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黑儿想了想,低声道:“昨日听郎君亲卫提及,赵国公、长兴县公、乐寿县公等都曾是郎君亲卫。”
刘仁轨有意交好,坦然道:“殿下深受陛下信重,近年多有大功,但爵位难以晋升,因资历不深又难以出任宰辅,所以身边亲卫往往得以分润战功。”
顿了顿,刘仁轨补充道:“但赵国公、长兴县公、乐寿县公以及曲四郎、侯大郎等也的确战功累累,此战若是能顺利攻克箫关……足下说不定也能得以封爵。”
刘仁轨其实能肯定,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再加上刘黑儿在稽胡一族中的地位,封爵是板上钉钉的。
若不是出身尉氏刘氏,刘仁轨都眼红亲卫统领这个职位呢。
刘黑儿舔了舔发干的嘴唇,将手上的肉串翻了个边,火光映射在他的脸上显得忽明忽暗,如果半年前在灵州的是这位邯郸王就好了,自己一定会力劝叔父选择大唐而不是龟缩一地的梁师都,也不至于弄成现在这幅模样。
不过,现在还不迟,刘黑儿心想,近日所见,唐军将校无不奋勇,兵精粮足,士气高昂,主帅邯郸王更是人中之杰,梁师都还能撑多久呢?
记得叔父就驻军原州、灵州边境处不远,如果能顺利拿下箫关,自己若能劝叔父归附大唐……
刘黑儿还在遐想,那边李善刻意的笑着点评范十一烤制的鸡翅膀,后者显得有些委屈,没油没调料,甚至都没木炭而是用火苗烤的,能有多少吃啊……不烤焦已经不错了。
“算了,也还行,至少是熟的。”李善笑吟吟道:“今晚轮值排好了?”
聚集过来的张仲坚点头道:“我与平原郡公分上下半夜轮值,之前范十一送来的木柴足够支撑到明早,不需要耗用今日带来的木柴。”
段德操看向皇甫忠,“茹水河真的结冰?”
“冻得坚实。”皇甫忠非常肯定,“不过葫芦河没有结冰。”
李善微垂眼帘没吭声,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皇甫忠前些天冒险去了一趟,在葫芦河隐藏了几艘小船,作为一行人的退路。
不过李善希望用不到那些小船,一旦用了,不仅是箫关无望,更是意味着大部分人都会战死,小船能装得下几个人啊。
范十一轻声道:“有桥梁能过葫芦河,但为隐藏踪迹,需要绕路。”
“按照计划,应该是后日正午时分抵达箫关附近。”皇甫忠接口道:“今日行军速度不算慢,其实比之前预计的还要快一些。”
“后日……”段德操面目有些扭曲,显得极为狰狞,“正好是除夕啊!”
“都吃完了?”李善突然问。
众人都有点莫名其妙,范十一眨眨眼,“三郎与平原郡公在那边吃过了,郎君是没吃饱?”
李善摇摇头,默不作声的将靴子扒了下来,放在火堆边烤着,范十一、皇甫忠嘴角都抽了下,他们靠的最近,一股脚臭味已经在鼻间缠绕。
抱歉,李善前世今生都是汗脚。
而对面的张仲坚却点头道:“让所有人都将靴子脱下来烤烤。”
段德操也赞同的点头,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延州比原州更靠北,也更冷。
一刻钟后,浓重的脚臭味弥漫在整个石洞内,这股味道……啧啧,李善突然想起前世读本科时候的一位有洁癖的舍友,每次自己洗脚的时候,这位兄弟都要出去抽根烟。
如果那位兄弟在这儿,怕是宁可在外面熬一夜然后被冻得硬邦邦的。
靴子外面一层是牛皮,底部是用厚厚的布包裹的,中间还有木头隔层,里面铺垫了一层干草,不过现在已经湿漉漉的了,李善索性将带着臭味的干草掏出来烤着,不过要小心别被烧掉。
此次全军中,真正出身世家的不多,段德操勉强算一个,不过这位为了雪耻,这点小事肯定是能忍受的……而刘仁轨就有点撑不住了,李善瞥见那厮脸都青了。
不过让李善意外的是,刘仁轨犹豫了会儿后居然移到这边来了,李善微微后仰,两只脚探长烤着火,笑问道:“正则这是?”
刘仁轨干笑几声,小声道:“刘黑儿那脚更臭。”
一旁的范十一笑喷了,冲着那边的刘黑儿嚷嚷,后者一脸的无辜。
“殿下,不知箫关驻军兵力如何?”
