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574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谁让你去招惹崔家二郎的,你到底想干什么!
  不说那些政治因素,要知道清河崔氏出仕在京的族人绝大部分都依附东宫,唯独崔信两边不靠,这就注定了他不会被东宫笼络,裴世矩、裴寂都投入东宫门下,但也有族人在天策府任职呢。
  “进来了。”长沙公主提醒了句。
  高密公主眯着眼细看,一行五人缓步走入楼阁,为首者身量颇高,面带笑意,脚步沉稳,目不斜视却泰然自若。
  楼阁内安静了片刻,无数道视线投来,行礼时候,李昭德、崔仑颇有窘迫之态,张文瓘也有点心神不宁,最后的刘黑儿只低着头。
  唯有李善昂首而立,声音清亮,不急不缓,虽有左顾右盼之状,但神情自然,目光清澈,毫无扭捏之态,与众不同。
  开玩笑,前世自己在小学中学从来是优等生,在主席台上做汇报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这一世更指挥千军万马,面前的娘子军哪里放在李善的眼里。
  太子妃笑道:“如此人物,若是去岁前岁,可为一等乎?”
  “一等尚不及。”高密公主快语道:“挥洒自如,颇有翩翩侧帽郎之态。”
  翩翩侧帽郎说的是李渊的外公独孤信,当年著名的美男子,游猎回城,快马加鞭,其帽微侧,满城皆效仿而侧帽,所以才有侧帽郎这个典故。
  涉及祖辈,秦王妃避而不谈,笑着问:“除却武功,怀仁亦以诗才闻名天下,今日可有佳作?”
  李善的视线在右侧长席扫过,落在了张氏身边那个脸颊绯红的小娘子脸上,踱步道:“去岁在仁寿宫内,见湖中并蒂莲,即得两句,直到月余前方才成诗。”
  “水中仙子并红腮,一点芳心两处开。想是鸳鸯头白死,双魂化作好花来。”
  这下子楼阁内轰然而响,无数道视线先是盯着李善,然后转到了崔十一娘的身上,羡慕嫉妒啊……当年的《爱莲说》闻名天下,今日李善又刻意咏莲,将崔十一娘喻为水中仙子,又有鸳鸯头白的典故,再想想几日后的婚事,如何不让这些待字闺中的小娘子羡慕嫉妒呢?
  就连与崔十一娘坐在一处的几个堂姐妹都不顾仪态,叽叽喳喳起来,如此文武双全名扬天下的未婚夫也就罢了,居然还如此重情义,真是门好婚事。
  一直没开口的长沙公主也忍不住赞道:“如此俊秀人物,世所罕见,清河县公真是好眼光。”
  当年与崔十一娘定亲的时候,李善还没有现在的地位呢,甚至那时候雁门大捷,生擒欲谷设的战绩都没传入长安。
  毕竟还没有成亲,张氏既不好夸耀也不好谦虚,只能保持沉默,心里却在想,那日李善说起今日踏青,这首诗应该是早就准备好了的吧?
  一旁的长孙氏笑着说:“早年初见,丰神俊朗,昂然如孤松,只惜略黑,难比叔宝。”
  “不可相较,不可相较。”高密公主扬声道:“或看杀卫玠,或清谈而亡,何能与数败突厥的李怀仁相较!”
  李善有些无奈,感觉自己像只被人品头论足的猴子,拿自己与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卫玠卫叔宝相提并论了。
  不过也达到了目的,跟着自己入阁楼的几个人都不适合现在定亲,为此李乾佑还特地让李善带着李昭德来,无非就是让李善出风头将其他人衬的黯淡无光。
  事实上,官寒食这一日的芙蓉园内,李善将所有人都衬的黯淡无光,无数人都在津津乐道于李善今日羞辱驱逐罗阳,在阁楼内挥洒自如,成诗吟莲。
  不过,这个晚上,有两个人是没心思想这些的,因为他们都在挨揍。
  而且都是在挨父亲的揍。
  一个是怂恿崔仑去灵州军的罗阳,罗艺恨不得没生这个儿子,在东宫不稳的时候还玩这种小动作,使坏就使坏吧,还偏偏被人逮了个正着,他李怀仁没动手,那就我动手……总不能真的送去宗正寺吧?
