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716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身后的程咬金、秦琼已经开始调配人手,准备在前面那个路口往南,绕过皇城回位于金城坊的天策府。
  尉迟恭点了十个亲卫,随口问了句,“今日北衙禁军何人当值?”
  “自殿下征伐河东之日,霍国公起居于官衙内,日夜警卫。”苏制解释道:“今日乃右监门卫将军马三宝、王君廓当值。”
  杨恭仁笑着说:“适才出宫,彭国公正在承天门外。”
  李世民突然打了个机灵,条件反射的扯了扯手中的马缰,放缓马速,他猛地察觉到了异样……之前就有这种感觉,但直到刚才李世民才反应过来。
  今日苏制、杨恭仁至长乐坡相迎,不管自己询问什么问题,他们的回答都是有条有理,符合逻辑,似乎早就有准备一般。
  就连尉迟恭适才随口问了句何人当值,一个平日里都是在宫城内的殿中监,一个不沾兵权的中书令,却异口同声……都点出了最关键的王君廓。
  各种念头飞速的在李世民的脑海中闪现,苏制与杨恭仁从头到尾的那些话,无非都是在暗示,没有危险,没有危险……
  就在这时候,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的锣鼓声突然在右侧的永昌坊内响起,李世民霍然转头,有高呼声传来,尉迟恭、秦琼都紧张起来了,条件反射的向前涌来,挤到了李世民两侧,强行将杨恭仁、苏制挤了出去。
  “是走水了?”杨恭仁保持着镇定的神色,听了片刻后蹙眉道:“幸好今日无风……”
  “呃,居然走水了!”苏制指了指不远处的空中升腾的黑雾,“殿下不宜留于险地,还是先行入宫吧。”
  李世民看了眼已经越来越浓密的黑烟,虽然天色已黑,但永昌坊寸土寸金,灯火通明,还是能瞧得见的,坊内的锣鼓声也越来越响。
  而且虽然今日无大风,但熊熊的火焰已经燃起,映射得黑夜亮堂堂,有着如血的异色。
  此时程咬金伸手接过后面亲卫递来的马槊,槊尖倾斜向下,已经蓄势待发。
  面对苏制的建议,李世民保持了沉默,先是转头看了眼延喜门,随后视线落在了杨恭仁、苏制两人的脸上,神情颇为漠然。
  长安城一百零八坊,走水并不是罕见的事,但靠近皇城的各坊走水的几率相对要小一些。
  但偏偏是自己被父亲密诏回京的当日,最关键的还是自己刚好抵达长安,准备入宫之前,就在东宫东侧的永昌坊发生了走水……这也太巧合了点吧。
  最大的可能是宫内异变,有人在示警……李世民脸上神色已经冰寒一片,投来的视线中夹杂着浓浓的威慑,虽然年轻,但却是统领三军攻伐天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名将,杨恭仁还算稳得住,但殿中监苏制已经是额头见汗,两腿战战。
  “观国公,怀仁今日真的觐见了?”李世民轻声问道,他现在有些后悔,没有遣派亲卫去日月潭看看。
  杨恭仁笑着点头,“午后殿中监亲去传召。”
  “为何殿中监亲去传召?”李世民的视线落在已经脸色大变的苏制身上,“那是因为你知晓,非你亲至,魏嗣王不敢贸然入宫。”
  李世民突然展颜一笑,“罢了,既然回京,自当先拜见父亲。”
  没等苏制松一口气,李世民随即道:“不过路途劳顿,风尘仆仆,孤王先行回府,沐浴更衣,再行入宫。”
  “观国公,距离宫门落匙还有一个多时辰呢,应该来得及吧?”
  杨恭仁终于也忍不住色变,干笑着看看天色,“约莫来得及吧?”
  “那就好!”李世民看了眼前方的延喜门,喝道:“敬德,转南至朱雀门外,先行回府。”
  尉迟恭愣了下,先是应了声,然后看了看延喜门,一旁的程咬金拉了把,这才悻悻的指挥亲卫转而向南。
  肯定出事了,李世民心里有数,尉迟恭、程咬金、秦琼也不傻,自然也看出来了,回到金城坊的天策府最快的一条路就是走延喜门、安福门……但四百亲卫进入皇城,太惹眼了些。
  而且最关键的是,如今情况不明,李世民不愿意冒险。
  在李世民本人看来,无论如何,只要自己不孤身入宫,那就立于不败之地,手上虽然只有四百亲卫,但都是跟着自己征战沙场多年,无论是忠诚度还是战力都堪称一流的精锐,而北衙禁军是不可能全数附逆的。
  苏制、杨恭仁呆呆的站在路口,看着秦王率亲卫从永兴坊侧面南下绕过皇城,之前的一切都完美无缺,但在最关键的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火改变了走向。
  片刻之后,甘露殿内,李建成突然起身,一脚将面前的小案踢飞,面目狰狞的低声叱骂,“李怀仁,李怀仁,李怀仁!”