“放心,只要能抵达箫关,必胜。”李善平静的说:“箫关内只有两千梁军,你觉得除夕日,风雪天,他们会严阵以待吗?”
经过长时间的谋划,李善、窦轨、苏定方以及皇甫忠都很确定,奇袭箫关的成功几率不小,特别是在如今风雪交加的季节中,梁军不可能想得到唐军舍弃固原不攻,而长途跋涉,步行北上,越过茹水河、葫芦河,在除夕日神兵天降杀到箫关。
只要抵达箫关,八百锐士必能破城,李善相信,仅仅是唐军旗帜的出现,就足以动摇梁军的军心。
说到底,关键在于李善利用了梁军的思维死角,他们觉得距离太远,困难太多,而这些不可能恰恰是唐军要利用的地方。
但同时,李善也不得不承认,那些自己利用的东西,那些困难,也是唐军最为艰难的……抵达箫关,就是胜利,但问题就在于,能不能顺利的抵达箫关。
李善隐隐感觉到,自己这次的谋划未必不会成功,但或许会遭遇之前自己预料之外的艰辛。
不再去想那些,李善沉默的等待湿漉漉的草被烤得柔软,等待靴子里里外外都摸不到一丝湿意,就套上靴子钻进了帐篷,还要熬一天半,很快很快的。
第九百五十九章 雪夜下箫关(六)
似乎老天爷在帮助梁师都,又可能是老天爷要给李善此行增加一些难度,腊月二十九日这一天,原州风雪大作,呼啸的狂风将地上的积雪都卷起,似乎整个天地都在颤栗。
握在枪杆上的手已经没有任何知觉了,但李善不能也不敢放手。
今日一大早启程的时候,大雪都已经停下,没想到却是狂暴之前的暂歇,临近正午时分,铺天盖地的大雪与让人都站不稳当的狂风同时降临,张仲坚不得不让士卒以长枪相握才能保证行军队列不至于散乱。
虽然也曾经在代州待了一年多,李善也曾经在大雪中率军出战,但他从来没见过,甚至都没想象过这么大的风雪,十步之外,隐隐约约连人影都看不清晰。
风大到什么地步,刚开始的时候,张仲坚试图在前军悬挂旗帜来指引方向,结果还没撑过一刻钟,被狂风肆虐了不长时间的大旗居然被吹裂了,看着破裂的旗面被狂风卷着飞上空中,李善当时都蒙逼了。
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等待了两个月,最终挑选了今年冬季可能是气候最为严酷的一天出兵,李善在心里想,难道去年射落汗旗的时候将自己这辈子的运气都耗光了吗?
白茫茫的峰峦山谷间,静悄悄,空荡荡,似乎这儿是飞禽走兽也要避之不及的死地,几百人如同长蛇一般蜿蜒着向西北方向,这么冷的天,什么样的蛇都要冬眠啊。
绝大部分人都已经麻木了,甚至意识都已经开始有点模模糊糊,对外界的一切都没有了正常的反应,他们只握着手中的枪杆,机械的迈动双腿,跟在前一个人的身后。
“郎君!”侯洪涛扯着嗓子吼道:“抿口酒!”
面容僵硬的李善都懒得开口,说话也是耗用力气的,只用眼神示意,侯洪涛犹豫了会儿,拔出塞子,将葫芦口凑到一旁的曲四郎嘴边,后者抿了一小口就停了。
昨日今日,一直是曲四郎给自己喂酒,李善并没有忘记。
这么大的风雪,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李善虽然浑身冰冷甚至僵硬,但脑子还没被冻住,心里越来越焦急,之前选定的落脚点是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来选定的,如果不能加快速度,那么很可能无法在入夜前抵达,空旷的大地将会成为巨大的坟场,皑皑白雪将将所有人埋葬。
但加快速度……已经是不可能的了,风雪越来越大,斥候探路的难度越来越大,但没有斥候探路,全军就算想加快速度也不可行。
就在两刻钟前,范十一还来报,两名往前探路的斥候失踪了,失踪在无穷无尽的风雪中。
张仲坚亲自赶了回来,找了个背风处,与李善、段德操、范十一、皇甫忠等人商议,今天不可能抵达预定的落脚点,必须选其他落脚点。
“地图!”李善吼了声,范十一将地图铺在雪地上,几个人蹲下围成一个圈挡住风雪。
“在……在这儿?”李善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
“大概在这儿。”皇甫忠的手指往西侧移动,“茹水河东岸没有落脚点,但西岸有个村落。”
刘黑儿不假思索道:“茹水河已经上冻,过了河去洗了那个村子!”