  另一个是被罗阳怂恿去灵州军的崔仑,是李善亲自将人交到崔信手中,要不是过几日就要迎亲了,崔信一定会将这个次子打得遍体鳞伤下不了床,让你蠢,再让你蠢!


第一千零二十章 大婚(上)
  长安一百零八坊,平日最热闹的永远是平康坊,但在武德九年三月十二这一日,最热闹的是皇城角边的延寿坊。
  延寿坊是最靠近皇城的十四个坊之一,又背靠西市,早在前隋时期就多有重臣府邸,李渊攻入长安之后,靠近皇城的大批府邸都被收为国有,只偶尔赏赐给宗室、重臣,是全长安最黄金的地段之一,只比同样靠近皇城但邻朱雀大道的善和坊、兴道坊略逊半筹。
  “当年魏王以《春江花月夜》夺得头名,宇文仁人以此府邸相赠。”漫步而来的七八个官员中,黄门侍郎唐俭笑道:“说起来,宇文仁人与魏王相交最早。”
  唐初的婚礼都是黄昏时分举行的,这些朝臣都是刚刚放衙,从朱雀门出来,笔直往西过了善和坊、太平坊就抵达延寿坊了。
  进了延寿坊,一个朝臣看着人来人往的大宅门口,啧啧两声,“郢国公倒是好气度,这等手笔……”
  延寿坊本就是寸土寸金的好地段,这栋宅子还占地不小,又花了将近两年时间修缮,据说还请了将作监的大匠帮忙。
  人群中的房玄龄笑着看向侧面的吏部员外郎凌敬,“那自然是有原因的。”
  还真不能不解释,毕竟宇文士及是天策府的司马,凌敬无可奈何的低声解释道:“当年怀仁落脚东山寺,不久后前隋南阳公主选了东山寺清修,与郑国夫人多有来往,颇为赏识怀仁。”
  “噢噢!”众人立即懂了,就算不懂的也听身边同僚叙述几句就明了。
  南阳公主是宇文士及的前妻,独子宇文禅师被窦建德所杀……这其中的意味,而房玄龄、凌敬更知道,最重要的还不是这个,而是宇文士及与李德武两个都做过同一件事。
  与李善交好的太常请窦诞笑着说:“记得前年初,就是因为南阳公主,郑国夫人与齐王妃在东山寺还闹得不快。”
  “诸位一起到了。”门口的韦挺笑着迎了上来,身侧是左千牛卫将军张琮。
  韦挺是今日婚礼的赞者,是太子前些时日在御前开玩笑的提出来的,李渊不置可否,李善无奈的请了南安郡侯张琮也做赞者……为此,平阳公主还冲着李渊发了几句牢骚,谁听说过婚礼有两个赞者啊!
  不过也合适,一个是太子的总角之交,一个是秦王的连襟。
  众人一一行礼后进了宅子,窦诞好奇的左顾右盼,“以后怀仁就住在这儿了?”
  “除非是初一十五的早朝前夜,平日还是在庄子。”凌敬解释了句,“只是婚礼在庄子多有不便。”
  窦诞理解的点点头,因为迎亲婚礼是在黄昏时分,日月潭在城外,婚礼结束的时候差不多快入夜了,而长安夜间是要禁宵的,搞不好连城门都进不去。
  所以才选在了延寿坊成婚,宾客观礼结束大都能赶回家,即使来不及延寿坊也有足够的屋子,庄子那边条件就简陋的多了。
  “怀仁,怀仁,恭喜了。”
  “光大兄来了。”李善精神一震,这几日他简直就是个工具人,任人摆布还不能发牢骚,现在穿的花团锦簇正准备去迎亲,一把抓住窦诞,“都不是外人,光大兄与凌公帮忙招呼招呼,今天来的宾客实在有点多。”
  原本李善人缘就不错,再加上去年天台山一战,今天从午后开始,登门的宾客就络绎不绝,朝臣都是要上衙的,但长安城内的世家子弟多了,哪一家的都有,哪一方关系的也都有。
  甚至连正好入京觐见的岭南冯家的耿国公冯盎的次子冯智戴都到了,还好奇的问起李善在岭南的老师……李善也是无言以对。
  “怀仁只管去忙。”窦诞拍着胸脯保证,他与李善本就交好,又是外戚,很得李渊的重视,而且妻子还是襄阳公主,不管是秦王府还是东宫都说得上话。
  “快点吧,要来不及了!”平阳公主从后头赶上来,催促道:“难道你要等宵禁后再动身?!”