  显然,不需要去查验甄别,李建成第一时间就能判断出,这场火肯定与昨晚在后宫中消失的李善有关。


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抉择
  金城坊,天策府。
  秦王妃长孙氏诧异的看见郎君大步而来,“殿下回京了?”
  李世民嘿了一声,将腰间的长剑解下丢给了侍女,然后让尉迟恭、秦琼、程咬金径直入内,此次他没有携带谋士幕僚,想群策群力,只能如此了,而且也要详加询问留在京兆的尉迟恭。
  面对李世民的询问,尉迟恭一五一十的将所有事都说了一遍,并没有什么异样,也只有去日月潭值得一说……而且这还是房玄龄、韩良交代的。
  尉迟恭迟疑的从怀中取出半块玉佩,“他以此为信物,召臣率军入城,或至日月潭。”
  “是李怀仁?”程咬金瞪大了眼睛,“是李怀仁谋逆……东宫谋逆……李怀仁是东宫的人?”
  “不太可能。”秦琼摇摇头,“若是李怀仁……殿中监苏制与观国公为何一再强调魏嗣王在甘露殿陪陛下叙话?”
  “叔宝说的对。”李世民点头道:“早在数年前,李怀仁已然归附……东宫如今应该也是知晓了的,意欲以此诱孤入宫。”
  安静了片刻后,尉迟恭突然开口道:“是李怀仁……一定是李怀仁!”
  “甚么?”
  尉迟恭又闭上嘴巴,神情有些犹豫,而一直倾听的秦王妃轻声道:“若李怀仁无恙,那这场火可能与其有关,为殿下示警。”
  “不错。”李世民张开手又攥成拳,反复了两遍,“留在长安的只有宇文士及、薛元超、王君廓三人,若是东宫谋逆,这三人……至少王君廓必然叛变,否则即使殿中监苏制投靠东宫,太子也难以控制宫城。”
  “而宇文士及、薛元超两人,既无此能,更无此胆!”
  “提前示警……必是李怀仁手笔,他应该尚未被裴世矩伏杀……应该没有吧?”
  三员大将都有些懵逼,他们跟随李世民多年,从未见过秦王如此犹豫不决的模样,而秦王妃是心里有数的,低声道:“可遣派人手打探,殿中监苏制今日午后是否传召李怀仁入宫。”
  “不错,再遣人去江国公、宋国公、酂国公府邸,孤不信所有的宰辅都如杨恭仁一般附逆!”
  “诸位宰辅每日都要觐见陛下,若是太子谋逆,很可能是将诸位宰辅扣下,只留了杨恭仁、裴世矩在外。”秦王妃补充道:“是否要遣派人手去平阳公主府?”
  “三姐……”秦王略一沉吟。
  这时候,外间有急促脚步声传来,李世民身边亲卫实际上都是从玄甲军中选出的精锐,头领是由尉迟恭、程咬金、秦琼兼任,原本还有翟长孙,这位在天台山一战中阵亡,李世民选了侯君集,不过侯君集如今还在灵州军中。
  “殿下,府外有窥探者。”亲卫入门低声禀报。
  李世民阴着脸问了几句让亲卫退下,起身来回踱步,晦暗不明的局势让他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
  程咬金低声道:“四百亲卫,足以入宫……”
  “闭嘴!”秦琼呵斥了声,这么简单的道理殿下难道不知道?
  就算王君廓叛变,但北衙禁军内多有秦王旧部,若是四百亲卫攻入皇城,天节军也难以阻拦,足够拥立李世民登基了。
  但问题是如今局势不明了,李世民率军攻打皇城,无论最后是什么样的结局,都很难不使民间议论纷纷……毕竟东宫的谋逆还没有浮出水面,而秦王起兵却是实实在在的。
  说得不好听点,万一攻打皇城,太子、陛下都没了,李世民很可能会背上这个锅……史书上肯定会记载,大唐武德九年十月,秦王攻伐河东,忽隐迹回京,率亲卫妄入皇城,其父、兄亡于当夜,次日秦王登基称帝。
  这样的黑锅,力求完美的李世民怎么可能去背呢?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李世民是绝不会走这条路的。
  “先行遣派人手往江国公等宰辅查探,三姐府邸也派人去。”李世民下令道:“出府者同时启程,尉迟恭,你披甲率十名亲卫,随后从金光门出城,赶往咸阳县,率军进逼长安……若无异动,驻军日月潭左右。”
  尉迟恭应了声,“殿下,臣出城后,可要去日月潭查探?”