“村落大概多少人?”
“村落不小。”范十一咬着牙道:“未必能一网打尽。”
“这么大的风雪,跑出去也是个死!”皇甫忠脸上都被吹出了个口子,高声道:“殿下,只能洗了那村落。”
范十一、张仲坚、曲四郎都盯着李善,而刘黑儿、皇甫忠有些诧异,这么简单的选择,还有什么犹豫的?
前三位却是心知肚明的,自家这位郎君对待敌人和对待百姓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李善嗤笑了声,自家可不是圣人,都到这个地步了,难道还会考虑仁义?
或许这个时代某些人会,但一个被现代社会浸淫过的成年人,从来都习惯从本人的利益角度出发……说起来,李善现在所谓的怀仁的名声可不全都是他自家造就的。
“斥候先行查探,不必大动干戈,没有必要不要杀人。”李善干脆利索的吩咐,“如果杀了人,明日启程离去,村民未必不会上告……记得附近有个镇子?”
皇甫忠手指向北侧移动,“二十里外有个镇子,应该有梁军驻守。”
“那明日还是要再过茹水河?”
“不错,往东绕行再北上五十里,渡过茹水河后就能抵达下一个落脚点。”
李善擦了擦眉毛上的雪层,“先锁住北边,别让村民溜出去,动手吧。”
非常顺利,顺利的让李善都很惊讶,一个时辰后,他站在村口,看着段德操毫不留情的挥舞着带鞘的长刀,将一个青壮砸的头破血流,不远处,数十士卒压着百多村民挤入一处大宅,更多的士卒闯家入户……不杀人已经是极致了,这样的方式,至少能留下他们的性命。
至于抢劫财物、奸淫妇女……前者对这些唐军士卒没什么意义,至于后者,他们也要有那个精力啊。
这个村落比最早的日月潭小不了多少,约莫一百多户人家,男女老幼大概四五百人,张仲坚将人全都压在十几栋略大的宅子里方便监管,既然不能杀了,总不能赶到野外让他们冻死吧。
“看严点。”李善低声道。
“放心,刘黑儿还撑得住,我和他先守着。”侯洪涛前些年在凉州,也挺能抗的。
“尽量不要杀人,但如果村民闹事,也不要手软。”
“郎君放心就是,赶紧去歇息吧。”
那边已经收拾好了,曲四郎、周二郎拉着李善进了一处屋子,炭盆导致的温暖让李善立即长长舒了口气。
曲四郎抱着一床被褥过来,周二郎将李善身上已经湿漉漉的棉甲扒下来,随后被褥严严实实的将李善包裹在里面。
一边打着哆嗦,李善还一边在问:“其他人……”
“郎君别操心了,张三郎会安排的。”周二郎蹲下来将李善的靴子也扒了下来。
虽然是个普通的农家宅子,但也五脏俱全,两个亲卫正在炊房里面折腾,很快端出几碗热汤。
“真是遭罪,等回了庄子,咱们再好好吃一顿,睡上三天三夜……”李善苦笑着如此说。
“郎君……”范十一推门进来。
“先喝点热汤。”
“嗯。”范十一喝了几口,才开口道:“刚刚清点了,少了四十二个。”
李善垂下头,他没想到难度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料。
减员四十二人,有的人是失温死了,有的人甚至是被冻毙,还有的人可能是因为风雪太大而走散了,比如那两个失踪的斥候,但走散了与死了没有区别。
李善没有说什么鼓舞士气的话,其实大家都知道,只能继续走下去。
第九百六十章 雪夜下箫关(七)
腊月三十日。
茹水河东侧,南北走向的山脉连绵不绝,起伏不定的山野间几乎看不到任何生机,废弃的村落内,李善勉强露出个笑容,“可比昨日强多了。”
段德操默默点头,比起昨天那么铺天盖地的风雪,今天的确强多了,清晨启程,吃饱喝足,一个多时辰就抵达了这个落脚点,行军速度比昨天快了不止一倍。
“军中可有怨言?”李善低声问。
“不多。”段德操言简意赅,昨晚好不容易找了村落能烤烤火,吃点热腾腾的,还能泡泡脚,晚上裹着被褥睡一觉,今天继续进军,自然是有人不满的。
这时候就体现出李善选兵的效果了,段德操挑选的五百延州兵大都是死里逃生,若是胆怯的也不会被选进来,而其他的李善亲卫、代州兵大都无怨言。