  “还早着呢,再说了又不管晚餐。”李善嘀咕了声,“那这边就拜托三姐和姐夫了。”
  这场婚礼李善是完全帮不上忙的,只是个工具人,主要出力的除了母亲朱氏之外,就是平阳公主和柴绍了……呃,主要就是柴绍,带了不少人正忙的脚后跟都要砸后脑勺了。
  外面六个傧相都准备好了,簇拥着就要出门,李善眼角余光瞄见脚步匆匆的朱玮,“七叔!”
  “七叔,庄子那边的人都接来了?”
  “接来了,接来了。”朱玮忙的脑门子上都湿漉漉的。
  “石头家也来了?”李善追问:“还有五叔他们?”
  不说朱氏一族与自己的关系,仅仅是这几年多少朱氏青壮护佑左右,甚至战死沙场,李善早就嘱咐了,家中子弟阵亡的,还有辈分比较高的都要接来。
  朱玮身边的侯晨连声道:“都到了,都到了,郎君点到的,无一缺席。”
  朱玮不耐烦的催促,“快点吧,不该操心的瞎操心!”
  李昭德、张文瓘几人推着李善出了门,外面是准备好了的车架,不过众人都是骑马去的,门口的韦挺笑骂道:“怀仁,你是去迎亲还是抢亲?!”
  都是特地选出来的高大战马,马具齐备,范十一带着五个亲卫在前面准备开路……范十一本想着自己脸上有个箭疤不太合适,但李善却非要点着他。
  除了六个傧相之外,李善还带上了刘黑儿、王君昊两个亲卫统领,瘸腿的赵大,断臂的朱八分在左右,后面各有十个亲卫……关键是亲卫们人人都举着盾牌呢。
  “阿黑,这是去迎亲,不是去萧关!”李善嘿嘿一笑,“板着脸作甚,来来,笑个!”
  王君昊伸手在尴尬的刘黑儿脸上揉来揉去,“让你笑个!”
  在众人哄笑声中,李善翻身上马。
  有斥候探路,有亲卫举盾护佑,更有刘黑儿、王君昊这样的猛将,如果配上马槊、长刀……崔府怕都不敢开门了。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大婚(中)
  李善启程的时候,崔府后院中也是人满为患,大都是来送嫁的姻亲女眷,毕竟清河崔氏姻亲遍布天下,此时此刻,五姓七家哪一家都不缺,次一级的世家门阀也大都到场。
  昨日太子妃、秦王妃、长沙公主都亲自登门添妆,不过不仅仅是张氏,就是后院的这些女眷都不是很重视,世家门阀并不像寻常的官员那般对皇权有着极强的敬畏心。
  这些女眷大都更感兴趣的是今天这个新郎,李怀仁文武双全名扬天下,但很多女眷都是前几日在芙蓉园楼阁中才第一次亲眼目睹。
  对李怀仁感兴趣,自然又有人开始询问门楣,张氏只说祖籍陇西成纪,倒是没有直截了当的说是出自陇西李氏,一旁的长孙氏笑道:“如此人物,又没有兄弟,开枝散叶,有文武皆精的李怀仁亲自教导,或百载后,有京兆李氏之名。”
  女眷中不少人都暗自点头,以李善如今的资历、功绩来说,并不夸张,最重要的是去年才加冠,如果有能继承衣钵的子孙,百年后或为门阀。
  这番话很快传到了前院,今日心情极为复杂,时不时出神的崔信入耳后不禁在心里感慨,也不知道如果李德武听到这番评价,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滋味。
  此时此刻,刻意拖延了一会儿才出了长安县衙的李德武正坐着马车缓缓向北,不多时路口处嘈杂声大作,前面的驾者回头道:“郎君,前面堵着了。”
  “等一等吧。”李德武的声音略有些沙哑,将遮蔽车窗的帘子掀起,嘱咐驾者将马车赶到路旁,然后目不转睛的盯着路口。
  要说不后悔,那是不可能的,但李德武知道,一切都是不可挽回的,再如何后悔也没有意义。