  “去一趟。”李世民赞赏的点点头,“但小心提防,理应有人监视庄子。”
  “若是怀仁不幸,也就罢了,若是怀仁……”李世民说到一半住了嘴,“不对,不对,若是怀仁无恙,理应会遣派亲卫去灞桥……”
  程咬金忍不住反驳道:“殿下,李怀仁可不知殿下回京。”
  “你住嘴!”秦琼实在是无语了,他与程咬金同是瓦岗出身,又同时从王世充麾下投唐,而且是直接投在李世民麾下,关系非同一般,不得不解释道:“魏嗣王何等人,既然早投殿下,不会不知若是东宫谋逆,必会对殿下动手。”
  程咬金脑子转了一圈这才反应过来,李世民与妻子对视了眼,两人眼中都有忧色……他们都想到了,太子的第一目标是秦王,但太子背后的第一目标肯定是李善。
  李世民暂时不再去想这些事,如今不仅局势不明了,也不知道李善如今是什么状况,但李世民相信,李善应该没有被杀……不然很难解释那场突如其来的走水。
  “敬德你去准备,府内所有杂役都集中后院。”李世民看向程咬金、秦琼,“你二人统率亲卫,布置防务,以免万一。”
  “是。”
  一刻钟后,十余人从天策府内疾步而出,向着各个方向而去,带走了不少窥探者,随后尉迟恭驱马出府,率十名亲卫向着金光门的方向疾驰而去。
  此时此刻,东市的东山酒楼内,范丰与周新在角落处交流信息,片刻后两人脸色都不太好看。
  周新没能截住秦王,虽然在关键时刻放了把火示警,秦王没有入宫而是回了天策府,但周新也亲眼看见了尉迟恭。
  “秦王心有警惕,应该会遣派尉迟恭回咸阳县领军吧?”周新嘟囔了句,突然问:“阿郎呢?”
  “没找到。”范丰脸色灰败,“城东来回两趟,适才还去了趟城南,沿着龙首渠、清明渠、永安渠,都没找到阿郎。”
  “怎么办?”
  范丰咬了咬牙,“乘夜摸进庄子,阿郎曾经交代过,若是他不在,由赵国公主持。”
  周新犹豫片刻后低声道:“东山酒楼内尚有十余青壮,其中四人是朱氏族人,还有两人是阿郎以前的亲卫。”
  “好,你去吩咐。”范丰抬头看了看天色,“快些,再迟城门要关了。”
  大概前后脚的工夫,尉迟恭率十名亲卫从金光门驱马出城,而范丰、周新十余人从春明门步行出城。


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转机
  天策府内。
  李世民巡视了防务之后回到正厅,神情平淡,没什么表情,踱步进来的秦王妃知道丈夫这样的表情实际上是颇为焦急的表现,低声安慰了几句。
  毕竟现在一切都还没有摆在明面上,顶多是秦王回京后没有入宫引得很多人心有疑虑,东宫也没有正式的谋逆举动。
  李世民低声道:“东宫此番欲鱼死网破,孤倒是不虑,只忧陇右。”
  已经询问过尉迟恭了,在自己启程离京之后的短短几日内,灵州战局再有变化,突厥欲渡过黄河,只可能是攻略陇右道。
  李世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突厥将陇右道打烂……说白了,拼死一搏的李建成无所谓,裴世矩无所谓,但已经将天下视为囊中物的李世民却是很在乎的。
  顿了顿,李世民轻声问道:“可有回报?”
  “只有往江国公、酂国公府邸的信使回来了。”秦王妃脸色有些不太好看,“江国公与酂国公均尚未回府,往宋国公、平阳公主府以及其他府邸的信使都未能回返。”
  “看来东宫在金城坊周边安排了人手。”李世民看了看外面漆黑的夜空,“算算时日,坊门也快关闭了。”
  “是。”秦王妃低声道:“明日……”
  “明日尉迟恭必能领兵抵达长安。”李世民嗤笑道:“孤与赵郡王、平阳公主率亲卫抵达朱雀门,请见江国公、宋国公与舅父。”
  “若是父亲现身,自然一切妥当,若是父亲以及诸位宰辅不见,自然是率亲卫入皇城,接管北衙禁军。”
  李世民其实对目前的局势并不怎么放在心上,他心里有数,在一年多的压制后,东宫手中的底牌也不过就是那些长林军了,自己带回京的四百亲卫足够溃敌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7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6/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