,手持马槊,奋勇进击,槊头下砸将拦在前面的几个叛军士卒的脑袋砸得脑浆迸裂。
苏定方率十余骑兵驱马猛冲,右槊左刀,杀入阵中,如同钢刀切入黄油一般轻松自如。
后方的平阳公主面若寒霜,手持大弓,箭去如流星,进击的两百余亲卫放声高呼,杀得长林军节节后退。
前后被夹击的长林军终于顶不住了,江夏郡公李高迁站在天策府大门外,绝望的指着还在熊熊燃烧的天策府,“杀进去,必杀秦王,必杀秦王!”
李高迁觉得只要杀了秦王,一切还有转机的可能,毕竟陛下只有两个成年皇子,就算现在皇城、宫城已然大变,但太子也只会被囚禁,陛下不会即刻就动手。
只要杀了秦王,陛下没有其他的选择……就算再熬上十年等小皇子成年,但也不会即刻处置太子。
只要杀了秦王!
面对疯狂杀来的叛军,李世民沉稳而奋勇的顽强抵抗,身上的明光铠已经破损,血液从来不及包扎的伤口中淌出。
就在这时候,尉迟恭手持首级赶到,放声高呼,“太子首级在此,太子首级在此!”
刚才还厮杀声不绝于耳的大街上登时陷入一片寂静,只有尉迟恭反反复复的高呼声,就连后院的李世民都听见了。
“是敬德!”程咬金惊喜的喝道。
“太子首级?”疲累的秦琼靠在一棵树上,还有点难以置信,“太子首级……这怎么可能?”
李世民盯着不远处显然不知所措的叛军,缓缓舒出一口气,虽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自己终究成为了胜利者。
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入宫
“拜见殿下!”
“拜见秦王殿下!”
李世民站在已经被拆毁的天策府大门处,看着大步迎上来的尉迟恭、苏定方、王君昊。
第一时间李世民就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变故一定是来自于魏嗣王李怀仁,因为苏定方。
满朝皆知,苏定方永远和李怀仁站在一起,李善的政治立场和政治选择都能代表了苏定方。
当然了,还有一个原因,因为李世民看见了人群最后方的玄武门守将常何。
李世民清晰的记得,李善早在去年初就提及,他在常何身边安插了马周……常何叛去东宫已有多年,没有理由在关键时刻突然率兵来援。
只可能是马周……或者直接说是李善的手笔。
李世民没有追问到底是怎么回事,而是立即询问如今的局势……他抵达长安至今也不过几个时辰,除了永昌坊走水得到示警之外,消息极为闭塞。
“三姐!”李世民惊喜的看见了平阳公主,“父亲可还好?”
平阳公主一边看着基本上被烧残的天策府,一边说:“尚未入宫,不过赵国公适才所言,父亲安好,怀仁在身侧……”
顿了顿,平阳公主加重语气,“几位宰辅亦在,嗣昌已然脱险,节制北衙禁军,护卫皇城。”
李世民苦笑了声,他当然听得懂胞姐这句补充……不要疑神疑鬼疑心到李怀仁身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