  很多知晓内情的人,包括裴世矩、裴淑英都将李善视作唐时冠军侯。
  但李德武自己心里有数,霍仲孺只是不认儿子,抛弃了情人,而自己抛弃的是明媒正娶的妻子,抛弃的是自己的长子,更何况霍仲孺可没有加害霍去病。
  虽然后悔没有意义,但李德武还是选择出现在这儿,他知道迎亲的队伍从延寿坊出发,要从这儿转北往金城坊,而长安县衙位于长寿坊,距离这个路口并不远。
  车队缓缓靠近,前后都是鲜衣怒马的少年郎,但李德武还是第一时间就看见了那个身影,并无去岁泾州一战后的沉稳自如,倒是多了些少年意气,挥鞭跃马,肆意说笑。
  那个青年突然扭头看来,李德武怔了怔移开了视线,犹豫片刻后放下了窗帘,他也不知道今日为什么会来这儿,甚至不知道自己心里是什么滋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自己想看到这位长子传宗接代,看到他能辅佐秦王入主东宫,看到他能击败裴世矩。
  马车上了路,李德武轻轻叹了口气,他现在已经不住在裴宅了,就怕有朝一日太子败亡,裴世矩也败了,而妻子裴淑英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将一柄匕首插入自己的胸膛。
  如果等到那一日,自己到底是去求崔信还是去求平阳公主呢……李德武再一次陷入长久的思索。
  ……
  前院传来嘈杂的喧闹声,消息立即传到后院,几个年纪略轻的妇人兴奋的跳了起来,不顾几个老道持重的长辈的笑骂,带着仆妇,举着包着红布的棍子就涌了出去。
  这是迎亲的第一道关卡,所谓的“下婿”,给姑爷一点颜色瞧瞧,日后别欺负娘子。
  站在正堂前的崔信脸上的僵硬笑容终于自然一点了……这头猪,今日要你好看!
  你是天下名将嘛,挨上几下也不打紧!
  但不多时,崔信察觉到了异样,身边的众多姻亲族人也发现不太对头,因为门口处安静的很,似乎都没有动手。
  当崔信脚步匆匆的赶到门口,只看了一眼,差点没被气死,刘黑儿、王君昊带着十几个亲卫举着盾牌严严实实的挡在李善身前,李客师的长媳范氏手里还拎着木棍呢,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别说棍子了,就是弓弩都未必攻得破啊!
  几个姻亲族人随后而来,无不嘴角抽搐,今天真是开了眼界了,这是要来抢亲啊……李善就差穿盔贯甲,举着马槊了。
  李善得意的看着台阶上的崔信,不得不说,李善这个人心比较脏……他怀疑崔信这个老丈人会趁这个机会狠狠给自己几下,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有很多次都想揍我。
  崔信这个老丈人都出面了,下婿这个环节哪里还能继续下去,范氏几个媳妇带着仆妇不甘的收了手,李善这才整理衣着,不疾不徐的上前,“小婿拜见泰山。”
  “你要作甚!”崔信压低声音,眼中满是狐疑,眼角余光瞄着张文瓘……不会是这厮走漏了风声吧,当年就是这个吃里扒外的替李善送了那首“人面桃花相映红”给女儿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5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4/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